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丹陽公主換了見客的禮服,匆匆從府中出來,見門外玄色長裳的青年,連忙福身參拜,“臣妾見過聖人,聖人萬福。”

姬澤彎腰攙扶公主,“姑姑免禮,”玄色衣裳上的銀線盤織飛龍貴氣奪目,“朕與姑姑本是至親,今日到訪公主府的並非皇帝,咱們只論家禮,不講君臣,若是因着我的到來讓姑姑麻煩,就反而不是朕的本意了!”

公主脣邊漾起一絲笑意,卻堅持道,“禮不可廢,聖人是君,臣妾如何可以擅越?”

“如何不可?”姬澤道,“當年太極宮中姑姑對朕的照拂之情,朕一直銘記在心。姑姑曾經對侄兒甚爲疼愛,難道如今朕做了皇帝,姑姑就再也不肯了麼?”

公主望着俊朗意氣風發的帝王,目中中閃過感慨之色,這方不推辭了!

姬澤轉過頭,瞧着坐在一旁輪輿上的阿顧,目光中露出一絲柔和笑意,“阿顧今兒長大一歲了,越發漂亮了!”

顧令月脣角翹起微笑,朝着姬澤道了一個萬福,“聖人也越發威武貴氣了!”

姬澤哈哈大笑,轉頭命樑七變捧出一個玄漆紫檀匣子,笑道,“今日是阿顧的生辰,朕這個做表兄的既然上門到賀,自然也備了一份生辰禮!”

顧令月面上露出驚喜之色,接過玄漆紫檀匣子,打開觀看,匣中明黃色的袱布上,一把匕首躺在其中,大約一尺二寸長,刀柄乃是紫金打造,鋒刃呈彎月形,黃金雕琢而成的刀鞘華麗秀美,一粒碩大的紅寶石嵌在黃金刀柄上閃耀着咄咄光芒。少女目光微微錯愕,姬澤贈給自己這個表妹的生辰禮,竟是一把金錯刀!

公主亦看見了這把金錯刀,眉頭微微皺起來,“聖人這是怎麼了?留兒是一個好好的女孩兒,舞刀弄劍的像什麼事情?”

姬澤微微一笑,取過金錯刀,“姑姑這話說的就偏了,阿顧表妹是女孩子,身邊雖則總是有人護着,但總難免有疏忽的時候,”右手持柄,左手持鞘,輕輕一拔,雪亮的刃鋒露出來,在天光下閃耀着雪亮光澤,“這把金錯刀乃是龜茲進貢,刀鋒由百鍊精鋼所制,削鐵如泥,阿顧帶在身邊,做個防身物件最好不過。”

公主聞言動了動脣,終究沒有說什麼。

顧令月接過金錯刀,將金錯刀掛在自己的腰間,抿嘴笑道,“多謝九郎,這柄生辰禮我很是喜歡。”

姬澤微微一笑,“喜歡就好。算起來朕還是第一次登門公主府,不知有沒有榮幸,讓小阿顧帶我在府中逛逛?”

顧令月抿嘴笑道,福身道,“固所願也!”

她轉過頭,由碧桐推着輪輿,領着姬澤進府。姬澤正要跟着顧令月,眼角瞥見桓衍立在公主身後,一大約十三四歲年紀,一身勁裝,眸光清正,瞧着不像是侍衛,也不像是親戚子弟,不由一怔,駐足問道,“姑姑,這是……?”

桓衍上前一步,跪在地上,對着皇帝大禮參拜,“草民桓衍見過聖人。”

姬澤問道,“你是什麼人?”

桓衍道,“草民乃是袞州都尉桓參遺子,父親早亡,隨寡母流落長安,蒙公主恩典,留在公主府養育,如今隨着姜校尉習武,護衛公主和小娘子安全。”

姬澤聞言怔了片刻,垂眸微微一笑,吩咐道,“起來吧。你一介平民,能得公主青眼,是你的福分,只要你將公主和顧娘子護衛好了,日後朕自有賞賜。”

桓衍誠聲道,“謝聖人。”

“九郎,”顧令月轉過頭來,嗔聲道,“你嚇壞桓家小阿兄了!”

