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連升四級

盛王李綺、咸宜公主這些皇室其實還好一些。反正不管是誰當皇帝,都輪不到他們,支持李琬失敗,大不了改改風向,再次支持李亨便罷,李亨總不能因此就嫉恨上他們。

但對於高仙芝這樣的外臣來說,李琬失敗,他們必然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盛王李綺見李琬默然不語,心裡就有些不耐,漸漸就有了去意。他暗暗與咸宜公主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開口笑道,“六哥,小弟府中還有事,就先告辭了。”

“六哥,妹妹府上也有些雜事……改日再來向六哥請安吧。”咸宜公主也起身勉強笑了笑。

見盛王和咸宜公主有中途變節的嫌疑高仙芝眉頭緊蹙……”心裡憤懣不語。

這個時候,高仙芝比在場任何人都惶急無奈,他本來就因爲兵敗於黑衣大食,損兵折將損傷大唐朝廷英名而備受朝臣彈劾,如今又從龍失敗,待李亨坐穩儲君之位,還能輕饒得了他?

榮王李琬緩緩擡頭來望着盛王李綺和咸宜公主,眸光中突然爆發出一絲冷厲,他陡然一拍桌案,冷笑道:“咋,盛王和咸宜妹子,此刻見本王處於弱勢,就想臨風轉向嗎?”

“本王自信比李亨更適合做這大唐儲君……而多年來,也爲此嬋精竭慮、謀劃周密,諸位就以爲本王就這麼敗了?天大的笑話!”

“李亨突然拜貴妃爲母,的確是出乎了本王意料之外。楊國忠這狗賊見利忘義支持李亨,更加讓本王憤怒。但是”

“對於本王來說這不算什麼!本王豈能會輸給李亨那個廢物?”

“本王還有後招,還請諸位稍安勿躁自始至終,與本王站在一起。誰要是想當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出賣本王的奸賊,且休怪本王不講情面。本王今日將醜話撂在前面,吾等是一條船上的人,誰想下船好,本王就毫不客氣地給他一刀!不信,咱們就走着看!”

李琬的聲音冷酷中透着幾分陰狠充滿着裸的威脅。

盛王李綺和咸宜公主臉色漲紅,正要斥責回擊幾聲,突然見李琬目光如刀,又想起他的心狠手辣、說得到便做得到,不由都心裡一顫,不敢再說什麼,又慢慢坐了回去。

咳咳!

高仙芝乾咳了兩聲,勉強笑道,“諸位此刻吾等不能自亂陣腳。下一步該如何做,還請殿下明示。

李琬冷冷一笑,“某家自打起事之初,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李亨有張良計,本王也有過牆梯。諸位且各自回府一切保持沉默本王自有主張。一切,皆在這三兩日間便見分曉。”

御書房。

李隆基伏案揮筆寫下“風雨欲來”四個大字,然後將手中的筆一扔,擡頭向着高力士淡淡一笑道,“老東西,以汝看來,太子最近的反應,跟張瑄有無關係?朕始終覺得,張瑄未死的事兒,太子從始至終都比朕要清楚。”

高力士心裡暗暗一嘆知道皇帝最終還是想起了這茬。

之前,衆人都以爲張瑄已死,所以對東宮的動作便沒有多想但此刻張瑄“死而復生”很多事情便“竅通而百竅通……”,令人不禁恍然大悟:太子臨危不亂從容處置,肯定有張瑄在背後“引導”的味道。

要不然,以太子一貫的表現和才能,不自亂陣腳就算不錯了,哪裡還能在妙計迭出在亂中取勝。

其實不要說高力士想通了這一節,就算是宮外的玉、真公主等人,乃至李琬一黨,都回過神來。既然衆人都能想通,李隆基這個心機深沉的皇帝,又怎麼會想不到。

只是高力士沒有想到皇帝會這麼沉得住氣,拖到現在才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高力士尷尬地一笑,恭謹回道,“大家,張瑄遇刺當然屬實,後來被救,傷情或許並不嚴重,只是他故意使了一計,躲在幕後爲太子出謀劃策罷了。”

李隆基冷冷一笑,“竟然把朕瞞得嚴絲合縫一朕就說了,李亨哪裡來的這種魄力和膽氣。張瑄這小廝,果然好手段、好謀略!”

“好,好得很。”李隆基嘴角了一下。

高力士心頭一驚,還倒是以爲李隆基要向張瑄“秋後算賬”。

他對張瑄印象頗佳,平時又得了張瑄不少好處,不由斟酌着詞句小心翼翼地替張瑄開解道,“大家,張瑄此舉怕也是無奈,並非故意欺瞞陛下。同時,或者也有保護自己周全的考慮。刺客行刺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張瑄此番詐死,情有可原吶!”

李隆基沉吟良久,突然笑了,“老東西,汝莫要緊張,朕不怪這小廝。只是朕覺得他尚不足弱冠就有此心智謀略,若是假以時日,那還得了?”

