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

“主公,十三司剛剛收到來自長安的線報,朝堂之上如今可是熱鬧的很啊。”向傑不知何時摸了進來,朝着薛洋笑道:“主公一份喜帖讓唐皇坐立不安,連續幾日召集衆臣廷議,只怕要對主公進行處置了。”

“處置?”袁襲在旁邊筷子笑道:“大概是氏叔琮那些人的意思吧?”

“還有李茂貞,他直接上書唐皇,說是我天策軍破壞南境安寧,建議唐皇召集天下諸侯共同出兵南境,掃平金陵。”向傑是大大咧咧的坐了下來笑道:“不過他自己好像近期在關中也有大動作,應該是要對其他藩鎮動手。”

“隨他。”薛洋微一沉吟之後笑道:“這個李茂貞應該是想把朝廷最後的神策軍給調出去,從而拿下長安,從而掌控中樞。此人的謀劃倒是不錯,而且他自己也和神策軍糾纏不清,說不得還真能從神策軍中挖出幾名將領臨陣投誠。”

“主公的意思是幫唐皇一把?”袁襲聽出了薛洋話中的意思,搖頭道:“只怕就算是十三司出手,也難以阻攔李茂貞的想法,我看還不如讓朱全忠去想辦法。反正關中那地方,又不是李茂貞一人在打主意。如今王重榮被宣武軍和晉軍兩面夾擊,時刻處於覆滅之邊緣,讓他們出手,說不得比神策軍要有效果。”

“也好。”袁襲的話讓薛洋點頭之後,向傑隨即開始佈置,讓暗衛立即傳出消息到汴梁和太原府,散佈李茂貞對長安的心思,開始策動中原和幷州勢力往西今日關中。

不過此時,在長安朝堂之上,因爲氏叔琮和李茂貞兩人的目標一致,所以兩人是難得聯手,繼續推動朝堂動議,打算利用唐皇的名義壓迫金陵。氏叔琮更是歷數金陵掌控南境半壁河山之後帶來的強大威懾,試圖讓朝中所有朝臣看到這股來自南邊的威壓。

一連數日的廷議讓昭宗皇帝也是頗感無奈,金陵在朝中的根基雖淺,無有什麼中樞朝臣爲其說話,但是薛洋也沒有過多的將精力放在長安,天策軍也基本上都是自行其是,所以雖然衆臣大多數都達成了一致意見,但是等到拿出具體辦法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說出能讓他心安的方略。

針對這種情形,得到向傑命令的阿六當即秘密派人把李茂貞要對關中其他藩鎮動手的消息散佈到朝堂之上,一下子讓昭宗皇帝的心思更亂了,以至於原本應該商議對付南平王府的廷議在隨後開始風向逐漸轉變,逐漸繞到了關中等地上面。

畢竟對於如今的長安和唐皇而言,金陵遠在千里之外,而關中的穩定卻事關長安的安危,他是再也不願意像僖宗皇帝那樣,數度放棄都城長安,前往興元府避難了。而且此時在剪除了楊復恭等宦官之後,他身邊也沒有了能在關鍵時刻保命的強大靠山。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昭宗皇帝自己心思不定,加上李茂貞的想法被挑明之後,讓氏叔琮等人更是感受到了對方想要掌控中樞的野心,所以也跳出來反對,並且表示唐皇應該下詔,讓李茂貞領兵掛帥出征江東。

這麼明顯的想法自然得不到衆人的支持,但是氏叔琮的本意也只是拖住李茂貞,從而給遠在汴梁的朱全忠爭取時間。只不過這種朝局動盪之下,另外一撥朝臣以劉允章、徐彥若等人爲首,卻在此時感到十分無奈,無法掌控各地諸侯兼併也就算了,如今朝廷內部也是一日三變,導致了他們雖然竭盡所能想要重整朝綱,但是卻每每都被各方牽制,結果,朝廷內部尚且波亂紛紛,如何有心力去平定外部?

當初昭宗皇帝剛剛繼位之時,衆人見到這位年輕的皇帝一掃前朝之弊政,大刀闊斧迅速產出楊復恭爲首的神策軍集團,並且分離出王建南下西川,清除田令孜的後手,確實讓他們看到了大唐再一次中興的希望。可是如今這種場景,金陵已經逐步完成了南境的統一,剩下的南詔和滇南等地偏遠,而且此前也不在大唐正式版圖之內。等於整個江南已經被金陵掌控在手,大唐的半壁江山被一人掌控,一旦天策軍揮軍北上,那大唐的天下勢必會被其迅速鯨吞。這對於劉允章等人而言,無異於在搶奪大唐國祚。

此時最好的方略就是挑動各路諸侯,以脣亡齒寒爲名,讓他們和天策軍廝殺,從而相互消耗,而朝廷應該趁此機會,逐步平定關中,積攢實力。等到南北大戰,相互吞併,兩敗俱傷之時,在逐步收復天下失地,從而一點一點將這些諸侯手中的土地子民掌控到朝廷手中。

可眼下幾人卻連朝堂內部都無法平定,甚至於無法形成合力的情況下,昭宗皇帝也明顯缺乏乾坤獨斷的的魄力,以至於朝令夕改,此前要對金陵動手,轉而又開始籌謀應對李茂貞。

“劉兄,如今我等該怎麼辦?那氏叔琮背後是宣武軍,東平郡王和李茂貞雖然敵對,但是與我長安而言,確實一丘之貉,難以託付。”徐彥若下朝之後,拉着劉允章走到宮門口的時候,見到旁邊無人,頓時道:“廷議如此不決,只會把消息泄露出去,到時候朝廷得罪了南平郡王之後,難不成還要在和李茂貞鬧翻嗎?金陵那邊還好說,畢竟鞭長莫及,但是李茂貞可是近在咫尺啊!一旦他手下兵馬西進,朝廷如何應對?”

“亂世兵權最重要,可是啊,陛下看不到這一點。”劉允章嘆息道:“權謀縱橫,只能收一時之效,而無法長久。可如今朝廷掌控的神策軍是什麼貨色你我都清楚,這等兵馬除了禍害百姓如何能和各地藩鎮大軍交手?”

“要不?我等說服唐皇,改變方略,安撫金陵,然後讓氏叔琮出手,去調動中原之力和天策軍南北對峙?”崔邵瑋冷不防的從後面走了過來道:“如此一來不論誰勝誰負,總好過朝廷親自出手,將事情鬧得一發不可收拾爲好。”

“這?”崔邵瑋的話讓劉允章還在沉吟,但是徐彥若卻很顯然聽進去了,轉而道:“走吧,趁着氏叔琮離開,我們回去找唐皇。”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人影響全局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次被俘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三十章 鯨吞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人影響全局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次被俘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三十章 鯨吞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