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公主被太皇太后劈頭蓋臉的斥責一頓,怔然回過神來,忙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拉住太皇太后的衣袖,“母后,寧娘不是這個意思。”她素性溫和,不善與人爭執,剛剛僅有的氣魄不過是出於對阿顧的全心愛護之意,如今氣勢一折,便再也鼓不起來了,“我只是心疼留兒,她是我唯一的女兒,這個孩子吃了太多的苦,我一心想把最好的東西捧給她,只要她過的好,便是我什麼都不要都是心肯的。”

太皇太后嘆了口氣,望着面前的長女,目光中露出悲涼神色。“寧娘,我一輩子只有一子二女。你皇兄雖去了,但終究子嗣綿延,聖人稟性聰慧氣魄宏大,日後執掌天下,用不着我爲他操太多心。只你和瑛娘……你們姐妹兩個命途都多舛,在婚姻上極不順暢,只留下了阿顧這一點骨血,我難道會不心疼,害了她?可是寧娘,”她一拄鳳頭柺杖,神情轉爲沉肅,

“愛一個人,就要爲之計深遠!母后已經老了,甚至連活不活的到留兒出嫁都不知道,你又是這幅提不起來的個性,你有沒有想過,在日後我們照拂不到阿顧的時候,她要憑什麼在這大週上流社會中立身呢?”

公主悚然而驚,怔怔問道,“母后,你的意思是?”

太皇太后涼涼一笑,“既然你我母女都不能成爲阿顧最終的庇護,便只能爲她找一個庇護出來。”

“所以母后你,”公主漸漸明白過來,恍然道,“你讓留兒和聖人常常交往,便是讓他們表兄妹交好,日後讓聖人庇護留兒?”她心中明白過來,便爲之前對太皇太后的誤解愧然起來,慚然道,“母后在我不知道的時候,已經爲留兒費了這麼多的心。我卻不懂事,還暗地裡誤解了母后,着實是不該。只是,”

她想起了什麼,遲疑道,“我瞧着聖人性情冷清,對宮中幾個公主都沒存着幾分情分,留兒不過是他的一個表妹,他又如何能真的對留兒好,日後時時照拂起來?”

太皇太后瞟了長女一眼,拄着鳳頭柺杖,在次間中的七寶羅漢牀*上坐下,道,“你能瞧得出聖人冷情,也算是有些長進。但你對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丹陽公主垂頭道,“女兒愚魯,還請母后見教。”

太皇太后揚起頭,目中露出睿智光芒,“聖人這個人,雖然性情有些清冷,卻絕非沒有感情。宮中的幾個丫頭雖是他的親姐妹,但也正因爲是皇家公主,反而不得真心。且說是妹妹,其實這些年,他和哪個丫頭長久相處過,又如何能養出什麼真情分?反而是表妹,因爲沒有什麼利害關係,才能夠真心相待。這一年以來,我老了臉面,讓聖人親自帶挈着阿顧習書法,他和阿顧之間雖開始的時候出於功利,但相處的久了,誰人能不放點真心?”

她微微一笑,望着公主道,“寧娘,你可記得姚家的那個丫頭?”

公主怔了一下,過了好一會兒,纔想明白,太皇太后說的是姚良女。“母后說的是她?那丫頭當年在丹園出了事,如今已經嫁進了臨清縣公府,據魏國夫人說,已經懷了三五個月的身孕了。母后說她做什麼?”

太皇太后眯了眯眼睛,道,“你可知道,李三郎如今已經爬到了什麼官職?”

“什麼官職?”

“雲麾將軍。”

“呀,”公主小小驚呼一聲,雲麾將軍乃是從三品武職,李朔初初投入軍旅,不過短短一年功夫,便已經爬到了這般地位,可謂是速度飛快的驚人。

太皇太后若有深意的笑道,“是啊!去年洛陽丹園之事,聖人本惱火他污了姚二孃的名聲,打算嚴懲於他,但在弘陽殿見了他一面之後,不知怎的竟也就同意了。李三郎此後便得了御前演武狀元,隨軍入了安西,如今在安西都護張孝瓘手下效命,積累了不少軍功,蹭蹭蹭的將這官職升起來了!這李三郎雖然有幾分勇謀,但能夠這麼快升上高位,不得不說是得了上頭照拂的緣故。寧娘,你說,他是如何得了如今際遇的呢?”