姬澤瞧着桓衍面上雖然應對鎮靜,但退下之時同手同足的窘狀,收回目光,微微一笑,忽的問道,“阿顧,你和桓衍很熟麼?”

“嗯?”顧令月怔了怔,點頭道,“是呀。阿孃讓桓阿兄日常陪着我,護衛我進出安全,我們自然熟的很。”

“那你喜歡這位桓家阿兄麼?”

“嗯,”顧令月怔了怔,笑着道,“桓家阿兄日日陪我玩耍,他對母親很孝順,是個好人,我自然喜歡他呀!”

姬澤瞧着她天真爛漫的模樣,垂眸微微一笑,“哦。”

一行人從公主府大門入,經過七間正堂和五間廳,到了正院端靜堂。姬澤瞧着端靜堂垂下的檀色湖羅帳幔,白瓷冰裂紋如意香爐中吐着的淡淡安息香,忽的道,“朕記得宮中有一張六尺整版香柏木牀,有平心靜氣之功效,待會兒回宮,讓人給姑姑送過來。”

香柏木乃是珍惜木種,百年香柏木又有寧神木之稱,效用神奇,一根整版的百年香柏木端的是千金難求。公主連忙推辭,“這怎麼好?臣妾府中的庫藏已經足夠豐富,香柏木牀乃是神物,聖人若是當真有孝心,便將那牀敬給母后吧。至不濟也可自用,若能多屯點神,也好更效用國事,臣妾這兒着實不用了。”

“皇大母那兒朕自然另有孝敬之物,”姬澤道,“朕年輕神足,用不上這東西。倒是姑姑這兒正堪適宜,這也算是朕的一片心意,姑姑就收下吧!”

公主推辭不過姬澤的心意,嘆道,“聖人……!”

“九郎,”顧令月揚頭問道,“這香柏木牀真的可以寧神養氣,助人安眠麼?”

姬澤道,“太醫署的太醫有證明過,自然是真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顧令月拉着公主的手,綻出笑容,“阿孃晚上總是有睡不好的毛病,若是有了這牀就可以睡個好覺,阿孃,你就收下吧!”

公主望着姬澤和顧令月,眉眼之間神色柔和,喟嘆道,“好了,真是扛不過你們,都說到這個份上,我也只能答應了。”

從端靜堂出來,顧令月領着姬澤入了園門,甫一進園,便見翠竹夾道,柳意深深,不由讓人心胸一暢。玉溪流水潺潺,兩岸櫻花夾峙,尚未到著花時節,青枝累累。過了玉溪的朱欄畫鳳橋,便到了春苑。阿顧領着姬澤在春苑中觀賞,略帶些得意問道,“九郎,這兒是我住的地方,瞧瞧怎麼樣?”

姬澤看了片刻,見春苑屋舍皆小巧秀麗,苑中植滿春花,堂屋前的迎春花正累累盛放,其餘百合、芍藥、鳶羅、荼蘼等各色春花俱都打着花苞,華美濫觴,不由垂眸一笑,道,“瞧着不錯,只未免太小女兒情思!”

顧令月聞言嘟了嘟脣,“我只是個小女兒,自然是小女兒情思啦!”

春苑閒坐無趣,便繼續往前走,一小息時間後,思古齋便到了眼前。思古齋是一個小小的兩間書齋,入門圍起一圈石壁,其上石粒粗糲,爬滿了葛綠山藤,屋舍清澹,中間是一個四面敞軒,後面是一間罩房。一株梅樹植在敞軒旁,葉綠稀疏。

姬澤四下打量一番,讚道,“這間書齋倒收拾的不錯!”

總算有一個地方讓這位貴人說出了“不錯”這次詞來,阿顧鬆了口氣,笑着道,“我也很喜歡思古齋呢,這書齋古樸簡澹,只種了一株梅樹。這株骨裡紅和芙蓉園的紅梅是同一批哦。只是比芙蓉園的植株略小一點。我讓梧子細心照料,梧子說再過兩年骨裡紅就能夠開花了。九郎,你覺得是芙蓉園的紅梅先開花呢,還是這株骨裡紅先開?”

