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

“軍師果然神速。”薛洋微微一笑,帶着陳瀟瀟快步從後方來到前軍,見到袁襲之後握住對方的手笑道:“此前我尚在擔憂如果此行未能截擊住林遠圖,那太湖縣城就徹底暴露在林遠圖的兵鋒之前了,沒想到軍師居然能夠提前拿下望江縣城,返回太湖坐鎮,大出我之意料。”

兩人相視一笑,把臂而行,沿途百姓也是歡呼雀躍,歡慶舒州軍得勝歸來。這一幕也是同行的霍同宇感慨不已,果然是新人新氣象,太湖的百姓是真心的把舒州軍當成了自家的子弟兵了。舒州軍主體均是太湖縣子弟組成,此次出征得勝歸來,讓這些百姓與有榮焉,更重要的是嶽西三縣此次復歸一統,必然徹底打破各縣之間人爲的阻隔,讓三縣物資和物產加速流通。在商業已經被縣衙當做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的如今,太湖縣百姓深切的感受到了這其中蘊含的商機。亂世之中在強軍羽翼的護持之下還能夠有發展致富的機會,這是所有人都不能拒絕的。

薛洋在當天晚上安排犒賞三軍,自己也在縣衙大擺宴席慶祝這次勝利的時候,遠在宿松城下屯兵的陸翊也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並在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廣明元年七月二十下令攻城。由於包括自己在內的大部分第一都將領都沒有攻城經驗,所以此次攻城任務交給了向衝負責,他自己坐鎮中軍,將所有的將領全部派到第一線跟着向衝學習。

“戰鼓隊擂鼓。”陸翊揮了揮手,身後悶雷般的鼓聲開始響徹全場。自從拿下太湖縣城之後,舒州軍的裝備算得上是鳥槍換炮,正軍所有的武器裝備現如今都有了,連帶着戰鼓令旗等等輔助作戰工具也從太湖縣的府庫之中找到,不齊全的也都填補完畢。舒州軍這一次與其說是統一嶽西三縣,還不如說是全軍上下熟悉新式裝備,理解並實施正規戰法的一次實戰演練。陸翊中軍下令,身在第一線的向衝也在同時急速揮舞手中的各式令旗,頓時間身後十幾架投石車絞索不斷被拉緊,然後轟然放下。十幾塊數十斤重的巨石朝着宿松城牆沖天而起,巨石橫空,帶着呼嘯聲而來,砸的城牆上守備廂兵狼奔豕突,不時傳來慘叫之聲。巨石砸中的人基本上都是直接被變成了一灘血肉,不成人形。短短片刻時間整個宿松西城牆就徹底陷入混亂之中,這些廂兵和各地殘餘匪兵組成的守軍在死亡的威脅之下根本就顧不得防備城下的持續而來的攻擊。

“刀盾手上前,弓箭手抵近射擊。”向衝此前在廬州就有過守城的經驗,雖然這些攻城武器他也是第一次擺弄但是卻像模像樣,而且各部之間的配合安排也十分有序。在弓箭手和刀盾手上前抵近射擊的同時,舒州軍的十幾架牀弩也在這一刻發出尖銳的金屬呼嘯聲,幾乎和長矛沒什麼兩樣的弩箭被手忙腳亂的士兵操控釋放,然後狠狠的紮在縣城的城樓之上,讓那些敢於冒頭準備反擊的廂兵瞬間瀰漫在腥風血雨之中。雖然牀弩的發射速度慢,但是架不住威力巨大,根本就沒有什麼武器盾牌能夠擋得住其傾力一擊,甚至城樓上的女牆都被這持續不斷的大威力弩箭給直接擊的粉碎。

“攻城錘上前,雲梯雲樓上前,蟻附戰術上。”向衝身邊,陳瑜和向天兩人衝出來帶着早就待命出擊的本部人馬立即上前,五架雲梯被士兵擡着朝城牆衝去,而那個有着巨大撞角的攻城錘也對準了城門開始發力往前推進。陳瑜揮舞着長刀催促着身邊的兩架雲樓加速前進。雲樓這種攻城武器其實就是攻城塔,只不過被陳家的工匠改良過,不僅能夠被推着前進,還加固了防護措施。利用這種可以同時容納十餘人,高度可以和城牆齊平的優勢,上面的士兵能夠在短時間內登上城牆,掩護攀爬雲梯的士兵儘可能快速登上城牆,從而減少傷亡。雲樓還設計有樓梯,可以讓士兵源源不斷上去,算得上是雲梯的一種補充。

