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猜疑

李亨大喜,嘴上卻斟酌道,“子瞻啊,對吐蕃,當以震懾安撫爲主,不宜再動刀兵了。我大唐恩服四海,若蠻夷能服王化是最好!”

張瑄拱手笑道,“殿下,吐蕃人與其他蠻夷不同。相對來說,吐蕃人‘性’情彪悍,野心勃勃,兼之其國土廣大國力強盛,要想讓吐蕃完全臣服,其實不那麼容易。”

“殿下,永寧王所言甚是。百餘年來,吐蕃對我大唐邊防虎視眈眈,戰事無數。此番有永寧王坐鎮隴朔青海,加上河西、安西兩鎮協防,吐蕃之患當大大減輕!”陳希烈附和道。

李亨點了點頭,“嗯,所以本宮纔有意加強隴朔軍防,從河西、安西乃至中原各鎮‘抽’調兵力五萬人進駐隴朔青海,統由子瞻指揮。楊漣調任青海,也是這番考慮。”

“楊漣、楊錡對殿下忠誠不二,屢建大功……殿下登基之後,當hòu賞以安其心。”張瑄微微一笑,輕輕道。

張瑄的意思很明顯了。楊錡和楊漣此番公開與楊家話事人楊國忠唱對臺戲,變相等於與楊家派系決裂了。而此番,在堅決支持李亨登基稱帝的臣子中,楊漣和楊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兩人手中握有兵權,在朝中的影響力可想而知。而正因爲兩人的存在和表態,楊派衆人才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轉向。

李亨默然點了點頭。這一次,楊漣號令羽林衛冒着一定的政治風險公開進行兵諫式勸進,是李亨能達成心願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對於楊漣,李亨心裡確實有幾分讚賞。

陳希烈呵呵笑着,“永寧王,殿下賞罰分明,你倒不必擔心。楊漣和楊錡兩位秉公大義,殿下心中有數,朝廷自然不會虧待了任何一位有功之臣。”

亨點頭道。

張瑄笑着,心裡卻是暗道:若是這樣最好,但就怕你說了不算,今天說過的話沒兩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安祿山那邊,最近有無動靜?”李亨突然眉頭一挑,提起了安祿山。

范陽的安祿山在大唐朝廷是一個半公開的忌諱。很少有人主動提及這個名字,對於范陽,朝廷的手‘插’不進去,消息相對比較遲緩。而安祿山幾乎從來不奉召回京述職,除了他主動進京之外。

誰都心裡清楚,安祿山是心裡有鬼,生怕應詔到京,而被朝廷抓了現行。

而事實上,楊國忠曾經不止一次地跟李亨提過,假昭將安祿山騙到京師來,然後當場拿下,先斬了再說。在楊國忠看來,只要是安祿山死了,他手下那些人就不敢再謀逆。朝廷徐徐分化,遲早會將范陽大患平息。

可惜,安祿山的人雖然遠在范陽,但在京師耳目甚多,對於楊國忠的心思,他是心知肚明,根本就不應詔。總之,他就是不離開范陽,朝廷就拿他沒有辦法。

陳希烈一怔,旋即笑道,“一切如常,安祿山還上了一封表文,問候陛下和殿下。”

“范陽幾乎另成一國,朝廷政令在范陽形同虛設……”李亨有些惱火地咬了咬牙道,“子瞻啊,前些日子,楊國忠曾勸本宮將安祿山騙進京來,先行拿下問罪……你看如何?”

“本宮此次登基大典,可否急令安祿山進京觀禮?”李亨又道。

安祿山是橫亙在李亨心裡的一塊大石頭,安祿山不除,李亨便睡不安穩。這一次他舉行登基大典,倒也是一個機會,可以把安祿山騙進京來,先下手爲強。

張瑄默然搖頭,淡淡道,“朝廷當然要下詔,命安祿山進京觀禮。但是,以臣看來,安祿山一定不會前來。頂多,會上一道表文,恭賀殿下登基稱帝罷了。”

“更有甚者……”張瑄沉‘吟’了一下,毅然道,“殿下登基大典之後,臣當即刻啓程返回隴朔備戰,以防不測。”

李亨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沉聲道,“子瞻,你的意思是說,安祿山會趁本宮登基稱帝不久,起兵作‘亂’?”

“只能說有這個可能。”張瑄心裡盤算着,此刻纔是天寶十三載,距離歷史上安史之‘亂’的爆發還有一點時間。但歷史的軌跡已經改變,誰知道安祿山會不會提前起兵?

張瑄又道,“臣更擔心的是,安祿山會勾結吐蕃和各路蠻夷,約定時間一起叛‘亂’。”

“據臣所知,安祿山一直與吐蕃賊人有秘密的聯繫,臣在隴朔,一直嚴密封「啓航冇水印」鎖范陽通往吐蕃的路徑,原因就在於此。”

“還不僅是吐蕃,西南的南詔國,也不得不防。安祿山本是胡兒出身,他與蠻夷多有往來,此事朝廷不得不防!”

