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八:嘆息不覺響(之趙王反)

仙居殿中,太皇太后聽了下人稟報,揮退了人,嘆了口氣,問道,“梅娘,你說,我是不是太忽視十丫頭了?”

仙居殿中的兩位掌事姑姑,安姑姑服侍太皇太后多年,精明能幹,性子活潑謔笑,很得太皇太后喜歡,所有人卻都知道,嚴肅板刻的梅姑姑纔是最得太皇太后信重的。梅姑姑從太皇太后還是安王府中的一個小小滕時就開始跟在太皇太后身邊伺候,陪着太皇太后一步步成爲孺人、皇后、太后乃至於如今的太皇太后,威重天下,可謂是太皇太后的心腹之人。此時梅姑姑陪坐在太皇太后身邊,因着對太皇太后的恭敬斜着身子只落了半座,淡淡笑道,“太皇太后膝下孫子、孫女衆多,偶有顧不過來,也是有的。但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又怎麼會沒有慈心?十公主若是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會白傷心這一場了!”

“你啊,”太皇太后笑着睨了她一眼,搖了搖頭,“你從來都是隻護着我。”她回憶起昔年往事,目光微帶傷痛,“十丫頭是三郎最小的女兒,生母低微,當初又因爲那件事情,不得三郎喜歡。我便難免忽視了點。這些日子,因着阿顧經常帶在身邊,見的多了些,倒覺得是個聰明孩子,雖境遇不太好,難得的倒是心性磊落,梅娘,以後遇到她的事情,記得多提醒我一些!”

暮色裡的太初宮有一種蒼茫的美感,阿顧坐在羅漢牀*上,合了手中盛着核桃白果羹的琉璃盞,望着窗外的檐廊。

荔枝乃嶺南佳果,滋味鮮美,離枝三日則色變。能下命令嶺南官員快馬專爲唐貴妃進恭荔枝,可見得神宗皇帝對唐貴妃的盛寵。

貴妃的盛名,縱然是從前在湖州鄉下的三娘子也是聽說過的。聽聞,神宗皇帝性和多情,博有寵愛,直到唐貴妃進宮之後,驚爲天人,竟冷落了六宮三千粉黛,從此只獨寵貴妃一人。湖州鄉間的百姓提起唐貴妃,都是讚歎:一個女子,能夠令君臨天下的皇帝爲了她而不要其餘女人,唐貴妃會是多麼樣的絕代風華!

自己從前也十分羨慕唐貴妃,但不知怎麼,進了太初宮之後,接觸到江太妃的品性高潔,清靈自守之後,忽然開始憐惜起江太妃的寂寞起來。

唐貴妃獨得了神宗皇帝的眷寵,兩個人在長安宮城中相親相愛,猶如一對神仙眷侶,在他們愛情羽翼下的暗處,那些被神宗皇帝冷落在身後的後宮妃嬪,色澤是多麼的黯淡!

阿顧的鳴岐軒一片寧靜,十公主居住的臨波閣中最近卻洋溢着一片歡聲笑語。

當日之事後,十公主得了太皇太后和皇帝連接的賞賜,面上歡喜,就是臨波閣上下的小丫頭走起路來,都帶了比平日更快的風聲。

“平日裡都是我往阿顧你那去,”姬紅萼坐在臨窗下的羅漢牀上,感受着閣前池子上吹拂來的剪剪池風,盈盈笑的看着阿顧,“今兒個,好容易你到我這兒來了,就讓我好好招待你一番吧!”

“我們家公主說的是呢,”凝朱也抿脣笑道,凝朱今年十八歲,是姬紅萼身邊的大丫頭,掌着姬紅萼身邊的一應大小事務,稟性溫柔沉默,今日裡也主動開口說話道,“今天就讓碧桐妹妹和杏兒、桂兒幾個小丫頭也都歇一歇,由奴婢帶着小丫頭伺候着,保管教顧娘子不會缺了什麼去。”

碧桐便瞧着阿顧,阿顧笑着點了點頭,“也好。”

凝朱讓臨波閣的小丫頭領着碧桐和杏兒、桂兒去了次間旁的耳間,自己又親自奉了果子和飲品來,在一旁殷勤伺候。阿顧打量着四周,十公主的臨波閣收拾的頗爲清爽,帳幔用的是清爽的湖綠色,裝飾風格簡潔利落,更像是一個男孩的房間,而非一個女孩的柔軟閨房。靠牆擺設的翹頭柵足案上黃綾子裹了兩本書,看的出來珍而重之的樣子。

姬紅萼瞧見了阿顧好奇的目光,面上閃過一絲羞澀歡喜之意,“這是前些天皇兄命人送過來的。”

“哦?”阿顧怔了怔,心中明白過來,也替姬紅萼歡喜,嘴角微微的翹起來,瞧着姬紅萼,見她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大大的圓眸子裡閃爍着喜悅的光芒,顯見的十分喜悅。

“竟是這樣?恭喜阿鵠你了!”

