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

“主公,陳瑜所部已於昨夜出擊,進擊蘄縣,其餘各部也已經整裝待發,等待主公下令。”楚州大營內,當一身戎裝的薛洋走出帥帳,登上高臺的時候,整個聚集在楚州前線的天策軍全部集結完畢,靜靜等待着這位最高統帥的命令。

“立即開拔!我們去一統天下!”薛洋右手一招,天策軍軍旗和他的王旗迅速往前,在安敬思和楊功兩部爲前導之後,後續跟上黃傑所部爲中軍,以新組建的第十一衛爲後軍,迅速往徐州而去。

楚州方向集中了天策軍五個衛,總計大軍約有二十萬,其中還有鎮軍利器黃傑的第八衛和全軍新式兵器裝備的第七衛,這纔是薛洋在楚州等待這麼長時間的原因所在。大軍征戰,利在一舉而下,徐州方向的宣武軍知道天策軍的大體人數,但是絕對不清楚,這裡面有着早就爲他們準備的殺手鐗。

浩浩蕩蕩的大軍一出征迅速讓整個徐州風雲變幻,這是天策軍單次出征動用的人數最多的一支大軍,不論是南進方略還是攻略山南和西川,天策軍還從未有過將全部的在編大軍全部抽調進入戰場的。

伴隨着東線的出手,後方的補給船隊幾乎是從金陵和揚州各地出發,蔓延了整個長江水網。不同於北方各路諸侯的陸路運輸,天策軍之所以很少爲後勤發愁,就是因爲大部分戰場附近都能夠利用水運來調配物資,以長江爲主組成的發達的南方運輸網絡,已經可以爲天策軍各部提供充足的後勤運輸,從而支援大軍源源不斷往北進發。

而這也是薛洋敢於在東西長達千里的戰線上同時發起三路進攻的最根本的底氣,一條長江從東到西,不知道能夠節省多少運力,沿途各大支流在如今全部被打通,除了水師附屬的運輸船隊之外,更多的還是,以沈家和徐家爲首組建起來的私家船隊參與其中。

他們,這些伴隨着天策軍成長起來的新晉豪門,擺脫了過去貴族門第注重的土地,開始以工商爲主,在天策軍的保護之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伸向了四面八方,強大的商隊和船隊在這一次確保後勤輜重運輸的戰線上發揮出來的作用甚至於比起兵部自身附屬的船隊還要大。

實際上這絕不僅僅是一次擺在檯面上的戰爭,藉助於戰爭的形勢,天策軍轄區內的各方勢力也在此時迅速整合,身在後方的後勤大總管陳曄和嚴明兩人藉此機會,和陳家爲首的工商界簽訂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合作協議,將原本需要官方抽調人手運輸的海量的糧草輜重分配分包給了總計十一家的大型商行,利用他們已經成熟的運輸網絡將其送到前線大軍的手中。

可以說,除了部分絕密武器需要兵部自己組織人手和水師聯手之外,大部分糧草輜重全部都靠他們。全程除了兵部和十三司派遣人手押運之外,全部打包的方式交給私人,這還是第一次。

解放出來的大量人手不僅僅減輕了兵部的壓力,而且也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對南方各州郡的壓力,不需要額外抽調人手,憑着他們自身的運力,這是對於人力資源的一次重大解放,也可以放金陵的民政各部分可以從容調度各項物資。

這還僅僅只是開始,後續大量物資甚至於戶部都沒有直接參與,能夠分解給這些商家的,全部分解,兵部和戶部只是派遣出人手前往各大港口碼頭,監督檢驗物資多少和質量,然後就地裝船起運。

這中間節省的時間和金錢在隨後讓金陵的財政壓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緩解,也確保了薛洋改變方略之後,金陵和整個南方各州郡的平穩運轉。

要知道,原本只是徐州一個方向天策軍投入進攻,西川和山南兩地按兵不動,現如今全線出擊之後,三大戰場需要的各項物資全都是海量的,而且很多都需要從南方各省籌措,本地無法解決的,都需要這些商家自己去調配物資,或者參與戶部和各州郡儲備倉庫的物資運輸。

由此,金陵在大戰開始之前,實際上已經開始了最新的戰爭模式,甚至於這個消息在傳到薛洋那裡之後迅速得到肯定,也成了後來天策軍征戰各地的標準後勤運輸模式。

也因爲如此,這場大戰最先得到實惠和壯大的工商階層對於薛洋和金陵政權的擁戴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在掌握了整個南境所有的土地和農民之後,工商階層被一網打盡,意味着新的政權和新的社會階層分配模式在這次大戰中註定得到維護,並且伴隨着天策軍的進軍腳步直奔中原而來。

這種合作方式雖然在薛洋看來還有各式各樣的欠缺,不僅僅不能夠保證軍需的安全,也還沒有將其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但是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開端,並且在戰爭的刺激之下,這種模式自身就能夠迅速調整,從而逐漸的將這股還只是由自己建立的政權主導下的經濟改革逐步的貫徹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後勤的問題靠着這種辦法解決之後,在楚州這邊率先進軍之後,稍後山南方向,在高濟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王成和霍存率領的大軍前鋒也開始越過山南邊界,迅速進入關中地區,組成第二路大軍,將李克用的晉軍拖入到戰爭的漩渦當中。

而此時,身在西川的第四衛是最後一個接到命令的,但是對於他們而言,命令雖然傳過來了,但是擺在他們跟前的難題不是對面有多少敵人,而是陳悅主持下的出川大通道還在崇山峻嶺當中艱難前進。

即使背靠西川,有充足的人力可以調度,而且還有數萬戰俘參與其中,但是北線進入關中的通道的開鑿和修築速度還是慢得出奇,以至於在命令傳達之後,陸明做的第一個反應不是進軍,而是第四衛全軍進入前方工地,協助修路大軍開鑿山道,甚至於不惜動用軍中儲備的炸藥包開道。

這種蠻狠粗暴的做法雖然讓兵仗局的人叫苦連天,但是卻極大的加快了道路施工的進程,也在隨後迅速引起了整個戰局的變化。

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十五章 收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五十章 留下了尾巴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
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十五章 收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五十章 留下了尾巴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