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

“主公,這臨淄城比起兗州之地是不是要好不少?”楊行愍還在臨淄城樓上沉吟不語,忽然背後傳來了戴友歸的聲音,頓時轉頭道:“那王師範如今跑到哪去了?”

“已經被打到了棣州,主公可以安心,如今王師範失去了李克用的支持,在我軍面前成不了多少時候。”戴友歸點了點頭,隨後朝着楊行愍笑道:“主公可知汴梁如今什麼情形?”

“朱全忠已經發布了大典文告,正式建國立號了。”戴友歸沒有等到楊行愍發問,就直接道:“而且還是氏叔琮這個尚書僕射親自主持的大典,冊立世子,追封三代,領國號,封羣臣,汴梁,如今已經成了大梁的王都了。”

“軍師,那我們如今?”楊行愍的眉頭被對方的話每說一次震動一次,以至於到最後直接轉頭道:“如今王師範被趕到了棣州,臨淄城也已經被我軍拿下,山東各地除了最南邊的密州尚有戰事之外,其餘各州郡已經盡數被我拿下。我如今掌控山東齊魯大地,是——”

“正是主公可以動手之時。”戴友歸直接打斷了楊行愍的話,轉而肅然道:“齊魯大地,人口稠密,民間富庶,比之中原更勝幾分,加之靠近大海,魚鹽之利勝過中原十倍百倍,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位置孤懸於半島之上,臨近只有朱全忠一家,而他們宣武軍面對南軍兵鋒,必然不可能和我們翻臉,此正是主公大張宏圖的好機會。只要有了名正言順的機會,我們就可以利用此地之地利,往北聯通幽北,獲取戰馬擴充大軍,往南對抗金陵,足以成就一方霸業,若是時機合適,齊魯大地未必不能創造出一個統一天下的帝朝啊。”

“軍師,我意已決,封禪泰山。”戴友歸的話讓楊行愍也是臉色漲紅,大手一揮,匆匆下了城樓。對於這個機會他比起朱全忠等人要更加迫切,在齊魯大地,他是外來者,甚至於如今齊軍的上層基本上都是當初從廬州帶過來的人。雖然這些時日他也竭盡所能在本地尋找部分人才補充軍政所需,但是這種外來者和本土世家百姓之間的隔閡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消散的。這也導致了楊行愍必須時時刻刻盯着自己治下各州郡內部的變化,防止任何人在這個時候給他自己製造麻煩。

而一旦有了名正言順的頭銜,那麼他這個齊王也算是名副其實了。所以當楊行愍正式將自己的治所搬到臨淄城,並且大興土木,開始興建齊王府以及太廟、稷下學宮等一系列機構的時候,封禪泰山的事情也就再也隱瞞不住。

大順二年的年底,楊行愍帶着齊王府所有高層將泰山團團圍住,大軍沿途把守,自己身着齊王冕服,開始登上泰山封禪。

爲了讓這一切變得更加的合情合理,戴友歸指使帳前都甚至於在隨行之時迅速以泰安爲中心,散佈消息,說泰山玉皇頂出現祥瑞,引來無數百姓觀摩,並且爲了讓這個消息快速傳遍天下,甚至於封禪之時還召集了部分百姓參加。

所有的禮節全都是仿照上古帝王封禪泰山的樣式而來,沿途所有軍士和文物羣臣全都身穿黑色袍服,甚至於那些觀禮的百姓也都如此。在楊行愍的帶領之下,登上玉皇頂,開始焚香祭拜天地。

“茲爾堯舜,傳習千年,上唯有德,承啓天地,考諸古兮帝王,封禪泰山,安定天下。”戴友歸親自充任祭禮官,悠長的聲音在玉皇頂不斷傳出,楊行愍的神情肅穆,甚至於隨行的文武羣臣,包括在各地降服的各級官員將領此時此刻全都看着那熊熊燃燒的大火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封禪泰山,從上古時代開始,就一直傳承不斷,但是真正有魄力在封禪之後還能夠傳承國祚的卻很少。只不過千年以來,這種封禪泰山所帶來的名義上的正統地位卻讓歷朝歷代的帝王都趨之若鶩。

毫無疑問,封禪泰山,實際上等於取得了王朝開立、傳承的正統權力,這是從上古時代開始就一直綿延至今,傳承在華夏大地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甚至於不管王朝更迭,滄海桑田,泰山總是因爲其獨特的歷史地位,而始終扮演着這樣的角色。

如今在朱全忠得到唐皇冊封,薛洋攜帶民意自立,而李克用強烈表態扶保大唐的時候,楊行愍封禪泰山的舉動足以和這三人相媲美,甚至於在傳承上面更加的穩妥。

這場封禪大典雖然在玉皇頂舉行,但是卻在隨後風一般迅速傳遍天下,所有的消息伴隨着楊行愍的那篇封禪檄文而快速激盪整個山東大地,也讓隨後而來得到消息的其他各路諸侯目瞪口呆。

“把消息送回金陵,就說楊行愍泰山之上封禪天地,已經開始在齊魯大地激盪民心,下一步只怕勢不可擋。”沈勇在將各地送上來的消息彙總之後深吸一口氣之後道:“上報大統領,請求立即採取行動,挑動宣武軍和齊軍之間的關係。”

十三司在沈勇的帶領之下是提前一步得到了消息,自然也做了周密的安排,但是朱全忠那邊除了敬翔和謝瞳兩人有所猜測之外,其餘之人是毫無察覺,以至於消息傳出之後,剛剛坐穩了樑王寶座,甚至於來不及有所動作的朱全忠半晌沒有說話。

“封禪泰山啊,這是一步到位,便是日後楊行愍以此爲藉口統一天下都足夠了。”敬翔嘆息不已,隨即道:“主公應當速速給東都唐皇傳訊,下詔斥責楊行愍,同時以主公的名義發佈檄文。”

“這不是主動挑頭嗎?不是什麼好事。”鄭璠皺眉道:“楊行愍封禪泰山和我等有什麼相干?此時出頭還不如等着其他人的反應再說。”

“封禪泰山那是皇帝應該做的事,如今主公是樑王。”敬翔瞪了對方一眼,隨即道:“如此一來,豈不是他齊王要爬到主公的頭上了?”

“軍師,你以爲如何?”朱全忠看着默不作聲的謝瞳,忽然問道:“如今本王該如何行事纔好?”

“等着。”謝瞳只是簡單的兩個字,但是敬翔卻立即反問道:“等着金陵的反應?”

“既然這場變局是金陵挑起來的,那麼自然他們也有收尾的辦法。”謝瞳看了一眼敬翔,轉而目光在朱全忠身上一掃,沒有再繼續說話,那一瞬間朱全忠點頭的同時,卻心頭忽然有些奇怪的疑惑,以至於看向謝瞳的目光也帶着一絲探索。

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
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