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

而這一次匠作監發佈的文告當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也是淮南和江東,兩地的商家大賈甚至於那些從事與農事的百姓都大多數能夠從如今花樣百出的新式器械當中獲益,嚐到了甜頭的他們對於這方面的追求甚至於連薛洋都感到吃驚。

這一點支撐起了薛洋下決心成立改組匠作監,將其作爲百業技工的風向標,爲對方爭取權益地位的同時,也打算藉此機會,推動新一輪的改革,爲南方經濟的發展再次添柴加火。

而如今最大的難題便是江西,或者說便是眼前這幾個爲首的江西人,他們無法理解這種行爲背後隱藏的深層次作用,更無法對於江東和淮南等地經濟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有多少了解,卻始終抱着自己的觀念不放棄,而偏偏江西這些年出的政務人才還不少,這種勢頭若是不能及時剎住的話,只怕下一步薛洋都要採取打壓措施限制江西文人士子出世了,否則的話這樣的人主政一方,勢必會對自己苦心孤詣製造出來的發展局面產生致命性的影響。

“主公說的是商貿?”蘇遠清臉色通紅,半晌之後才道:“此事時下官此前考慮不周,以爲商事發展過快,勢必會影響農業根本,從而讓百姓逐利之心無所約束,最終讓教化之力毀於一旦。”

“商事只是表象,你還是沒明白。”薛洋嘆息一聲之後道:“我已經給中書省下達過命令,責令江西官員與今年分批抽調人手進去江東和淮南各地出任各地方刺史之副手三個月,讓他們能夠感受這幾個地方的地方官是如何處置政事的。希望能有所幫助,若是你們還是想不明白,那我只能說,日後江西出來的學子成王府將進行限制,防止你們因爲自身的認識問題而阻礙各地的發展。”

“主公,這對江西不公啊,江西出人才,這——”蘇遠清一聽這話嚇得急忙站了起來,連連擺手道:“還請主公收回成命,下官,下官一定竭盡所能,領悟主公訓令。”

“遠清啊,你是讀書讀多了,腦子都讀糊塗了。你家主公那是一片愛護之心,希望你們從中明白,所爲士農工商一體共存的道理。”高駢見到鍾傳沒有說話,轉而自顧自道:“何者爲士?不還是出身自農工商三道之家嗎?身爲文人士子,你就不吃飯不穿衣了?你就不買東西了?出門不坐車,過江不乘船了嗎?別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高,實際上你們也沒有那麼高貴,扔下了書卷,一樣是吃五穀雜糧,一樣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沒什麼高人一等。”

“叔父這話說的有理。”高駢能有這樣的想法薛洋是不奇怪,對方連呂用之這樣的道士都能弄到自己的府中執掌軍政大權,在他的眼裡只有行不行,沒有什麼合適不合適。

但是這番話聽在鍾傳和蘇遠清等人耳中卻不啻於黃鐘大呂一般炸響,讓對方都愣了一愣,以至於鍾傳此時都跟着開口道:“無有高貴之分,那豈不是庶民也能翻身做主了?”

“那你以爲呢?”高駢瞪着眼睛沒好氣道:“你忘了自己的鎮南王的王爵怎麼來的?還不是搶來的?你當初就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是個王爺?當初你們老鍾家也沒祖墳上冒青煙才把你生出來吧?”

“好了,扯遠了。”薛洋擺了擺手,制止了高駢的話語之後道:“人無高貴之分,百業自然業務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相輔相成,如此才能百業興旺,才能百姓富庶。江東各地,如今已經是走在前面,但是百姓上至豪門貴胄,下至升斗小民,卻全都積極昂揚,不僅僅有憂國憂民之想法,更有根植於眼前的實際行動,這一點比之坐而論道,清談誤國之人那是要好了不知多少。在我們端着茶盞品茶的時候,人家想的是如何讓百姓飯桌之上再加一個菜,如何讓作坊商鋪、田間地頭之人能省一份力,多一份清閒,好去想想何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江西文教雖然昌盛,但那是你們竭盡所能才創造出來的局面,現如今,江東各地之發展卻已經超出你們的想象了,至少在今年,就足有數百所蒙學開始招募學子,而且還是免費教學。”

“他們學什麼?不還是四書五經嗎?”鍾傳聲音有些嘶啞,轉而看着薛洋道:“若是如此的話,那其實還是和江西一樣,頂多人家有錢,可以免費,而江西——”

“學的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還有術數天文,機械百工,文武之道。”薛洋笑道:“每一級學的都不一樣,但是總而言之,百業基礎,算是從此紮下根來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便是百業同旺。”

“主公,這——”蘇遠清苦笑不已,讓他和張文蔚調換位置,倒也不算是降職,反倒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升職了,畢竟金陵如今是首府,能當上金陵府尹的人幾乎是鐵定的中樞成員。但是此時此刻他卻忽然有些彷徨無措,以至於起身之後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去好好看,好好聽,去看看前任留給你的到底是什麼。去看看江西到底缺了什麼,到底需要什麼。”薛洋起身之後看了一眼鍾傳,轉而道:“叔父,鎮南王不如也留在金陵一段時日,就跟着叔父吧,正好也給叔父做個伴,過幾日我可能還要去一趟杭州,就不能陪着叔父飲茶品茗了。”

“你忙你的,我有空去看看南平那幾個小娃娃,正好從慧心老和尚那裡給他們求來的平安符。”高駢擺了擺手,滿不在乎道:“鎮南王你也不用管了,他這麼大的王爺,又不會少了吃穿。”

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
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