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

景福三年很快就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候,金陵城中,雖然薛洋沒有稱帝的舉動,但是卻在正月初六祭拜了天地壇,並且正式發佈了新的年號:成繼元年。

而在北方大運河工地上,經過足足六個多月,上百萬人三班倒連續不斷的勞作,終於將大運河從南邊徐州境內直接連線到了黃河岸邊,並在炸開黃河河堤後,順利貫通了沿線。至此原本急需修繕加固的黃河大堤開始大規模利用新的運河河道泄洪,將春水氾濫,上游凌汛帶來的洪水瀉入新的河道之中。

這樣一來,整個大運河至此實際上已經完成了防洪分洪的大部分工作,最危險的黃河沿岸,通過蒲州和濟州兩條運河河口的連接,成功的完成了分段泄洪的任務。

而在嶄新的中原大地,大運河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地形,通過串聯沿途無數的大小河流之後,實際上帶來的經濟作用更加明顯。中原的水網建設至此終於完成了根基,而且還一路連接到了山東和河北道境內。使之迅速可以媲美江南水網,並且發揮着越來越重大的交通運輸作用。

工程還在繼續往北推進,大運河要想實現進入幽都的任務,就必須在信都附近和原本的大運河完成交匯,並且對於陳悅帶領的工程隊來說,僅僅是修通新的運河,那還遠遠不夠。此前中原各地已經完成了蒲州以南的運河河段的疏浚和拓寬任務。現如今他們要做的就是徹底疏浚進入幽都的河段,將大運河全程改爲符合江南河段的寬度和深度,確保這一次疏浚和拓寬能夠滿足未來三十年的運輸需要。

對於在北方拓寬加深大運河,其工程量遠比江南要更大。靠近黃河,大量泥沙伴隨着河水衝入運河河道之後,實際上這種拓寬和加深在陳悅看來並不能治本,真正要做的就是她打算親自回金陵向薛洋彙報的關於整個黃河河段的治理工程。那是屬於她的天地,更是她所要追求的終身事業。

而就目前爲止,完成薛洋交代的任務,儘快將大運河修通,使之能夠南北快速變成通途,這纔是他們最需要做的事情。畢竟在她看來,這與其是在修運河,還不如說是在搬遷國運根基進入北方大地。在薛洋定下了要遷都之後,整個南邊的大量物資人手正需要一個積極穩妥而且能夠適合長距離,大載量運輸的方式,從而完成對方的構想。

“陳尚書,內河船隊已經從徐州起航,後方還有三支商船隊,他們都將月底之前進入黃河岸邊,等待進入北方運河地段。”徐寧如今已經成了陳悅的重要助手,而且後者在這方面的天賦也確實非常高,短時間內就學會了整個運河疏浚和修造體系的知識,能夠勝任更重要的任務了。

“通知天策軍各部,並轉各地工程隊人手,全部進入河北道各州郡,按照預定地點集結,完成後續任務。”陳悅看了看天色,轉而道:“給大家三個月,三個月之後,我們在幽都匯合,到時候全體工程隊轉入新都營建序列,確保主公的宏圖大業不受耽擱。”

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謀算往前推進,上百萬人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運動,甚至於在隨後,各州郡官府臉這些人的家屬都打包送上了北上的船隊。他們不僅僅是工程隊的工匠,更是未來要進入新都的最初的百姓。

而與此同時,來自江南和整個長江沿岸的各式各樣的物資也開始按照這道命令不斷從揚州等地轉運,海陸兩個方式,朝着幽都集結。在開春之後,渤海灣破冰,意味着中斷足足數月之久的海上航路再度活躍起來。往來的水師開始自行營建更大規模的津門碼頭,將其從最初開始的軍港變成了一個圍繞着海河河口,集中新建的一個規模更大的海港。不僅僅作爲水師船隊在未來的北方駐地之一,更是承載着越來越興盛的海上船隊的母港之一。

這就是天下統一帶來的好處,可以按照金陵的命令集中全國的物資和人手迅速朝着一地匯聚,從而快速改變原本常年戰亂之後破敗不堪的幽州大地。大規模的人手進出,帶來了生機和繁榮,而外來人口也極大的改變了此地從安史之亂之後就留下來的桀驁不馴的民風,在這場規模宏大的運動之中迅速被衝擊的面目全非,讓南來的這股生機迅速生根發芽。

在前往金陵兩次,被張曉晗治好了多年的痼疾之後,原本沒多大志向的王鎔此時也變得更加積極起來,不僅僅在第一時間捐出了自家幾乎所有的家產,甚至於帶頭從附近各大州郡的豪門借來了第一期啓動資金,硬是在金陵劃撥的錢糧到來之前,撐起了開工所需。這對於他來說,是人生的第二個春天,更是他將自己此前一直沒辦法實現的理想和志向融入現實的表現。

而伴隨着這兩條大動脈一點一點往北方靠攏,越過黃河,穿梭在河北大地之後,所有人都看到了新朝的勃勃生機。

這是薛洋一手主導的工程,在老一輩的人看來這是勞民傷財,不顧民間戰亂不堪,急需休養生息的現實。但是在沿途所有的參與者的眼中,這就是在恢復民生。一旦運河修通,那麼就盤活了昔日裡往來不便的各大北方州郡,帶動了沿線經濟的急速增長,大量的物資開始頻繁進出之後,也必將刺激農工商三道的持續往前推進。

到時候南邊的糧食就可以通過運河源源不斷的送到北方大地,而北方,再被這條血脈激活之後,也必然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從而加速這種繁榮的實現,加速整個天下的整合,將唐末以來支離破碎的天下各地重新串聯在一起。

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斷敵後路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一百章 破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四章 爭鋒相對(上)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送女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
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斷敵後路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一百章 破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四章 爭鋒相對(上)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送女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