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

2014年

周宮遺址大明宮側米家村一處荒地中日前出土了一個周朝文物窖。大周曆來是史上最強盛最華麗的一個時代,在中華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周朝製造的金銀器、瓷器、剔紅用具亦是考古界重點研究的項目,本次米家村文物窖現世,考古界十分重視,中央大學的教授衛卿聞訊即刻趕到現場參與考古發掘。

到了米家村,地下文物窖已經被保護起來,幾個教授下到其中,收撿其中文物。

一個活潑清亮的女聲道,“看起來,確實像是周朝文物。若是世宗朝和純昭顧皇后生前的用物就好了!”

“知道你是純昭顧皇后的粉絲,哪有那麼好的運氣?”旁邊的男同學桓亙笑着調侃回答道。

純昭顧皇后是大周世宗皇帝的皇后。史傳這位皇后和世宗一生夫妻恩愛,世宗一代令主,傾情這位皇后。純昭皇后善書畫,在史上知名的女畫家。2000年她的一副《蒼山負雪圖》在西雅圖拍賣會上拍賣出了一億元的高價,由一位美籍華人購得。

這位芳名叫做艾米的夫人在後來的採訪中說,她很欣賞純昭顧皇后,這幅《蒼山負雪圖》構圖流暢,意境深遠,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另一方面,純昭皇后夢幻一般的愛情故事是不少女子心目中的傳奇,她收藏她的《蒼山負雪圖》,也希望沾一沾純昭皇后的福氣,日後在婚姻、子女之上生活順遂。

顧柳是一名考古系大二學生,隨導師衛卿來到米家村參與當地窖藏文物研究。她是純昭顧皇后的忠誠粉絲,自幼迷戀顧皇后,上大學之後在各家文學網站看過無數本YY這位皇后人生經歷的言情小說。這個時候在米家村窖現場,不免就有點期待能夠見到與顧皇后相關的痕跡。

“周朝一共傳了二十四帝,誰知道這裡頭是哪個帝王時代的?”桓亙不以爲然笑着道,“再說了,顧皇后雖然野史記載頗多,有着香豔傳奇,但留存在世上的文物極少。哪裡就讓你撞上了?”

顧柳十分不悅,嘟起了粉紅色的脣,“我就是說說而已,你至於這麼潑我冷水麼?”

兩個人在藏窖說說笑笑,下頭已經進了藏窖的衛卿教授喊道,“顧柳、桓亙,你們兩個別在外頭閒扯了,趕快進來。”

顧柳吐了吐舌頭,應道,“哎!”

考古人員搭起來的梯子一片昏暗,顧柳摸索着下了窖室。擡頭打量着這處神秘殿堂,幾盞電氣燈發出冷冷的光,將窖室方寸之間照耀清楚。這間藏窖已經被清理出來,通了一會空氣,但依舊有一股憋悶感。地上每隔一尺八分的地方有一個長條形的架子,殘損已經十分嚴重,一些書版、文卷遍佈在窖室地上。

衛卿和一位西安的梅教授合作清理窖室西北角的器物,衛卿從泥土裡挖出一個長條形的匣子,扣鎖緊鎖,她一時之間打不開,怕強行打開傷了匣子本身,且窖室中還有大量周朝文物沒有清理出來,便將匣子交給顧柳,“顧柳,你將這個匣子收好了。”

“哎,”顧柳上前一步,接過匣子。

窖室昏暗,幾名教授彼此之間交談,言語之間都有一些興奮。在這個窖室中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一旦公佈出去,必將震驚整個史學界。顧柳觀察着手中的匣子。匣子帶着鐵檀色的色澤,用手輕輕在其上叩動,聲如磬盤。匣子正面上刻着幾個蠅頭小字,顧柳對着電氣燈仔細辨認,是“冬十二月”四字,雖因着歲月久遠而痕跡模糊泛開了,依舊看的出一絲娟秀。

顧柳輕輕擰動匣子上的紐襻,只聽得“啪”的一聲,紐襻輕輕被推開,一幅書畫靜靜的躺在長條匣子中。窖藏中的文物都是千年前的舊物,匣子裡的這幅畫卷卻不知是怎麼保存的,歷經了千年時光,竟和新的一般。