姬紅萼抿嘴笑道,“皇兄說我今年已滿了六歲,回長安後也該進學開蒙了。特賜下一部《詩經》,一部《論語》,盼着我日後能好好進學,不墮了姬氏名聲。”

阿顧點頭,取過御賜詩集,翻開書封,見雪白扉頁上題着一行小字:辛丑年六月戊亥贈第十妹,一手漂亮的飛白書,氣勢如虹似乎衝破紙面而出,其下落款之上,用紫都印泥嵌了一個章。

“木石居士!”她念道。

“嗯,”姬紅萼快活的點了點頭,一雙圓眸笑着眯成了一雙縫兒,“這是皇兄的閒章。因着只在親近的人中使用,沒有幾個人知道的!”

“這樣可好,”阿顧放下了手中的書卷,笑眯眯道,“前個兒你嚷的那麼傷心,如今聖人送了着兩本書來,可見得你皇兄是記得你這個妹妹的!”

姬紅萼難得的害起羞來,“哎呀,是我當日不懂事,錯怪皇祖母和皇兄了!”

仙居殿的小宮人前來稟報,“十公主,顧娘子,奴婢奉太皇太后的命,前來稟報兩位。明日在億歲殿設家宴,請十公主和顧娘子到時候前來參加。”

阿顧和姬紅萼對視一眼,點了點頭,答道,“知道了!”

神宗皇帝過世未滿一年,如今皇帝和先帝的皇子公主尚在熱孝之中,宮中很少設大宴,只是這回燕王姬洛離宮日久,剛剛從潼關離宮回來,爲了歡迎他,又兼着一點點補償十公主的意思,方在億歲殿中設了一席小宴。

仙居殿東側的億歲殿門戶大開。殿中設了一張長桌。宮人們捧着一個個精緻的牙盤,將珍饈食物如流水一般的送進了大殿。

太皇太后坐在長桌上首,笑道,“雖說還在你們父皇的孝期,宮中的大宴是開不了了。但我們畢竟是一家人,偶爾聚在一處吃一頓飯,也是應當的!”

姬澤笑道,“皇祖母說的是。”

“瞧着你這個模樣,”燕王姬洛剛剛從潼關回來,還帶着一點點風沙之意,此時挨着十公主身邊坐下,問道,“好像比從前又瘦了不少,我不在宮中的時候,你可受委屈了?”

“阿兄,”姬紅萼眸中閃過喜悅色彩,微微一笑,“誰說我瘦了,我明明長高了不少。皇祖母和皇兄待我都很好。”

“是麼?”姬洛意殊不信,淡淡諷刺一笑,,“我怎麼聽說,那日的荔枝沒有分到你那兒呢?”

姬紅萼一噎,辯解道,“那是個意外。再說了,我後來在鳴岐軒和阿顧一道吃了很多荔枝。那果子滋味可甘甜了,我很想留一些等你回來給你嚐嚐,可惜荔枝不能保存,竟是不能如願了。”

姬洛嘻嘻一笑,“我一個皇子,這點果子,還盡惦記着不成?”

上座上,太皇太后瞧了一眼明媚可愛的姬紅萼,笑着望着面前的菜餚吩咐道,“這道牡丹燕菜不錯,給十公主嚐嚐。”

姬紅萼的目光中閃過一道愕然驚喜之色,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對着上座的太皇太后拜道,“阿鵠謝過皇祖母。”

太皇太后一笑,“阿鵠,你是個乖巧的孩子!”

阿顧瞧着太皇太后和皇帝、燕王公主祖孫,目光中閃過一絲欣羨。回過頭來,瞧見丹公主溫暖的目光,丹陽公主伸手,替她將一絲飛散的鬢髮掠到腦後,抿着嘴安撫的笑了一笑。

阿顧便也朝阿孃笑了一笑。

這個世上每個人自有自己的福分,自己能夠擁有阿孃全心的疼寵,已經很好了!

億歲殿中和樂融融,殿外忽的傳來些微喧譁之聲,過了片刻,內侍高無祿從殿外進來,急急稟道,“聖人,趙地傳來八百里加急軍情,還請聖人趕快到前朝去。”

姬澤霍然起身,轉身對着太皇太后拜道,“皇祖母,孫兒有事在身,先行在此告退。”

“等一等,”太皇太后嚴詞喚道,揚聲問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殿中一片寂靜。高無祿轉頭偷偷瞧了姬澤一眼,不敢出言。

“怎麼,”上座之上,太皇太后的聲音揚高,帶着一絲寒意,“有什麼事不能於我說麼?”