姬澤聽顧令月這麼說,也想起當日上巳遊芙蓉園,顧令月在曲江畔手植紅梅舊事,不由一笑,“朕猜定是芙蓉園的梅花先開!”

“爲什麼?”

“皇家園林皆有園藝精湛的匠人照顧,自然開花開的快些。”姬澤道。

“可是梧子也很善於侍弄花草,”顧令月道,“梧子的阿爺就是府中照顧花草的,梧子從小跟着阿爺,學了一手好本事。我的春苑裡所有花都是她照顧的。”

姬澤微微一笑,梅樹開花這種事情是末枝小節,他其實根本不在意,擡頭打量片刻面前古樸安澹的書齋,忽的道,“此齋佈置清雅,有上古遺風。朕倒覺着,思古不若通古,不若改名通古齋。”

顧令月唸了片刻,確實覺得通古齋比思古齋要好一些,嫣然笑道,“果然是這般!”朝姬澤福了福身,“多謝九郎賜名。”轉頭吩咐丫頭,“去取紙筆過來!”

公主微笑瞧着女兒,見顧令月眸子微眨,如同一隻狡黠的小狐狸,不由問道,“留兒,你這是打算做什麼?”

顧令月笑着道,“此齋既蒙聖人賜名,還請聖人給個恩典,留下墨寶,回頭讓卜家令裱起來,掛在門額上做牌匾。”

姬澤嗤嗤一笑,“你這個機靈鬼!”

貞蓮捧了紙箋過來,在齋中鐵力木花梨書案上鋪展開。姬澤也不駁顧令月的面子,就着案上雪白的箋紙,取了一支紫霜毫筆,蘸了墨汁,提了“通古齋”三個大字。紙箋上的飛白字跡玄墨中泛着淡淡的金色,雀頭鳳尾,玉潤有力。顧令月目光一亮,讚道,“好字!”將御書交給了齊娘子,吩咐“好好保管,裝裱起來,知道麼?”又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的大字纔有這般的勁道呢?”

姬澤嗤嗤一笑,“憑你,再練個十年二十年吧!”

出了通古齋,一路過來的積秀館和萼玉樓皆不入姬澤的眼,連進都沒有進,只瀛池旁的漱玉齋得了一聲贊,到底也不過是“精巧有過,偏於秀氣。”

行到流雲亭旁,姬澤瞧着菩提樹上的樹屋,鳳眸亮了亮。倚靠在棕櫚方榻上,瞧着從菩提樹間透出來的點點金光,讚道,“樹上建屋心思倒巧,閒來於樹間偶倚,晴日曬陽,雨天聽雨,也算是一種享受了!”

顧令月瞟了他一眼,“這樹屋也是我的主意,屋子是我一手佈置的,聖人這回怎麼不說太秀氣,太女兒氣了?”

姬澤瞧了她一眼,懶洋洋道,“喲,小妮子這是生氣了,太小氣了吧?”

“聖人,公主,”圓秀從外間過來,稟道,“桐花臺上的酒宴已經備好了!可要過去看看?”

姬澤一笑,“過去吧。”

樹屋離桐花臺已經不遠了,過了流雲亭,再度過度一次朱欄畫鳳橋,沿着園道向西走,經過柳塢不遠,桐花臺便已在望。

桐花臺上早已經收拾乾淨,重新備了酒席。姬澤在上首主座上坐下,公主領着阿顧陪坐在下位。

“姑姑,”姬澤開口道,“今日乃是阿顧生辰,朕這個做表兄的特意上門慶賀。分主客上下未免太冷清了,倒不如坐一處,圖個熱鬧就是了!”

