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半步菲獎

第102章 半步菲獎

巴巴里阿公益負責人辦公室,

孫劍鋒肖明兩位負責人正坐在窗邊,看着下方繁華的大都市街景,看着下方忙碌趕着上班的牛馬們,悠然的品着一壺母樹大紅袍。

競賽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行,但作爲總牽頭人,自然用不着兩人去幹活。

“沒想到蓉城二中竟然這麼有魄力!”

肖明抿了口茶後,幽幽說道,“可惜。”

孫劍鋒也有些遺憾,“看來我們還是低估了那個小傢伙啊。”

在他看來,蓉城二中能夠這麼果斷的給陳輝叔叔嬸嬸安排工作,只能說明陳輝展現出了值得他們這麼做的價值。

他們畢竟遠在千里之外,他相信陳輝身邊人的判斷,他們能看到更多東西。

肖明搖頭,“那也未必。”

“蓉城二中是什麼學校?”

“能出一個稍微好些的學生自然就當成寶了。”

“要真是天才,怎麼可能去蓉城二中?”

他相信陳輝是有些實力的,否則省賽也拿不到第一,但他也相信華夏應試教育的篩選能力,你要是文藝天才,還有被埋沒的可能,數學天才,怎麼可能被埋沒呢?

所以陳輝預賽成績的水分有多少,也很難說。

孫劍鋒同樣搖頭,這是屬於理工科人的直覺,但他不準備在這個話題上跟肖明爭執,“我們的計劃還不開始嗎?”

“輿論還沒有反轉,不着急!”

肖明智珠在握,也很是開心,這件事無論成不成,對他,對巴巴里阿都不會有半點損失,不成最差也只是不賺,成則是通天大道,這種無本萬利的事情,他自然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

孫劍鋒也在肖明的耳濡目染下明白了這一點,如今顯得從容了許多,只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難免多慮,“CMO馬上就要開始了,要是他真的進了前六十,到時候清北任他挑選,我們的計劃可就破產了。”

“我覺得,還是應該在CMO之前把這件事敲定!”

肖明輕笑搖頭,“你呀,還是小瞧了CMO的難度。”

“CMO自86年舉辦以來,你見過有高一的學生進入前六十的嗎?”

“說起來,CMO的難度並不比我們這個比賽低,雖然考察的只是高中知識,但也正因爲如此,更需要注重邏輯思維,或者更直白點,不是真正拔尖的數學天才,是進不了前六十的。”

“拿CMO金牌的難度可不比阿賽金獎低,擔心這個,你還不如擔心他最後阿賽能拿個金獎呢!”

肖明笑着說道,“你呀,就不要杞人憂天了,按計劃行事就行了。”

孫劍鋒點頭,感覺自己的確是太多慮了些,舉辦了這麼多屆比賽,也見過不少真正的數學天才,數學大拿,他自然明白阿賽金獎的難度,這不是一個高一學生能夠碰瓷的。

不過他也是苦笑。

到頭來,他們竟然還是要看陳輝在CMO的發揮,說明就連他們自己也知道,他們這個比賽,比起CMO的含金量來說,差得還是太遠了。

……

蓉城二中,陳輝並不知道臨安發生的事情,以及關於自己的陰謀,現在的他只需要專注眼前的題目就好了。

至少在數學的世界裡,黑白分明,簡單純粹。

看着眼前的題目,略作思考,陳輝提筆開始作答。

決賽第一題考察的還是抽象代數,如今的陳輝可以說是非常擅長了,張安國這些天也不算毫無用處,決定要選擇代數和數論賽道後,他研究了巴巴里阿前幾年的真題,給陳輝推薦了一系列的書單。

以陳輝的學習速度,如今他在抽象代數的基礎和深度都遠超普通數學系研究生。

這道題只要清楚環與模的基本概念,同構與等價類,有限生成模的性質,理解張量積在模論中的意義和作用,最後再結合一下線性代數,就能輕鬆的做出這道題。

首先將R-格與Z-模聯繫起來,再分析R中矩陣對L的作用,最後再做一下基變換,就能得出結論V中R-格等價類的個數是無限的。

最後再用反證法證明這個結論。

寫完整個答題過程只花了不到十五分鐘。

數學就是這樣,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這一次陳輝並沒有在草稿紙上演算,而是直接在答題的編輯器上作答,雖然接觸電腦的時間不久,但陳輝的學習速度驚人,早已經熟悉了電腦的使用。