高無祿驚的渾身一顫,將頭深深的伏了下去,“奴婢不敢。”

“趙地傳來消息,趙王殺了王傅池衡和潞州刺史崔與義,發表檄文,言陛下得位不正,當肅寰宇,正天下,已經是興軍叛變了。”

“什麼?”太皇太后驟然而起,只覺得眼前一陣暈眩。

趙王姬沉乃神宗皇帝第六子,生母吳賢妃,也是太皇太后的親孫子。如今他起兵造反,子孫同室操戈,太皇太后一個老婦人自然承受不住。“皇祖母,”姬澤扶住了她,冷靜勸道,“六皇兄雖大逆不道,但大周將士定然不會讓他得逞,你就放心吧!”

太皇太后回過頭來,瞧着面前的這個孫子,脣邊慢慢的逸出了一抹笑意,“是麼?”

“母后,”公主也撲了過來,望着自己年老的阿孃, “你怎麼樣?可不要氣病了!”她扶着太皇太后的另一邊身子,面上帶着單純焦灼而擔心的神情。

太皇太后忍了又忍,方忍下了心頭的火氣,道,“我沒事。天也不早了,讓孩子們都散了吧。”

燕王和十公主噤若寒蟬,由着宮人將自己領了出去,阿顧隨着一塊出殿的時候,擔憂的回頭望了一眼。殿中宮門深深,太皇太后、公主和皇帝姬澤的身形都掩映在重重的流簾暗光之中。

“怎麼會這樣呢?”姬紅萼立在殿外遊廊上,略有一些失魂落魄,喃喃問道,“六皇兄怎麼會反叛?”

阿顧無言以答,她對這位趙王從未見過,自然也無法有什麼反應。

“怎麼不會?”她的身後,姬洛的脣角凝起了一抹和他的年紀不相符合的譏諷笑意,“太極宮中的那張寶座那麼吸引人,自然便有人願意付出一切去搶。”

姬紅萼沉默了一會兒,上前抓着阿顧的手,“阿顧,剛剛還沒有上多少菜餚,趙王兄反叛的消息就到了,我們還沒有吃多少東西,不如我們到你那兒去,讓金鶯、碧桐再上點東西用吧。”

“好,”阿顧點了點頭,回頭望着姬洛,“燕王要不要到我房裡坐一坐?”在宮中與這位燕王表弟也曾再次遇見幾次,面上雖然言語客氣,但交情不深。阿顧發出邀請,姬洛微微意外,擡頭看了阿顧一眼,側頭想了想,應道,“也好。”

碧桐從鳴岐軒中迎了出來,見了阿顧,詫異問道“娘子,你怎麼……?”金鶯已經是從阿顧身後走出來,使了一個眼色,吩咐道,“別問了,上一些糕點上來。”

碧桐瞧了瞧阿顧和來軒中做客的燕王,十公主,施了一禮退下,不一會兒,領着杏兒、菊兒奉上糕點茶羹。

經過了之前億歲殿上的事情,無論是阿顧,還是姬洛、姬飛萼此時都沒有什麼胃口,就着糕點勉強吃了幾口。

億歲殿中,公主急急的看着太皇太后,“母后,你不要太着急。”

太皇太后看着年輕的皇帝。

他站在殿上,年輕的腰身挺的筆直,好像一頭初生的豹子,優容而帶着蔑視天下的驍勇。

“聖人,”她揚聲質問,聲音尖銳猶有質,“我問你,當日武陽殿議事之時,你命裴儼爲潞州行軍大總管,鎮守朔方,又調走了地在潞州北境的河東承天軍,是否便是料着有這麼一天,故意縱容了局勢的發展?”

姬澤脣角微微的翹了一翹,開口道,“皇祖母——”

“聖人,”太皇太后忽的揚高了聲音,“我不想聽假話!”

姬澤怔了一怔,面上本就有些淺淡的笑意退去,面色沉肅,答道,“是。”偌大的宮殿妝飾華麗而空曠,宮人噤若寒蟬,越發顯得皇帝的這一聲擲地有聲。

太皇太后氣的渾身發抖,伸手指着面前年輕的皇帝,“你怎麼敢?你怎麼敢?趙王姬沉,他可是你的親兄長啊。”

“兄長?”姬澤嗤了一聲,不屑的撇了撇嘴角,冷笑道,“朕可沒有這樣發檄文聲討君上的逆賊兄長!”