顧柳心情激動,小心謹慎的打開了手中的畫卷,這幅畫卷是絹本,上面繪着一個檐角高翹的齋閣,天空飄着柳絮一般的飛雪,庭前一株紅梅正在飛雪中灼豔盛開。齋額上寫着“通古齋”三個疏秀的篆字,齋窗前坐着一對男女,男子一身玄裳,女子身子柔軟,半抱坐在男子懷中。男子手中捧着一個青瓷蓮花瓣碗,一手將盛滿食物的調羹遞在女子脣前。畫上右角欽着一個紫紅色的印章,用篆體花字刻寫着“嫺雲”二字。

顧柳沉浸在這幅古樸秀雅的畫作中,過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急急喊道,“衛老師。”

“怎麼了?”衛卿放下手中的一套金銀茶具走過來,看見顧柳手中的畫,有一些驚喜。“喲,你把那匣子打開了?”

“老師,這幅畫重要不重要呀?”顧柳問道。

衛卿將畫上下提握在手中觀看,笑着道,“這幅畫畫師畫技不錯,保存品相完好,若是在其他地方出土出來,也算是珍貴的了。只是今天米家村窖藏的文物太過豐盛,這幅畫論起來就不算什麼了。”

考古隊的工作依舊熱火朝天,衛卿也沒有特意在意這幅畫,將《冬夜同食圖》交到顧柳手中,“我繼續過去忙了,這幅畫你先做點初步書畫保護工作,待會兒上去再仔細研究。”

……

從米家村窖回來已經有小半個月,所有收檢研究的文物也已經上交到上頭,顧柳依舊惦記着那幅圖,平日裡有些心不在焉。

那幅《冬夜同食圖》線條柔美,畫中的一對男女雖然畫形不大,但畫師用了繁複的線條落描,繪出男子俊秀的外形和女子柔美神情,神韻生動。

《中國女子畫史》中記載,純昭顧皇后號閒雲居士,善作山水畫,細筆極工,一手蓴菜描和鐵線描更是出神入化。有在書畫史中素有“山水若有情也!”的讚譽!生平共做七十二幅畫卷,除早年一些不成熟的畫作外,其餘作品十分有名。

這幅不知名的《冬夜同食圖》與顧皇后的畫作有不少共通特點。這張畫作上落章卻是“嫺雲”,比顧皇后的閒雲居士只多了一個“女”字。這二者之間,是否有一些聯繫巧合?

“顧柳,”衛卿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衛卿將一本文物圖集放在一旁,問道,“你這是怎麼了?”

顧柳從思緒中回過神來,“衛老師,沒什麼?”

“衛老師,”顧柳想了想,湊到衛卿身邊,小聲問道,“你覺得,那幅《同食圖》有沒有可能是顧皇后親筆所畫?”

“怎麼可能?”衛卿十分驚訝,轉頭從上到下看了顧柳一眼,“你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顧皇后乃是中國閨閣畫史的一個重要人物。她一生並不高產,又因爲是高高在上的皇后,一生的七十二幅畫作每一幅畫都在史文中記載下來,咱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其中有這麼一副《冬夜同食圖》,可見這幅《冬夜同食圖》並非顧皇后所作。再說了,”頓了頓,

“通過C元素法粗粗測定,這幅《同食圖》大約是周朝末年熹宗時代的作品,作畫手法與顧皇后有一脈相承之處。衆所周知,顧皇后善畫山水風景畫,於人物畫上名聲並不顯。顧皇后因着身份的緣故有周一朝都是被高高捧起的,這一幅畫怕是某位宮廷畫師摩仿顧皇后的作品所作。”

“我只是覺得,”顧柳的想法被衛卿否認,很有一些怏怏,“有這個可能罷了!我覺得這幅《冬夜同食圖》不錯呀,和顧皇后傳世的畫作相比也差不了什麼。”

衛卿推了推鼻樑上的細框眼鏡,微微一笑,“你的眼光不錯。其實論起來,這幅《冬夜公同食圖》與顧皇后的畫作一脈相承,卻比顧皇后傳世作品筆觸更成熟,也有着更充沛傳神的情感。這位不知名的仿家本身畫技其實比顧皇后還要高一籌,只是顧皇后是世宗皇帝的愛人,是一代皇后,所以她成了享譽中外的閨閣畫家,而這名仿者不過是一名不知名的宮廷畫師罷了!”