可惜面板上並沒有出現計算機這個屬性,或許只有傳統的考試科目纔會出現在面板上吧。

陳輝也不在意,有傳統的考試科目已經足夠他過得很好了,這再一次印證了,應試教育的考試科目教育設置得還是很合理的。

不得不說巴巴里阿的技術力還是可以的,往年出現過的刷新卡頓,未提交答案清空等bug都已經修復,整體答題體驗還是很流暢的。

只是公式編輯器比起LaTex還是差些,但也已經在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了。

點擊下一題,陳輝沉浸在了答題之中。

……

臨安,巴巴里阿總部,休息室中,纔剛在江城大學交流過的冉鵬和袁新毅又見面了。

兩人同爲阿賽組委會成員,這次自然也被邀請過來了。

休息室中除了他們,還有田陽,燕北大學教授,華夏科學院院士,林山、張一堂、孫彬洋、阿萊西奧·菲加利……

其中院士都有好幾個,其餘人也都是數學圈赫赫有名的學者,阿萊西奧·菲加利更是菲爾茲獎得主。

若不是如此,冉鵬也不會來湊這個熱鬧。

袁新毅這個傑青,冉鵬這個長江學者,在這裡都只能敬陪末座,說起來,能夠成爲組委會成員,倒還是他們的榮幸。

原本在辦公室喝茶的孫劍鋒肖明兩人也都來到了休息室中,他們雖然不混學術圈,但這些人都是圈內赫赫有名的大佬,多交往交往總是沒錯的,這是生意人的本能。 “新毅,你的課題做得怎麼樣了?”

忽然,坐在上首位的田陽忽然開口說道。

雖然在座有好幾位院士,但院士和院士之間,同樣是有差距的,所以田陽能夠坐上首位。

至於阿萊西奧·菲加利這位菲獎得主,身份自然是尊貴的,但畢竟是客人,也只能坐客座首位。

“老師,大體框架已經擬定,但還有些關鍵問題,暫時沒想到解決方案。”

袁新毅如實回答。

他雖然在江城大學任職,但碩博導師正是田陽,只是博後去西方工作了幾年,前幾年江城大學走海外人才引進的路子把他邀請了回來。

“有什麼困難,說說嘛,今天這麼多優秀的數學家在這兒,大家一起討論討論,今天就當成一場研討會。”

田陽笑呵呵的說道,“要真出了成果,也算是大家爲數學大廈添磚加瓦,也算是功德一件。”

肖明目光一凝,沒想到事情竟然會向這個方向發展。

他們巴巴里阿花費巨大金錢和人脈資源,搭起來這個臺子,竟然讓田陽借來唱戲了。

田陽在華夏數學界雖然舉足輕重,不僅自身成果頗豐,在國際數學界也有不小的影響力,更是代表燕北數學研究中心。

但他想要請來菲獎得主阿萊西奧·菲加利、張一堂等人,也是沒那麼容易的。

不過袁新毅畢竟是華夏人,更是華夏目前青年一代中傑出的數學家,在組委會邀請成員時他也簡單瞭解過袁新毅目前在研究的課題。

如果這個課題真的能夠成功,袁新毅目前也才38歲,是有機會爭奪兩年後的菲獎的。

第一位華夏自己培養,華夏籍本土的菲獎得主。

如果能夠爲此做出貢獻,這個順水人情,也算是送得值。

一念及此,肖明非但沒有不滿,更是立即安排人去推了個白板到休息室裡來。

“在嘗試用Beilinson-Drinfeld的幾何化方法處理n≥4的自同形態射時,常規的perverse sheaf理論在刻畫量子化形變時會丟失關鍵相位信息。”

袁新毅自然也不會遮遮掩掩,開口說道,同時開始在白板上寫下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困擾他的關鍵點。

想要得到別人的指點,他自然也要表示一些誠意。

他相信在座的諸位都是大數學家,相信他們的學術道德,並且這麼多人在場,還有監控,他也不擔心自己的idea被剽竊。

他哪裡不明白老師的意思,如果真討論出了什麼成果,他肯定是最大受益人。

在數學界,往往比其他學科更加註重師承。

因爲近現代數學學科的細分子領域都特別小,即使是同一個大領域的研究者,很可能也看不懂其他子領域的人的工作,這基本上決定了很多領域只有跟着特定的學者走纔有成果做出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學科研對學者的依賴是很強的。

高中學數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學數學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答疑。

數學文章不會詳細到告訴你每一步動機是什麼,純自學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揣摩每一步爲什麼這麼做,而有好的老師,則會解決很大問題。

這個情況即便在數學入門階段就已經存在,到後面細化的科目只會更嚴重,並且一個好的老師對知識會有觀點更高的理解,高屋建瓴,學起來自然舉重若輕。

而數學界很多論文因爲篇幅所限,或者數學家敝帚自珍的心態,證明裡面常有大量的防禦性證明比如“易得”“可證”“注意到”,它們不影響驗證證明正確,但是缺了這些東西,證明可讀性就會非常差。

