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

“營正,這麼幹林遠圖一定會瘋的。”吳明聽完向傑的計劃之後愣了半晌苦笑道:“這根本就不是反間計,而是絕戶計啊。一旦林遠圖知道是我嶽西在搗鬼,他一定會不擇手段報復我舒州軍的,會不會弄巧成拙啊?”

向傑擺了擺手,無所謂的笑道:“放心好了,來之前軍師已經交代過了,等過了年節,林遠圖就算是不動手,我軍也會動手徹底拿下整個舒州。只有這樣舒州軍纔會有繼續發展壯大的機會,否則的話依靠目前嶽西的地力和人力已經快到極限了。”

“既然我軍已經決定東出,那我沒有意見,馬上安排執行。”吳明點點頭有些興奮的搓了搓手笑道:“等了大半年時間了終於等到這個好消息,下面的弟兄們只怕都要高興壞了。這段時日林遠圖對我等可是嚴防死守,好幾次還打算派人擊殺我十三司的眼線,這下子馬上就要翻身了,看我怎麼收拾這個傢伙。”

“我帶來的人有一部分是需要安插道廬州境內的,你找可靠關係儘快安插過去,此事事關重大,是主公親自交代下來的。”向傑點點頭吩咐道。

“小事一樁,廬州那邊我有幾個過命兄弟,正好用得上。”吳明揮揮手道:“營正你暫且在此處稍事歇息,我馬上一一安排好一切。”吳明的話讓向傑放下心來,這段時間以來他和陳武兩人算得上十三司中出類拔萃的干將了,做事穩妥,而且在府城一帶人面極廣,不僅僅給嶽西帶去了大量的商隊和物資,而且還掩護住了大量的十三司眼線,就算是林遠圖下了死命令追剿他們,但是吳明卻始終安之若素,絲毫沒有將其放在眼裡。

不過伴隨着吳明一項項落實,向傑的計劃也隨之浮出水面。圍繞着同安郡江防軍所部的爭奪在他的連環計中逐步偏離所有人預想的方向。先是林遠圖的管家在返回的途中被人截殺,護衛的人手死傷殆盡,但是管家本人其奇蹟般生還,還帶回來了對手遺失在戰場上的一枚腰牌。雖然這個腰牌上面的字跡已經被刻意破壞,看不清楚,但是形制卻是舒州府兵營所有。這一幕讓林遠圖疑惑叢生,這等秘密截殺怎麼會故意留下這麼明顯的證據?而且對方只是將老管家的護衛全部殺死,卻將正主安然無恙的放了回來,這根本不合情理。就算是如老管家所言最後關頭江防軍趕到嚇走了這幫神秘人,那也說不過去。對方既然計劃周全怎麼可能漏出這麼大破綻?老管家手無縛雞之力,順手一刀的事情而已。對方爲何故意留下一個活口回來把這些告訴自己呢?

林遠圖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到底對方在打什麼鬼主意,但是此時城外的貝翊禮卻也幾乎在同時得到了這個消息,只不過這個消息是李孝常通報給高金波的。和林遠圖根本想不出來對方到底要幹什麼不同,貝翊禮卻在隨後結合另外一則消息把注意力放到了碗口城那邊。因爲在高金波秘密接洽李孝常的時候發現了關天印的副將也同時出現在李孝常的駐地,而且在高金波詢問的時候李孝常直接一口承認。

“還真是陰魂不散啊。”貝翊禮喃喃自語之後道:“想要嫁禍給本將,你關天印的伎倆是不是太明顯了?既然你想玩,那我就陪你玩到底。”貝翊禮眼珠子一轉隨即想到了一則好主意,匆匆喊來貝翊青低頭吩咐幾句,後者很快出門而去。當天晚上關於刺史府管家在同安郡遇襲的消息就在城內飛速傳開,而且貝翊禮添油加醋的將整個襲擊場景描述的繪聲繪色,並且直接點出,這麼明顯的伎倆除了挑動府城兩大勢力在年節前火拼沒有別的用意,而此時最希望看到刺史府對貝翊禮下手的無疑就是此前差點被殺的關天印。

“營正,貝翊禮已經上鉤,下一步行動是不是馬上執行?”吳明感受了一下府城之內一夜之間變得緊張莫測的氣氛問道。

“通知陳武在碗口城那邊放出釣餌,你在府城這邊也立即行動。”向傑點了點頭道:“林遠圖此人鬼心眼多,但是精於算計的人往往就因爲心思太多而把明顯的問題往深處想,所以我纔給他擺出了一道似是而非的把戲。”