公主聽的過了好半會兒纔想明白過過來,“母后,你的意思是,這李朔是因着姚良女的情分,得了聖人關照,這才藉機擺脫了家事鉗制,一路在官職上高歌猛進?”

“這不是明擺的事情麼?你竟是連阿顧都不如,到現在才明白?”太皇太后恨恨白了她一眼道,又指點她道,“聖人雖然性子清冷,但對於真正放在心上的人,卻是肯下功夫維護的。因爲姚良女,他惱了東都魏氏,卻又擔心直接徹查讓人聯想起丹園之事,損了姚二孃名聲,對姚二孃不利。忍了好些日子,方借了魏家行刺你的藉口狠狠發作魏家,一個家族經此一事,百十年間是再也爬不起來了。聖人爲了姚二孃所作還不僅僅於此。——這姚二孃不過是貞順皇后的孃家侄女,從小和聖人一處長大,也積下了如是情分。咱們留兒是比她差了家世還是差了才德,難道竟連她也不如?我也不指望聖人將阿顧看的多重,只要他日後願意爲阿顧出頭,且對阿顧的夫婿稍加照拂,顧家就不敢動阿顧分毫,日後便是誰娶了阿顧,也都得掂量掂量,不敢隨意薄待。”

太皇太后苦口婆心述說,丹陽公主這才領會了她的一片苦心,感念道,“母后籌謀深遠,寧娘自是信服的。只是,”她心中七零八落,上下吊墜,依舊存了一絲疑慮,囁嚅問道,“母后您爲留兒打算是好,但留兒終究年紀幼小,若是對聖人生了一絲半些兒情思,可怎生辦呢?”

太皇太后淡淡一笑,揚頭看着殿外光明,“可見你這個做孃的,還不夠了解女兒。阿顧見事比你還明瞭幾分,似她這般水晶心肝,知道什麼事是做得的,什麼事做不得,如何會犯下這等錯?”

望仙殿乃是唐貴妃的住所,自貴妃建興五年(周曆88年)入宮之後,神宗皇帝的恩寵便盤旋在這座宮殿之上流連不去。望仙殿閣入目華麗高軒,連一旁的柳枝都彷彿比旁的地方多了幾分明媚。

“顧娘子,”貴妃的大宮人長生出來,右手壓着左手置於腹部左側,輕輕福身行禮,“萬福,貴太妃請你進去。”

阿顧點了點頭,“有勞了!”

望仙殿是神宗皇帝傾力爲寵妃唐貴妃打造的宮殿,單從它的地理位置,離神宗皇帝寢宮神龍殿不過六十丈之遙,便可窺見唐貴妃的盛寵。如今,這座宮殿雖因着男主人的謝世,而收斂起了所有的豔麗色澤,但阿顧剛剛行到殿門前,便可覺熏天氣息撲面而來,依舊富麗堂皇,猶如人間仙境。

阿顧踏進殿中,只覺得殿中櫻黃色鏤空團繡牡丹富麗繁華,猶如隔花籠霧;厚實鬆軟的乳白宣州長絨地衣彷彿雲端,十六盞六角玻璃美人宮燈,風流嫋娜。殿中銀鏤空牡丹紋香爐嬸嬸吐納着玉華香,唐貴妃倚於殿中紫檀羅漢牀上的扶手上,娥眉微蹙,宛如一段煙雲遠山,一旁暖閣之中,絲竹之聲輕聲撥動,聲十來個十四五歲薑黃衫子緗色羅裙的小宮人依水而立,捻着月白手巾,唱着曲兒,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曲調清泠宛揚,唱曲的小宮人個個眉清目秀,氣清年幼,歌聲清越,雖有十來個人一起發聲,竟如同一人唱出一樣,清婉動人。

阿顧如有所感,爲小宮人的唱曲牽動情腸。

這首曲子,正是神宗皇帝御製的《好時光》。

神宗皇帝愛好樂舞,在世的時候,和唐貴妃志趣相偕,姬琮親自擇取梨園善歌舞者,指點樂律,貴妃亦編排歌舞,意興濃的時候,帝妃二人一個彈唱,一個領着舞伎跳舞助興,恩愛非常。

