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張瑄回到自己的“寢宮”,再次發佈了一道詔書:命涼州地方衙『門』將目前所有在涼州停留的『波』斯和大食客商、乃至來自蔥嶺諸國的胡商,全部登記在冊,要求他們囤積貨物,暫時不能離開涼州。

這樣一來,相當於變相將胡商管制起來。涼州城內,數百名胡商聚集在涼州刺史衙『門』之前,呼喝不止,要求儘快“鬆綁”放行,讓他們返回故國。

涼州刺史衙『門』不知道皇帝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又不敢問,只能軟硬兼施,安撫着躁動不安的胡商。

而幾乎是與此同時,張巡奉皇帝之命在一週之內組織起五路半通商半官方的使團來。第一路是往『波』斯之地,第二路是往大食王庭,第三路是往吐火羅,第四路是往撒馬爾罕(康國),第五路是往突騎施。

使團由多數中華商賈和三名中華王朝的通商、外『交』官員共同組成,其間還配置有500軍卒。

按照皇帝的要求,這五路通商外『交』使團將在後日與各地胡商一起離開涼州,奔赴不同的目的地。他們有的將要行走於北庭之線,有的則繞道經于闐和疏勒越過蔥嶺。

這些使團在到達目的地之後,會向所在國呈上中華王朝皇帝陛下的國書。當然,國書的內容各有不同。

遞『交』給『波』斯人的國書則有加強通商貿易之意,遞『交』給大食哈里發的則是不卑不亢的抗議國書,要求大食儘快從蔥嶺兩線撤離軍隊和官吏衙署,恢復安西都護府對整個昭武九姓之地和吐火羅地區、中亞河谷地區的行政軍事管理。

而給昭武九姓國、吐火羅等的國書則義正詞嚴,勒令他們立即向朝廷上表稱臣,自覺接受安西都護府的節制。

至於給突騎施人的國書則更加嚴肅,近乎於最後通牒,要求突騎施人立即放棄佔領的安西和北庭地域,同時上表朝廷俯首稱臣,否則,朝廷將舉兵討伐。

在臨行之際,張瑄親自出面,在涼州府衙大堂之上,爲五路通商外『交』使團的官員將領設宴踐行。

張瑄端坐其中,左側是郭子儀,而右側則是張巡,一文一武,正是皇帝目前掌控天下局面的左膀右臂,當今中華王朝朝廷之上炙手可熱的兩位權臣。

郭子儀目光低垂,其實對皇帝的做法,他心裡並不以爲然,覺得皇帝是多此一舉。無論是大食、突騎施,還是蔥嶺諸國,都是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玩意兒,單憑一封國書就向讓他們臣服,幾乎是癡人說夢。

況且,大食如今兵強馬壯國力強盛,對西域野心勃勃,他們怎麼可能放棄已經到手的大片土地。

而突騎施人彪悍好戰,本身就是極具有侵略『性』的種族。突騎施人背靠大食,早有了不臣的野心,加上路途遙遠,朝廷的震懾力形同虛設。

“我中華是禮儀之邦,不能不宣而戰。因此,朕委派爾等趕赴各國,通達我朝之意。這是朕給予這些異國最後的通牒,你們身上揹負着朕的重託、揹負着宣揚中華國力和文化的艱鉅使命……朕希望你們能不折不扣地完成使命,朕會在西域爲爾等返回接風洗塵!”

百餘官吏將佐叩謝謝恩,郭子儀和張巡兩人則對視了一眼,心裡暗道,皇帝直言要在西域爲各路使臣接風洗塵,這意味着皇帝西征的決心並沒有任何改變。這一次的通商外『交』使團,看來只不過是投石問路罷了。

其實也不僅是投石問路。張瑄希望以這種方式表達中華朝廷對於安西、蔥嶺等大片廣袤地域的領土主張,可以叫先禮後兵,也可以叫敲山震虎,還可以叫分化瓦解。

蔥嶺諸國之所以投向大食,突騎施人之所以橫行西域和北庭,無非是因爲大食強大而中原王朝對西域北庭的控制力無限減弱。如果當這些小國和種族再次感覺到,中原王朝居然還有能力控制西域,心態自然會有些微妙的變化。

……

……

“臣等當爲陛下效死!壯我中華國威,不辱使命!”

望着匍匐在自己腳下的一干使團官員,張瑄笑容一斂,陡然聲音拔高慨然道,“但你們此去,關山萬里,風險重重,甚至還有命喪異國他鄉的可能。朕今日問爾等,若是生死抉擇之刻,爾等又該何去何從?!”

大堂中的氣氛頓時變得壓抑和沉悶起來,多數官員伏在地上,默然不語。

其實,他們各自心裡也都很清楚,此去雖然作爲通商外『交』使臣,但前往蠻夷國度宣揚中華國威,要想完成皇帝的使命,危機四伏。一個搞不好,就要死在異族的土地上,不能迴歸故里。然而心裡有所準備是一回事,當真正捅破這層窗戶紙,將死亡的威脅擺在每個人的案頭上時,誰的心裡都在顫抖和猶豫。

張瑄緩緩坐了回去,猛然揮了揮手。

一羣『侍』『女』端着酒罈串『花』而入,在每人腳下都擺上了一罈酒。

良久。

前往大食的使臣官、原涼州長史呼延亮陡然擡頭抱拳顫聲道,“陛下,臣呼延亮在此明誓,此去大食,寧死不墮我中華國威!若違誓言,必死無葬身之地!”

