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企想遠風來(之謀算)

貞平四年十一月,大周天子姬澤不顧羣臣反對,率大軍離開長安御駕親征。大軍至長安而出,一路之上如雲的騎仗黑壓壓的鋪滿兩京之中官道上,不過十日功夫,御駕便到了東都洛陽。大周軍隊正在河東一代與燕軍浴血奮戰,天子的到來令周軍士氣大振,一時之間反敗爲勝,壓住了大燕軍隊的攻勢。

一輪太陽的斜暉掛在范陽千古驕城古老的城池上,自燕帝孫炅及其長子孫沛恩相繼帶兵出戰離開之後,這座城池的氣氛便愈發緊張凝滯。街頭巷尾小販的一聲叫賣,都如同打破了持久的安穩一樣。作爲大周御封郡主,和親嫁入河北的宜春郡主阿顧也這樣的氛圍之中也愈發沉默,猶如一塊稀薄的空氣,終日隱藏在朝華居深深的圍牆之後,掩藏無半點聲息。

河北王府府邸正院中,喜氣盈盈的婆子舉着手中的畫像向曹皇后介紹道,“夫人,傅大娘子整治韶齡,出身名門,和二郎君是表兄表妹至親,至曹夫人。”曹氏瞧着屋子裡各家河北名門小娘子的畫像,氣餒道,“我如今操心的再多又有什麼用?二郎不肯點頭成親,不過是白費力氣而已!”

房中大侍女菲菲立在一旁,聞言張了張口,最後閉了起來,曹氏察覺到了,凝眉道,“你有什麼事情,要說就說吧!”

“夫人恕罪,”菲菲膽戰心驚,“奴婢不過是最近聽聞了一些謠傳,吃不準是不是真的,方不敢在夫人面前說起罷了!奴婢有個要好的小姐妹,是南園院子裡服侍的小丫頭,據她告訴奴婢,二郎君曾數次夜深留宿在書房之中,瞧着宜春郡主的一幅《春山花鳥圖》,長吁短嘆,輾轉反側,似乎對宜春郡主頗有情思!”

“什麼!”曹氏震驚站起身來,一雙眸子因爲震驚睜的老大。

范陽秋日的陽光溫煦,灑在府邸地面上的光芒明亮。曹氏一身玄色厚重禮服,怒氣衝衝的穿過長廊,孫沛斐聽聞外間動靜,連忙中迎出來,“母親,怎麼沒有通知兒子一聲,就到了兒子這裡?”

“我若是不突然過來,怕是你早就溜出府去了,如何還能夠瞧見我的兒子?”曹氏切齒冷笑。

“二郎,咱們是母子至親,咱們今日開誠佈公說說話。”遣退了屋子中從人,曹氏正色道,

“你可是有了心上人了?”

“沒有的事,”孫沛斐別過頭去,“兒子一心向學,並無心慕女子,只是心思尚未放在結婚生子上罷了,還請母親多容兒子一陣子,切勿多催兒子。”

“沒有,”曹氏氣的冷笑,“好,”揚起了頭,

“即是如此,聽說二郎近些日子很是喜歡賞玩一份《春山花鳥圖》,想來極是精緻,母親想借回去觀賞一陣子,可好?”

“母親,”孫沛斐急急立起身來,伸手想要阻止。

“怎麼?”曹氏冷笑,覷眼打量孫沛斐,“既你心中無人,這《春山花鳥圖》不過是一副普通畫像,便是你再心愛,做母親的想要藉着觀賞一陣子,想來沒什麼問題吧?”

孫沛斐心中如墜入冰窟,面上神情變幻莫測,隱約明白過來,自己對嫂子阿顧的一腔癡戀,不知因何緣故落入了母親眼中。面上神情變幻莫測,終於跪在曹氏面前,

“母親!”

“你……”曹氏瞧着如此氣的眼前一黑,險些往後倒到地上。她雖然親自過來步步緊逼質問,心中卻是盼着孫沛斐能夠否認,如今瞧着孫沛斐這般跪在自己面前,心中知道自己的一應猜測竟都是真的。渾身發抖,狠狠打了孫沛斐一巴掌,“你怎麼可以做出這等逆倫之事?”泣道,

“顧氏是你的嫡親嫂子啊?”

