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

“王爺,天策軍出關了。”王成的速度非常快,原本早就準備完畢的他幾乎是已接到命令就迅速讓各部兵馬迅速出關,開始沿着整個晉軍大營一字排開,山南軍團四個衛總計二十萬大軍蜂擁而出,將整個藍田縣城北的空地全部佔滿了。

這種動靜讓周德威臉色一沉,很明顯,對面的天策軍已經得到了消息,而且出兵速度之快直接超出了他的想象,此刻的他手上除了自己帶過來的五萬河東守軍之外,就只有李克用從長安帶來的五萬李存勖挑剩下的兵馬外加拓跋思繼的三萬党項騎兵,這總共人數還不及對方,更何況除了自己的本部之外,不是老弱病殘就是人心不齊的外族騎兵,如何能夠和天策軍正面對峙?

不過他不想打,但是李克用卻已經決意要打這一仗,從根本上來說李克用這一仗是必須要打的,否則的話,不但自己手下的將士軍心混亂,無法度過長安丟失的危機,就連拓跋思繼也有可能不戰而走,這對於他來說危險更大。

“命令各部,把陛下的皇旗豎起來,這一場大戰要讓天策軍都看到,他們是在和陛下作對。”李克用直接二話不說,就掛起了唐皇的旗號,並且大張旗鼓的出兵開始和天策軍正面對峙。

“德威,讓拓跋思繼率軍在兩翼,伺機衝入天策軍的陣營之內,攪亂他們的部署,你率前軍爲主力,擋住天策軍的第一輪進攻!”李克用的排兵佈陣很簡單粗暴,但在這個時候卻也是別無選擇,手頭上的本錢沒有對方雄厚,只能以最強的河東守軍充當一線兵馬,避免被天策軍一擊而潰,讓拓跋思繼在兩翼,只要對方能夠衝散天策軍的側翼,那麼這場大戰,實際上就已經達到他的目的了。

“李尚書,讓唐皇隨我去陣前,去找那個高權義,去問問他,如何敢在陛下面前舞刀弄槍。”這個時候唐皇現身軍前,實際上除了穩定己方的士氣之外,並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李克用還是覺得唐皇既然來了,至少能夠對高濟產生一定的作用。

兩軍對壘,雙方陣前忽然來了一隊身穿神策軍服飾的騎兵,開始朝王成所在的前軍而來的時候,後者倒是想起來有這麼回事,轉而笑道:“讓他來吧,不過高帥是見不到了,高大將軍,我們這裡倒是有一位!”

“哈哈,看我的!”高勳還沒有趕到第三衛所在的第一線陣地,所以此時哈哈一笑道:“區區一個唐皇使者,當年又不是沒見過?看我的!”

他直接縱馬往前,直接來到自己所在的第三衛陣地,直接將唐皇使者攔住之後,冷笑道:“兩軍對壘,你們想要幹什麼?找死來了嗎?”

“混賬,你是何人,我乃是唐皇駕前,護衛都頭張軒寧是也,奉唐皇之命,讓你家主帥高濟出列答話!”來人領頭的一名將軍看着高勳不像是傳說中的高濟,頓時怒喝一聲,就要繼續往陣前闖。

“給我滾回去!”高勳的脾氣和高濟完全相反,這個時候如何會給這幫人耀武揚威的機會,伸手一揮,旁邊早有第三衛的士兵直接一槍將張軒寧刺落馬下,緊接着附近的天策軍幾乎不需要高勳如何吩咐,直接揮手之間將這幫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把這些人的人頭都給我扔出去!”高勳冷笑道:“敢來天策軍跟前挑釁,死有餘辜,各部準備,等我命令一下,踏平晉軍大營!”

高勳的這種不問三七二十一就直接殺人的法子讓王成哭笑不得,不過倒也沒有過問什麼,高勳的做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無疑卻向所有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同時也給了各部將士一個指引作用,對待唐皇的手下,沒有必要區別對待,沙場對決,每一時一刻都是生死成敗,沒有也不會有人因爲唐皇使者而手下留情。

只不過這一出卻讓前方剛剛隨李克用出來的唐皇勃然大怒,張軒寧代表的是自己的顏面,卻還沒見到高濟的時候就被順勢斬殺,這無疑是代表了天策軍的態度,那一瞬間的他臉色陰沉到了極致,狠狠地瞪了一眼旁邊的李溪。

“晉王,朕看不必去見高權義了,命令各部將士全力殺敵,朕當爲他們擂鼓助威。”唐皇的這句話倒是出乎李克用的意料,不過隨即點頭應諾,雖然沒有辦法讓高濟出來,但是唐皇的做法倒是無疑讓自己這一方的軍心士氣得到穩固。尤其是唐皇親自擂鼓,這對於手下漢軍的將士而言,更有着一種巨大的鼓舞。

“呵呵,高帥,大戰要開始了,不過這回好像輪到我軍發起進攻了。”此時高濟和李孝常纔來到中軍,聽到王成那邊不斷傳出號角聲之後頓時笑道:“現在開始吧!”

“中軍昇天策軍戰旗,下令全軍進攻!”高濟點了點頭,右手一揮,中軍號角聲快速響起,天策軍總攻的號令快速傳遍整個前軍各部。

“第三衛和第六衛爲前軍,第二衛和第十衛爲左右兩翼,這是和李克用在打擂臺啊!”天策軍這邊發起進攻,所以火炮等重型武器之中,只有弩炮能夠夠得着發起掩護,在各部大軍蜂擁而出的時候,密集的弩箭開始不斷越過兩軍之間數百丈的距離,直奔前方那同樣是十幾萬大軍的龐大陣型當中。

只不過雙方大軍加起來足有近四十萬,戰場連綿數裡之遙,這種密集程度的箭雨除了給大軍帶來一些騷擾作用之外,根本沒有泛起任何的水花。

不過即使是如此,王成在部署大戰的時候,還是將己方的優勢發揮到了極限,跟隨前軍出擊的各部前方長槍手和刀盾手組成的攻擊大陣後面,弓箭手和弓弩兵幾乎是緊隨而至,在距離兩百丈的時候,甚至於原地騰空而起一萬多支弩箭,一瞬間直接擋住了整個天空。

充當正面進攻的第六衛和第三衛足足組織起了五萬名弓弩兵,將各都的弓弩兵全部集中了起來,從而在兩百丈的時候就不間斷爲進攻的大軍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掩護,並且和弓箭手一遠一近,形成了完美銜接的遠程支援。

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五十五章 東西合併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伶仃洋海戰(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三十章 鯨吞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
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五十五章 東西合併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伶仃洋海戰(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三十章 鯨吞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