這一曲《好時光》,據說便是神宗皇帝情濃意酣之時,爲唐貴妃度寫的曲子。其中所謂“蓮蓮臉嫩,體紅香”的字句,正是書寫唐貴妃睡興時候的嬌態。如今,斯人已經逝去,獨留下思念情人的唐貴妃,坐在承載着他們多年甜蜜記憶的殿堂上,依着熏籠垂目思念着那個曾經爲自己畫眉梳妝的男子,神情蕭條。

阿顧道了一個萬福,“貴太妃萬福。”

唐貴妃從往日情思中回過神來,忙坐起身,伸手拭了腮邊一滴淚意,道,“阿顧,你來了啊。快坐吧!”

阿顧垂眸,在宮人七兒奉上的月牙凳上坐下,微笑着道,“想着貴妃曾經囑咐我來望仙殿拜見,今兒個收拾好了,便過來見見……”如今看來,也許自己是挑錯時候了。

唐貴妃卻淡淡一笑,道,“你來了也好。你若是再來遲一兩日,便見不到這座望仙殿了。”

阿顧愕然“貴妃的意思是?”

唐貴妃擡眸,瞧了瞧望仙殿中華麗鋪張的陳設,一雙明眸之中露出眷戀不捨之意“過兩天我就要搬到太極宮西北的昭慶殿去了。以後這座望仙殿就算還在,也不在是從前的望仙殿了。”

先帝逝世,新君登基,後宮的宮殿就必須空出來爲新皇將來的妃嬪騰出位置。至於原來居住在這些宮殿裡的太妃,則需搬到太極宮的西北一隅專爲太妃備下的宮殿區。因此,江太妃從東都回來,沒有住回從前居住的飛霜殿,而是直接遷入太極宮西北的鶴羽殿。哪怕盛寵如唐貴妃,因着新帝年紀不大,繼位之後很快就臨幸東都,偌大的太極宮沒有留下幾個人,纔在望仙殿多眷留了一段時光,但到了此時,也不得不搬到太極宮西北被太妃居住的昭慶殿去。

阿顧一時啞然。

一朝天子一朝臣,本就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望仙殿中神宗皇帝十年不落的恩寵,最終以這樣的方式落下帷幕,令人傷感,卻在意料之中。

她默然了片刻,開口道,“貴太妃請節哀。昭慶殿想來也是很好的,只要貴太妃記得皇舅舅的情意,便算是不在望仙殿,也沒有什麼區別。皇舅舅若是在世,想來不願意看到貴妃娘子如此自苦。”

唐貴妃擡頭看了一眼阿顧,脣角綻出一抹微笑,道,“你倒是個會說話的!三郎都不在了,我也不過是有一天,沒一天的熬着罷了。”她目光流轉,整個望仙殿似乎都因爲她頹然的目光而哀傷黯淡下來,

“若是你皇舅舅能見了你,一定很高興。你皇舅舅生前和我在一起的時候,時常提到你。”

提起自己的舅舅,阿顧也有些難受,“是麼?”

“怎麼不是呢?”唐貴妃記起了神宗皇帝,春花一樣的面龐上頓時明豔動人起來,“你皇舅舅一直沒有放棄讓人尋找你的下落,他總說,他和丹陽公主兄妹感情極深,丹陽公主只有這麼一個女兒,他若不能幫妹妹找回你,一輩子都不能心安。那一年,他在望仙殿中過年。阿燕得了一個燈花,開心的很,便求着你皇舅舅將她想要許久的和闐玉佩賞給她,你皇舅舅答應了她,卻忽然說起來,‘不知道你顧家表妹如今流落在什麼地方?若是我有生之年能尋回,也算是彌補我一生的遺憾了……”竟是徑自在自己面前說起了她和神宗皇帝的舊事。

阿顧一直耳聞唐貴妃的美豔,回宮一見,唐貴妃的容貌果然名不虛傳,但除此之外,她所呈現出來的性情十分乾淨,彷彿碧空下的湖水一般,高興了便晴空萬里,發惱了便波濤洶涌,雖熱烈明媚,卻也純淨天真。

曾經寵貫六宮的唐貴妃,竟是這樣的人麼?

