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

“啓稟主公,河東李克用的兵馬已經從河中府南下,數日之內即可抵達盧氏。”沈勇肅然道:“李嗣源的速度很快,而且前鋒大軍距離盧氏不足百餘里,後續兵馬也在抓緊時間趕路。”

“還真是佔據了草原之利啊,隨隨便便就能抽調騎兵三萬南下參戰。”薛洋苦笑道:“比起我們天策軍苦心經營的騎兵衛,這手筆可是大了不知多少倍了。”

“傳令夏恆,讓他也帶着我們的騎兵衛趕過來,既然碰上了,那就試試南軍在騎兵上和北軍有多大差距!”微微沉吟之後,薛洋朝着陸翊道:“你趕赴前線坐鎮吧,統一指揮第六衛、第一衛和騎兵衛先行北上,沿內鄉往北佈防,看看晉軍之後,其他各路兵馬會從何處突破!”

薛洋調騎兵衛參戰或許還有試探的意思,但是讓陸翊立即北上坐鎮,則已經有意將戰場擺在鄧州境內,畢竟山南道北面有伏牛山和方城山東西相連,幾乎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北面的河南道和山南道一分爲二,僅有的缺口也只有寥寥幾個,所以若是採取防禦的話,倒也沒有多大問題。

這種部署等於是讓主力兵馬北上執行抵擋各路大軍聯手圍攻,卻讓第四衛作爲偏軍繼續在山南道內部攻擊作戰,從而逐步掃清山南道內部各州郡,爲執行山南攻略創造條件。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北線開戰,那麼不論是從北往南的李克用、朱全忠還有李茂貞,甚至於連楊守亮的目光都會集中到主力兵馬的動靜上,從而忽略第四衛這支偏軍。但是偏偏,天策軍這邊的所有後手卻全都是第四衛。

不過此時這種安排卻沒人能看得明白,尤其是當陸翊北上和第一衛匯合,在內鄉一帶出現之後,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都出現在這個方向,畢竟天策軍中,陸翊的名聲伴隨着南境一統就再也沒人能夠忽視,這位自始自終都是天策軍第一號大將出現在這裡,就直接對外表明瞭天策軍接下來的進軍方向。

“陸帥,李嗣源進入盧氏,而且馬不停蹄南下,大有靠着騎兵直衝我邊關的打算!”暗衛在陸翊進入內鄉之後就第一時間將消息送了過來。

“陸帥,這個李嗣源是不是覺得自己手下的三萬騎兵就能夠包打天下嗎?這裡可不是北方草原,鄧州西北方向可是山林起伏不斷,稍微一個阻攔就足以讓他陷入進退不得之境地。”向衝在旁邊搖頭道:“還是這其中有什麼緣故?”

“十三司立即去查探宣武軍的動靜,騎兵往來聲勢浩大,很容易讓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他們身上,而且騎兵也不怕被伏擊,他們本身的速度就能夠避免很多埋伏!”陸翊搖了搖頭,一面讓人去查探宣武軍的動靜的同時,一面也開始準備,本身他就沒打算在邊城和晉軍決戰,對於天策軍的謀算來說,單獨一家諸侯前來攻擊已經無法引起這麼大的方向性的調整了,所以沒有宣武軍的動靜,晉軍孤軍深入的背後一定隱藏着什麼。

“你們第一衛沿淅水河谷佈防,在內鄉西北方向佈設防線即可。”第一衛在陸翊的調動之下,開始快速沿着淅水河部署,而且將陣地選在了一片臨山的地帶,這裡是進出內鄉的要道,控制了一面山坡和兩側地帶的第一衛三萬多大軍公開打出了旗號,擺出了要在此地和晉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傳令王成,率軍晝伏夜行,隱蔽接近內鄉,如果李嗣源自己找死,在宣武軍未曾出動之前上前進攻,我們就先一步集中主力吃掉他!”陸翊在第一衛出擊之後,快速讓穰城附近的王成率主力兵馬前來和自己匯合,和向衝一起擺出了一個迷魂陣,等着李嗣源繼續南下。

此時第一衛的動靜實際上也傳到了剛剛從盧氏南下的李嗣源哪裡,山南不是南境,這裡剛剛經歷大戰,各路人手趁着這個機會頻繁出沒,第一衛那麼大的動靜根本瞞不住任何人。

“嗣源,真的不等後方成嗣的步軍主力嗎?”李嗣源身邊六太保李嗣本欲言又止道:“我軍孤軍深入本身就容易被天策軍設計,再加上父王臨行前交代我等,不見宣武軍動靜,最好不要輕易和天策軍決戰,若是貿然出兵,唯恐王爺的命令要落空了啊!”

“無妨,我只是去試探一下天策軍的真實戰力而已,不打算靠騎兵在山區和他們決戰!”李嗣源擺了擺手,隨後道:“而且就算是天策軍設計,那又如何,你我又不是不知道,我軍利於長途奔襲,就算是在這山地,其速度比起步軍也要快得多,他們防不住我們的。只要進入鄧州,我軍就可以採取忽聚忽散的戰法,讓天策軍摸不着頭腦,從而被四處調動,最終被我軍一劍封喉!”

“那個領軍坐鎮的不是天策軍的頭號大將嗎?如今我要的就是這個頭號大將的首級,到時候我就是這天下第一的戰將了。”李嗣源冷笑一聲之後揮手道:“去傳令各部,加速前進,我們今日就越過鄧州州界,去和天策軍決一勝負!”

李嗣源的話讓李嗣本和身邊的符存審相互對視一眼,都露出了無奈的笑容。在晉軍內部,如果說李存信是因爲喜歡算計李存孝的話,那麼李嗣源則是天生的就和李存孝八字不合,特別是對方的那一身絕世無雙的武力,加上率軍征戰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後,這種忌憚和嫉妒就讓李嗣源甚至於很多時候只要碰到對方就會失去理智。

而如今雖然李存孝已經離開不知所蹤,但是他走之後,這天下第一戰將的名頭卻始終成了李嗣源揮之不去的夢魘,以至於對方將如今各路諸侯手中的頭號大將都當成了自己的對手,當成了李存孝之後對他威脅最大的敵人。

“你我多派斥候四處探查吧!”符存審見到李嗣本在旁邊有些猶豫,上前拉着他邊走邊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但願父王那邊能早日讓宣武軍跟着過來,不然的話我軍一己之力絕對難以抗衡天策軍!”

這句話倒是讓李嗣本微微點頭,符存審在十三太保當中是屬於比較低調的人,對於李嗣源、李存信等人的爭權奪利沒多大興趣。也正因爲如此,此次率軍南下,他才被李克用點名跟隨,其意圖就是讓他在關鍵的時候拉住李嗣源衝動的性子。

只不過此時的符存審和李嗣本不知道的是,他們兩個人根本沒有能力去應對已經脫繮的李嗣源,也根本起不到牽制對方的作用。

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伶仃洋海戰(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七百六十六章 缺了一環第一百零九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
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伶仃洋海戰(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七百六十六章 缺了一環第一百零九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