還有大量不出現在證明紙面上的試錯過程,像建築的腳手架一樣,房子建完了就拆掉,乾乾淨淨,讓人不知道建築一開始怎麼建的,還有各種被前人走過的彎路,同樣不會出現在論文中,只是被藏在稿紙堆中,這些都是數學學派的底蘊,能爲一個真正的數學天才節省無數的時間。

縱觀數學發展的漫長曆史,自數學王子高斯所處時代往後的百年進程中,數學中心僅出現過一回更迭動向,也就是從享有盛譽的哥廷根學派,逐漸過渡至普林斯頓。

嚴格來講,這甚至都算不上是典型意義的轉移,畢竟當時哥廷根衆多出類拔萃的數學家,因特殊時局因素,近乎被集中“輸送”到了普林斯頓。

自1930年一直延續至今,普林斯頓在全球數學領域所佔據的核心地位極其穩固,相較於美麗國常年穩坐GDP世界第一寶座的那種確定性,普林斯頓作爲數學中心的穩定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從未遭受過有力撼動。

俄德的數學之所以強,是因爲有歐拉大神帶領。

歐拉一頭一尾在俄國,中間在德國幹了25年,創建了柏林科學院,隨後高斯則是直接奠定了哥廷根學派的根基。

俄國之後的切比雪夫同樣奠定了莫斯科學派的根基,大名鼎鼎的馬爾可夫、李雅普諾夫都是他的嫡系弟子。

法國數學的強盛,柯西、拉格朗日以及拉普拉斯功不可沒。

英國數學相對沒那麼突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英倫數學家受牛頓與萊布尼茲紛爭的影響,與歐陸數學家產生隔閡,使得數學傳承出現了長達百年的斷裂,即便後來有所接續,也未能真正恢復到理想狀態。

爲什麼會呈現這樣的局面呢?根源在於數學研究中處處存在着岔路口,而這些岔路口的選擇對研究者至關重要,一旦選錯,就有很大可能讓一個人的才華被耗盡在錯誤的方向上,一輩子都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

其實任何科學都這樣,研究到最後發現最大的瓶頸就是學者本人自己的精力壽命不夠用了,所以能帶好一個徒弟也算是種延續。

田陽今年已經66了,也到了帶徒弟的年齡了,更何況還是年紀輕輕,聰明伶俐的徒弟,他也希望有一天人們談到華夏數學時,能夠第一時間想到燕北學派,想到燕北學派的創始人——他田陽!

他自然也想要成爲高斯、歐拉、柯西那等傳奇的數學家,但他也知道自己還差得太遠,可這裡畢竟是華夏,連一個本國籍的菲獎得主都沒有的華夏。

矮個子裡拔高個,他覺得自己是夠格成爲學派帶頭人的。

他也並非籍籍無名之輩,不說自身對數學界的貢獻,擁有多篇數學頂刊論文,解決了一系列幾何及數學物理中的重大問題,獲得了含金量很高的沃特曼獎、韋伯倫獎。

更是199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ICM)45分鐘報告人,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一小時報告人,也是首位在ICM作一小時報告的華夏內地學者。

能夠收到邀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報告,至少也是有重大突破,重大成果纔有資格,而一個小時報告會的主講人,更是菲獎的熱門人選。

可惜菲爾茲獎偏向代數幾何和數論,而田陽教授擅長的是幾何分析。

當然,更關鍵的因素還在於他與自己菲獎得主的老師之間的恩怨,讓他學術聲譽受損,最後倒在了菲爾茲獎評選的最後一輪。

稱他爲半步菲獎得主也不爲過。

(本章完)