“阿顧,”唐貴妃頓了一頓,歉然對阿顧道,“阿燕是我的女兒,不過有些任性,她性子不壞,你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和她太計較。”

“貴妃娘子多慮了。”阿顧笑着道,“八公主是我的嫡親表姐,我們本當和睦相處,如何會相互計較?”她瞧了瞧殿外的天色,“天色近午了,阿顧先告退了,過些日子再來探望貴太妃。”

“也好。”貴妃點了點頭,帶着一絲意興闌珊。

阿顧退出了殿,從宮人打起的簾子下出殿的時候不經意的回頭看了一眼,唐貴妃維持着托腮的姿勢,入神的聽着那一支《好時光》曲,面上神色懷念而又悵然。

她垂了目,將望仙殿的所有綺麗和深情的記憶,都關在了塵封的記憶裡!

阿顧回到於飛閣,聽聞公主留言,便立即往觀雲殿,“阿孃,”

“聽說你之前找我過來,是有什麼事麼?”

公主擡起頭,瞧着近前的女兒。見着天光清朗而幽微的照耀下,阿顧的面色纖薄而明媚,目光清澈而坦然,絲毫不像是爲兒女私情而縈懷的模樣,不由心中暗暗慚愧。枉自己自詡疼愛女兒,不想卻還是不如母后瞭解阿顧的心性,倒是枉做了小人。

“沒什麼,”她笑着岔開了話題,“只是想着你剛剛回到長安,長安和東都的氣候不同,怕你不大適應過的不適。所以找你過來看看。”她瞟了阿顧一眼,“怎麼,難道阿孃只能有事才能找你麼?這大半天沒見了,阿孃就不能想你麼?”

阿顧不疑有他,投在公主的懷中,笑道,“我也想阿孃了,但凡離了,就想。真想天天就賴在阿孃身邊,永遠不分離。”

“你呀。”公主彈了彈她的額頭,嗔道,“甜言蜜語!”

“這段日子有賴姑姑照料着,我挺好的,吃的好,睡的好,沒什麼不適,最近也確實覺得精神頭比從前足了。”阿顧揉了揉額頭,笑着道,“我現在是覺得,賴姑姑果然是有幾分真本事了!”

“自然,”公主笑着道,“若非她有拿手絕活,你阿婆如何會特意把她給到你身邊。留兒,”她頓了頓,道,“你日後,要記得孝順你阿婆。”

“這是該當的,有什麼好說的,”阿顧道,湊到公主耳邊,嘻嘻道,“阿孃,我答應過練好字後給阿婆抄佛經的,如今,我已經開始抄《藥師經》了,等到抄好了就送給阿婆,給她平日裡看。你可不能偷偷告訴她……”

“好,”公主笑的舒心開懷,“阿孃不告訴她!”

阿顧在太極宮住下,除了早晚到永安宮向太皇太后晨昏定省以及往太妃處習書,便都留在於飛閣中誦書練字,十公主這一陣子卻十分忙碌,她到了開蒙的年紀,從東都回來,便得了一位女師。姬紅萼不討厭唸書習字,卻對騎射之事更感興趣,壯着膽子求了姬澤,姬澤微微一笑,倒也應允了她的請求,果然爲她安排了一位教授騎射的師傅。

這一日,她從永安宮中給太皇太后請安出來,姬紅萼跟在一旁一道,喚道,“阿顧。”

“阿鵠,”阿顧回過頭來,瞧見姬紅萼,燦然一笑,“好些日子沒見,你好像黑了一些?”

“這些日子我跟着周女師在校場上學騎馬,”兩個人沿着永安宮前的宮道向回走,姬紅萼道,“曬了好些太陽,自然就變黑了。周女師給我挑了一匹小牝馬,只有半人高,脾氣溫馴,十分聽我的話。我騎它跑的可暢快啦!”

阿顧頓了片刻,笑着道,“這樣啊,聽着真好!”