午後的京城天空分外的藍,顧柳一邊不經心的吃着盒飯一邊惦記着那幅《同食圖》。

雖然衛教授的推斷有理有據,似乎沒有什麼錯漏的地方。但是顧柳不知道爲什麼,心中依舊認爲那幅《同食圖》是顧皇后的真筆。

顧皇后雖然最擅長的是山水畫,但並不是說,她的人物畫便畫的不好了。顧柳曾經見過顧皇后的《魚籃觀音圖》的摹本,畫本中的觀音線條柔和,氣韻生動,魚籃觀音彷彿有一種聖潔的氣質,讓人忍不住膜拜。

“阿柳,你走火入魔了吧!”桓亙忍不住懷疑道,“衛教授都說了C元素檢測法測出那幅圖的年代是周朝末帝熹宗年代。顧皇后是世宗朝人,和周熹宗時代隔了三百多年,那幅《同食圖》怎麼可能會是顧皇后的親筆?”

“我這麼說不是沒有推斷可能的!”顧柳伸出叉子,在桓亙面前桌子上比劃道,“顧皇后可是皇后之尊,那幅圖若真是宮廷畫師的仿作,哪個宮廷畫師敢犬嫺雲’的字號?再說已經出土的室中文物八成半證明是宣宗朝之物,歷代宮廷都習慣把從前時代的檔案文書放在一處,如何室中只有這一幅畫是熹宗朝的呢?”

“你說的也有一點道理。”桓亙怔了怔道。

“是吧?”顧柳得到桓亙肯定,登時精神一振,更加熱情道,“至於畫作年代問題,我猜是裝着畫的那個匣子的原因。考古專家到現在都沒有檢測出那個匣子的材料。那個匣子非金非玉,質感奇特,也許這匣子具有神奇的保存效果,物體放在其中會減緩C元素衰減的速率,因此放在裡頭保藏的畫測出來的年代較實際年代晚了這些年。”

“阿柳,你這簡直是異想天開了!”桓亙聽到這兒,忍不住嗤笑,“若那匣子有那麼神奇的效果,說不定咱們教授能拿諾貝爾獎了。”

“這世上連生物都可能□□了,有一種材料有着神奇的效用,又有什麼了不起的?”顧柳聳了聳肩道。

事實上,對於純昭顧皇后的迷戀,讓顧柳對於自己的這個推論頗爲堅持。有一種奇怪但切實存在的直覺,讓她相信,這幅《同食圖》卻是爲顧皇后親手所做,關於這幅圖尚有些其餘猜測,顧柳只儲存在自己心中,沒有給任何人聽。

當初在米家村藏窖中發掘出那個保藏着《同食圖》的匣子,匣子上刻着“冬十二月”字樣。現場同時發掘出另外三個同樣的匣子,上面書着“春三月”,“夏六月”,“秋八月”。顯而易見和收納《同食圖》的匣子是一整套,只是紐襻脫落,裡面中空,沒有收納任何物品。

顧柳私下裡猜測,也許在遙遠的大周時空中,存在着一整套十二月圖,被主人珍而重之的分被儲藏在一個匣子中。這張《冬夜同食圖》只是其中一幅。只是在歲月的輪轉中,不知道怎麼回事,另外十一幅圖都流失了。只有這一幅《冬夜同食圖》始終留在了這裡。

***********

米家村的文物發掘成果一經對外公佈,頃刻間引起國內考古界軒然大波。西安博物館應要求對米家村文物做了一次對外展出。國內外的人紛紛涌到博物館觀賞這一盛景。

《冬夜同食圖》掛在博物館的一個角落中,下面博物館給出的文字介紹是:周朝宮廷畫師所作。年輕的少男少女擁簇在畫作下觀賞着這幅畫,此起彼伏的猜測着畫中男女的身份和關係。顧柳戴着黑色寬邊墨鏡站在少男少女中間,仰着頭觀看着這幅畫。

