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

綠尾鸚鵡在金絲籠中撲啦啦的展翅撲騰,姬洛站在窗下,望着八角金絲籠中的巧巧,神色怔忡。

“趙王兄是先帝第六子,”姬洛忽的開口,慢慢道,“他的母親吳賢妃娘子性子極好,宮裡的人都很喜歡她。……自天冊二年那件事之後,父皇成年的兒子只剩下了四個,六皇兄出身高貴,年紀又偏長,曾經最得父皇寵愛,自以爲是繼承國祚的不二人選,沒想到後來父皇卻立了皇兄爲皇太子,六皇兄去國離京,向天賭咒,此後不返京城,沒有想到——竟有今日之事。”

阿顧靜默不語,她不知道說什麼好。她在這座宮廷中歸來的太遲,參與的時日也太短,對於神宗朝那段風雲往事絲毫不曾知曉,這些大周王爺公主之間的親情她也並不真正瞭解,只得看着面前的燕王和十公主,乾巴巴勸道,“你們也不必太擔心。”

姬洛煩躁的一錘案臺,道,“我怎麼能夠不擔心?”皇帝、趙王和他都是神宗皇帝皇子,如今趙王謀反,他身爲皇帝和趙王共同的弟弟,竟是什麼都做不了。這種無力感令他胸中鬱斥,轉過頭來望着阿顧,帶着些惡狠狠聲氣問道,“出了這種事,你又是怎麼想的?”

“我需要怎麼想?”阿顧反問,“說起來,這位趙王雖然也是我的表兄,我卻從沒有見過他,我又能怎麼想?”那個遠在千里之外的潞州舉起叛棋的趙王姬沉,對她而言,只是一個符號意義上的表兄,因着從來沒有見過面,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感情。因此,在事情發生之後,她只關注着消息本身和太皇太后、皇帝的反應。

姬洛一愕,望着阿顧的神情閃過一絲笑意,“沒想到,你這人竟是這樣。倒是有些意思!”

綠尾鸚鵡巧巧待在金絲八角籠的竹槓上,杏兒早上在籠中食碟中擺滿了炒豆子,它剛剛吃的飽飽的,此時歪着一雙綠豆眼睛打量着屋子裡的人,忽然撲啦啦一聲扇開翅膀,開口唸道,“娘子萬福,萬福呀!”

姬洛頓時惱羞成怒,伸出手指,隔着鳥籠捏住鳥腿,輕巧的將她倒提起來,冷笑道,“你個蠢鳥,叫誰萬福呢。”

巧巧驚惶的撲棱着翅膀,大叫道,“殺鳥了,殺鳥了!”

“好好的,你欺負巧巧做什麼?”阿顧看的心疼不已,忙攔着她,吩咐菊兒,“趕快將巧巧提進去,不要讓燕王看見了!”

菊兒應了,急急提起金絲八角籠,將籠子提進了耳間。

姬洛哼了一聲,站在軒窗下的陰影裡,面上的神情十分模糊。

公主在暮色初起的時候,方神情疲憊的回來,望着鳴岐軒中的幾個孩子,面上浮現出溫柔的笑意,叮囑道,“外頭的事情不關你們的事,你們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好。”

姬洛點了點頭,道,“我們都知道的,不勞姑姑操心。”

公主欣慰的笑道,“你們都是好孩子。”

阿顧擡起頭來,問道,“我們沒事。阿婆如今怎麼樣了?”姬洛和十公主聽了也都擡起頭來,顯見得對於太皇太后的狀況十分關注。

公主沉默了一會兒,輕輕嘆了口氣。

無論曾經有過怎樣風雲叱吒的經歷,到了如今,太皇太后不過是一個垂垂老矣的婦人,親孫子造反,她又怎麼可能不難過?更何況,在這次皇家兄弟鬩牆的表象之下,尚有着一些更深的因由。

她勉強笑了笑,擡起頭來,囑咐着阿顧和燕王、十公主,“這些日子,你們皇祖母的心情可能不會太好,你們要乖巧一些,別惹皇祖母生氣。”

阿顧和十公主都默默的點了點頭,姬洛若有所思,忽的擡頭問道,“姑姑,您能告訴我,朝上是怎麼處置的麼?”

