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

“主公,這是臨淄和汴梁送過來的急報,楊行愍固然是封禪泰山,聲勢浩大,而且一夕之間傳遍齊魯大地,算是穩定人心了。但是朱全忠那邊卻按兵不動,有些出乎我等意料啊!”徐州那邊的戰事趨於和緩,也讓十三司的情報傳遞速度變得更加快捷,消息送到金陵的時候,已經是除夕之夜。

“楊行愍果然是走了這一步,不過朱全忠應該是想看我等出手了。”李振掃了掃這兩份急報之後搖頭道:“這種時候,他能忍着不出手,確實是有些奇怪。按理來說,他是唐皇冊封建國立號,應當是最需要維護唐皇顏面之人,如今卻反過來縮到了後面,這是不打算要這個名正言順的頭銜了?”

“封禪泰山乃是上古聖賢和歷朝帝王才做的事,如今楊行愍堂而皇之舉行大典,而且還藉此機會安定齊魯大地民心,應當也是想進一步融入其中,從而更好的掌控地方。”薛洋沉吟良久之後纔開口道:“如此一來山東北楊行愍穩固之後,若是我軍不動的話,那楊行愍下一步只怕只有往河北而去了。”

“所以,主公的意思是朱全忠不出手,但是李克用不一定是嗎?”袁襲很快抓到了薛洋所說的重點,悄然點頭道:“倒也是,那青州本來還是李克用的附庸,如今青州的那個臨淄王不是被趕到了河北道了嗎?這個時候若是李克用出手,倒也是名正言順。”

“十三司改變部署,傳遞消息給李克用,就說朱全忠圖謀不軌,接受唐皇冊封之後,卻暗中和楊行愍勾結一起,封禪泰山,這是大逆不道之舉。”薛洋想了想之後轉而道:“設法以東都的名義給李克用傳訊,另外將唐皇的那份血詔也送過去,我想如此而爲必能讓李克用按耐不住。”

“這倒是個好辦法。”李振在旁邊微微一笑道:“這個年節,只怕中原的那幾位是過不好了。”

向傑那邊是急匆匆部署,消息伴隨着暗衛不斷前出,飛速送往關中,甚至於在進入長安之後,直接以暗衛冒充唐皇貼身之人的名義將消息公開送到了李克用跟前。

“德威,消息屬實嗎?那個楊行愍當真封禪泰山了?”關中距離山東過於遙遠,而且李茂貞退守鳳翔之後,甚至於開始勾連王建,試圖反擊,所以李克用等人的心思原本都放到了戰事上面,對於這種事情他還是第一次聽到。

“確實如此。”周德威對於暗衛冒充的唐皇貼身之人的身份有些懷疑,但是此時李克用發問,他還是趕緊上前道:“封禪泰山的消息如今已經傳遍天下,那王師範如今躲在棣州也是迭次求援,是他送來的消息,當無大錯。”

“這還真是大逆不道,他楊行愍不過是喪家之犬而已,老家都被天策軍給拿下了,還好意思封禪泰山?他以爲他是皇帝不成?想着號令天下?”李克用怒氣衝衝之中也顧不得其他,揮手讓暗衛撤下去之後才轉而對周德威道:“王師範如今形勢如何?”

“棣州是岌岌可危。”周德威見到李克用不過問唐皇送來的血詔,而是關注王師範,頓時鬆了口氣,上前幾步道:“齊軍大勝之後,兵分兩路,一路南下攻打密州,意圖徹底收復山東,一路北上,如今和王師範在棣州糾纏不休,但是聽王師範的口氣,他是撐不了多少時日了。棣州一旦丟失,則河北道南線動搖,到時候靠着王景崇和李匡籌他們,根本守不住河北道和燕地各州郡,只怕我軍還要儘早籌謀才行。”

“傳令李匡籌率幽州軍南下,匯同王景崇的承德軍,共同支援王師範,棣州不能有事,必須堅持到本王平定關中。”李克用哼了哼之後朝着周德威道:“朱全忠和楊行愍都是不忠不孝的東西,本王已經想好了,將獨立扶保大唐,你剋日之內就將本王的奏報送往東都,告知唐皇,家國不幸,除了這等叛臣,我李克用必當竭盡所能剷除奸佞,報效唐皇一片知遇之恩。”

“沒了?”周德威原本以爲李克用上書東都,也是想從唐皇那裡討一個冊封,但是沒想到的是李克用說到這裡就結束了,頓時低聲道:“王爺,如今天下四大諸侯,已經有三個自立了,我們——”

“我們不能動,而且要想辦法將唐皇接過來。”李克用此時掃了對方一眼,轉而道:“也唯有如此,我們纔有對抗他們的旗號,我們就是扶保大唐,只要唐皇和朝廷在,就是正統,而且比他們自立而來的地位更加牢固。畢竟如今這還是大唐天下,大唐還是深入人心,正好可以掩蓋我等身上打上的異族烙印。”

李克用此時說出來的話總算是讓周德威聽在了耳中,李克用很顯然也有所謀劃,雖然固執的選擇了扶保大唐的路,但是與沙陀人而言,在這個時候倒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畢竟在這四路諸侯當中,只有他是沙陀人,難以取得漢人的支持,而且沙陀人的數量數十年間不曾有大的變化,也就註定了晉軍的底蘊比起其他人要薄弱的多,這也導致了對方空有無敵的鐵騎在手,卻始終被限制在了河東一地。

這個時候他選擇站在唐皇一邊,就等於得到了大唐的認同,那麼自身所攜帶的異族烙印也會被淡化不少,甚至於完全有可能靠着唐皇的支持,一舉將其摘掉。畢竟李克用被賜姓爲李,實際上已經是國姓了,三代以內完全可以自稱爲李唐後人,到時候沙陀人和漢人無有區別之後,很難說李克用的謀劃不能成功。

“王爺放心,末將立即前去籌謀,設法將唐皇帶離東都。”周德威深吸一口氣之後朝着李克用點頭,隨即匆匆而去。

而他的離開,也標誌着這最後一路諸侯在這個時候也開始了自己的謀劃,而且一出手就直接針對楊行愍,其反制措施甚至於在隨後直接打破了北軍同盟的約束,也一下子讓中原的亂局迅速走向不可預料的方向。

不過此時,當李克用出手而且還是周德威親自部署謀算東都的時候,出人意料的是,在四路諸侯之外,也有人在想着同樣的主意,而且也選在了這個時候。

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六百七十四章 爭鋒相對(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三百八十一章 撥亂反正(下)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人影響全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
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六百七十四章 爭鋒相對(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三百八十一章 撥亂反正(下)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人影響全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