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

這種事情在隨後首先直接在關中引起了動盪,李克用是忠於唐皇,但是李嗣源等人卻沒這個心思,一聽這話幾乎是所有人全都火冒三丈,個個都揚言殺到東都問個明白,情緒激烈的李存信甚至於直接點破,建議李克用也學薛洋,冊立李存勖爲晉王世子,擺脫東都的掣肘。

這一次沒有人說李存信的不是,對方這句話切切實實說到了衆人的心坎上了,甚至於連周德威都是沉默不語,沒有反駁。

“去傳令太原,讓存勖來長安坐鎮吧。”李克用沉默良久之後,對於衆人的話不置可否,倒是轉而說了這句幾乎不想幹的話。

“派人給朱全忠送信,關中戰事焦灼,東都既然在他的轄地之內,那肅清朝堂,清君側的事情就有勞宣武軍了。”李克用轉頭朝着周德威道:“原話帶過去即可,他自己會明白的。”

李克用的反應應該是出人意料的,甚至於就在阿六將消息送回金陵的時候,薛洋和李振都覺得有些詫異。不過此時袁襲倒是點頭笑道:“看起來,李克用也不傻,知道朱全忠的心思,也知道自己的那幫義子在想什麼,索性擺出一個聽天由命的態度,如此倒也不錯。這對於朱全忠來說那就是個好消息啊。”

“問問陳武,楊行愍的反應。”薛洋點了點頭,忽然笑道:“按照軍師的意思,這要是楊行愍也是一般態度的話,朱全忠的膽氣就壯了,反正他是知道這個時候我是不會出手對付他的。正好利用這件事整合內部人心,說不得還能提前打進徐州城呢。”

金陵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如薛洋所言,幾乎是不聞不問,只是暗中派人盯着,但是宣武軍內部,此時倒不是一點雜音都沒有,至少謝瞳就不贊成,甚至於親自來到前線大營。

“主公當真要效仿成王?那我能努力將唐皇接到東都豈不是前功盡棄?”謝瞳瞪了一眼鄭璠之後搖頭道:“此時尚不是時候啊!”

“軍師何意?如今軍中可都是一片呼聲,而且我等現在也沒有掣肘,正是好時候啊!”鄭璠不忿道:“李克用和楊行愍兩人忙着自己的事,而且被一道反間計已經讓他們和東都產生了齟齬,我們做什麼她們都不會反對。現如今李克用已經回信,楊行愍那邊只要稍加運作,必然也無憂慮,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主公可知,成王爲何會選在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冊立世子?”謝瞳氣呼呼的等着鄭璠,轉而看着朱全忠道:“因爲天策軍拿下山南道之後已無掣肘,反過來主動權掌控在金陵,不論是下一步天策軍兵鋒指向何處都足以牽制住中原三家所有的精力。這個時候他冊立世子傳檄天下除了爲將來做準備之外,更重要的是打亂我們的步伐,逼迫我等跟着他設計的方略而動,而如今主公已然中計。此時若是拋棄唐皇,那麼不僅僅我等此前的謀劃盡數付諸東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唐皇這面大旗,主公將來在天策軍入境的時候,如何協調和楊行愍、李克用的關係?這北軍聯盟失去了大旗,必然是各自爲戰,分崩離析在即啊。”

謝瞳說到這裡瞪着敬翔怒道:“此事主公察覺不到,子振,莫非你也不明白其中厲害?這金陵就是要用這一記陽謀,打亂我等三家的部署,從而爲他們贏取時間,穩定山南,到時候若是中原因此出現變故,那麼數十萬天策軍北上,我宣武軍在最前方,你讓主公如何應對?”