博物館暈黃的燈光照射在圖畫的絹本上。映射出畫家分外柔和的筆觸,女子微微垂着螺首,神情柔婉可人,身後攬着她腰身而坐的男子眉宇之間威勢懾人,似乎頗有氣勢,只是注視着女子的目光卻似乎蘊含着絲絲深情。

衛卿雖然否定了自己的異想猜測,可是她有句話說的沒有錯,這幅《同食圖》用筆圓融,情韻生動,較諸顧皇后傳世作品技藝更勝不止一籌。

如果一切真相真的如自己猜測,顧皇后另取了“嫺雲”的字號,私下裡另做了這麼一系列《十二月圖》,卻沒有對外界傳出任何信息,究竟是作何道理?世傳世宗皇帝和顧皇后的愛情美麗動人,是否這張《冬夜同食圖》中所繪的一對男女就是顧後畫的顧皇后和世宗皇帝自己?明朝楊慎曾贊顧皇后“山水若有神也!”世人皆有公論:顧皇后精於山水,於人物畫上略拙。但此刻看博物館中展出的《同食圖》,顧皇后分明已經將山水中的情韻運用到人物畫中去,畫中的男女,線條流暢,婉轉風流,切實當的得一個有情的評論。是否正是因爲顧皇后繪的是丈夫和自己的生活場景,將自己的一腔感情投射在其中,畫出來的人物方這般自然流暢,生動有情?

顧皇后的《十二月圖》猶如一個魔障,深深的植在顧柳心中。接下來的日子裡,顧柳閒暇時間,總會花費心力,查詢有關顧皇后的文書記載,希望查到自己推論實證。

靜夜裡的電話猛然響起,顧柳接起電話,聽見桓亙的聲音道,“阿柳,我聽到一個消息,在一個月後的美國拍賣會上,有蓋了‘嫺雲’印章的畫要出售,你要去看看麼?”

激動的心情猛然襲擊住顧柳,顧柳脫口答道,“要!”

**********

wωw✿T Tκan✿C ○

一個月後

洛杉磯的藍天高遠明亮,顧柳揹着一個揹包走在洛杉磯的街頭,到現在還有些迷糊無法相信,自己既然真的因爲一幅畫,坐飛機飛到了美國。

從前的自己性子和軟,不像是能夠爲了一些莫須有的事情衝動行事的的人。這一刻,卻爲了一副臆想中的畫站在了洛杉磯的土地上。甚至可能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做出更加瘋狂的事情來。

主持人約翰在拍賣臺上用一口英文唸誦出接下來的拍賣物介紹詞,“這是兩張華夏古代的畫,是由中國洛陽城市出土,飄揚過海來到美國拍賣場的。年代大約是周朝,畫師不知名。畫作上面欽蓋着同樣的章,寫着‘嫺雲’兩個字。各位觀衆可以自由觀看,底價:兩千美金。”

這兩張畫比窖室中清理出來的那一幅《冬夜同食圖》要陳舊一些,但筆觸印章顯示着出自於同一人之手。

其中一幅繪着華麗的宮室,幾名挽着樂遊髻、身穿醬色襖子,檀色夾裙的宮人立在宮中伺候,女子坐在輪輿之上,抱着男子的腰際痛哭;

另一幅則是遼闊的原野,樹木葉子已經凋零,一條河水蜿蜒浩湯的流過,風吹過女子的一頭青絲,女子坐在河邊,擡起頭來,望着策馬向着自己奔來的男子。

兩幅畫上的男子和女子面容俊秀,和《冬夜同食圖》上的男子女子分明是同一個人。

顧柳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已經激動的如同奔馬。

癡迷周史的人都知道,純昭顧皇后幼年雙足有疾,一直都坐在輪輿上替代行走。直到成年後由神醫治癒,方恢復正常行走。拍賣會上這兩張《抱腰痛哭》和《河邊重逢》圖中女子皆是坐着不能行走,第一張中更是直接出現古典輪輿形象,畫中這名女子是顧皇后的實證又多出現了幾條。

莫不是自己的猜測推論是真的,在千年前,顧皇后真的曾經在深宮之中繪下一套《十二月圖》,記載自己和世宗一生中重要的愛情片段?