“母親,”孫沛斐伏在地上,“兒子知道兒子此情不爲世間所容,兒子知道,當初周燕兩國和親之時,我和她既已錯過,今生便也無緣。兒子也無甚非分之想,如今只是想靜懷思慕之心,並不想打擾她的生活。您別難爲她!”

“我不難爲?”曹氏氣的渾身發抖,“顧氏將我唯一的兒子耽擱到如此地步,我如何能不難爲?”轉身欲往北園行去,我這就去朝華居一根白綾勒死她!”

“母親,”孫沛斐情急大喝,“您若是要了顧氏的命,兒子怕是也不能活了!”

曹氏聞言心中一空,幾乎要如同一點。“我和你父親生養你,辛辛苦苦將你養大,如今竟因着一個女子輕言生死,你對的起你母親我麼?”

“兒子也不想如此,”孫沛斐輕輕叩頭,聲音沉悔,“只是情之所至,實無辦法。母親,宜春郡主沒有任何過錯,是兒子心慕於她,日日裡苦心思慕,於她並不知情。若是您因着兒子的緣故難爲她,兒子心生愧疚,怕是這輩子都忘不了她了!”

兒子的話語侵入曹氏的耳際,曹氏怒極攻心,眼前一黑,生生的暈了過去。

屋子裡的沉水香散發着淡淡的想起,曹氏睜開眼睛,瞧着頭頂華麗的帳篷,眸中沁出一滴渾濁的眼淚。尤婆子坐在牀邊伺候,聽聞曹氏發出的動靜,衰老的面容上閃過驚喜光芒,湊上去道,

“皇后殿下,你醒了?”

“嗯,”曹氏輕輕應了一聲,想起親子孫沛斐今日動傷於容的神情,面上十分難看,“造孽喲!”抹去腮邊淚水,恨恨斥道,“那顧氏果然是個狐媚子,竟將我兒迷惑了去,如今竟不願成親生子,”

“夫人也勿過分傷懷,”尤婆子動作輕柔攙扶着曹氏在榻上坐起來,

“自來男子好色,多情美人也是常有的事情,有幾個能一生守着一個女人終老?您只要這般想,便知顧氏也沒有多大能爲了!若想的開些,顧氏倒並甚麼太大害處,老奴倒覺得,此事與咱們竟是件好事!”

“哦?”曹氏動作一頓,張望向尤婆子,“姑姑此話怎解?”

暈黃的宮燈下尤婆子垂眸,露出涼薄笑意,“如今大王在冀城稱帝,孫氏便水漲船高,若有朝一日成大業,所得便不僅僅是一處河北,而是整個天下。曹氏到如今這個地步,自然是想捧出一個與咱們家血脈相關的儲君的,慶王殿下便是咱們最佳的人選。可是咱們如今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爲慶王殿下擇選一位出身名門的妻子,而是慶王殿下淡泊名利,心中根本沒有與安王一爭的念頭。”

“你說的是正理。”曹氏聞言深有同感,頷首道,“只是這和顧氏有什麼關係。”

“自然是有關係的。”尤婆子淡淡含笑道,“慶王殿下傾心顧氏,卻又求而不得,只有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利,方能將顧氏握在手中。”瞧了曹氏一眼,“您說,咱藉着這顧氏,是不是可以好生的做做文章,激出慶王殿下的雄心壯志?”

”姑姑說的正是,”曹氏越想越妙,竟是擊節嘆道,“若真如你所說,這顧氏竟是勝過千百個河北名門貴女了!”

範初冬其後清冷,朝華居門階上都生了生生的青苔,自孫氏舉起反旗後,院子中供應的伙食越來越差,到如今已經全是素菜,再也不見半點肉丁。“那些個窮人能夠過的了這種日子,難道我便過不了了?”阿顧不以爲意,捧起面前的白飯,大口的吃了一口,做出歡欣神情。

“郡主金尊玉貴,什麼時候吃過這般的苦?”賴姑姑不忍,瞧着阿顧泣道。

“姑姑,咱們如今能夠平平安安的在世上繼續活着,已經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阿顧勸道,“旁的瑣事能夠忍了就忍了去罷!”