作者有話要說:牡丹燕菜:

洛陽水席的頭道菜是“牡丹燕菜”,原稱爲“假燕菜”,據說是當年女皇武則天欽點的。據說主菜是蘿蔔,配以各種美味配菜。

我們來回放一下之前的劇情:西域達奚部叛變,皇帝和太皇太后就是否出兵平叛發生爭議,皇帝從湖州接回阿顧,挾此恩情要求公主幫忙向太皇太后求情。太皇太后同意安西都護府出兵。

(以下正文:)

太皇太后點了點頭,疲憊道,“此次出兵碎葉城,安西兵力空虛,就近從朔方軍裡調一些兵西上補上吧。”

“是。”皇帝躬身恭敬應了,想了想,開口道,“皇祖母,朔方軍本有守土之責,若將之抽調一空,似乎有不妥。不若從河東軍裡抽調一部分?”

“也好。”太皇太后沒有在意,隨口應了。“時候不早了,我老婆子先回去了。”

殿中臣子在她身後跪拜道,“臣等恭送太皇太后!”

……

皇帝抽調的河東軍中的承天軍就是安置在趙王封地旁的守軍。周朝使用和唐朝相似的府兵制,府兵分散在全國各地州府之中,承天軍坐落在潞州,承擔着監視趙王姬沉,震懾藩王的責任。它們被抽調了大部分兵力,對於趙王姬沉的壓力就驟減了!

趙王姬沉乃先帝神宗皇帝第六子,生母吳賢妃。自神宗朝三庶人事件後,唐貴妃愛子十一皇子姬淄暴死,思太子姬泊、及光王姬汐、粵王姬瀚廢爲庶人。趙王姬沉自認爲自己除了一個身體多病的兄長寧王外,在皇帝諸子中居長,生母位份高貴,是最有資格做太子接任帝位的。沒想到,神宗皇帝卻選了默默無聞的九皇子姬澤。姬沉認爲自己年紀比九皇子姬澤居長,生母位份比姬澤高(在追封姚皇后前,)卻輸給了姬澤,十分不服氣。

趙王姬沉性子桀驁,就藩之時態度不馴,到了封地之後一直有反意。皇帝有意調走承天軍,給了他寬鬆的謀反的條件。想要看看這位兄長是否會謀反。結果姬沉不負皇帝衆望便抓住機會謀反了!

雖然趙王只是個性子暴躁,隨意蹦躂一下的炮灰,但是boss大人舉手投足之間就給他設了個陷阱,誘使犯罪。確實是神人。對於皇帝來言,姬沉是未來可能的敵人,於其一直忍受,不如在還沒有成氣候的時候挑破,抓緊撲滅。

但對於太皇太后來說,趙王也是她的親孫子,自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且指責皇帝的行爲。也不要怪太皇太后沒有察覺,誰閒心沒事幹去懷疑自己孫子要造反啊。這是和皇帝的預設立場不同。

第八章是東都的最後一章,故事進入疾風暴雨節奏,然後很快結束,就要閃回長安了。撒花!哦也!

鳴謝:

定音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27 06:53:57

蘭宮千羽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27 12:21:48

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滿杯第71章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中)第72章 十四:羅綺垂新風第57章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195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當戶桃花)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15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結好)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139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婚嫁)第78章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樑王)第216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孫反)第76章第15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進退)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巧巧)第71章第85章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第117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萬福禮)第69章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第124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夢示)第15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風雲)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內情)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111章第56章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經年)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15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傷逝)第223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殺意)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審心下)第117章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225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安變)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57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77章第179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坍塌)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95章第184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哥哥)第205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初見)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219章 企想遠風來(之謀算)第223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殺意)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59章 十一:逢儂多欲擿第46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荔枝)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121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拒絕)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113章第63章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123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花讖)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213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妾意)第73章第106章第103章第97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爭執)第八章 :嘆音不覺響(之求情)第119章第64章第84章第172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定計)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196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迴環)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
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滿杯第71章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中)第72章 十四:羅綺垂新風第57章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231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弒弟)第195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當戶桃花)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15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結好)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139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婚嫁)第78章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樑王)第216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孫反)第76章第15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進退)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巧巧)第71章第85章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第117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萬福禮)第69章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第124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夢示)第15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風雲)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內情)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上)第111章第56章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經年)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15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傷逝)第223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殺意)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審心下)第117章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225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安變)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57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貴女)第77章第179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坍塌)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95章第184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哥哥)第205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初見)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聖人)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219章 企想遠風來(之謀算)第223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殺意)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59章 十一:逢儂多欲擿第46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荔枝)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121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拒絕)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113章第63章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了情)第123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花讖)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213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妾意)第73章第106章第103章第97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爭執)第八章 :嘆音不覺響(之求情)第119章第64章第84章第172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定計)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196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迴環)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