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

“卞山那邊的動靜小了,應該是去接應八都兵殘部去了,從東面有河流可以利用,倒也不算什麼。”高濟搖了搖頭,隨即道:“我們也跟上去,既然錢鏐從城裡出來了,那今夜的這一戰就還有的打。去催促高勳,速速前來馳援楊易,咬住錢鏐不要放鬆。”

此時的高濟雖然不清楚卞山的具體戰況,但是卻第一時間鎖定了錢鏐現如今帶出來的人馬。和淮南軍後方不斷有援兵前來支援,始終能夠保證南征的四衛大軍齊裝滿員不同,杭州的董昌只怕是沒有那麼多的兵力來給錢鏐補充。所以沒消耗對方一分戰力,對於淮南軍來說將來就少一分阻礙。更何況,出了城的錢鏐軍,更容易對付。

所以高濟這邊是絲毫不放鬆,直接讓楊易死死地咬住錢鏐不放,跟着對方將戰場從卞山以南直接移到了東南方向,兩軍將士是邊打邊走,黑暗之中也根本顧不得什麼道路,直接踩過一片一望無際的稻田衝到了這條河流附近。

而此時從山上狼狽而逃抵達河邊沒有發現船隻,只得沿着河岸往南撤退的八都兵殘部還沒來得及和錢鏐匯合,身後施崇信和柴再用兩人就已經追了上來,雙方几乎是和錢鏐這邊面臨的狀況一下,淮南軍猶如跗骨之蛆一般死死地墜在後面,根本就甩不脫。尤其是施崇信所部,更是猶如牛皮糖一般和對方的後部糾纏在一起,雙方是走一路打一路,廝殺聲從未停下來過。

“老柴,快上來,八都兵要和錢鏐援兵匯合了。”柴再用的兵馬拖在後面,此時直接被施崇信催促道:“趕緊率部插進去,阻止兩軍匯合,我來追上去。”柴再用所部的前出等於在八都兵和錢鏐本部直接直接楔進去一顆釘子,硬生生的將兩部一分爲二,隨後第十九都兩頭作戰卻毫不放鬆,依仗着自己本身甲冑齊全,而且屬於重甲兵的一部分,硬抗錢鏐本部和八都兵的攻擊,猶如一座礁石一般牢牢佇立在那裡,雖然周邊風浪滔天,但是卻無法撼動他的身形。

“殺!”楊易和施崇信此時是使出了全力,一東一西殺入對方的人羣之中,拼命爲第十九都減輕壓力,同時牢牢地拖住八都兵和錢鏐本部,使其無法從原地走脫,爲後續高勳和何兵兩部的到來爭取時間。

這一夜,淮南軍第三衛是拿出了全部戰力,各部從卞山一路打下來,鏖戰大半夜,甚至於在高勳和何兵趕到的時候,天色都開始大亮。但是高濟卻絲毫沒有停歇,中軍戰鼓雷鳴般響徹全場,號令第三衛全軍不斷加強進攻,甚至於在高勳和何兵率部投入戰場,摟頭將錢鏐本部兵馬給圍在其中之後,立即派親衛給柴再用和施崇信傳訊,要求其儘快解決八都兵殘部,然後迅速合圍錢鏐本部,要一戰徹底打掉湖州內部的核心防守力量。

雖然高濟的想法最終沒有實現,錢鏐在察覺到自己對面的淮南軍戰力一瞬間大漲,而且蜂擁而來的兵馬旗號也開始出現變化之後當即不管不顧率軍撤退,避開了這最危險的一戰。但是八都兵卻直接被徹底殲滅。錢鏐賴以起家的本部精銳被淮南軍兩戰徹底擊潰。逃回去的兵馬雖多,但卻不是他的嫡系,都是董昌的人手。

這對於他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甚至於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第三衛籌備攻城大戰的時候他的心情都變得異常低落。

而實際上,在他斷尾求生,撤出主力的時候,施崇信和柴再用得到命令將重心放在八都兵身上的時候,湖杭會戰的轉折點已經在北面率先出現。卞山對峙十幾天,第三衛打下了這個前哨之後,湖州府城就直接暴露在第三衛的兵峰之前,不論錢鏐有沒有救出八都兵殘部,在整個戰役全局上來看,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對於他本人而言差別甚大。

所以第三衛雖然沒能獲全功,但是卻贏得了戰場轉折點。這次大戰的戰果被送到陸翊手中的時候,對方根本沒看高濟那充滿自責的話,反倒是拍手大笑,隨即緊急傳訊陸明要求其立即率軍限期攻克烏程,徹底斷掉錢鏐的後路,進而肢解湖州的整體防禦,將其分割成兩塊,使其首尾不能相連。

不過此時,就在北面第三衛獲得巨大戰果,一舉攻佔卞山,開始陳兵湖州府城之下的時候,獨松嶺戰場,原本一直沒多大動靜的第二衛也幾乎在同時展開動作,全軍朝着獨松嶺猛撲上去,瞬間將董昌的全部神經都牽扯到了這裡,源源不斷的兵馬也開始迅速彙集,打算和李孝常圍繞着獨松嶺打一場拉鋸戰。

“將軍,第四衛的王茂章和李讜兩部已經進入獨松嶺以東附近,十三司已經彙報了他們的位置。”殷紅林將最新的情報遞給李孝常之後道:“大成和徐英兩部也已經從天目山山腳往南穿插,應該不出兩日,即可抵達青山以北,等待我正面大軍攻擊的消息。”

“你帶着李天成和龍劍鋒,從明日起,不間斷攻山,要把董昌的所有目光都吸引到獨松嶺戰場。”李孝常點了點頭,第四衛的兵馬一到,等於自己謀劃的獨松嶺大戰也等到了所有的參戰部隊,是時候發起突擊了。

李孝常此時打的主意和高濟有所不同,但是究其目的卻非常相似,都是利用正面戰場的強大攻勢,吸引對方的注意力,然後給插入後方的小股精銳騰出空間和時間突襲對方的後方大軍。李孝常是派兵滲透,而高濟則是利用何兵直接暗夜泅渡大河。

所以在高濟取得突破的時候,李孝常這邊正面的進攻也如期打響,殷紅林帶着三都兵馬連續攻山三日,慘烈的大戰讓整個獨松嶺都沉浸在無窮無盡的戰火之中。第二衛攜帶而來的弩炮和投石車幾乎是將整個獨松嶺變成了一片火海,火油罐在深秋時節的大山之中帶起的大火連續燒了幾天幾夜,沖天的煙柱晝夜不斷,變成了獨松嶺大戰之中最獨特的一幕。這場大火雖然最後被撲滅,但是卻直接燒死了無數的董昌的兵馬,甚至一度逼得董昌的援軍都無法靠近。

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反擊(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
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反擊(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