“也好,那就給他加點料。”吳明點點頭出門而去,這座外間看來只是一座普通的宅院,此時成了舒州局勢發展的總控室,一手操控局勢變化和發展的向傑在吳明走後將眼光死死的盯住了東面,似乎想要從天空之中看出什麼來。

向傑看出什麼來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但是吳明在城內趁夜惹出的動靜卻讓另外一個人一下子陷入了進退維谷之中。當天晚上吳明組織人手襲擊城內府兵兵營,試圖挑起兵變,乒乒乓乓的打鬥聲讓整個府城都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聞訊趕來的刺史府衛隊、守城廂兵和李青龍三者合力之後費了老半天的勁纔將其鎮壓下去。

第二天一早林遠圖出來的時候看着狼藉的現場臉色陰沉到了極點,這段時間府城內部情況穩固之後,他本來已經在逐步削減李青龍手中的兵權,將其手下精幹一點點抽調出來補充進入刺史府衛隊之中。雖然林遠圖並不覺得李青龍會背叛自己,但是在吃過幾次大虧之後他還是覺得兵權還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更加安全。這樣一來李青龍的潛在威脅就下降了不少,而自己直接掌控的人馬卻在不斷加強。原本李青龍對此也沒有太多的意見,只是暗示了一下,衛隊和府兵之間的待遇差距有可能會讓留下來的府兵心裡不平衡,容易出事。但是林遠圖本來就是刻意製造出這種不平衡,爲的就是讓剩餘的府兵羨慕衛隊成員的高待遇從而心向自己,心向刺史府,這樣一來就能夠從根本上瓦解李青龍對於府兵的掌控權。

但是昨晚的兵變卻讓他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這場兵變是否是李青龍對自己不滿之後的縱容?畢竟當初入城的時候自己答應將守城的廂兵也一併交給他統率。但是現如今不僅僅廂兵沒給他,而且一千多人的隊伍讓自己零敲碎打只剩下五百多人不到,是個人都會有怨言,更何況是他這等軍中宿將。

一瞬之間林遠圖腦海中閃過無數個念頭,看向李青龍的眼神也都變了,那種帶着怨氣和殺氣的目光讓後者情不自禁的退了一步,強自吞了口口水之後才幹巴巴的說道:“大郎君息怒,弟兄們雖然有千般不是,但是追根究底也有情可原,如果郎君要怪罪的話那就責罰末將一人好了。”原本他這番話往常說出來林遠圖肯定會就勢把話題轉了不再糾纏。但是架不住此時他原本就把緣由算在了李青龍頭上,再聽到這句話之後更加怒氣上揚,直接指着對方的鼻子就斥道:“身爲一營主將,而且還是多年的老將,你看看你帶的都是什麼兵?這裡是什麼地方?這是府城,是刺史府的顏面,縱兵譁變,你想幹什麼?想造反嗎?還是想着你以前的舊主,想要和他裡應外合,顛覆我刺史府?”

林遠圖這番話可以說是非常刺耳,說的李青龍根本就不知道從哪開始辯駁。但是他沒說話旁邊的副將卻在此時開口替自家主將鳴不平,“大郎君此話說的重了吧?我府兵自從入城之後,我家將軍對於刺史府是畢恭畢敬,對於郎君也是從未敢有任何怨言。不過是場譁變而已,此時原委尚未調查清楚,郎君就將罪責全部扣在我家將軍身上是否有嫌不公?我府兵自從歸順刺史府,爲何將我等差別對待?難不成郎君也以爲我等是無主之人就可以隨意欺辱?”李青龍的副將李天成是跟隨他多年的心腹之人了,這番話說的是急促之極,而且說完之後身後原本就頗有怨氣的軍兵此時看向林遠圖的目光更加不善。

“天成你不要說了,郎君,軍營譁變我身爲主將罪責難逃,要打要殺我絕無怨言,但請郎君莫要爲難弟兄們,他們從同安等地被招過來不容易,也是想跟着郎君想過幾天好日子纔會誠心依附,絕無背叛之理。”李青龍面色漲紅,猛然間打斷了李天成的話,然後朝着林遠圖當衆一跪到底。

“將軍!”李青龍的這一跪讓旁邊的李天成和所有的府兵都再也忍耐不住了,尤其是李天成更是怒吼道:“林遠圖,有膽的你就來欺負你家爺爺,關我家將軍何事?”

