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

“牧塵,你們這種記錄辦法不成,必須重新改。”外面的喧囂沒有影響到將作監內牧塵等人的心情,反倒是在薛洋過來之後全都神色緊張。這段時間他們是出盡了風頭,但是也承擔了最大的壓力,薛洋的信任和百姓的支持,包括各方面的反對聲浪,讓牧塵等人如履薄冰之餘,也將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匠作監的運行之上。

只不過在薛洋看來,牧塵搞出來的研究成果記錄辦法卻並不合他的心意,所以放下那本關於機械水力織布機的記錄之後起身道:“有幾個原則你記錄一下,回頭發佈出去,讓所有人都能以此來參照,並且在日後包括各蒙學等學生授課之時也要以此爲標準。”

“你這個水力織布機上面標註的長度、高度等數據含糊不清,或者使用大約、約計等字眼,這在匠作監是不能允許的。必須精確到具體數字,是多少便是多少。”薛洋說到這裡忽然笑道:“看起來這個度量衡是不是需要重新頒佈了?”

“主公的意思是採取統一的計量嗎?我們如今沿用的是太宗時期定下的唐制。”牧塵撓了撓頭苦笑道:“只不過如今天下各地確實不一樣,主公若是有頒佈新制度量衡的打算,微臣可以着手準備。”

“可以,結合唐制,但是要精確。”薛洋點了點頭道:“這便是第一條原則,使用統一而且精確的度量衡來記錄我們的成果,要讓後人只要參照你們的記錄就能複製出原物,而且不用擔心其成效,這便是成功了,明白嗎?”

“至於度量衡,要將如今通行於世的全部重新精確發佈出來,另外還要包括你們需要但是百姓日常不怎麼使用的冷門的度量衡計量標準,也要一一拿出來。”薛洋轉而又回到了度量衡的問題上,繼續道:“天文地理,各行各業,都需要標準,如此纔能有所參照,有所判斷,這是百業之根基,或者說是天下秩序之根基。”

“主公,此事交給微臣,定然儘快完善。”牧塵臉色漲紅,連連點頭,以至於他身邊的其他人這一刻跟着齊齊行禮。

“因繁就簡,先從最簡單的開始,長度、重量這些定下來之後,才能逐步推而廣之。”薛洋拉着對方邊走邊道:“制定完畢之後報過來我看看,以後定期更新增加,如此才能逐步完善。”

交代完這件事之後,薛洋忽然覺得渾身一陣輕鬆,他是被這個時代亂七八糟五花八門的計量單位給搞得暈頭轉向,當初在嶽西成軍的時候就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擾,區區弓箭的射程就有好幾種辦法,但是每一種卻都不夠準確,以至於戰場之上只能有個大概的判斷。

如果說那個時候還能將就的話,那麼在匠作監這個註定要成爲未來所有科研成果集中地的地方,他卻無法容忍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

“其次,記錄結果別想着惜字如金,讓外人去猜你們寫的是什麼,要儘可能大白話,讓人一眼看得懂,看得明白。”薛洋重新拿着剛剛那份記錄道:“你看這裡,水緩則止四個字,用的多好,但是卻未必能有什麼大用。你們不用和那些科考的秀才一樣,做文章花團錦簇,但是必須要寫明白,水流多大,水力織布機就無法運轉,都需要有定量。最好,這種記錄也要有固定的格式,你們自己想想,制定一個標準然後對外公佈。”

“主公,您怎麼什麼都想到了?”牧塵原本是想讓薛洋看看自己這段時間的成果,但是現在卻臉色慚然道:“微臣現在有些無地自容了,剛剛您進來的時候還信心滿滿,以爲能得您一個誇獎,現在看來,還是微臣努力不夠。”

“不,這不是批評,這就是誇獎。”薛洋搖頭笑道:“你們做得很好,我今天所說的過失,錯不在你們,而是我們本身就固有的陋習,而改進的辦法你們此前也不曾遇到過,所以今日所言不是批評,而是探討。你們可以仔細想想我的話,若是覺得不對的,也可以出言反駁。我這裡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且言者無罪。”

“要抽絲剝繭,從各式各樣的記錄當中尋找彼此共同的最終原因,這纔是一以貫之之真理。”薛洋朝着所有人臉色肅然道:“如今匠作監的所有記錄大多都是實用鑽研記錄,比如需要織布機,便去研究織布機。但是我想增加一條,你們最好抽空組織人手去研究實用記錄背後的抽象緣由,便是抽象真理,若是能取得突破,那麼將來所有類似研究上面都能用到。”

這種叮囑已經是薛洋決意點醒這些人,從實用主義轉向抽象主義研究了,只不過能不能出成果還需要看眼前這些人的努力。說起來這是古典科技的弊病之一,沒有人進行抽象研究,甚至於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卻都以爲是理所當然,從而失去了寶貴的從實踐中總結抽象道理的機會。

但是這一次薛洋自己操刀,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反正與他而言,往後還可以不斷督促,甚至於實在不成自己就從後世偷盜部分理念過來,就當做知識啓蒙了。只要能夠將這個弊病補上,對於如今的他來說可是沒有絲毫的顧忌。尤其是在火藥技術被鼓搗出來後,他已經掌控了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武器,根本不懼任何人來搗亂,可以安心的將自己的謀劃一一落實到位。

“主公放心,微臣謹記在心,一定不辜負主公期望。”牧塵的話讓薛洋點了點頭,不論如何,自己選出來的這位科技掌門人有着很高的悟性,也是截止到目前爲止,唯一一個能夠有自覺意識的人。

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
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