公主訝然,“那怎麼成?”辭道,“這樣不合禮數。”

姬澤笑道,“姑姑說什麼話,當年唐貴妃擅寵宮中,朕不過是個不起眼的皇子,在太極宮中十分艱難,若非你挺身而出庇護於朕,朕也許活不到後來成爲儲君的時候。你對朕的恩情,朕一直都記得。”

公主聞言眸子泛紅,頓了片刻方道,“好,好,樊奴,你是個好孩子。”

丫鬟們上前,將公主和顧令月的食案搬到了姬澤一旁,公主和顧令月重新坐下。下面坐部伎管絃奏起,歌伎唱起《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

姬澤飲了一盞酒,道,“今日是阿顧的生辰,這般靡豔的曲子唱着便有些不合適了!換支曲子吧。”

教坊使怔了片刻,屈膝應“是。”停了這支《好時光》。片刻之後,一支清幽的曲子響起,綠衣水袖的舞姬從兩側出來,跳起了柔美的舞蹈。

天光明亮,公主坐在桐花臺上,向左看看俊朗英挺的皇帝侄子,向右瞧瞧柔美清瘦的女兒阿顧,心中喜悅安寧。曾幾何時,她失去了唯一的愛女,終日鬱郁,幾乎提不起生活的興致,以爲自己一生就這麼慘淡收場,如何能想到如今的美滿日子,愛女留兒伴在自己身邊,皇帝亦純孝,念着自己的舊情,待自己百般優容。

這一刻,生活對她而言幸福美滿之至。她寧願沉浸這兒,讓時光停滯,永不流轉。

鬆醪春清湛甘洌,公主仰首飲下了一口又一口,面上漸漸泛起紅暈,色若朝霞。

姬澤察覺到,忙勸道,“皇姑不勝酒力,還是少飲一點吧!”

顧令月亦喚道,“阿孃!”

公主笑着道,“喲,一時高興,就多飲了一些。”話雖如此,到底酒勁上來,頭有些暈,扶着額頭有些難熬。

“姑姑不若回房小憩片刻罷,”姬澤道,“朕記得,姑姑素來有午後小睡的習慣,一會兒,不若便回房睡去吧!”

公主怔了片刻,道,“難得聖人還記得!”神情怔忡。

“朕怎生不記得?”姬澤笑道,“那時候朕在太極宮日子不好過,姑姑瞧見了,便讓我每日到觀雲殿跟着你用膳。姑姑每日到了午時便要小憩,還勸我也養成小憩習慣,說小憩能養精神。朕那時年紀小,正是精神旺盛的時候,怎麼耐的住?到底是翻騰了小半個時辰,到底是睡着了!”

“那都是小時候的事情了,”公主瞧着姬澤的目光柔和含笑,“如今聖人也大了!”

“再大也是姑姑的侄兒,”姬澤脣角噙着笑意,“姑姑如今年華尚好,阿顧表妹也回到你身邊,正應當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子,守着阿顧,若日後能見着表妹嫁人生子,豈不是神仙般的好日子?”

公主聽着姬澤的話語心中妥帖。若是常日裡,她清醒的時候,多半會持重性情,謹守禮儀,留在桐花臺陪伴君駕。但今日鬆醪春的酒意卻有點重,加上皇帝之前溫情念舊的話語,心情舒緩,心絃處於一種鬆弛迷糊的狀態,扶着頭笑着道,“聖人既這麼說,我便先回房小既如此,我便也回房了!”轉過頭來,對着顧令月叮囑,“留兒,今日聖人來公主府,乃是貴客。阿孃回房去歇一歇,這兒你便是主人,要好好的把聖人招待好,可知道麼?”

顧令月面上露出嫣然笑意,“我知道的,阿孃!”

桐花臺上桐樹如蔭,在春風中簌簌作響。顧令月瞧着公主扶着伽蘭和圓秀的手緩緩走遠,方回過神來。立部伎依舊吹着尺八,曲調優美動聽,姬澤敬了她一盞酒,含笑道,“怪倒阿顧你怎麼飲酒這麼容易醉,原來竟是隨了皇姑。”

顧令月怔了怔,知道自己早年陪姬澤飲酒回去醉倒的事情被姬澤知曉了,頓時神情羞惱,道,“我那是從前沒有飲過酒,若是多飲一些就練出來了。”

“哦,”姬澤道,“賴姑姑不是管着你不許你飲酒麼,你打算怎麼練出來?”