呼延亮一帶頭,衆人都紛紛開始開口明誓,在這個氣氛下,縱然有人心裡貪生怕死,也會在口頭上亦是雄壯。

張瑄縱聲長笑,“爾等誤會朕的意思了。朕派你們通商諸國,絕不是讓你們去送死,更不需要你們以身殉國。朕只是希望,你們置身異國之地,要時刻牢記,你乃中華上邦之臣,你的身後不是朕一個人,而是我中華八千萬子民、千萬裡壯美山河、數十萬橫掃天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精』銳之師!”

“你們的身後是巍巍中華,有朕率數十萬鐵騎在你們背後,你們無需害怕什麼!給朕昂首『挺』『胸』,『挺』直腰板!記住朕的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張瑄斬釘截鐵慷慨『激』昂的聲音在堂中久久回『蕩』着,衆人涕淚『交』集山呼萬歲情緒之『激』動無語言表。

“來,打開酒罈,與朕共飲!

“幹!”

“吾皇萬歲萬萬歲!”

前廳山呼海嘯一般的萬歲聲和歡呼聲傳到後庭,蘇扈冬躺在一張軟榻上,手扶着自己高高凸起的小腹,轉頭向李騰空幽幽一嘆,“空兒姐姐,看來陛下頂多是開了『春』就要率軍西征,可惜奴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了身孕,沒法跟隨陛下出徵了……”

“蘇兒妹妹,陛下肯帶我們隨軍伴駕,哪裡是需要我們率軍出戰,而是鼓舞士氣而已。蘇兒妹妹,你有身孕,這是大喜,我跟陛下說了,會留在涼州陪你生產,待你產後,咱們姐妹再一起去安西四鎮,與陛下匯合就是。”

李騰空俯身安慰着蘇扈冬。

蘇扈冬有些感『激』地握着李騰空的手,她心裡知道,李騰空寧肯放棄留在皇帝身邊,也要留在涼州,無非是爲了照顧她和陪伴她。同爲皇帝妃子,李騰空能做到這個程度,雖然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兩『女』相處關係融洽姐妹情深,但也體現了李騰空的包容大度。

蘇扈冬正要說幾句貼心的話,突然又是一陣劇烈的嘔吐感涌動起來,趕緊在李騰空和『侍』『女』的攙扶下,又是一番翻江倒海的折騰,出了一身虛汗。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她的孕期反應特別重,按說這都六個月的身子了,不該再有反應,可她隔三差五地還是要鬧騰一回。

蘇扈冬喘息着無力地鬆開李騰空的手,苦笑道,“空兒姐姐,這個孩子真是要把奴折騰死了……生這一遭,奴日後再不懷孕了。”

李騰空抿嘴輕輕一笑,“蘇兒妹妹,這可由不得你,還要問問陛下同意不同意。”

“忍着吧,再堅持幾個月,就好了。我這還羨慕妹妹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這肚子也能爭爭氣……哎!”李騰空發出一聲輕嘆。

實事求是地講,因爲一直跟隨在張瑄身邊,她與張瑄歡好的次數和頻率遠遠高於蘇扈冬等『女』,但她們都先後有孕生子生『女』了,唯獨她一點動靜都沒有。

李騰空嘴上說不介意,其實心裡也頗落寞的。

要知道,在這個王權時代,作爲皇妃,如果不能爲皇帝誕下一男半『女』,那麼,她日後在宮中的地位岌岌可危。而日後,更是無人可以倚靠。

蘇扈冬反過來開始安慰李騰空,兩『女』說說笑笑,一直到張瑄帶着七八成的酒意從前廳走回,李騰空才悄然離開蘇扈冬這裡,回了自己的住處。

蘇扈冬身體不適,雖然有孕不能同房,但這幾天,張瑄還是堅持留在她這裡,算是對她的體貼。

蘇扈冬被兩個『侍』『女』攙扶着向着張瑄溫柔一笑道,“陛下,臣妾今夜疲倦,想早些安歇,請陛下去空兒姐姐那裡吧。”

張瑄搖了搖頭,“不,不,朕要陪着你,朕要陪着朕的兒子!”

張瑄晃『蕩』着身子,大步走過去,探手就要去『摸』蘇扈冬的肚子,動作稍稍有些粗魯。

蘇扈冬嚇了一跳,輕輕一叫道,“陛下,小心!”

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206章 殺威棒第58章 暗流涌動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08章 鴻門宴(1)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184章 劫持第43章 榮歸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11章 鴆殺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109章 鴻門宴(2)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128章 保太子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82章 立威第268章 致命的**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183章 女劍客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3章 榮歸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15章 兵臨宮門168章 衝冠一怒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472章 贏了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14章 奪兵權第205章 兵車行第114章 奪兵權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457章 難題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
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206章 殺威棒第58章 暗流涌動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08章 鴻門宴(1)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184章 劫持第43章 榮歸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11章 鴆殺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109章 鴻門宴(2)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128章 保太子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82章 立威第268章 致命的**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183章 女劍客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3章 榮歸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15章 兵臨宮門168章 衝冠一怒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472章 贏了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14章 奪兵權第205章 兵車行第114章 奪兵權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457章 難題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