公主怔了怔,看着面前這個年幼的侄兒,姬洛雖然年幼,但此刻神情端肅,五官中有着姬家人特有的秀美輪廓。他終究是姬家的男兒,忍耐不住內心的渴望,一步步的開始接觸政治。她想要將自己的晚輩一個個護在羽翼之下,但他們卻忍不住伸出手,想要接觸外面更自由廣闊的天空。

她轉過頭,解說道,“聖人和太皇太后商議定了出兵。定下的領軍大將,是,裴儼裴元庭。”

姬洛一怔,“是他!”點了點頭,瞭然道,“也是,除了這位,也沒人更適合了!”

裴儼出身河東裴氏定著五房的中眷裴,乃聞喜縣公裴道勤的族侄。其少年喪父,由族叔聞喜縣公裴道勤帶在身邊教養,聞喜縣公乃大周名將,用兵神鬼莫測,繼承了李衛公一脈的兵法大成。裴儼自幼受他教養,熟知兵法韜略,年長之後,娶妻扶風縣令姚白頗之幼女,其妻姚氏的胞姐,當年入皇太子東宮,封爲正九品奉儀,產下一名皇子,便是後來的九皇子姬澤。這位新任的裴將軍,乃是新君的嫡親姨夫。由他領軍,自是得新帝信任。

太初宮中因着趙王反叛的關係,很長一段時間氣氛都很低迷。仙居殿中人人走路間都謹言慎語,唯恐觸了黴頭。皇帝每天裡前來仙居殿給太皇太后請安,只是太皇太后心中餘怒猶存,一直不肯給這個孫兒好臉色看。皇帝自知自己此次惹了太皇太后真怒,倒也沉得住氣,只是私下裡愈發加緊對阿顧書法教導。

東都城中,皇帝祖孫陷入冷戰,千里之外,趙王姬沉的叛軍卻很快出師不利,陷入困局。

潞州境內的承天軍壓的趙王姬沉一直惴惴,此次承天軍被調走大部,姬沉喘了一口氣,急急的發出《討暴君窮兵黷武檄》,在檄文中歷數新君姬澤種種不肖之處,責其擅開安西刀兵,窮兵黷武,號召天下隨自己討伐暴君,匡扶正統。只是大周尚武,其時在應天女帝和之後的仁宗皇帝、神宗皇帝手中,已經收縮了六十餘年,百姓心中都憋了一口氣,迫切希望回覆太宗皇帝時代的榮光,也博得一份馬革裹屍的光榮。趙王的這份檄文沒有博得他期望中的聽者景從的效應,只得領着自己藩地的五萬軍隊從潞州而出,一路棲棲遑遑,打算繞過皇帝和朝官如今所在的東都洛陽城,攻打長安城,恢復自己這個先帝長子的正統。卻在牛頭山被關內道大總管裴儼率三萬軍隊設伏攔住,迎頭痛擊,打的趙王七零八落。

趙王吃了大虧,收攏了剩餘的三萬軍隊龜縮入壺關,閉關不出。

壺關坐落在太行山脈上,地勢天險,非關門開閉不得出入。裴儼率大軍陳列在關下,望着面前天險關口,深思一陣,命人請來附近山中採藥的老藥農,打探出太行山上一條險路,於是大喜,收攏軍中一支百人隊,俱是年輕力壯、身手靈活的軍士,由郎將高岫率領,沿着十八盤小路翻過太行山,從叛軍的後背攻打下來。

叛軍吃了一場敗仗,本就士氣低落,又仗着壺關天險,自恃朝廷軍隊攻打不上來,守衛鬆弛。高岫從壺關背後繞過來,悄悄潛入,瞅着守關門將出來,遠遠的一箭射死,帶着手下的士兵殺出來,打開關門,朔方軍一擁而入,先鋒生擒了趙王麾下大將吳覃。此後一路勢如破竹,殺的趙軍大敗潰逃。

太初宮中,初夏景色深長。阿顧練習摹寫真書。

《夫子廟堂碑帖》記載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後裔孔德倫爲褒聖侯,及修繕孔廟之事。爲虞世南六十九歲時所書。虞世南的字跡用筆俊朗圓潤,字形稍呈狹長而尤顯秀麗。橫平豎直,筆勢舒展,一片平和潤雅之象。

阿顧坐在暖閣中的平頭案後,腕懸於空,運轉用力,只覺得全部心神都凝於腕間,耳邊傳來姬澤的提點聲音,“摹帖與大字不同,大字需雄壯、厚重,摹寫帖子卻講究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下筆時用尖鋒,收筆宜用頓筆或提筆。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最重要的是行氣貫串,整篇字協調一致,運筆靈活多變,筆畫生動而有情致……”

待到摹寫完帖子的最後一個字,阿顧提筆,姬澤看了片刻,讚道,“不錯。”

阿顧聽了姬澤讚語,面上也泛出明亮喜色,“真的?”

