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

“剛剛的話你們都懂了吧?都說說吧,有什麼想法?”陸翊在隨後讓第一衛所有將領集中帥帳之後,讓向衝將自己的設想告知了衆人,轉而問道:“現在有困難可以說出來,但是一旦打起來了,就算是死也必須給我頂住。”

“陸帥放心,第三都能做到的事情,我第一都也不會差到哪去。”李承煥是瞬間見到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轉而眼睛一橫,舉着拳頭惡狠狠道:“便是死,我也一定擋住米志城。”

“陸帥,騎兵各部當真不能參戰嗎?”關寧是沒理會衆人的目光,反而盯着陸翊道:“騎兵的衝擊力對付步軍,足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戰果,陸帥爲何不讓騎兵出擊?如此一來的話,第一衛對付安仁義的時候,必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此一來,第一都也少一分危險。”

“成德軍有多少人劉威很清楚,所以你們第一衛一旦出現在戰場之上,劉威很快就會知曉我軍主力南下。”陸翊指了指南邊道:“他的中軍距離前鋒不足百里間距,步軍強行軍半日之內即可抵達。若是真讓他們出現在戰場之上,那麼就可以靠着優勢兵力將我們所有的陣型全部沖垮,這場大戰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騎兵不能動用,必須停留在戰場之外,必要的時候擋住劉威的中軍,爲你們步軍爭取時間。”

“這一戰取勝的關鍵,在你們第一衛本身,或者說在李承煥的第一都身上,你們必須要有必死的決心,拖住米志城,而其他各部,也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擊潰安仁義,翻身回援第一都,中間任何一個人出現問題,則全軍戰局必然反覆,我軍在燕北之根基也會隨之葬送。”說到這裡,陸翊的臉色變得極其嚴肅,看着所有人道:“你們必須竭盡所能打贏這一場大戰,否則的話,燕北靠我們這些人斷難擋住齊軍兵鋒。”

“陸帥放心,交給我!”李承煥推了一把關寧,轉而道:“老關你就別替我擔心了,第一都足以完成任務,你不來,我死不了。”

“好了,齊軍距離會昌還有一日路程,他們東西兩路大軍齊頭並進,也就是說大致差不多的時候,你們兩邊的戰鬥會同時打響。”陸翊制止了衆人的話語轉而道:“向衝去主戰場調度大軍出擊,第一都身後,我會親自壓陣,所以別讓我成了米志城的俘虜。”

帥帳之內傳來了一陣輕笑,但是所有人在出營的那一刻卻都是面色凝重,這種惡戰第一衛從未碰到過,因爲長期坐鎮金陵附近,第一衛實際上更多的時候充當的是御林軍的職責,所以比起第四衛等兵馬,他們的實戰經驗要差了許多。

不過李承煥除外,他是典型的膽大包天型的將領,這一點和陸盛倒是有幾分相似,匆匆將第一都集結之後迅速朝東而去,而且堂而皇之的直接在距離會昌東南方向的要道上擺開了架勢。

“你們的主力兵馬立即隱蔽待命,這裡交給我!”陸翊接過了中軍的指揮任務,因爲第一衛是早有準備,所以這裡修築了一個環形的攔截堡壘,直接調集了大量的火炮和弩炮提前部署在這裡,而且爲了應急,甚至於還有數十架投石車就分列兩側,這是原本打算在這裡攔截齊軍北上所用,現如今在陸翊的親自調度之下,直接改變了戰法,變成了支援第一都反擊的武器。

一天的時間,足夠第一都在此地以逸待勞,將整個陣地重新修整,變成了一個半圓形對外的反擊陣地,和他們的陣型相契合。這也是第一都和第三都截然不同的地方,在向衝的帶領下,第一衛最擅長的還是防守反擊,和第三都喜歡主動進攻走的不是一個路子。但是在此時不論是反擊還是主動進攻,實際上意義都一樣,因爲他們面對的都是數倍於己的對手。

“陸帥,人來了,米志城的大軍前鋒距離此地不足三十里地,斥候已經過來了。”暗衛的消息提前一步送了過來,不過陸翊看了看天色,轉而笑道:“也好,算是天助我也,齊軍抵達這裡的時候大致上應該是到了下午時分,正好可以夜戰。”

這個時代夜戰對於各諸侯的兵馬來說那就是個噩夢,夜間不僅僅戰鬥難度驟然增加,而且普遍的士兵都有夜盲症,到了晚間根本看不清目標,自然戰力也會大打折扣,有些兵馬甚至於根本無法參戰。

而這一點在天策軍中算是例外,在解決了整個南境之後,天策軍的兵員除了是優中選優之外,更多更充足的後勤保障,也將軍中的這個難以言明的病症給徹底根除,所以夜戰對於天策軍來說,反而是能夠發揮全部戰力的一種手段。

“陸帥,我去了。”李承煥在旁邊聽到暗衛的消息之後朝着陸翊點了點頭,迅速前往第一都的潛伏陣地,在這種時候,他是沒有耐心待在指揮的位置上,而且第一都也不需要什麼精準的指揮,只需要衝鋒的時候他的戰旗不倒,那麼各部將士就能夠快速凝聚在一起,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轟轟轟”時間在一點一點的過去,等到陸翊再次擡頭的時候,遠方的地平線上,遠遠的一道黑色的浪潮開始滾滾而來,原本一望無際的雪地在這個時候迅速被染黑。燕北天高地廣,一望無際,對於大兵團作戰來說是最好的戰場,所以齊軍那邊的龐大的兵力也被利用到了極限,鋪天蓋地而來,其聲勢絲毫不遜色於騎兵出擊的動靜。

由於陸翊沒有讓十三司的人阻止齊軍斥候的探查,所以除了第一都潛伏之外,此地的動靜實際上已經被米志城得知,但是這寥寥無幾的人數沒有引起對方的過多關注,而且此地距離會昌已經不足三十里地,對於他們而言,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從而起到猝不及防的效果。

“各部準備,豎起我天策軍的大旗,今日一戰必讓齊軍上下好好知曉,我天策軍的厲害!”原本被放下來的天策軍大旗和陸翊本人的大纛在這個時候被迅速豎了起來,伴隨着陸翊的聲音傳出之後,號角聲開始迅速傳出,橫掃正片戰場,也一下子讓原本滾滾而來的齊軍各部,瞬間起了波瀾。

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鐵騎千羣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一百章 破局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改元冊封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壓劉謙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楔子 再回首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楔子 再回首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眉縣大戰(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
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鐵騎千羣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一百章 破局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改元冊封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壓劉謙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楔子 再回首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楔子 再回首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眉縣大戰(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