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

而此時更是讓譚玘焦急的是,東面的李讜也在隨後不久加入到了攻城大戰之中,得到了李秀峰的就近指導了之後第二十九都也像模像樣的開始架設棧橋,同時利用今日東風大作的機會,李讜直接在城下點燃了無數的柴草,滾滾濃煙順着風向差點將整座城池都籠罩了。那讓人幾乎無法睜開雙眼的濃煙逼得城內守軍一度只能退出東面城牆。如此一來就給了李讜最大的機會。反正他在棧橋鋪設好之前也沒辦法攻城,索性讓弓箭手壓制住城牆上的反抗之後心無旁騖的開始鋪路架橋,他雖然後來,但是利用這濃煙的架勢,硬生生的將速度追了上來,而且還一口氣直接鋪出了三座棧橋。

這等讓所有人詫異的速度,直接讓城內守軍垂頭喪氣,對方的速度太快了,而且這種偏門的煙燻的辦法都能用上,自己一羣人根本無法在城樓之上久站,那讓人窒息的濃煙甚至於連眼睛都睜不開,何談反擊,反倒是對方站在上風口,不緊不慢的架橋的同時,還能抽調神箭手沿着城牆進行精準打擊,只要自己這邊有人冒頭,十有八九立即找來箭矢攻擊,一整天零敲碎打之後,東面城牆上居然躺滿了屍體。

“大將軍,譚玘今天再次派出了三隊信使,朝廣州而去,看樣子還是真的急了眼了。”晚間收兵的時候,陸明這邊聽到陸盛的彙報之後點了點頭道:“讓十三司緊盯廣州城,若是劉崇龜派兵出援,要以最快的速度上報。”

陸盛和王茂章緊盯着廣州方向,而杜廣義他們則緊鑼密鼓的進行攻城,因爲是攻城打援,所以此時他們三人是根本沒有在意譚玘的動作和廣州的反應,各式準備妥當之後,三都大軍果斷投入上來,從一開始就將譚玘給打蒙了,三面圍城,三面攻打,根本沒有助攻佯攻一說,三面的力度同樣激烈,讓他根本沒辦法分清楚主次,只得將兵力平行分配到三面城牆,嚴防死守。

“先點菸,薰死他們,然後再豎雲梯。”增城附近風向多變,前天是東風,今天轉成了西風,所以杜廣義毫不遲疑的直接點燃柴草,大股的濃煙開始瀰漫而出,讓整座西城彷彿一瞬間到了仙境之中,無數的人影開始在城樓上劇烈咳嗽,這種惡毒的辦法不致命,但是卻能夠逼得城樓上的廣州軍根本無法專心作戰。

“調整弩炮,號令弓箭手,抵近射擊,給我把那些煙霧裡的人影逐一射殺。”杜廣義是親自站在城牆下面,現場指揮,在弩炮和弓箭手一陣接一陣的箭雨接踵而至之後,那些原本還不打算退出城牆躲避濃煙的士兵被迅速擊殺,沒死的也開始用各式各樣的物件捂住口鼻,躲在女牆下面不敢露頭。這種場景之下是沒辦法指望士兵專心作戰了。

不過守城兵馬無法擡頭,卻不意味着平南軍此時沒有動作,在逐一清繳了城樓上的阻礙之後,先登兵馬開始扛着雲梯一路越過棧橋,直奔城牆下面,迅速登城。

“撤掉柴草,命令弓箭手和投石車,壓制一輪,隨後弓箭手跟上。”杜廣義的命令下達之後,這股濃煙逐漸熄滅,在風力的助推之下,原本模糊看不見人影的西城城牆終於逐漸清朗起來。不知道外面什麼情況的守軍剛剛探出腦袋,外面的箭矢和從天而降的巨石就呼嘯而來,瞬間整個城牆上面血肉橫飛,無數士兵被砸成了肉泥,更有無數人被密密麻麻的箭矢就地射殺,整個城牆上面爲之一空。

“快!”趁着這難得的空擋,原本就在城下聚集的先登將士在這一刻鉚足了勁不顧一切的開始攀爬城垣,開始往城樓上突擊。增城的城池並不高,只不過具有明顯的嶺南特色,除了大部分城牆都是石頭壘築而成的之外,還有哩人土樓的風格,和中原城池有很大不同。

但是此時不管什麼風格的城池在步軍開始蟻附登城之後也就意味着這場大戰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到來,城牆下面的杜廣義固然是讓弓箭手隔着護城河盡一切可能掩護,同時弩炮更是一刻不停,不要錢一般的將弩箭朝着城牆上傾瀉而出。而守軍此時也是竭盡所能,倉促之中將自己手中能扔出去的守城武器全都給扔了出去,藉此來阻撓平南軍先登登城。

杜廣義這邊率先進入登城作戰的時候,李秀峰和李讜那邊進度也差不多,雖然沒有濃煙的幫助,但是速度卻絲毫不慢,幾乎就在杜廣義這邊先登上牆開始和廣州軍近身搏殺的時候,他們也開始派遣先登上前。

這種三面城牆同時遭到致命攻擊的現狀讓譚玘不得不將城內幾乎所有的兵馬全都派遣了上去,同時命令各部不屑一切代價也要將平南軍趕下城池。

下達完命令,催促各部上前之後,譚玘一面親自前往西城坐鎮指揮,一面再次派人去廣州。前面幾次他幾乎是對劉崇龜威逼利誘,但是這一次書信上的內容卻頗爲懇切,言明增城若無援軍,不日將被平南軍佔領,到時廣州失去東北屏障,必然步步維艱,從而快速被對方包圍,此乃是危急存亡之時,期盼劉崇龜不要再想着私人恩怨,而是應該以大局爲重。

他的這封信是沒有機會送到廣州城了,不過他所期盼的援軍倒真是來了,不論如何增城地位之重要,劉崇龜自己心裡清楚,尤其是平南軍大軍雲集之後,他就沒有辦法真的對譚玘的求援視而不見,再拖了幾天之後,這支從廣州開過來的援軍姍姍來遲,終於出現在十三司的暗線眼前,並在隨後快速被送到了陸明手中。

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八章 魂斷交州(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百四十章 威逼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魂斷交州(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一十七章 湞陽大戰(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
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八章 魂斷交州(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百四十章 威逼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魂斷交州(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一十七章 湞陽大戰(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