顧柳心中火熱,自己一定要拿下這兩幅圖。

這兩幅畫作品相陳舊,畫家“嫺雲”又非知名之人,顧柳花了五千六百美金將這兩幅畫一併拿了下來。

《河邊重逢》圖中河水寬廣,秋木肅殺,顯見的時序是秋日。另一張《抱腰痛哭》圖中宮人的穿着則是冬日。嫺雲居士的這一系列圖明顯有時序區別,可能真的存在這麼一套十二月圖,分十二月月令而繪,毎一張上繪這一幅場景,記載着顧皇后和世宗皇帝的愛情!

如今,自己已經見過《冬夜同食圖》、《河邊重逢圖》和《抱腰痛哭圖》三幅,不知道其餘九幅圖上分別畫的是什麼?

(未完)

--------------------------------------------------------------------------------

作者有話要說:  《天恩》人物介紹表

一:帝系

高祖姬宏:大周開國皇帝。本姓史,開國後改本姓爲姬。(皇后:太穆周皇后)

太宗姬興:大周第二任皇帝。高祖第二子(皇后:文德謝皇后)

高宗姬渠:大周第三任皇帝,太宗第四子,母文德謝皇后。(皇后:懷惠王皇后[元后];應天女帝薛瞾[繼後])

英宗姬敬:大周第四任皇帝,高宗第五子,母應天女帝薛瞾。(皇后:和恭容皇后)

應天女帝薛瞾:女帝,大周第五任皇帝,原名薛嫵,先爲太宗才人,後改立爲高宗皇后,廢長子英宗姬敬自立爲女帝。

仁宗姬斂:大周第六任皇帝,高宗第六子,母應天女帝薛瞾。長安三年周室朝臣復辟擁立安王姬斂爲新帝。(皇后:肅明杜皇后[元后];馮皇后[繼後])

神宗姬琮:大周第七任皇帝,仁宗姬斂第三子,生母馮皇后。在位十六年,使用年號:建興,天冊。(皇后:元愨李皇后(元后);貞順姚皇后(追封))

姬澤:大周第八任皇帝,神宗姬琮第九子,母姚皇后,天冊六年十六歲繼位。

(內侍監:周榮

內侍少監:馬燮、葉三和

內侍:王孝恩、高無祿、樑七變、陳全)

二:皇室

太皇太后馮豔豔:仁宗姬斂繼後,育有神宗皇帝、丹陽公主、玉真公主。

(下人:殿前監張展英,殿前副監賀恆。安姑姑、梅姑姑。大宮女:端紫,怡朱,齊緗,舒檀。二等宮人:金鶯,金藤,銀雀,銀果……)

丹陽大長公主姬長寧:仁宗皇帝第六女,母太皇太后。夫韓國公顧鳴,育有一女顧令月。

(下人:乳母朱姑姑 公主家令:卜安 大丫頭:伽蘭,空雨,默蓮,圓秀)

玉真大長公主姬明瑛:仁宗皇帝第十女,母馮皇后。夫聶弘,後與丈夫決裂。無子女。

(下人:乳母曹姑姑 大丫頭:絲金,縷銀。二等丫頭:四紋,六染,七錦,十繡)

哀太子姬泊:神宗第二子,母陳淑妃。天冊二年三庶人事件中廢爲庶人,不久後病亡。

寧王姬溶:神宗第三子,多病居於長安

趙王姬沉:神宗第六子,母吳賢妃,神熙元年謀反身亡。

吳王姬沃:神宗第十子,就藩

姬淄:神宗第十一子,母唐貴妃,天冊二年年4歲暴亡。其死亡造成了神宗朝有名的三庶人事件,對神宗朝政治局面有深遠影響。

燕王姬洛:神宗第十二子,母周氏。

咸宜公主姬慈歆:神宗長女,母蔣婕妤,建興五年病逝。

三公主姬綾素:神宗第三女,母許美人,封號豫章長公主。(駙馬:荀甫勳[字王功])

六公主姬玄池:神宗第六女,母鄭婕妤。封號清河長公主。(駙馬:楊晉[字楚材])

(下人:丫鬟:溫章,秀採)