第68章 這是飄了?第104章 有沒有可能,這題有點難第13章 不對勁,很不對勁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91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18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53章 微流體與熱電材料第232章 流動的本質不是湍流的混亂第76章 都是好事第150章 一人之力,殺死比賽第43章 他還是個高中生第223章 頒獎第67章 這不是去學校的路(求追讀)第160章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二更)第79章 上架感言第249章 什麼規矩?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28章 頓悟(求追讀)第217章 你終於捨得出山了第288章 各方反應,君臨天下第91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250章 舒爾茨的頓悟第56章 你吼那麼大聲幹嘛(求追讀)第168章 學術魅魔(加更)第30章 學術年會(感謝 書友20188866的打賞第244章 要地要人,大展拳腳第15章 我反對第119章 突然釋懷的笑了第236章 舒爾茨來信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238章 奧爾良大公第5章 真好第43章 他還是個高中生第255章 數學的星辰大海,終於有了東方的燈第15章 我反對第47章 意外的收穫第115章 高階拓撲絕緣體的分類第149章 題海闖關第52章 我想試試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37章 對答案第178章 沒那麼顯然的結論第6章 迫在眉睫第277章 風雨欲來,模型成第60章 對賬第182章 廣義庫侖規範是一張破網(二更)第239章 工業克蘇魯第12章 太狂了第64章 你們七班在搞什麼名堂第285章 彈弓效應第199章 第一個學生第187章 存在性不是被證明的,而是被編織出第26章 李海的煩惱(感謝“跟個風剛剛”打賞第101章 是不是很大膽第85章 我睡不着啊(六更)第119章 突然釋懷的笑了第72章 護法第19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184章 臨時換題第289章 這幾百億沒有白花第22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第124章 講座第289章 這幾百億沒有白花第91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127章 大佬雲集,雛鳳聲清第142章 獨特的城市,鴿籠原理第209章 宇宙的詩歌第173章 優勢在我第87章 你想讀博嗎(八更)第75章 傻人有傻福第160章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二更)第34章 提前交卷第79章 上架感言第33章 請神(來自凌晨三點的更新)第107章 改變世界的談話第258章 此子斷不可放回華夏第217章 你終於捨得出山了第278章 小輝長大了第81章 你說誰?(二更)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96章 難道,也是他?(300月票加更)第19章 別打擾我學習(感謝“小小書蟲楚楚”第181章 舒爾茨陶哲軒帶來的靈感第193章 這不是終點,而是一扇門第130章 回家第292章 讓全世界數學家學習中文第155章 靈感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9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89章 錨點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156章 分形結構,模型,新時代的到來第2章 隨堂測試第207章 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第33章 請神(來自凌晨三點的更新)第122章 記憶力的極限第93章 聲明(新增200月票加更)第227章 解開NS方程的鑰匙第162章 向那個終極問題進發
第68章 這是飄了?第104章 有沒有可能,這題有點難第13章 不對勁,很不對勁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91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18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53章 微流體與熱電材料第232章 流動的本質不是湍流的混亂第76章 都是好事第150章 一人之力,殺死比賽第43章 他還是個高中生第223章 頒獎第67章 這不是去學校的路(求追讀)第160章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二更)第79章 上架感言第249章 什麼規矩?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28章 頓悟(求追讀)第217章 你終於捨得出山了第288章 各方反應,君臨天下第91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250章 舒爾茨的頓悟第56章 你吼那麼大聲幹嘛(求追讀)第168章 學術魅魔(加更)第30章 學術年會(感謝 書友20188866的打賞第244章 要地要人,大展拳腳第15章 我反對第119章 突然釋懷的笑了第236章 舒爾茨來信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238章 奧爾良大公第5章 真好第43章 他還是個高中生第255章 數學的星辰大海,終於有了東方的燈第15章 我反對第47章 意外的收穫第115章 高階拓撲絕緣體的分類第149章 題海闖關第52章 我想試試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37章 對答案第178章 沒那麼顯然的結論第6章 迫在眉睫第277章 風雨欲來,模型成第60章 對賬第182章 廣義庫侖規範是一張破網(二更)第239章 工業克蘇魯第12章 太狂了第64章 你們七班在搞什麼名堂第285章 彈弓效應第199章 第一個學生第187章 存在性不是被證明的,而是被編織出第26章 李海的煩惱(感謝“跟個風剛剛”打賞第101章 是不是很大膽第85章 我睡不着啊(六更)第119章 突然釋懷的笑了第72章 護法第19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184章 臨時換題第289章 這幾百億沒有白花第22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第124章 講座第289章 這幾百億沒有白花第91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127章 大佬雲集,雛鳳聲清第142章 獨特的城市,鴿籠原理第209章 宇宙的詩歌第173章 優勢在我第87章 你想讀博嗎(八更)第75章 傻人有傻福第160章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二更)第34章 提前交卷第79章 上架感言第33章 請神(來自凌晨三點的更新)第107章 改變世界的談話第258章 此子斷不可放回華夏第217章 你終於捨得出山了第278章 小輝長大了第81章 你說誰?(二更)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96章 難道,也是他?(300月票加更)第19章 別打擾我學習(感謝“小小書蟲楚楚”第181章 舒爾茨陶哲軒帶來的靈感第193章 這不是終點,而是一扇門第130章 回家第292章 讓全世界數學家學習中文第155章 靈感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9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89章 錨點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156章 分形結構,模型,新時代的到來第2章 隨堂測試第207章 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第33章 請神(來自凌晨三點的更新)第122章 記憶力的極限第93章 聲明(新增200月票加更)第227章 解開NS方程的鑰匙第162章 向那個終極問題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