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

“主公,楊行愍這一次只怕又有大動作了,這傢伙怎麼每一次我軍在南境取得大勝,他都會趁機攪動風雲?”向傑是有些無奈,將收到的消息一股腦全都遞給薛洋和袁襲之後苦笑道:“上次就是因爲突然北上兗州,所以如今連畢師鐸都害怕對方忽然再來一手,所以連亳州城攻堅戰都停了下來。”

“他能不能停下來無關緊要,若非劉威心思不在亳州,只怕畢師鐸根本打不贏這場仗。”袁襲搖了搖頭,隨即抽出一份線報露出了驚奇的神情道:“這個戴友倫去汴梁了,是打算去求和的不成?”

“派人聯絡汴梁暗線,設法搞清楚戴友倫的動靜,總覺得楊行愍這一次的手筆不會小。”薛洋在旁邊點了點頭,隨後道:“不會把目光對準徐州了吧?”

“應該不會,說不得是被我軍動靜給嚇到了,所以打算抽身離開,全力經略山東。”袁襲近乎於本能的一句話直接讓戴友歸苦心謀劃多時的策略全都被道出。

“那倒是很有魄力,一旦全力經略山東,南部州郡勢必要全部放棄,那戴友倫去汴梁也就是很明朗了。”李振在旁邊順着袁襲的思路,瞬間猜出了七七八八,緊接着三人找來一份地圖,比劃了半晌之後李振笑道:“主公軍師,楊行愍是打算賣土地了。”

“那也隨他,只要他能賣得了。”袁襲和李振兩人的分析沒有多大問題,而且以薛洋的眼光自然看得出來這招斷尾求生若是用的好,必然可以讓整個中原亂局繼續往南延伸,從而和自己的轄地連接在一起,而他自己抽調兵馬北上,沂州自己的佈局也勢必難以爲繼,短時間內山東各州郡只怕沒一個是他的對手。

“給畢師鐸傳訊,若是楊行愍找他換沂州,就答應他,能撈點好處就不要放過。”沉吟半晌之後,薛洋忽然露出了一絲笑意,那一縷神情讓向傑猛然間一震,隨即匆匆而去。

金陵這邊三人組幾乎是沒費多大功夫,靠着袁襲一句話就直接道破了楊行愍和戴友歸的心思,但是在汴梁,朱全忠卻和敬翔大眼瞪小眼,有些不可思議的拿着手中的線報以及戴友歸送來大禮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你們兩個別愣着了啊!這麼大的事總給我老朱點建議啊!”朱全忠見到謝瞳和敬翔兩人都在沉默,始終不發一言,頓時急道:“此時能不能成?那楊行愍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子明,你說吧,這種大事我不擅長,我聽你的。”敬翔在旁邊拽了拽鬍子,看着謝瞳苦笑道:“戴友歸那邊如何應付?”

“遠交近攻,抽身退步,以退爲進,換取山東。”謝瞳深吸一口氣之後看着朱全忠和敬翔一眼,他一開口,包括袁敬初和鄭璠兩人都停下了腳步,靜靜地站在一邊,等待他的繼續。和敬翔不一樣,謝瞳在宣武軍中威望極高,就算是鄭璠對他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楊行愍此來之心思有三,其一——”謝瞳朝着朱全忠道:“緩和和我宣武軍之關係,利用南部兩州郡給我軍提供臂助,度過難關,以確保我軍不至於削弱太過,而失去抵抗李克用之戰力。如此一來,則他在山東也能安穩擴張。”

“子明說的是,這一點我也想過。”朱全忠點頭之後道:“畢竟如今他沾了兗州和鄆州,而李克用又撤了,若是我軍東出,大戰連天,他勢必無法安心經略山東。所以這兩個州郡就是個見面禮,好讓我軍安心,放任他拿下山東。”

“其次,則是拖我軍下水,自己抽身。”謝瞳拿起敬翔身邊的那份線報道:“南境天策軍取得桂陽大捷,一戰掃平鎮南王十四萬大軍,前所未有,此等恐怖之戰績,不論我們哪一家都做不到。而鍾傳失蹤,南境最大隻掣肘如今隨時可能分崩離析。而下一步薛郡王的意圖也是路人皆知了,揮軍北上,收復中原,一統天下。這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他楊行愍。所以他讓出蔡州和陳州,就是讓我軍和淮南接壤,從而分擔壓力。同時必要的時候,兩家聯手遏制天策軍北上。”

謝瞳的這些話說的衆人連連點頭,不過朱全忠卻看着謝瞳苦笑道:“這些我都知曉,但是這兩個州郡我究竟是要還是不要?”

“送上門的東西爲何不要?”謝瞳難得的反問了朱全忠一句,隨即不理會對方尷尬的神情繼續道:“我宣武軍如今處境艱難,失去兗州鄆州之後,兵員匱乏,潛力耗盡,擴充手下地盤已經是刻不容緩,這個時候有人送上來各枕頭,爲何不要?不僅要要,而且還要和戴友倫好好談談,再加點碼!此事鄭璠你和敬初去負責,總而言之,不能讓楊行愍把這兩個州給搬空了。告訴他們,若是我軍南下之時,發現蔡州和陳州府庫子民被牽走,一樣會找他麻煩。”

“其次,子振,有了蔡州在手,你也該安心了。”謝瞳看了一眼敬翔,隨即道:“至少南部有了屏障,總比孤零零往西要好。”

“就知道瞞不過你!”敬翔在旁邊點了點頭,隨即漠然道:“如今這天下,真正擺脫掣肘的就是金陵的薛郡王了。我這個辦法可不光是給主公增加點土地人口,而是爲大局着想。”

“好了,說說現在吧。”謝瞳擺了擺手,打斷了敬翔的嘮叨,朝着朱全忠拱手道:“主公可以速速派兵集結,一旦和戴友倫達成協議,則可以開放宋州,讓對方兵馬過境,我軍則南下接收陳蔡兩州,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去打畢師鐸的主意。”

“此事交給我和從周吧,定會安穩拿下兩地的。”敬翔目光閃動,似乎想到了什麼,朝着謝瞳望了一眼,後者也是在這一瞬間點頭,兩人相互點頭,倒是讓周圍其他人莫名其妙。而且難得的是,謝瞳直接越過朱全忠開始下令點將派兵,這種異乎尋常的表現讓鄭璠心頭一凝。

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一十二章 鐵騎千羣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
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一十二章 鐵騎千羣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