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

“呵呵,鎮南王來了?快坐吧,嚐嚐這新茶。”玄武湖畔的紫竹軒內,高駢見到鍾傳帶着蘇遠清幾個人走了進來,頓時笑道:“嚐嚐這五王妃親自煎的茶,就着這明前的春雨,倒也是別有一番趣味。”

“坐吧,今日沒那麼多講究,沒看老相公都已經喝上了嗎?”薛洋見到鍾傳和蘇遠清面色尷尬,而且隱隱然有些放不開,頓時擺了擺手,示意張曉晗給衆人斟茶後坐在自己身邊,轉而朝着高駢笑道:“高叔父,江西這些年出了不少人才,這算是鎮南王的功勞了,雖說是貧瘠之地,和江東差距甚遠,然則文教之昌盛,倒是有反超之勢頭,倒也是殊爲不易。”

“嗯,說的也是,鎮南王,敬你。”高駢的日子是最逍遙的,最近還和慧心禪師研究起了佛學和相面之術,所以看了看鐘傳之後笑道:“鎮南王今日來此有話要說,索性就開門見山,這裡又沒有外人。”

“小曲好唱口難開啊。”薛洋擺手之後自顧自道:“江西還有江東部分州郡文人士子包括部分佈政使、州郡刺史等官員陸續上書,要求撤換、更改匠作監,其中尤其以江西文人爲甚,其中必有緣故。你們二位一個是江西布政使,一個是鎮南王,今日不打算和我這個獨霸一方、蠻不講理,擾亂文教,毀了天下士子尊嚴和命運之人好好說道說道嗎?”

薛洋一口氣將這些時日言辭最激烈,罪名最重的帽子盡數道出之後,看着嚇了一跳的蘇遠清和有些緊張,急急忙忙放下茶盞的鐘傳似笑非笑道:“兩位可曾進行疏導,將成王府的主張和初衷告知百姓士子?”

“主公,這,這是下官爲官不明,見解不夠,所以才讓——”蘇遠清憋得臉色通紅,薛洋雖然自己臉帶輕鬆笑意,但是不可否認,伴隨着天策軍越來越強勢,而南境越來越安穩之後,那種一舉一動不怒自威的強勢卻在不經意間讓蘇遠清和跟過來的幾位學子變得越發緊張,甚至於張曉晗坐在一旁都不敢看對方,只能捏着自己的裙角。

“我看不是你爲官不明,其實你也是如此人爲的,對吧。”薛洋搖頭道:“自韓老夫子一片文章,將讀書之外的所有百業打落塵埃之後,這世間百業也該換一換新顏了。”

“就如同五王妃主持之下的太醫院,昔日韓老夫子以巫醫樂工等爲下品,嗤之以鼻。然則天下生民乃是食五穀雜糧,就抗拒不了生老病死。若是人人以醫者爲下乘之人,而不知尊重,不屑一顧,長久之後,這醫道傳承還有人會堅持嗎?”高駢撇了撇嘴,指了指旁邊的張曉晗笑道:“太醫院院正乃是五王妃,以王妃之尊推行新式醫官制度考覈,各地尚且有那麼多雜音,更何況如今匠作監呢?諸位就沒想過這其中道理?成王府如今所行之國策,一言一行皆以百姓所需爲己任,百姓需要什麼,那麼自然就優先處置發佈什麼,這有何不對嗎?”

“醫道傳承關乎百姓生死,乃是國之大事,下官自當竭盡所能,不敢有違。五王妃所行訓令在江西,下官是身體力行,親自勸說。”蘇遠清見到高駢開口,而且以太醫院爲開頭,頓時不敢再怠慢,急急忙忙道:“此乃是利國利民之大事,保障醫道傳承,而且激發世人尊敬醫者,猶如尊敬衣食父母,自然無礙。但是——”

“但是匠作監那邊大部分都是奇技淫巧是嗎?”薛洋笑道:“所以諸位不願他們與讀書人相提並論,甚至於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嗎?”薛洋此時也顧不得這句話好像還沒出現過,但是其意思實際上已經很明瞭。這種言論在唐末其實並沒有多大市場,但是架不住自己已經安定了南境,在大力宣導加上江西本就是文人輩出,所以這個問題已然提前爆發,甚至於來頭洶洶,若是不能壓制下去,那麼自己的改革勢必會半途而廢,甚至於還有可能威脅自己一力倡導的士農工商一體的國策。

“可是諸位想過沒有,若是這些百業技工無有保障,他們的技藝如何傳承?他們辛辛苦苦所得卻被你們一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文人士子嗤之以鼻的話,那麼何以推動天下民生更進一步呢?”薛洋一句話說得衆人勃然色變,甚至於鍾傳都擡頭看着對方。這句話已然是對文人士子極大的批評了。

“百姓安居樂業,靠的是勤儉持家、努力務農,男耕女織,地方府衙獎勵耕織所至,和這些人有何關係?”蘇遠清搖頭道:“下官確實有些不解,還請主公解惑。”

“你是江西布政使,你剛剛所言,你自己也算是做到了,但是江西之民生爲何總也比不上江東呢?”薛洋撇了撇嘴,一句話說得對方一愣之後,繼續道:“不說是江東和淮南這兩個本身就富庶的地方了,現如今嶺南、湖南和山南兩道,可都是大有後來居上之勢頭,你就沒想過到底是何緣故嗎?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是江西百姓不夠勤勞?還是真的土地太過於貧瘠,非人力能及?”

在薛洋的主持之下,成王府下轄的戶部實際上和十三司那邊每年都在統計各省民生數據,而且大部分指標實際上都是薛洋自己根據後世的辦法自己套用過來的,雖然說不準確,但是用來大致判斷某個地域的民生經濟的發展脈絡,卻已經有參考價值。

而這些數據當中,江東和淮南兩地無疑是最好的,不論風雲如何變化,這兩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始終強勁之極,除了本身底子雄厚之外,更多的還是兩地百姓有着一種開放的心態,對於新事物具有更加包容的眼光,更有一種自發的創新精神,追逐商貿之利的同時,更加註重這些百業技工人才的培養,這一次也是這兩個地方的大家族聯手要求,才讓薛洋認識到這件事已經到了足以提上日程的地步了。

而反觀江西,文人士子出的最多,但是相比較而言更加保守,地方官員大多勤勉於政事,卻無有開拓精神,守着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反倒是對於外界商隊進出頻繁的事情生出了斥責之心,這些年違背成王府命令,擅自對過境商隊收取重稅卻屢教不改的也就是江西最多。如此一來,更加造成了各地貧富差距持續拉大的架勢,以至於到如今這種差距已經不是大多數和少數的問題,幾乎是江東和淮南最差的百姓幾乎到了江西都足以當得上小康之家。

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人影響全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沖天火柱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邊打邊談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轟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
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人影響全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沖天火柱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邊打邊談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轟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