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

“宣武軍近期有東進之勢頭,朱全忠親赴濮州前線,大軍漸有聚攏之意。”長期坐鎮中原的吳明幾乎是一刻不停的將消息送回金陵,而幾乎與此同時,來自長安的幾份急訊也一同被向傑送到了薛洋跟前。

“主公,您一句坐觀,只怕整個北方都要跟着亂了。”李振苦笑道:“這些人被我天策軍刺激,只怕接下來圍繞各鎮之間,極有可能發生一連串大戰,這個大順年只怕是過不好了。”

“長安有何消息?”薛洋將手中朱全忠的線報遞給袁襲,轉而朝着向傑問道:“是李茂貞打到長安了?”

“那倒沒有,不過中書令張浚最近動作很大,阿六一時之間沒辦法判定他到底是站在哪一頭的。”向傑搖了搖頭道:“張浚如今盯着河東,說不得有朱全忠和氏叔琮在背後攛掇。”

“針對河東?”薛洋揉了揉腦袋,沉吟半晌之後道:“只怕這位張浚不是朱全忠的人,倒有可能是唐皇自己的心腹,非如此,不會在這個時候忽然拿河東開刀。”

“主公的意思是,此前您對周德威說的話被御史中丞帶回去之後,唐皇做出了反應是嗎?”袁襲在旁邊若有所思道:“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釋,張浚將矛頭對準河東的意義所在了。幷州是李唐皇族起家之地,雖然被李克用佔據,但是歷來幷州百姓都對皇族更爲親近,加上沙陀人如今在河東橫徵暴斂,內部大片農田被強行開闢爲草場養馬,河東富庶之地,這幾年竟是民不聊生。所以此時張浚若是成功,長安說不得會有更多的機會了。甚至於在必要的時候放棄關中,佔據幷州,效仿當年高祖皇帝,重新從幷州打出去。”

“軍師,以唐皇的性子,這能成功嗎?”袁襲一番話說得李振眉頭直跳,轉而直接搖頭道:“唐皇雖有志向,然則並無定見,而且缺乏謀算,手下文臣武將均非值得託付之人,此等謀算,需要手下人手齊心一致,而且還要有人牽扯住朱全忠的視線,從而給他機會,所以——”

“不對,朱全忠這個時候對付楊行愍——”李振自顧自說完之後悚然一驚道:“軍師的意思是,氏叔琮和朱全忠被算計了?這不可能吧?子明和子振看不出來嗎?”

“看是看得出來,不過他們都有自信,其一張浚不會成功。”薛洋在旁邊一拍手笑道:“其二嘛,就是篤定自己能夠打敗楊行愍,而且在張浚解決李克用之前。其三就是他們二人都算定張浚不會成功,此舉除了將唐皇手下最後那點人手摺騰殆盡之外,就沒有別的作用。”

“主公所言甚是!”袁襲笑道:“他們兩個鬼精鬼經的,而且常年和沙陀人打仗,自然知道李克用手中的兵力多寡,戰力有多強。張浚如今能夠依靠的都有誰?長安的神策軍?”

“只怕張浚能夠動作起來,不僅僅氏叔琮在背後出手,而且李茂貞也一定是打着同樣的算盤,一旦唐皇失去了這最後一支兵馬,那麼長安就真的成了砧板上的肥肉,誰都可以咬一口。那麼距離長安最近的李茂貞會怎麼想?他一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所以我敢肯定,近期李茂貞還有可能擺出一副順服的樣子,騙過唐皇的眼睛。”

金陵城內,薛洋君臣商議這件事的時候,李茂貞在鳳翔也一如薛洋所言那般,打着同樣的主意。因爲地處關中,對方的消息來源一點也不必阿六差,甚至於因爲距離更近,所以他做出的判斷也更加快捷,幾乎是短短數日之內就連上幾道表文,表明自己此前的錯處,希望唐皇原諒,而且還給長安送來了一批錢糧,信誓旦旦表示,往後一定聽從唐皇調遣,平定天下。

李茂貞的順服無疑讓張浚擺脫了後顧之憂,而且手中有了這一批糧草,加上此前金陵送過來的整個南境的稅賦,也讓張浚有了更多的底氣,所以一瞬間整個朝堂之上風向驟變,不僅僅朝臣對於李克用此前攻伐雲州的事情口誅筆伐,甚至於連昭宗皇帝自己都開始表現出明顯的傾向。

這個消息被是叔叔送回中原之後,不論是已經到了濮州前線協助朱全忠自己謀算對鄆州戰事的敬翔還是坐鎮大本營調動糧草兵員,處置宣武軍下轄所有州郡政務的謝瞳都是鬆了一口氣。擺出了這麼大的一個陣仗,而且還冒着和南面天策軍開戰的風險,若是不能牽扯住李克用的視線,那麼就得不償失了。

而這也是此前謝瞳有些不同意敬翔的想法的原因,但是基於如今朱全忠的處境,在聯合李克用共同密謀對付金陵之後,實際上對於宣武軍來說擴張的方向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拿下楊行愍。

而在金陵南兮的滿月宴之後,不論是他還是敬翔都感受到了南邊那股迫人的壓抑,甚至於若不是薛洋表現出暫時沒有北上的意圖,宣武軍根本沒有辦法趁此機會往東推進。只不過在李克用和楊行愍如今還保持着對中原壓迫的情況下,必須設法將李克用的視線給牽扯住。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在李克用北上攻佔雲州之後,張浚設計打併州主意的時候,他直接讓朱全忠授意氏叔琮幫助對方一把,並且表示朝廷只要出兵,宣武軍必然羣起響應。朱全忠和李克用是死對頭,這一點全天下人都知道,也因爲如此,張浚對於這一點深信不疑。

長安的這場針對河東的謀算從一開始就被所有人蔘與算計,甚至於此時此刻爲首的張浚等人已經失去了對於局勢的把控,所有人的心思鬥將來自朝堂上的這些人當成了自己的棋子,期待在這場即將開始的變局之中爲自己謀劃出一個相對較好的局勢,從而趁此機會壯大自己。

“傳訊金陵,就說朝廷已經打算在長安等地募兵,同時唐皇詔令也已經送往河東。”阿六那邊急匆匆讓暗衛緊急給金陵送信的時候,這場從長安開始的變局終於拉開了序幕,只不過張浚的這一手卻很顯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二十章 正軍制
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二十章 正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