姬澤笑道,“雖然在形意上仍有欠缺,但已見得一二分骨力。可見得之前的大字打下的基礎還算紮實,腕力是練出來了。只要持之以恆練下去,總是能有小成。”覷了阿顧一眼,“當日朕的教導不錯吧!你如今將書法的基礎打的好了,日後再練習簪花小楷,便也是事半功倍了!”

“好。”阿顧溫馴的應了,忽的仰頭望着姬澤,問道,“九郎,你的飛白書是朝誰學的?”

“怎麼,”姬澤一怔,“你不是喜歡簪花小楷麼?”

“哎呀,”阿顧微惱,揚聲道,“話不能這樣說呀?我喜歡簪花小楷,可是也覺得九郎你的一手飛白也很漂亮啊!”

姬澤嗤聲一笑,胸膛中振出來的笑聲中帶着微微暢快之意,“飯要一口一口吃,字也要一步一步來練,切勿好高騖遠。那些有的沒的都是以後的事情,你現在,還是得按部就班的將大字和這張帖子練好!”

“知道了!”

八月初四,關內道大總管裴儼攻破潞州城,生擒了趙王姬沉和反將盧朝義。趙王妃盧氏在王府中自縊。

趙王的這一場叛亂,從開始到落下帷幕,前後不過兩個多月。

因姬沉雖然謀大逆,罪在不赦,但畢竟是先帝皇子,大周宗室,裴儼不敢擅自處置,命人押解入東都,交由皇帝發落。

押解着趙王姬沉的囚車馳入東都城門的時候,遠處一批快馬奔入,口中喊着,“八百里報急,安西大捷!”

裴儼勒住馬繮,從戰馬烏雲璁上回過頭來,問道,“可聽清楚了,剛纔那位軍使喊的是什麼?”

郎將高岫面上露出一抹拱手稟道,“末將聽清楚了,他剛剛說安西大捷了!”

“安西大捷。”裴儼點了點頭,“張孝瓘到底不愧是一代名將,終於守住了西域。”他吐了一口氣,回頭望了一眼東都洛陽威嚴的城門,朗聲笑道,

“只這一年就迎來了兩場大捷。神熙元年,大周今年的開局,倒是不壞!”

趙王姬沉生擒的消息傳入太初宮,太皇太后在仙居殿中唸了一夜的佛經!

一輪金烏緩緩從東天升起,陶成園的湖光山色在晨光之中分外的清新,九州池上的千瓣蓮盡皆盛放,如同歌樓的美人。黃鸝鳥迅捷的從九州池上飛過,帶的一旁的白蓮花動盪,漾起一陣水波,漣漪的蕩了開去。

“這朵,這朵開的最好。”阿顧坐在池邊,指着不遠處一朵開的正好的紅色千瓣蓮。

碧桐伸手去摘蓮花,轉頭問道,“娘子,是這朵麼?”

一隻骨節分明纖秀的手伸過來,幫着碧桐摘下了那朵千瓣蓮。

阿顧怔了怔,坐在輪輿上回過頭來,見着夏風吹起姬澤銀白色的衣袂,恍若神仙中人。

“九郎!”

樑七變踏着水上了岸,將手上的千瓣蓮奉給了阿顧,枝莖上尚帶着新鮮的水意。

阿顧接過千瓣蓮。若獨自立着,樑七變尚可稱的一聲風神俊秀,此時侍立在年輕的天子身邊,卻被姬澤渾身的氣勢壓了下去,成了一抹不起眼的陪襯。

“多謝九郎!”

姬澤微微一笑,“這有什麼可說的,不過是讓人替你摘一朵蓮花罷了!”

阿顧看了看天色,“九郎這個時候不在乾元殿接受大臣朝賀,怎麼到九州池邊來了?”

姬澤負手立在一旁,聞言脣邊泛起了一絲苦笑,“剛剛接了兩處大捷奏報,去皇祖母那兒請安,梅姑姑說皇祖母昨晚上走了困,如今還在殿中睡着。朕便到九州池邊走走。閒着等候。”

阿顧靜默片刻,出聲勸道,“皇舅舅將皇位傳給您,您便是名正言順的大周天子。趙王不念父子兄弟之情,心懷不忿反叛,自是不好的。只是外祖母終究心疼這位孫子,一時轉圜不過來,方對您有些遷怒。待到她想通了也就好了!”

