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

“轟轟轟”這等於是在齊軍的大陣之中另行開闢了一處新戰場,而且廝殺的激烈程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迅速超過了高思繼所主導的主戰場。不論是安仁義還是段亮和李十三,在這個時候都知道成敗就在他們身上,只要一方出現變故而失利,那麼在短時間內必然引發整個戰場出現重大變故。

但是此時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此時南城戰場的所有決勝之局並不在他們自己身上。幾乎是在安仁義誓死截住段亮和李十三的聯軍的同時,劉威所關注的其他方向的齊軍各部終於在這個時候來了,只不過那一瞬間,卻讓他臉色大變。

無數的人潮從東西兩面不斷衝來,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滾滾而動,無數的喧譁聲在這個時候甚至於直接蓋住了整個戰場上的動靜。

“不好!”這一瞬間只有高居將臺之上劉威和坐鎮南城城樓的王鎔看清楚了變故的真相,但是兩人的表情卻截然相反。

劉威幾乎是瞬間怒吼出聲,但是卻什麼辦法都沒有,倒是王鎔此時樂得哈哈大笑之餘,甚至於咳得喘不過氣來。但是隨即卻強自下達命令,直接在城樓上全力擂鼓,以不斷傳出的鼓聲來傳告戰場之上的所有人。

“轟轟轟”這個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兩側的動靜太大了,而且亂哄哄的,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甚至於很多外圍的士兵都情不自禁的伸長了脖子,準備去一看究竟。

這個時候,那烏泱泱的人潮已經在瞬息之間衝了上來,隨即猶如兩頭蠻牛一般一左一右衝入戰場。

這個時候,齊軍將士纔看清楚,這根本就是自家的士兵,只不過是一羣敗兵,而且數量非常多,幾乎是全軍潰退,被人給趕了回來。

這一刻,還沒有等到齊軍反應過來,這些敗兵身後,始作俑者也快速露出了自己的陣容,無數的騎兵開始在煙塵之中露出了自己的身形,比起高思繼所部要足足多出一倍的兵馬一瞬間順着齊軍敗兵衝開的道路,風馳電掣一般揮舞着長刀,將死亡在一瞬間帶到所有人跟前。

和高思繼這邊需要牽制住齊軍主力,所以強行踏陣衝鋒不同,從東西兩面攜手殺來的夏恆和李慶先兩軍是以龐大的倒卷珠簾之戰術,將沿途擊潰的所有齊軍敗兵驅趕了過來,從而一瞬間將李神福苦心經營的包圍圈撞得千瘡百孔,等到他們揮軍殺到的時候,甚至於根本沒有任何的阻力。長刀在奔馳的戰馬帶動之下,甚至於根本不需要任何氣力,只需要順勢揮出,就足以快速收割人頭。

“吹號角,全軍突擊,給我殺!”這一瞬間,高思繼率先反應過來,幾乎是不顧一切的命令手下吹響了全軍出擊的號角,原本還在和李神福糾纏不已的騎兵在這一刻全部挺起長槍,跟隨他本人再度踏陣衝鋒。

“轟轟轟”這等於是一下子讓整個齊軍大陣內外,四支騎兵同時出動,而且是以最大速度發動突擊,步軍在這個時候根本無法應對這猶如決堤洪水一般的衝鋒勢頭,那一瞬間的功夫,外圍的包圍圈率先土崩瓦解,面對三萬多人的騎兵加上自家的敗兵連續兩輪沖刷,李神福製造出來的圍剿高思繼的包圍圈,猶如紙糊的一般,瞬間崩潰。

這層包圍圈一崩潰,等於是齊軍的主力徹底失去了戰力,被騎兵碾壓之後,除了當場戰死的,大部分敗兵開始再度形成新一輪的倒卷珠簾,被驅趕着朝着四面八方衝了上去。

這個時候如果從空中俯瞰的話,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天策軍騎兵進入戰場之後,洪水的勢頭衝到哪裡,哪裡原本的戰局就會被迅速沖毀,以至於到最後天策軍士兵根本不是入場廝殺,而是自發的全部加快了速度,以滾滾而來的馬蹄來碾壓齊軍各部,從而形成更大的潰敗。

“吹號角,各部往中軍靠攏,我們往東撤退!”這個時候唯一給所有的齊軍將士安慰的是,劉威在隨後緊急吹動的號角,同時中軍戰旗迅速拔地而起,直接朝着東方而去。這是剛剛夏恆率部衝進來的方向。

他這個時候正好在對方全軍入陣之後的空檔,所以此時戰場之上天策軍騎兵速度雖快,卻沒人能攔得住他的腳步。

中軍及時撤出,等於是讓整個戰場之上的齊軍各部有了一個主心骨,也讓李神福和安仁義等人快速率軍不顧一切的開始緊隨中軍所在的方向突圍。

“給我衝,不要停!”齊軍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迴天的餘地,甚至於不論是劉威還是李神福等人,在這個時候都是想着率部突圍。但是對於高思繼而言,這個時候卻正是擴大戰果的時候,所以和對方全軍撤退的命令截然相反的是,這個時候高思繼身邊,號角聲傳遍四方,赫然是全軍進攻的命令。甚至於他自己,回身直接銜尾追殺,直逼李神福而去。

和其他各部不一樣的是,李神福本部幾乎是集中了整個齊軍的精華,戰力強勁異常,若不是他們此前出手攔住了高思繼,可能這場戰爭早就結束了。而此時,對於高思繼而言,只要打掉李神福的這支兵馬,那麼齊軍必然元氣大傷。

所以在其餘各部拼盡全力擊殺當面之敵的時候,他是不管不顧,追蹤對方而去的同時,所有騎兵甚至於遠射近擊,在衆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幕騎兵強行擊殺步軍的戲碼。

無數的騎兵拿起了弓箭,在尚未追到前方敗退的齊軍步軍的時候就開弓射擊,將草原上追擊大戰的戰術拿到了中原戰場。而那些距離較近的天策軍更是直接將手中的長槍當成了標槍,一輪輪投射之後,拔出長刀追上去,不斷切割對方的有生力量。在李神福率軍和劉威匯合的前後不到兩刻鐘的功夫,硬生生的將對方的後軍一掃而空。甚至於高思繼本人直接率部再度一頭扎進了對方的人羣之中。

“砰砰砰”此時放開了手腳的高思繼銀槍每一次橫掃而出,都會挑飛無數的齊軍士兵,闖入人羣中的他甚至於已經有了幾分安敬思的氣勢,縱橫往來無有一合之敵,短時間內直接打的齊軍各部人仰馬翻,剛剛穩定的陣型再度搖搖欲墜。

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百零七章 兩地大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
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百零七章 兩地大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