陳瑜的本部快速上前,在弓箭手的掩護之下迅速將雲梯靠上城牆,然後無數的刀盾手開始頂着盾牌快速攀爬雲梯進行登城戰鬥。而此時城樓之上無數躲過巨石弩箭射擊的士兵也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之下咬着牙冒出頭上前反擊。除了雷石滾木不斷落下之外,箭矢也成了此刻守城士兵的強力武器。陳瑜一開始猝不及防甚至連他自己都差點中箭,簇擁在城牆之下的士兵更是連續被箭雨射倒一片,剩下的士兵慌不迭的舉起盾牌防護,這樣一來登城的節奏也爲之一緩。

“弓箭手掩護。”帶領弓箭手執行遮斷任務的嚮明額頭上直冒汗,眼看着後續支援的黃傑所部也跟了上來,當即站起身來不斷呼喝,足足五十餘名弓箭手甚至顧不得城樓上的箭矢威脅,起身彎弓齊射。五十多枚箭矢不斷被射出,頓時將城樓上的守城廂兵給重新壓了回去,而且此時操控牀弩的士兵也逐漸熟悉了自己手中的這件威力巨大的武器性能,發射的命中率也高了不少,兩相結合之後終於掃清了陳瑜面臨的威脅。登城作戰得以持續推進,而且伴隨着雲樓靠上城牆,二十餘名最精銳的士兵殺上城牆之後,這種壓力也一瞬間大減。

“快,黃老三你倒是快點啊。”陳瑜眼中都要冒出火來了,在招呼黃傑衝上雲樓之後自己也咬着一柄單刀,手持盾牌快速爬上雲梯,親自帶隊上前攻擊。

“轟”刺耳的金屬碰撞聲音在此時忽然想起,那種令人牙酸的聲音在此時甚至蓋過了一陣緊接一陣的戰鼓聲,那巨大的攻城錘猶如一頭蠻荒巨獸一般不顧城樓上不斷落下的箭矢一下接着一下衝擊着宿松縣城那古老的城門,“簌簌”的灰塵開始不斷落下,讓整片城牆都開始跟着一陣接着一陣抖動,那些身處最忠心的廂兵甚至都在害怕這年久失修的宿松古城牆會不會被這攻城錘的巨力直接給撞倒。

城樓上原本那些廂兵的戰鬥慾望就不高,這一下兩處分心作戰就變得更加雜亂無章。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陳瑜和黃傑兩部人馬逐漸登上城牆,廝殺聲開始逐漸在城牆上展開。甚至嚮明的弓箭手在此時都開始分批通過雲梯登上城牆支援步兵戰鬥。整個戰場已經朝有利於舒州軍的方向在發展。

“讓投石車停下。”向衝抹了一把腦門上的冷汗,大夏天的冒冷汗足見他身上的壓力有多大了。不過此時他還顧不得其他,開始安排後續部隊在楊功的帶領之下迅速上前支援。城門和城牆只要有一處取得實質性突破那麼此戰就沒有任何懸念了。

楊功所部上前的時候黃傑的重甲營基本上已經全部上了城牆,由於舒州軍擴軍的速度不大,第一都的大部分營一級編制都沒有滿編。所以他們的編制還維持在兩百五十人到五百人的規模。不過這麼多部隊衝上了城牆,大戰已經沒有反覆了。

“指揮使,末將幸不辱命,宿松城半個時辰之內必然會被徹底拿下。”陸翊從中軍趕來的時候向衝也做完了最後的部署,見到對方前來鬆了一口氣苦笑道。

不過陸翊尚未答話,此時戰場之上一聲驚天巨響猛然間響起,只見得一陣灰塵漫天而起,宿松的城門在攻城錘不間斷的轟擊之下終於被直接撞翻,轟然倒地。

“這一次半個時辰都不用了。”陸翊點了點頭,看着向天所部順着城門殺了進去,右手高舉,身後的戰鼓隊立即開始全力擂鼓,發出了全軍突擊的命令,急促的鼓點催促着所有的將士馬不停蹄殺敵。戰爭在這一刻達到高潮,而宿松守敵的最後時刻也在此時定格。舒州軍第一都幾乎所有的軍隊都衝入城內展開巷戰,廝殺聲開始從城內各處傳出。

“辛苦一下,去城內命令各部,能夠招降的儘量招降,然後率軍給我直衝縣衙,防止這個李天仇把縣衙給燒了。”陸翊朝着向衝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同時也讓作爲機動部隊的向衝所部進入城內,並且將目標直接對準了此次宿松的核心——縣衙。