謝瞳在大局謀劃上確實有獨到之處,一番話幾乎是將薛洋等人的心思說的八九不離十。只不過如他所言,這個計策本就是陽謀,便是明知如此,你也沒辦法破解。所以敬翔被說的無奈之後,只得苦笑道:“子明你說的在理,但是如今你不知道,軍中將士也是跟着呼應,這連從周都送來消息,讓主公早做打算,連他都是這個意思,若是強行阻撓,只怕會適得其反啊。所以——”

“軍師,別再說了。”朱全忠見到謝瞳還想駁斥,頓時擺手道:“此事不怪他們,是本王自己做的決定。如今大軍征戰不止,軍心爲上,其他事都要放到一邊。而且,鄭璠的話也不無道理,此時雖然陰錯陽差,但是終究確實是最好的時候,若是機會失去,只怕下一次什麼時候再有就真的說不好了。所以本王已經下定了決心。”

“主公你也——”這一番話說的謝瞳臉色大變,也一瞬間明白過來此時這副局面究竟是從何而來,始作俑者是朱全忠自己,歸根結底也是他自己的心思變了。

“我知道,本王的私心作祟,但是軍師,這世人都想更進一步,本王也不例外。”朱全忠知道謝瞳的心思,所以轉而道:“只是軍師你有一點忘了,本王想要往上爬,這宣武軍上下將士文臣他們也想有一個機會,一個從龍的機會,如此才能整合內部,激發士氣。我想成王那邊的文武衆人也一定如此,所以纔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傳檄天下。我們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但是人心向背,若是無動於衷,那些天下的人心豈不是都要被金陵搶了過去?”

“唉!”朱全忠的這一番話說的謝瞳沉默良久卻終究只能無奈嘆息,他如何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但是金陵那幾個人手段和眼光實在是太厲害了,一次次的陽謀無一不是打在宣武軍的軟肋之上,讓你明知對方的謀劃卻不得不跟着對方的設計而走。這種憋屈和無力讓他一瞬間疲憊異常,以至於連腳步都變得踉蹌起來。

謝瞳的嘆息等於是意味着宣武軍內部最後一道目光也在此時消失,如此一來,實際上朱全忠甚至於可以不等楊行愍做出反應就足以完成後續的動作。所以在謝瞳自行返回汴梁的時候,鄭璠也匆匆再次前往東都。

而此時,楊行愍實際上也已經和戴友歸商議出了對策,只不過相比較其他人,戴友歸對於大局把握的程度更加遜色,所以對於這件事,楊行愍決定繼續執行此前的策略。

“傳訊金陵,就說楊行愍沒有動作,打算渾水摸魚。”陳武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搖頭道:“看起來這天下的智者也分三六九等,不是每個人都如同我們的軍師那樣有些超越尋常的眼光和智慧啊。”

他知道金陵的所有謀劃,站在執棋人的角度,自然是將所有的反應都看在眼裡。對於戴友歸也是不屑一顧,此時選擇當鴕鳥,試圖跟着後面撈好處,等於是放棄了對於大局大勢的爭奪,也就徹底放棄了這場角逐的主動權,註定只能是一個配角。而在如今天下大勢已經逐漸明朗,關於這件事連李克用都表態的情況下,他已經被徹底排除在外了。

而這個消息傳回金陵之後,袁襲更是直接朝着薛洋笑道:“主公讓陳武去兗州那就是浪費,這個戴友歸和楊行愍還是一萬年都沒變,小家子氣,鼠目寸光,自以爲是。我看讓陳武去汴州幫着吳明吧,接下來朱全忠只怕也會回去,那邊的臺子快要搭起來了。”

“也好。”薛洋朝着向傑點了點頭,隨即搖頭笑道:“軍師這麼不好看自己的廬州老鄉嗎?我覺得他可能也在憋着什麼壞主意呢!”

“確有可能,不過都無關大局。”袁襲一愣,隨即若有所思笑道:“一樣的目光短淺。”這話一出口,薛洋和李振對視一眼以後頓時大笑。

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一百四十章 威逼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退路之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
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一百四十章 威逼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退路之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