姬紅萼看着她有些泄氣,阿顧足疾未愈,不能騎馬騎射,自己想要和她分享自己的快樂,可是這樣的話似乎不太適合說了。她抿了抿脣,轉頭吩咐身後的凝朱,“凝朱,將我備的東西拿過來。”

凝朱上前,遞出一個朱漆方匣。

“這是什麼?”阿顧好奇問道。

姬紅萼接過漆匣子,對阿顧道,“阿顧,你看看呀!”圓眸之中含着一絲期盼之意。

“嗯?”阿顧微微訝然,打開匣子,見匣中明黃色襯袱上,一串蜜蠟手串靜靜的躺在其中,蜜蠟珠子個個顆粒飽滿,色澤潤透,散發着淡淡的清香。雖然並不明白姬紅萼的用意,阿顧還是讚道,“這蜜蠟串肌理細膩,觸手溫潤,算的上是上品了。”

“是麼?你喜歡就好。”姬紅萼道,面上微微泛紅,吭吭嗤嗤的大半響,咬了咬牙,下定決定,一雙漂亮的圓眸望着阿顧道,“阿顧,這個蜜蠟手串是我珍藏的東西,現在我把它補送給你,和你把巧巧換回來,好不好?”

阿顧的眸子因爲詫異而微微睜大。

姬紅萼面紅耳赤,她雖年紀幼小,但素性豪邁,從來沒有做過送出去的禮物又索回的事情。如今見着阿顧掩飾不住驚訝的神情,只覺得臉上一陣陣的燒,有心想打一個哈哈說算了,但想着姬洛對自己的好處。忍了下來,喚道,“阿顧,算我求你這一次可好?”聲音帶着微微的祈求。

阿顧慢慢回過神來,咯咯一笑,一雙眸子彎成了嫵媚的新月,調侃道,“原來如此呀!”

姬紅萼瞧着她面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又羞又惱,狠狠跺了跺腳,發狠道,“阿顧,你到底答不答應,給我一句話吧。”

“瞧阿鵠你說的,”阿顧抿了抿自己的鬢髮,故作正經,脣邊笑意卻收也收不乾淨,“所謂‘君子不奪人所好’,巧巧於我不過是一隻解悶的鸚鵡鳥兒,於阿鵠你,卻是心頭好,我自當奉還,又何必取什麼蜜蠟手串呢?”

姬紅萼面上一怔,眸中劃過一道感念神情,卻依舊堅持道,“阿顧,你待我好,我記得。但是不成。做人的道理一是一,二十二,你這麼想是的事,但我當日卻是該當給你一份禮的。你若是不肯收下這份蜜蠟手串,那麼,我也不好意思要回巧巧了。”

阿顧見她固執,只得取過木匣,將蜜蠟手串套在腕上,嘆道,“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也只好笑納了!”

姬紅萼面上的笑容便瞬間明朗起來,攬着阿顧道,“好阿顧,你最好了!”

秋意高爽,永安宮旁的楓樹落了一地的葉子,鮮紅明媚。阿顧道,“既然我已經戴了你的蜜蠟手串,一會兒回去,就命人將巧巧送回到你的屋子去。”

“阿顧,你等等我,”姬紅萼在後頭待了會兒,猛的追上來,挽住阿顧的手,笑吟吟道,“我和你好久沒有在一處聚了,今兒個難得天氣好,便去你的於飛閣盤桓盤桓吧。”

“嗤。”阿顧忍不住短促笑出聲,瞧着姬紅萼紅了臉,不忍說白話打了姬紅萼的臉面,笑着道,“好啦,我們一處走吧。”

她邀着姬紅萼進了西次間,在上座紅檀羅漢牀兩側坐下,吩咐綈兒道,“去上飲子過來。”

綈兒屈膝應了,從打開的簾子中出去,不一會兒,便端上來一個托盤,將一盞盛着扶芳飲的琉璃盞放在姬紅萼面前,又將靠近後頭的另一盞薑絲橘子飲放在阿顧面前。姬紅萼飲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扶芳飲,餘光瞟見阿顧面前的秘色蓮花盞中冒着徐徐熱氣,裡面金黃色的橘片在溫湯中舒展果絲,瞧着十分溫暖,於是好奇問道,“阿顧,你什麼時候開始喝這橘子飲了?”