朝華居大門“咿呀”一聲從外打開,阿顧怔了片刻,不知來人爲誰。

容婆子被引着入內,朝着阿顧有禮道,“奴婢給郡主娘子請安,皇后殿下請你出去敘話!”

阿顧愣怔了半刻,方反應過來這一聲皇后殿下稱呼的是昔日曹夫人。

周燕交戰,自己緊閉朝華居過日子,足足小半年時間無人過問。今日曹氏卻忽然遣了身邊心腹婆子前來邀請自己,面上和言悅色的,阿顧心中不明所以,倒不好拂了曹氏美意,微微頷首,“請姑姑回去稟報,阿顧在房中妝扮片刻,很快就過去給她老人家請安!”

“郡主不敢,”容婆子恭敬的道了一禮,“那老奴就在大堂等候您的大駕了!”

堂上陳設富麗明亮,曹氏一身雍容禮服坐在主座上,阿顧略施脂粉,見了鏡子中的自己裝扮端莊,方前往大堂,向着上座的曹氏請安,“阿顧給母親請安!”

曹氏嫣然道,“請起吧!”瞧着阿顧榮色和悅,“郡主瞧着這些日子消瘦了很多,”盈盈笑道,轉頭吩咐,“命竈下的人端上來些滋補湯品,好好給郡主補一補。”

“阿顧謝過母親好意,”阿顧心中愈發摸不着頭腦,不清楚曹氏此時對自己的親善由何而來。對自己的好意。只好隨着曹氏的意思生受。

曹氏的目光憐惜,“大王在冀城稱帝,孫氏上下皆有封策,母親受了策文爲大燕皇后,郡主日後倒是可以喚我一聲母后。”

阿顧連忙從善如流,再度拜道,“阿顧見過母后!”

“好孩子,快起來,快起來。”曹氏笑容滿面,攙扶起阿顧,方道,“按理說,你是大郎的正妻,該當策封爲安王妃的。只是冀城那邊竟沒有你的策文過來,我倒是不好籌措了!”

阿顧眸子裡閃過一絲黯然之意,嫣然笑道,“阿顧多謝母后關懷,想來陛下此番行事自有道理,阿顧心中並無怨恨之意,只等着陛下班師之後再行旨意就是了!”

曹氏拍了拍阿顧的手,高興道,“好孩子,我就知道你是個明理的!”

“皇后殿下,”堂下小丫頭稟道,“慶王殿下回來了!”

“二郎回來了,”曹氏脣邊浮起了一絲微笑之意,“快讓他過來!”

孫沛斐聽聞母親召見阿顧,匆匆從外趕回府中,此時面上尚帶着急速奔馬喘息氣息,此時匆匆入內,瞧見母親在上座上坐着,阿顧陪坐側坐,一身薑黃色的衫子,袖緣繡了些許鵝黃色小花,分外清秀,不由的神情迷怔片刻,回過神來,見堂上氣氛頗爲和氣,並無自己想象中的撕扯怒斥景象,懵了片刻之後,恢復正常,朝着曹氏請安道,“兒子給母親請安。”又轉過身來,對阿顧道,“見過嫂子!”

阿顧側身避了半禮,“一家人,不必客氣。”

“二郎,”曹氏斜笑道,“你嫂子是個懂事的。”又道,“阿顧若是有任何困難的,儘管向母后說,但凡母后能夠爲你做到的,都會盡量做的。”

“多謝母后,”阿顧端然行禮,“你真疼阿顧,阿顧心裡實在感念!”

陽光西西斜射,阿顧的芳蹤杳然已久,孫沛斐方收回心神,回過頭來朝着曹氏道理,“多謝母親爲兒子着想。”

“這有什麼,”曹氏笑道,“當日初聞了這件事情,我是有些惱火過頭,回來之後細細想想,也就好了!”她道,“二郎,你是母親的親生兒子,母親難道能不爲你好?郡主也是個好孩子,雖然身體有些不足,但我也很是喜歡她明理大方,若不是當初造化弄人,若是做了我的兒媳婦,我是很高興的!”

孫沛斐低頭沉默良久,方道,“我和她已然錯過!”