張瑄的話一說完,李亨的臉‘色’一變,沉聲道,“本宮也是這樣想的。劍南的安思順是安祿山的族兄……此人在劍南,本宮心甚不安——子瞻,陳相,本宮有意將安思順暫時留在京師任職,劍南藩鎮一職由劍南大都督府副大都督鮮于仲通替代,你們意下如何?”

張瑄皺了皺眉,立即開口反對道,“殿下,臣以爲不妥。”

“安思順與安祿山不同,安思順沒有野心,他一向對朝廷忠誠不二。臣斷言,安思順必不會從安賊謀反。”

“劍南一鎮即要防備吐蕃,還要經略南詔,事幹重大。安思順爲人沉穩,有膽有識,有他在劍南,朝廷可以無憂。鮮于仲通此人好大喜功,才能不足言過其實,若是讓此人取安思順而代之,劍南必‘亂’,萬萬不可!”

張瑄起身向李亨拜了下去,慨然道。

陳希烈遲疑了一下,也贊同道,“殿下,老臣也以爲,安思順不會反,而鮮于仲通更不堪爲重用。”

李亨的神‘色’有些搖曳,他畢竟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畢竟,安思順是安祿山的同族,萬一安思順從劍南追隨安祿山反叛,大唐朝廷就完了。而他這個皇帝的退路,也被堵死。

張瑄掃了李亨一眼,朗聲高呼道,“殿下,臣願意爲安思順作保!臣以身家‘性’命作保,安思順絕不會反!”

李亨嘆了口氣,望着張瑄道,“子瞻,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何苦爲安思順作保?”

“臣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爲信任安思順,另一方面是因爲安思順是最好的經略劍南的藩帥人選。目前朝廷以穩定爲主,若是調離安思順,必會引起劍南動‘蕩’,引起南詔和吐蕃的覬覦。一旦劍南‘亂’,甚至是被吐蕃人抓住機會攻陷進來,朝廷危矣。”

張瑄聲音低沉,但李亨能聽出來,張瑄的聲音非常真誠。最起碼在這件事上,張瑄的態度秉公,完全是從大局出發。

李亨遲疑了一下,卻是揮了揮手沉聲道,“霍長青,派人速將安思順傳進宮來!”

……

……

安思順其實才剛剛出宮不久,還沒有回到他在長安的府邸,正在路上就又接到了李亨的傳召,不敢怠慢,立即扭頭回宮。

因爲安祿山的存在,安思順在大唐官場上的地位非常尷尬。不僅是他,還有他的弟弟太僕卿安元貞,都受朝廷和朝臣的排擠歧視。

若不是有張瑄力薦,安思順要想就藩劍南,難如登天。

安思順與安祿山不同,安思順沒有野心,對大唐朝廷擁有極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他與安祿山其實關係並不好,因爲要避嫌疑,實際上安思順是竭力在與安祿山劃清界限的。

可惜,他終歸是姓安的。這個安姓,註定了他難以擺脫安祿山的‘陰’影。

安思順有些不安地進了宮,在興慶宮‘門’外下馬,然後通稟進宮。

一路在當紅大太監霍長青的引領下進了李亨的書房,見張瑄與陳希烈也在場,他心裡更加吃驚,不知道李亨召他過來所爲何事。

“臣安思順,拜見殿下。”安思順大禮參拜。

與哥舒翰等其他藩鎮不同,安思順無論是對李亨還是老皇帝李隆基,都是行大禮的。他是在用這種實際行動表明他的忠誠,可惜他的苦心總是被李亨忽視。

“安思順,起來說話。”李亨淡淡地擺了擺手道。

張瑄望着眉頭有些皺緊的安思順、舉止異樣恭謹的安思順,心下一嘆。

歷史上的本原是,安史之‘亂’爆發,大唐朝廷當即誅殺了安思順和安元貞兄弟兩個,他們的親族要麼被殺要麼被流放。

“安思順,本宮有意調你在京出任戶部尚書一職,你意下如何?”李亨輕輕道。

安思順心裡一顫,但臉上卻沒有敢流‘露’出半分的失望情緒,立即躬身拜了下去,“臣遵旨!”

李亨靜靜地凝視着安思順,嘴角浮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容來,“但是子瞻和陳相,都反對本宮這麼做,說是你在劍南安撫蠻夷有功,不可擅動。子瞻更是以身家‘性’命爲你作保……”

李亨這話一出口,安思順當即明白過來……李亨這是在‘逼’他表態!

“殿下,臣受朝廷俸祿,受陛下與殿下恩典,願意爲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臣對朝廷,絕無貳心,天日可表!臣這就昭告天下,臣這一脈與范陽安賊斷絕親緣關係!”

“安賊若反,臣願意率劍南兵馬,率先討伐之!”!。

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83章 坦誠相對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05章 兵車行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82章 立威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429章 選秀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04章 收名將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231章 奪軍權!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27章 告御狀第79章 文武兼職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305章 家宴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27章 告御狀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358章 勸反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257章 賜婚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94章 斬,立決!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361章 雙喜臨門!
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83章 坦誠相對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05章 兵車行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82章 立威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429章 選秀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04章 收名將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231章 奪軍權!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27章 告御狀第79章 文武兼職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305章 家宴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27章 告御狀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358章 勸反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257章 賜婚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94章 斬,立決!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361章 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