姬澤怔了怔,轉過頭來,有趣的瞧着面前這個女孩。

他初見阿顧的時候,這個女孩坐在琉璃亭中,恭敬的向自己福禮,面色白的像梅梢的雪。女孩面上雖然對自己一片恭敬,實際上心裡卻是豎着重重防備,好像一隻可愛的小白兔,卻偏偏將自己當做刺蝟,虛張着全身不存在的刺。不知道什麼時候,她卻忽然軟和下來,待自己逐漸親近,如今她竟然試圖用笨拙的語言安慰自己。

他就生出了些逗弄的心思,“說起來,趙王也是你表兄呢!你就這麼向着朕麼?”

“呃?”

阿顧噎了一下,道,“我當然知道。但我可從沒見過趙王,聖人可是天天在教我書法呢!再說了,”她攢了攢拳頭,“這個世間天大地大,終究是道理最大的。無論如何,總是不該造反的。”

姬澤忽的突兀的笑起來:連阿顧這樣的小女孩都知道道理最大!知道不應該造反!說起來,自己雖調走了潞州境內的承天軍,造成了趙地周圍兵力空虛的局面,導致趙王姬沉束起反旗。但歸根到底,若不是姬沉心懷不軌,又如何會這般反叛?

這道理,皇祖母不是不懂。她只是不樂意看見孫兒鬩牆,對於有意造成這個局面的自己憤怒罷了!

初夏的風吹過來,吹的九州池上的千瓣蓮翻飛動盪,好像高樓上渺渺的歌女,裙裳舞動,美不勝收。

但縱然如此,他並不悔。

他想要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盛世,在前往這個目標的路途上,無論出現了什麼阻礙,他都會搬開它,一往無前!

天際一道光線射下來,雲破日出,一片光輝。阿顧悄悄覷着姬澤,見姬澤面上神色一片淡漠,不知道在想什麼。忽見姬澤舉目望着前方,神色一怔,目光也變的幽深不解起來。轉過頭去,順着他的目光瞧見不遠處的長廊之上,一個女子隨着領路的小宦者朝着這邊前來,因隔着有一段距離,瞧不清容顏,只瞧見那女子披着一身大紅色的斗篷,有一種沉靜之美,阿顧眯着眼睛打量,待又行的近了,認出來人,面色微微一變。忍不住轉身瞧了身邊的姬澤一眼。

這個紅氅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已經出嫁的姚良女!

作者有話要說:裴道勤的原型是大唐名將裴行儉。

ps:作者君表示很愛最後的狗血場面!你們喜不喜歡呢?

第14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遇君)第81章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15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風雲)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200章 二八:誰復相尋覓(之送別)第58章第107章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盛寵)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兵事)第12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憐子)第14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攤牌)第117章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224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盟約)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榮光)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52章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77章第77章第50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國祚)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面君)第63章第122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紅玉)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盛寵)第15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進退)第210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隨欲)第53章第80章第103章第12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憐子)第54章第87章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54章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92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14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鳴岐軒)第119章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63章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碧桐)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114章第71章第208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長樂公主)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90章第76章第16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炎涼)第214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燒牀)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問心)第12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憐子)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174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清河)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前塵)第179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坍塌)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問心)第58章第118章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樑王)162|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公道)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翻轉)第14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窈窈)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問心)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第109章第204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遠行)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第62章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59章 十一:逢儂多欲擿第53章第107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下)162|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公道)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
第14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遇君)第81章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15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風雲)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200章 二八:誰復相尋覓(之送別)第58章第107章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盛寵)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兵事)第12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憐子)第14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攤牌)第117章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224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盟約)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榮光)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52章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77章第77章第50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國祚)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面君)第63章第122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紅玉)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盛寵)第15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進退)第210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隨欲)第53章第80章第103章第12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憐子)第54章第87章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54章第220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秘聞)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92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14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鳴岐軒)第119章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63章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碧桐)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離殤)第114章第71章第208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長樂公主)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90章第76章第16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炎涼)第214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燒牀)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問心)第126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憐子)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174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清河)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前塵)第179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坍塌)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問心)第58章第118章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樑王)162|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公道)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翻轉)第14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窈窈)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問心)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第109章第204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遠行)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第62章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59章 十一:逢儂多欲擿第53章第107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下)162|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公道)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