八公主姬華琬:神宗第八女,母唐貴妃。(駙馬:張逸[字秋度])

(下人:丫鬟:瑤臺、仙織。)

九公主姬靈瓏:神宗第九女,姬澤同母妹,母姚皇后,建興八年病逝,姬澤登基後追封爲晉陽長公主。

十公主姬紅萼:神宗第十女,母謝才人。

(下人:丫鬟:凝朱、縹綺、赤纓)

樑王姬柘:宗室現存輩分最高的長輩,太宗皇帝第七子,高宗皇帝同母胞弟,今上七叔公,平日隱居不問政事,威望極高。

魏王姬坤:仁宗皇帝姬斂第四子,今上皇叔。宗正卿。

шшш▪TTkan▪℃ O

齊王姬琛:仁宗皇帝姬斂第八子,今上皇叔。母王賢妃,妻柳倩兮,(前妻唐貴妃)

延平郡王姬璋:太宗姬興第六子楚王姬樸後裔,今上堂叔,掌行人司爲姬澤效命。

永泰大長公主姬穠輝:仁宗皇帝第二女,母肅明杜皇后,下降呂績,

高密大長公主姬拾春:仁宗皇帝第五女,母小杜氏,下降安陸郡公徐介

李皇后:神宗元后,建興二年病逝,無子女,諡號元愨。

姚皇后:扶風縣令姚白頗之女,太寧四年入太子東宮,育今上姬澤及晉陽公主姬靈瓏(夭折),本封爲美人,天冊四年,神宗擇定九皇子晉王姬澤爲繼承人,追封姚美人爲姚皇后。

唐貴妃:唐真珠,神宗妃嬪,曾爲齊王姬琛王妃,後入宮爲妃,入宮之後爲神宗姬琮專寵十二年,育有八公主姬華琬和十一皇子姬淄(夭折)。

(下人:常姑姑;宦官:連理子;宮人:七兒,長生,霓雲,飛羽)

江昭容:江擇荇,神宗妃嬪。建興二年入宮,封九嬪中的昭容,受神宗特旨享妃待遇,因爲生平最愛梅花,人稱之爲梅妃。貴妃受寵後心灰意冷,退居東都上陽宮。

(下人:傅姑姑,引絳,綠雪)

周充媛:神宗妃嬪,太皇太后孃家表外甥女,育燕王姬洛。

蔣婕妤:神宗藩邸舊人,育神宗長女咸宜公主姬慈歆,因咸宜公主受寵之故封婕妤。

謝才人:神宗妃嬪,宮人出身,育有十公主姬紅萼。

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230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蕊春)第172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定計)第92章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遊園)第120章第98章第200章 二八:誰復相尋覓(之送別)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92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翻轉)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68章 十三:翠衣發華洛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103章第206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馬氏)第98章第78章第58章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76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三娘子)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74章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186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悽惶)第66章第109章第93章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51章 九:丹椒重紫莖第108章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211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寺遇)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第206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馬氏)第109章第97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85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111章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64章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中)第14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兄妹)第105章第161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靈犀)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56章第189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情願)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15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第55章 十:芳風散林花第100章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77章第81章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47章 八:嘆息不覺響(之趙王反)第195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當戶桃花)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兵事)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經年)第122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紅玉)第90章第13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繼母女)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榮光)第84章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116章第83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問父)第109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阿婆)第91章 十七:杜鵑竹裡鳴第97章
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230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蕊春)第172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定計)第92章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遊園)第120章第98章第200章 二八:誰復相尋覓(之送別)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92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翻轉)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68章 十三:翠衣發華洛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103章第206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馬氏)第98章第78章第58章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76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三娘子)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74章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186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悽惶)第66章第109章第93章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51章 九:丹椒重紫莖第108章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211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寺遇)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第206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馬氏)第109章第97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85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111章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64章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中)第14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兄妹)第105章第161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靈犀)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56章第189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情願)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15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第55章 十:芳風散林花第100章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77章第81章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47章 八:嘆息不覺響(之趙王反)第195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當戶桃花)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兵事)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經年)第122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紅玉)第90章第13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繼母女)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榮光)第84章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116章第83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問父)第109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阿婆)第91章 十七:杜鵑竹裡鳴第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