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

“子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盧壽的思路很清晰,所以雖然被薛洋反駁了自己的意見,但是很快就找到了另外的思路,轉而道:“若是勞心者越來越多,人人都期望變成勞心者,這世上的田地誰來種?雜物又誰來做呢?殿下的思路雖然老朽也反駁不得,但是世上勞心者終究不需要那麼多。若是百姓之中奮發有爲者日多,而不願成爲勞力者,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夫子的想法錯了,從一開始就錯了。”這種問題對於別人來說或許無解,但是實際上千年之後已經想到了辦法。所以薛洋搖了搖頭,一句話甚至於連李稚妍都目光落在他身上,一雙美目閃爍着異樣的光彩,期待着對方說出這個困擾所有人的答案。

“先說勞力者和勞心者從一開始都同屬百姓,只不過所學不同,以至於分成兩種人,卻有着天差地別的待遇和結局,如此纔是導致整個天下分成兩面,涇渭分明,就其根由,還是在於沒有足夠多的財富來支撐!”薛洋笑道:“勞心者確實不用太多,否則這天下即便我有能力讓其達到極天際地的規模,也無法用的了這麼多官員。所以可以着力提升勞力者的地位和待遇,取消人分三六九等之別,如此一來人平等了,纔有可能讓從事之行業變得平等。勞心者固然可以依靠權勢抱住地位,但是勞力者若是能得到本身勞動所相對應的報酬,而且社會地位也不次於勞心者,豈不是可以平衡?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是律法嚴明,自然可以逐步消弭平等。”

這個法子實際就是後世總結出來的,也是社會實踐當中,自覺形成的規定,投資者擁有更大的分享勝利成果的機會,但是卻也需要承擔更大的投資風險。而工薪階層不需要投入原始資本創業,待遇穩定,卻也失去了最後成功之後大部分分紅的權利。而推而廣之,在社會分工的時候,薛洋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公平,制定律法,確保弱勢羣體在利益受損的時候能夠有申訴的渠道,整個社會分工在他這裡有調整反轉的機會。

如此一來,不光盧壽所說的勞心者和勞力者之間的平衡能夠長期維持,而且還會帶來整個社會朝着積極前進的方向不斷前進,優化社會結構的同時,確保社會公平。

“可是勞力者數量衆多啊,殿下如何保證有足夠的財富確保他們能和勞心者同等待遇?”盧壽顯得有些不滿,這種深奧的問題也只有他這樣的人才會願意去思考,但是卻最終都困在了這裡。所謂飽暖思**,只有解決溫飽問題之後,才能夠逐步去發展其他產業。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要想獲得足夠的錢糧,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去保持農業生產,如此一來又需要大量的勞力者,從而讓薛洋的問題缺乏足夠的物質基礎而淪爲空中樓閣。

薛洋的想法實際上不是沒人想過,但是面對現實之後卻一個個全都無奈放棄,只能將其當作一個理想,而不是足以實現的目標。

但對於他來說卻不算什麼。在如今天下已經完成統一之後,他有大把的時間去落實自己的想法,將從後世帶來的知識全都變成現實。

所以面對盧壽的反問,薛洋臉上的笑意始終沒有減少,反而看着對方搖頭道:“夫子是看錯了一羣人,夫子以爲墨家當初傳承的那些技藝工匠是否有用?於治國而言到底有多大用處?”

“墨家所言,或許有大用,但是卻不是治國之道,治國在於仁政愛民,這是夫子所言,不會有錯。”盧壽不知道薛洋提到墨家到底是什麼用意,實際上在這個時代關於墨家的記載已經很少了,雖然盧壽是山東大儒,但是也沒了解多少,只有個大概印象。

“問題就出在他們身上。”薛洋對於借用墨家來比喻科技也沒多大負擔,反而侃侃而談道:“墨家經營之道,在夫子眼中多爲奇技淫巧之學,但是卻足以讓一個人同時創造出更多的錢糧,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只要大力推廣,不斷鑽研,那麼社會財富必然會極大增加,從而不斷滿足更多的需求。從前南境百姓產出不足以維持天策軍四面出擊,但是我軍拿下推廣新政,採用新式農具和種子,鼓勵工商之後,雖然我軍常年征戰,攻伐不斷,但是卻從未有缺糧缺錢之困,反而內部發展一日千里,夫子以爲這靠的是什麼?”

“夫子有時間該去江東各地走走,或者去嶺南之地也可,這些地方的變化超出你的想象,上古聖賢崇拜小國寡民,但是如今南境各地卻迅速融爲一體,靠着水陸交通,各地物產交流豐富,適合種田的,就苦心鑽研更好的技術,更好的種子,更好的種植辦法,並以機械之力取代人工,如此自然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穫。而適合經商的州郡,則更多的建造更多的工場作坊,製造更多更精美的商品,跟隨商隊流轉各地,豐富百姓所需。這纔是積極解決之道。窮數十上百年之功,足以讓所有人遠離飢寒,人人溫飽,而最終有更高的追求。”

“作爲國家,其實可以經營更多的土地,哪些地方適合耕種,就該派兵佔領,移民去屯墾,哪些地方適合建立要塞,就該派兵鎮守,建立國之屏障,如此我們的帝國纔會擴大疆土,使之永遠成爲我中國臣民之樂土。”薛洋說了最後一句話,不過他也知道這句話盧壽未必能夠理解。其原因在於,在這個時代,能夠看到的可供耕種的土地幾乎已經全都被佔盡了,剩下的要麼是大漠草原,不值得花費精力去經營,要麼是苦寒蠻荒之地,無法有條件去開發。

但是這些對於薛洋來說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而且超越千年的眼光讓他幾乎不用去思考探索,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所需要的,哪個方向纔是自己在隨後需要努力經略的。在提前掌握了精湛的航海技術之後,甚至於他已經有了解決如今發展瓶頸的更好的辦法,而這些纔是他打造千年帝國的堅實根基。

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楔子 再回首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一百章 破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
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楔子 再回首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一百章 破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