“有才學有膽識有謀慮,沉穩有度,的確是少年英才,蓋世少有。”高力士心裡鬆了一口氣,也附和着皇帝的話頭笑着稱讚道,“大家,大唐有此英才出世,是陛下之福,更是社稷江山之福,此乃大唐江山繁武之兆。”

李隆基朗聲笑了起來,手指着高力士道,“汝這個老東西,倒是會說話。”

“好了,無論如何,朝廷得此人才,朕心甚慰。老東西,汝親自去張府,替朕問候一下張瑄的傷情一御醫嘛,就罷了。此外,知會楊國忠一聲,冊封張瑄爲太子左贊善大夫、太子親勳翊衛羽林郎持……”

東宮司議郎是正六品上階官職,而太子左贊善大夫、太子親勳翊衛羽林郎將則是正第五品上階官職。李隆基此番加封,張瑄活生生如同坐火箭一般連升四級,一連越過了從第五品下階、從第五品上階、正第五品下階、正第五品上階四道門檻。

皇帝怎麼在這個時候突然加封起張瑄來?

高力士吃子一驚,卻立即躬身領命,“諾。”

望着高力士匆匆離去的蒼老背影,李隆基嘴角的笑容瞬間斂去。張瑄的能力很強越來越讓他側目,但這並不[剛睡醒,晚了點,沒想到作者今天更那麼早]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他隱隱有些擔心,有了張瑄這等人才在身邊,這太子李亨會不會生出幾分野心來。

“李亨,汝也是朕的兒子,朕要不給你機會,恐怕汝也不會甘心……汝此刻有了張瑄,朕便大幅摧升於他,讓他對汝更加死心塌地,也讓汝安心。朕倒是要看看,有了張瑄的汝,會不會給朕帶來更大的驚喜。”

“小六子啊小六子,汝之氣運終歸還是未到,還需隱忍磨練幾年。朕連番暗示於汝,希望汝不要讓朕失望,做出讓朕難以收場的事情來。”

李隆基喃喃自語着,突然抓過毛筆來,蘸滿了墨,揮筆在紙上寫下“二虎相爭”,沉吟良久,臉色突然變得很難看。

“陛下有旨,東宮司議郎張瑄接旨。”

高力士手持聖旨,笑吟吟地望着半躺在木板上神色從容向着自己拱手爲禮的張瑄,嘴角忍不住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張瑄才德兼備,入職東宮以來,整肅禮制頗有建樹在社好……特冊封爲太子左贊善大夫、太子親勳翊衛羽林郎將,欽此。”

高力士宣佈完聖旨,相陪的張家衆人心頭狂喜。張瑄固然受了驚嚇、吃了一些苦頭,但是此番的再次擢升,可謂是苦盡甘來。

高力士意味深長地笑着,擺了擺手,“張大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如今陛下隆恩,汝連升四級,實在是可喜可賀!”

“陛下隆恩,臣張瑄誓死相報。大將軍,下官有傷在身,無起身恭迎大將軍,實在是失禮之至、慚愧之至!”張瑄微笑着拱手向高力士見禮。

高力士突然俯身在張瑄耳邊小聲道,“瑄哥兒,不可得意忘形,汝之所爲,可瞞不得天下人!”

說完,高力士朗聲一笑,起身揚長而去。

張瑄望着高力士遠去,嘴角了一下,臉上的笑容慢慢淡去。

與家人的歡喜不同的是,對於皇帝突然一反常態、有違規制的如此破格摧升他的官職,張瑄心裡非但沒有感到興奮,反而覺得有些詭異和不正常。

對於這個大唐皇帝的個性,他實在是太過了解了。

李隆基疑心這麼重,在張瑄本來的考慮中,他“死而復生”的這一刻,就是皇帝將他調離東宮的一刻,張瑄料到皇帝不會允許一個能力太強的輔臣留在李亨身邊,因爲這會讓李亨崛起、產生不該有的野心,從而威脅到皇帝。

可這一次,李隆基竟然沒有按常理出牌,這讓張瑄有些狐疑。

思之再三也想不出一個結果來,最後索性就不再去想。

將來的路還長,還需要腳踏實地地一步步走下去,至於現在一切隨機應變即可。

回到房中,繼續裝病人躺在牀榻上,崔穎端過一杯熱茶來,輕輕笑道,“夫君,陛下升你的官職,你似乎不太高興。”

“穎兒,陛下行事向來令人難以揣摩,我這番固然遇刺受驚,但無在身卻被擢升,實在是令人覺得詭異。”

崔穎一怔,想了想旋即又笑道,“夫君這麼一說,奴家倒也真覺得有些怪……不過,夫君也不必想太多,先養好身體再說。

兩人柔情蜜意地說着話,突然如煙如玉站在房門外恭謹呼道:“公子,夫人,太子殿下派人來見公子!”

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04章 收名將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44章 宮變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57章 蕭十三郎第82章 立威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204章 收名將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63章 指點迷津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58章 暗流涌動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109章 鴻門宴(2)第90章 圖窮匕見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84章 劫持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49章 撼天雷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47章 大婚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442章 卓瑪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
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04章 收名將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44章 宮變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57章 蕭十三郎第82章 立威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204章 收名將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63章 指點迷津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58章 暗流涌動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109章 鴻門宴(2)第90章 圖窮匕見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84章 劫持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49章 撼天雷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47章 大婚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442章 卓瑪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