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

“主公,這天下才剛剛一統,就這麼着急擴軍,民力會不會被消耗的太快了?”中書省會議上,嚴明有些疑惑道:“如今北方剛剛平定,正是應該休養生息之時,等到中原和山東穩定下來,足以自給自足之時擴軍,我軍也有餘力啊!”

“嚴先生沒明白主公的意思!”李振在旁邊直搖頭道:“主公之所以擴軍,就是爲了與民休息。”

“如今大運河開鑿在即,加上輸送到幽州各地的物資,營建新都,需要海量的人手。”李振見到嚴明目光轉向自己,頓時繼續開口道:“這些地方要麼是剛剛穩定,要麼乾脆就是地廣人稀,徵調百姓加入修建都城,都困難無比。如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們的老傳統,讓擴充的新軍一面承擔起北方的防禦重責,一面參與修建新都和運河,如此才能花一份錢糧辦兩樣事。”

“興緒所言甚是。”見到薛洋點頭之後,袁襲則跟着笑道:“所以先生不用擔心,從修築運河和新都的錢糧物資當中按照人數劃撥出來部分作爲擴軍之用即可。所有北上之新軍將士家眷,到時候一併遷徙到幽州附近,如此一來正好可以擴充幽州百姓數量,衝開此地彪悍之民風,也只有如此,才能夠將這片自古以來的禍亂之地,變成王化之所。”

“若是如此,此法倒是可行。”兩人的前後話語倒是讓嚴明目光也跟着變得嚴肅起來,幽州從安祿山開始,就一直是華夏大地的禍亂之源,也造成了幽州附近長期戰亂,衰落已久。真要修建新都,嚴明甚至於都做好了大規模從江南各地抽調百姓北上的準備。但是百姓過去,勢必需要更多的兵馬維持秩序,防止災變再來,如此必會消耗更多的錢糧,從而加劇消耗。

如果按照這種辦法,倒是可以極大的節省錢糧人力,而且安全高效。軍方家眷北遷,等於是將最忠誠的一幫人調到了幽州,從而稀釋當地的人口的同時,增加安全穩定性。

“樞密院儘快擬定一份擴充名冊,增設第十二衛至第十七衛,讓講武堂將選拔出來的將領名冊儘快送來覈准。”在薛洋的這道命令迅速下達之後,一場伴隨着大勝之後的擴軍迅速在各地展開。這一次選拔的兵員除了南境子弟之外,還有部分名額給了新佔領區的中原等地,藉此機會消化數量龐大的戰俘和投誠士兵。

但是對於將領這一塊,不論是薛洋還是領銜主導的袁襲等人,甚至於遠在山東坐鎮的陸翊,都非常謹慎,大量天策軍的嫡系將領脫穎而出,成爲年輕一輩的領軍人物。

這五個衛和老牌戰隊相比,更趨於年輕化,從統軍大將軍到基層將領,幾乎全都是清一色在血與火的征伐當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是對於這個即將開始的新朝有着狂熱情緒的青年子弟。他們對於薛洋和天策軍本身,有着更深層次的擁戴,從而也導致了本身變得更加的熱血,在擴軍命令傳到講武堂之後不久,就迅速點燃了所有人的情緒。

“主公,五個衛,十七萬人的規模,只怕應付不了這幫小子了。”講武堂高駢那邊送來的奏報直接給出了七個衛的將領組成名冊,也讓袁襲哭笑不得之餘轉而道:“但是五個衛是樞密院和嚴先生仔細商議過的最大擴軍規模,再大的話就要影響南境的發展了。”

“就五個衛,不增加了,以陸盛爲第四衛統軍大將,抽調殷紅林、杜廣義、何兵、盧靜和李陽組建新軍。”薛洋搖了搖頭,他知道這一次民政那邊的壓力非常大,頂着剛剛結束戰亂之後擴軍,實際上就是窮兵黷武,若不是南境根基厚實,自從自己統一之後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嶺南各地被開發之後,糧食一年三季,收成一下子變多了三倍有餘,只怕根本支撐不起這麼大的消耗。

“讓李承煥接管第一衛,林大成接管第二衛,高勳接管第三衛,着令權義和孝常兩人先回金陵,將關中交給陸明負責,同時讓陸翊儘快將山東事務交給向衝,即行返回。這一次擴軍之後,立即改制,我們的任務非常重,要在新朝建立之初就把規矩定下來。”薛洋擺了擺手轉而道:“軍師在樞密院要提前和兵部做好準備。”

“主公放心,微臣和興緒必然不負所托,協助主公調整我軍內部,完成任務。”薛洋沒有說明白,但是對於袁襲這等人來說,只要點一下,就足夠快速反應過來。這麼大規模的將天策軍的高級將領全部抽調回金陵,除了論功行賞,更重要的是下一步的安排和部署。再結合此次擴軍,薛洋背後的意圖也就呼之欲出了。

按照薛洋的這道命令,整個天策軍除了安敬思等後來編組的兵馬未動之外,幾乎涉及到整個老牌戰隊全都跟着出現了將領調動,部分士兵甚至於也被抽調混編進入新軍當中。如此一來,更大規模的調動開始出現在隨後迅速傳到各地的將令之中。

這一份份急速送達的命令讓所有人都隱約感覺到了金陵這邊的變化,在勝利之後擴軍,而不是裁撤兵馬,這本身就和大部分將領預想的完全不一樣,這也意味着薛洋並沒有馬放南山的意思,反而有可能在策劃着更大規模的部署。

而在民政方面,這一次新兵選拔之後,一份份緊急命令開始分頭下發,迅速抵達新兵各家各戶,這是一份遷徙令,根據樞密院和兵部制定的兵冊,所屬北上的新軍家屬將分批由各地官府出資送達金陵和揚州兩地,然後乘坐水師快船進入幽州安置。

在遷徙令後面,還有一份厚厚的補償方案,包括各軍家屬抵達之後,一次性補發的錢糧之外,還有房屋、田地和農具等等一系列的東西,全都一一寫明。

這種讓家屬跟隨戰備部隊遷徙到外地的做法此前也曾有過,所以這些軍中家屬倒是沒有太大意見,但是卻沒有這麼大規模,十幾萬人的大軍家屬,足足數十萬人北遷,其動作快速傳遍了整個南境,也一下子讓所有人都開始感受到了金陵這一番動作背後的含義。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歸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一千零八章 朔方底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歸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一千零八章 朔方底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