“回長安以後就開始了,”阿顧抿了一口溫煦的橘子飲,笑着道,“賴姑姑說我身體底子弱,薑絲橘果飲日常熱飲,能夠溫身補氣,調理身子。”

“這樣啊,”姬紅萼點了點頭,“瞧着倒是挺好喝的樣子,不如給我也……”

一段尖銳嘶鳴從裡面梢間傳出,聲音淒厲尖銳,姬紅萼霍然起身,三步並作兩步奔到西梢間簾下,打開簾子張望進去,渾身一震,面色慘白。

阿顧焦急惶然,忙命了羅兒推着自己過去看,她坐在輪輿之上停在姬紅萼身後,從撩起的珠簾下望進去,見了殿中情景,“呀”的一聲驚呼出聲,用左手掩了口。

梢間是阿顧平日裡獨自起居之處,西北角香几上的冰鏤梅花紋白玉香爐被打翻在地上,炭灰濺了一地。直櫺百花窗下的金絲八角鳥籠正在空中輕輕搖晃,籠門大開,裡面的綠尾鸚鵡已經不見了蹤影。兩三根綠色的羽毛落在地上,一片凌亂,棕紅長絨地衣上滴着幾滴鮮血,那血跡一路延伸,直到窗邊,才漸漸消失。

作者有話要說:十公主自得知鸚鵡唸的詩的奧妙後就一直想要回鸚鵡,但她一直忍到回長安有東西能夠交換給阿顧的時候,纔對阿顧開口。。。。小女孩子還是有着自己的原則的!

唐玄宗李隆基曾經做過這麼一首《好時光》,詞如下: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這是一首瞧着簡短又簡單的豔詞。各位姐妹們都是從小到大語文課的過來人,對於這首詞怎麼理解自然自有自的判斷。對於我而言,這首詞前半闕“蓮臉嫩,體紅香。”就是寫楊貴妃的。貴妃是四大美人之一,以胖聞名。這“蓮臉嫩,體紅香。”豈不是活脫脫貴妃的寫照?

爲了介紹這首詞,貴妃的判詞特意拖到了今天才發出來。

貴妃唐真珠判詞(本事詩):

神仙妃子懾周皇,驪院煙塵掩故章。

聖主賓辭回不轉,隔池猶唱《好時光》!

貴妃娘子和三郎的好時光,回不去的好時光。

感謝投雷的土豪喲!

阿眠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28 17:11:21

pal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29 05:24:23

阿眠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9-04 19:30:44

麼麼噠,愛你們!

第166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教訓)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88章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215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匫情)第148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菊花簪)第12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了結)第78章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遊園)第94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43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賴姑姑)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106章第91章 十七:杜鵑竹裡鳴第105章第75章第100章第72章 十四:羅綺垂新風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205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初見)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64章第14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攤牌)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216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孫反)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105章第81章第224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盟約)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獄)第84章第172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定計)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審心下)第56章第108章第78章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43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賴姑姑)第207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轉折)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第117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56章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204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遠行)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224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盟約)第75章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第117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上)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195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當戶桃花)第62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15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傷逝)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104章第84章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翻轉)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83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62章第47章 八:嘆息不覺響(之趙王反)第178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蘆花雪)第87章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55章 十:芳風散林花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15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書肆初遇)第70章第83章第105章第81章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遊園)第179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坍塌)第117章
第166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教訓)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88章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215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匫情)第148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菊花簪)第12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了結)第78章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遊園)第94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43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賴姑姑)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106章第91章 十七:杜鵑竹裡鳴第105章第75章第100章第72章 十四:羅綺垂新風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205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初見)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64章第14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攤牌)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216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孫反)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105章第81章第224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盟約)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獄)第84章第172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定計)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審心下)第56章第108章第78章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43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賴姑姑)第207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轉折)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第117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56章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204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遠行)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壽光公主)第224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盟約)第75章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第117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上)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195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當戶桃花)第62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15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傷逝)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104章第84章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翻轉)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83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62章第47章 八:嘆息不覺響(之趙王反)第178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蘆花雪)第87章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55章 十:芳風散林花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15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書肆初遇)第70章第83章第105章第81章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遊園)第179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坍塌)第1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