“那是從前的事。”顧令月道,“姑姑說我將養了這些日子,身子已經好了不少,酒水這種東西,日常宴飲應酬有時候是免不了的,可以喝一點,只是要先溫過才行。”

“哦,”姬澤點頭,往顧令月軟弱無力的膝下一瞥,目光微微一深,道,“你的腿腳總是能好的!”

“希望如此吧!”顧令月燦然一笑,雖然依舊對恢復健康夢牽魂縈,但這些年來也算是習慣了腿足無力的事實,這時候聽姬澤提起也沒有太難過起伏的情緒。

薛採的事情在腦海中浮過,顧令月想着該怎麼和姬澤提起,面上露出微微猶疑神情,姬澤察覺到了,微微一笑,將手中的黃金鏨鴛鴦紋盞放在一旁,問道,“阿顧,你可是有什麼事麼?”

顧令月面上露出好奇神色,“九郎,你怎麼知道我有事情要說?”

姬澤微微一笑,“你這個小妮子才吃了幾缸米,走了多少路,我若是連你的淺顯心思都看不出來,趁早便退位讓賢的好!”

顧令月嫣然一笑,“聖人英明。阿顧既瞞不過你,今日便直說了:武國公家有一位薛大娘子,託情到我面前,想要面見聖人一面。”

姬澤用食指輕輕叩着手邊的玄漆光滑案面,“薛大娘子?”

“是。”顧令月道,“這位薛大娘子出身太原薛氏,乃是武國公的嫡親侄女,昨日我在國公府設春宴,薛大娘子赴宴,在我面前私下相求。”她將薛採的身世講清楚,擡頭看了姬澤一眼,“我本來是不樂意攬下這檔子事的,不過聽薛採似乎十分有信心的樣子,想着薛家終究是應天女帝的母家,想來手上還有什麼好東西,怕誤了九郎的大事。這樣倒反而不敢辭了!”

姬澤沉吟片刻,似笑非笑,“倒是有些意思!”

顧令月猜不透他的心意,心中微微忐忑,“阿顧的心眼比諸聖人,實在是螢火之光。只要九郎不嫌阿顧僭越,阿顧就心滿意足啦。”

姬澤不置可否,問道,“那位薛採人呢?”

顧令月道,“薛姐姐如今在頤香閣中候着。”

姬澤淡淡道,“既如此,你便讓她過來吧。”

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230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蕊春)第86章 十六:調絃始終曲第64章第67章第57章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89章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221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勢敵)第104章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15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結好)第107章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211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寺遇)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樑王)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219章 企想遠風來(之謀算)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189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情願)第13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繼母女)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106章第191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甘心)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112章第174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清河)第87章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40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解仇)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巧巧)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100章第86章 十六:調絃始終曲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阿婆)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14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下)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68章 十三:翠衣發華洛第99章第85章第111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197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盛事)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82章第91章 十七:杜鵑竹裡鳴第76章第229章 二三:持寄於行人(之佈局)第121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拒絕)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兄妹)第54章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榮光)第184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哥哥)第95章第103章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第46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荔枝)第14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兄妹)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62章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15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結好)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內情)第164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咄咄)第221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勢敵)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上)第50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國祚)第75章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審心上)第105章第105章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82章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經年)
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230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蕊春)第86章 十六:調絃始終曲第64章第67章第57章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89章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221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勢敵)第104章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15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結好)第107章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211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寺遇)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樑王)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219章 企想遠風來(之謀算)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189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情願)第13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繼母女)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106章第191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甘心)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112章第174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清河)第87章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40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解仇)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巧巧)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100章第86章 十六:調絃始終曲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阿婆)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14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下)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68章 十三:翠衣發華洛第99章第85章第111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197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盛事)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82章第91章 十七:杜鵑竹裡鳴第76章第229章 二三:持寄於行人(之佈局)第121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拒絕)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兄妹)第54章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榮光)第184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哥哥)第95章第103章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第46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荔枝)第14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兄妹)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62章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15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結好)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內情)第164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咄咄)第221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勢敵)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上)第50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國祚)第75章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審心上)第105章第105章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82章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