“好,好啊,這是真要造反了。”原本李青龍這一跪倒也讓林遠圖稍稍清醒,但是李天成的這句話和府兵的反應無疑將他最後的耐心全部磨平,指着李天成怒道:“小小一名牙將也敢在我面前稱爹道祖,膽大包天,我看你就是兵變的罪魁禍首,來呀,給我拿下,打入死牢,有任何人敢於求情者一律同罪。”

“哼,爺爺要是怕你就不是好漢,也罷今日這個府兵我也不當了。”李天成摘下軍牌扔在地上,死死的盯着林遠圖,“你要是敢對我家將軍不利,我做鬼也不放過你。”他沒有反抗任由林遠圖身後的護衛將其綁住一邊被推向府城大牢一邊咆哮不已。而那些府兵各個都是手握兵器蠢蠢欲動。

“都給我停下,你們想幹什麼?真想造反不成?”李青龍猛然間站了起來一口斷喝止住了手下的動作,“還不返回軍營,不得惹是生非,嚴查營內人等不得有誤。”這支府兵就是李青龍帶出來的,他自然有着崇高的威望,甚至那些身處刺史府衛隊之中的府兵舊將見到李青龍的反應也是鬆了口氣,這萬一面對面的衝突起來他們是最難做人的,不管站在哪一邊都會得罪人。幸好關鍵時刻李青龍喝止了,不然的話還不知道今天的這個局面最後該如何收場呢。

李青龍喝令府兵回營之後林遠圖也準備回去,今天鬧這一出他需要好好考慮一下到底問題出在哪了。只不過在轉身的那一剎那,之前被李天成扔在地上的那枚軍牌卻晃了他的雙眼,而後更是不顧身份上前將其撿了起來。從懷中掏出之前老管家帶回來的那枚神秘殺手留下的軍牌一對比,頓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道:“馬上安排人給我審問李天成,不管用什麼辦法一定要問出他爲何派人去同安刺殺老管家。”這種牙吱吱作響的舉動嚇了身邊的護衛一大跳急忙朝着大牢的方向追了上去。

“這個李天成倒是幫了我們的大忙了,原本我還打算派人將這個消息透露給林遠圖,沒想到這下省了好多事。”吳明躲在旁邊的角落裡目睹這一切之後回到據點向向傑彙報道。

“這個年輕人心高氣傲,受不得李青龍被人欺辱,只怕這種事情已經不止一次了,所以纔會集中爆發。”向傑點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救他一命,說不得會成爲將來我們的棋子。”

“既然林遠圖對李青龍已經生疑,那就執行最後一步吧,林遠圖這邊也該走到最後了。抽調人手去對付貝翊禮。”向傑的話落下沒多久,吳明就秘密安排人手在第二天晚上秘密將這個李天成救了出來。而且吳明的人還在現場留下了一道印記,府兵營內部常用的兵器砍在牢門上的一道印痕和半截刀尖。在將剩餘的半截刀具秘密扔在軍營附近之後,吳明和向傑就一邊找人給已經被打得人事不省的李天成治傷一邊坐等給貝翊禮放的魚餌被觸發。

其實向傑和吳明相差了一件事,那就是貝翊禮此時早就調動了自己的一切人手去關注林遠圖的動向,白天府城內部發生的那一幕更是第一時間被他知曉。雖然貝翊禮想不清楚李青龍的府兵爲何會在此時發生譁變,但是李青龍和林遠圖發生衝突無疑是他最想看到的事情。所以在這件事上他做的可比向傑預計的積極多了,在得知李天成被抓之後幾乎和吳明的人前後腳前往大牢準備救人。自然他只是做做樣子,但是架不住此前吳明救人之後大牢已經如臨大敵,所以兩廂在牢門外發生激烈大戰。雖然貝翊禮的人最終敗退,但是卻讓林遠圖看到了他們的底細。這一下直接坐實了李青龍和貝翊禮蛇鼠兩端的事實,任由他親自前往刺史府解釋也無濟於事。李青龍和他的府兵在隨後短時間內就被團團圍住,廂兵幾乎是全軍出動,逼得李青龍只能親自坐鎮營內才勉強壓制住了軍營內部府兵的暴躁。但是這種壓制隨着時間的推移猶如火山一般在凝聚力量,一旦被引爆必然會掀起沖天波瀾。

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中戰亂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章 破局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
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中戰亂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章 破局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