事實證明陸翊所料非常正確而且及時。在宿松城破的那一刻,李天仇也就是宿松知縣就開始銷燬縣衙內所有的一切,並且開始點火打算將這個縣衙付之一炬。但是這一舉動被及時出現的向衝阻止了。在入城之後向衝就一面派人分頭通知入城的黃傑等人執行軍令,開始招降,自己則率領本部主力徑直衝向縣衙。宿松古城的規模甚至還趕不上太湖縣城,所以縣衙距離城門的距離並不遠,向衝所部全力衝擊正好在李天仇點火的瞬間衝了進去。百餘名舒州軍戰士長刀雪亮迅速解決了此時尚在縣衙之內的數十名李天仇的心腹,然後上前直接將已經陷入瘋狂的李天仇擊倒在地。

李天仇的倒地不起意味着整個宿松抵抗勢力的失敗,也意味着陸翊此次出征取得突破性勝利。大戰在陸翊的招降命令下達之後逐漸落下帷幕。等到陸翊踏着染血的道路走到縣衙的時候,這座古城已經徹底被拿下。在草草查封了縣衙府庫之後,陸翊迅速安排士兵粘貼安民告示,然後在城內十三司人員的協助之下恢復城內的基本秩序,並且安排人手撰寫戰報快速向後方報捷。在薛洋的命令到來和宿松這邊的人事安排落實之前陸翊的軍隊暫時無法撤出宿松。不過在隨後將戰俘和府庫查抄的物資全部運往太湖縣之後,各部也開始分兵分駐各地,對於那些落網之魚的殘匪進行最後的打擊。雖然舒州軍在此前遭受到了包括李天仇在內的抵抗,但是在將這些匪患全部清剿之後,宿松的民心也開始逐漸歸附。大量的殘匪和此前李天仇安排在各地強行徵稅徵丁的差役被舒州軍一股腦的全部當成了李天仇的同黨當場擊殺。那些在百姓心中民憤極大的稅丁稅差甚至舒州軍都不需要收拾就被各地的百姓直接打得抱頭鼠竄。這種情況之下,舒州軍的到來等於是給了百姓一個親民形象,也讓剛剛度過戰亂的宿松快速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陸翊的第一都雖然因爲首次進行攻城戰所以戰死者足有百餘人,受傷者數百,但是此戰之後全體將士對於攻城戰都有了清醒的認識,所以在屯軍駐紮宿松的日子裡,各部幾乎是輪流利用宿松城牆進行不間斷的攻防操演,這種近乎於實戰的演習在不斷鍛鍊將士們的實戰水平之餘,也讓進進出出的百姓更加真實的感受到這支軍隊最大的不同點。

而陸翊的戰報送達太湖縣城的同時,袁襲那邊也找到了薛洋,“主公,事情已經辦妥,尹宗道雖然不願意再次出仕做官,但是卻向主公推薦了自己的族弟尹世恆。這是十三司送來的關於尹世恆的根底。”

薛洋接過來袁襲遞過來的幾頁紙的情報看了看笑道:“這個尹世恆倒是個人才,還考過秀才,和嚴先生是同科。不過尹家有此等人才爲何一直隱世不出?尹宗道在太湖縣主政的時候甚至還要外聘霍同宇來輔助自己呢?”

“他是庶出,在尹氏家族中歷來不受重視,而尹宗道之所以能夠出任太湖縣知縣,靠的也不是本身才學,而是家族在府城的運作努力。自然尹宗道也根本不可能將這位不受重視的族弟帶上,再加上尹世恆此人頗有些恃才傲物的性子,不合羣,所以就一直賦閒在家,靠着族裡給的幾畝薄田爲生,日子過得倒是十分清苦。”

“既然如此,那索性我就陪我這位師兄走一遭,順便去陸翊那裡勞軍。”薛洋起身笑道:“軍師這段時間可以想想我們手中的林遠圖,看看能否和刺史府達成什麼交易,總不能白白便宜了這傢伙吧?”

“哈哈,主公放心,襲已經修改了向傑的謀劃,此一來必然讓主公得償心願,讓舒州府城內的兩股勢力走不到一塊從而形成合力壓制我舒州軍的沖天勢頭。”袁襲笑道:“主公放心前去便是,等主公歸來之時,必有大好消息傳來。”

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一百零七章 兩地大戰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四百一十七章 湞陽大戰(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送女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
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一百零七章 兩地大戰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四百一十七章 湞陽大戰(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送女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