曹氏打量着兒子,“說起來,當初大周與孫氏商定和親之時,你父親只有你大兄和你兩個兒子,我也曾爲了你在你父親面前提過,你父親考慮之後,最終終究定了你大兄。你大兄大你七歲有餘,十六歲後便入軍營歷練,升到懷化將軍職位。如今更是效力在你父親麾下,和你一介閒人相比,你父親自然更看重大兄,此前選擇將宜春郡主許給了你大兄,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孫沛斐聞言攢緊了拳頭,“母親,斯事已過,這話不必再說了!”

曹氏瞧着孫沛斐神情滿意一笑,自知過猶不及,便不再開口相勸,只輕輕道了一聲,“你大兄最是個刻薄寡恩的,如今征戰在外便也罷了,若是日後回來,怕是顧氏下場堪憂了!”

便不再說旁的話,只柔聲問孫沛斐近些日子止息。孫沛斐心不在焉,口中隨便答着話語,心思已經是不知道飛往什麼地方!

回到朝華居,賴姑姑迎上來,憂心忡忡,“郡主,曹氏此番請您出去意欲何爲?”

“我也不知道,”阿顧道,皺眉想了片刻,“既是想不明白,就不多想了吧!”

………………待會兒補……

曹氏打量着兒子,“說起來,當初大周與孫氏商定和親之時,你父親只有你大兄和你兩個兒子,我也曾爲了你在你父親面前提過,你父親考慮之後,最終終究定了你大兄。你大兄大你七歲有餘,十六歲後便入軍營歷練,升到懷化將軍職位。如今更是效力在你父親麾下,和你一介閒人相比,你父親自然更看重大兄,此前選擇將宜春郡主許給了你大兄,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孫沛斐聞言攢緊了拳頭,“母親,斯事已過,這話不必再說了!”

曹氏瞧着孫沛斐神情滿意一笑,自知過猶不及,便不再開口相勸,只輕輕道了一聲,“你大兄最是個刻薄寡恩的,如今征戰在外便也罷了,若是日後回來,怕是顧氏下場堪憂了!”

便不再說旁的話,只柔聲問孫沛斐近些日子止息。孫沛斐心不在焉,口中隨便答着話語,心思已經是不知道飛往什麼地方!

回到朝華居,賴姑姑迎上來,憂心忡忡,“郡主,曹氏此番請您出去意欲何爲?”

“我也不知道,”阿顧道,皺眉想了片刻,“既是想不明白,就不多想了吧!”

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193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曲宴)第70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兄妹)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84章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爭執)第117章第67章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82章第99章第90章第54章第114章第215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匫情)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229章 二三:持寄於行人(之佈局)第14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遇君)第40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解仇)第205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初見)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第149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後果)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81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115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鳴岐軒)第106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八章 :嘆音不覺響(之求情)第14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攤牌)第58章第12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了結)第52章第16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炎涼)第80章第109章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滿杯第74章第212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郎心)第14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兄妹)第166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教訓)第227章 三六:持寄於行人(之風轉)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第87章第189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情願)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問父)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面君)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下)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53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前塵)第186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悽惶)第112章第15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進退)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107章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52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43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賴姑姑)第200章 二八:誰復相尋覓(之送別)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認母)第225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安變)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113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中)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67章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14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第117章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三娘子)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148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菊花簪)第98章
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193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曲宴)第70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兄妹)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84章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爭執)第117章第67章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82章第99章第90章第54章第114章第215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匫情)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229章 二三:持寄於行人(之佈局)第14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遇君)第40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解仇)第205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初見)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第149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後果)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81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115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鳴岐軒)第106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八章 :嘆音不覺響(之求情)第14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攤牌)第58章第12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了結)第52章第16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炎涼)第80章第109章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滿杯第74章第212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郎心)第14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兄妹)第166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教訓)第227章 三六:持寄於行人(之風轉)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第87章第189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情願)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問父)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面君)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下)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53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前塵)第186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悽惶)第112章第15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進退)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107章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52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43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賴姑姑)第200章 二八:誰復相尋覓(之送別)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認母)第225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安變)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113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中)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67章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14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第117章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三娘子)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148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菊花簪)第9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