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

“主公,定品定級一事,匠作監已經有了呈文送上來了。”嚴明匆匆走到薛洋跟前之後笑道:“主公選的少卿牧塵倒是有些本事,不僅僅將涉及各門類的定品問題盡數梳理整齊,而且還有所創新突破,微臣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可以頒佈施行。”

“呵呵,統一品級,分類備註,倒也不錯。”薛洋將這份厚厚的呈文看完之後,招呼嚴明坐下道:“倒是可以,分類備註,就是說各行各業中的技工可以分別組織考試,通過之後備案,然後可以享受品級帶來的權利和地位,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不過請先生和牧塵商議一下,所謂權力地位更多的應當放在榮譽上面,而不應體現在薪俸的直接發放,要讓這些人得到地位上的認同,持此匠作監頒佈的文書,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價值,從而在用工作坊裡面得到實惠,這纔是疏導百業技工人才的長久之計。”

“那匠作監本身擁有的匠人技工呢?”嚴明微微沉吟之後問道:“主公此前讓匠作監聯手陳家和兵仗局開始組建屬於成王府直轄的那些作坊行業,他們本身所屬的匠人如何處置?”

“一樣!”薛洋毫不遲疑道:“如此一來他們匠作監也就是用工作坊,自然應該遵照執行,不僅如此,還應該以此來給天下所有人作出表率,非如此不足以推動百業技工身份地位的提升。”

薛洋的這些吩咐,實際上是將後世的理念帶了過來,而且利用自己和陳家執掌的權力和財富率先拉開了尊重這些科技人才的序幕,並且利用這一點在江東和淮南等地掀起一股風潮,助力匠作監此次推廣的定品定級的舉措能夠順利推行。

可以說,在山南道那邊天策軍投入地方開始四處大興土木修路的時候,金陵這邊醞釀爆發出來的新的改革也正在猶如江面上那時不時掀起的爆炸一般,迅速震動整個天下各地。

首先原本就打斷了士農工商這種根深蒂固觀念的新政取得了極大的成效,如今的東南各地在面對工商兩道大行其道之後,再次因爲這一次匠作監的成立,將長久以來,蔑視除了文武之道以外的社會各行各業的觀念拋到了腦後。可以說利用如今東南經濟獨樹一幟,甚至於在亂世之中率先恢復之後,薛洋已經有足夠的底氣在各地進行深化改革,從而在一統天下的同時,逐步的扭轉百姓心中故有的觀念,從而變得更加積極開放和包容,將大唐原有的兼收幷蓄的胸懷從血脈之中喚醒。

所以當匠作監那邊在牧塵的帶領之下,從金陵迅速擴展到整個東南各地之後,無數的審覈人員幾乎是快馬加鞭,往來各地,將參加考覈的那些人的材料迅速送到金陵存檔備案。

“能達到大匠身份的,就足以媲美一般州郡官吏了。”薛洋點了點頭,對於牧塵送上來的這份結果很滿意,考覈雖然面對所有人,但是結果卻非常嚴格,整個率先展開的淮南和江東兩地,匠師這一級只有兩人,大匠也只有十幾人,這無疑是增加了難度的同時,更加提升了百業技工的地位,物以稀爲貴,這類人才註定了到哪裡都會吃香。

“三年換證一次,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啊。”看到最後,牧塵寫了一段關於後續跟進的總結,這種薛洋前世見多的法子能夠被牧塵自己想出來,倒是讓他眼前一亮,不過隨即提筆將自己的意見加了上去。三年一次,等於是要求和督促這些人持續鑽研,從而讓技藝變得更精湛,這樣一來,很多事情這些人就必須要交給徒弟去處置,才能騰出時間來研究新問題新東西,鑽研新技術。這也算是一種進步的表現了。

“工部那邊既然陳悅不在,那就讓匠作監派人分赴各地,將工部下轄的所有工程大隊那些人都納入考覈範疇之內。”這道命令實際上是針對如今在山南各地修路的陳悅和她手下的所有工程隊而言的。這裡面有工部直屬的,也有民間組織起來,獨立運營的民間機構,但是因爲那邊工程量大,所以這些人都沒時間返回原籍去參與定品。

但是薛洋的這道命令之下,卻讓匠作監開始籌措人手吩咐山南,將這一塊撿起來之後,一下子將規模迅速往外擴散,甚至於還波及到了天策軍控制以外的中原和關中等地。只不過在如今這個時候,不論是李克用和朱全忠願不願意,他們都根本沒辦法像金陵這般可以在大戰間隙開展民生運動改革,從而消除隱患的做法。

但是這種理念在傳出去之後,卻極大的刺激了天下百姓,甚至於不少北方商隊和商家也紛紛借鑑金陵此次頒佈的訓令,有不少人更是直接拖家帶口暗中南下。畢竟這種事情對於下層百姓尤其是那些匠人來說根本就是個天大的機會,一個可以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只要是身有一技之長,金陵匠作監的考覈範圍甚至於容納了所有的門類。

甚至於向傑的命令傳出之後,沈長青在隨後不久返回金陵直接找到了對方,表示兵仗局那邊打算和十三司聯手,制定一個挖掘中原其他諸侯手中控制的兵備製造人員的計劃,直接從這方面削弱對方的戰備能力。

可以說,這場表面上看只是在江南各地引起轟動的改革運動,在十三司插手之後,儼然已經開始變成了金陵打擊其他諸侯的一個利器,在這方面下手,等於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三十章 鯨吞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七十六章 魂斷交州(上)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
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三十章 鯨吞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七十六章 魂斷交州(上)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