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

張瑄在興慶宮之外遇到了同樣奉召進宮的楊國忠和陳希烈。

楊國忠拱手抱拳嘿嘿一笑,“永寧王,久違了!聽聞永寧王最近在府中閉門不出,相伴美人樂不思蜀永寧王何時返回靈州,本相當爲王爺踐行!”

陳希烈也笑了笑道,“永寧王,老夫有禮了。楊相,永寧王年少夫妻,難分難捨也是常理。”

張瑄淡然一笑,拱手還禮道,“楊相,陳相,本王延遲行期,也是因爲萬春公主身體不適。待過幾日,公主身體好些,本王這就晝夜兼程,返回隴朔。倒是有勞楊相掛念了。”

楊國忠微微一笑,沒再說什麼。

陳希烈卻又道,“永寧王,老夫聽聞奚人反叛,攻陷我大唐平州,范陽急報朝廷,要求朝廷調兵遣將增援范陽……看來,陛下此番召我等進宮,就是爲了此事。”

張瑄點了點頭,臉色微微有些凝重。

三人進了宮,朝見李亨完畢。

李亨這才急不可耐地急急道,“子瞻,楊相,陳相,朕收到范陽急報,說是十州奚人糾集十萬兵馬反叛朝廷,目前已經攻陷平州口安祿山奏請朝廷速速調集青撲、齊州、魏州諸衛兵馬,火速開往范陽,協助安祿山平叛,不知爾等有何看法?”

楊國忠沉吟了一下,朗聲道,“陛下,臣以爲,朝廷應准奏。立即調集中原兵馬開赴范陽,平息奚人反叛。若是奚人反叛不平,臣擔心渤海諸胡也會蠢蠢欲動,一旦東北蠻夷羣起而效仿,恐怕安祿山也抵擋不住。”

“若是安祿山狼子野心,故意放開門禁,讓奚人和諸胡叛軍長驅直入,中原危矣。”楊國忠又沉聲強調了一句。

李亨臉色一變,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他初登大寶,既有奚人反叛,對於他的皇權威信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李亨轉頭望向了陳希烈,陳希烈猶豫了一下才輕輕道,“陛下,其實,奚人勢力羸弱,不會成爲什麼氣候。不過,老臣以爲,此次對於朝廷來說,倒也是一個機會。”

李亨眉梢一挑,沉聲道,“哦?怎麼說?陳相請講,朕洗耳恭聽。”

陳希烈肅然道,“陛下,老臣一向以爲,朝廷大患只范陽安祿山一人。此次奚人反叛,朝廷不妨舉大兵開進范陽,打着剿滅奚人叛亂的旗號,在范陽駐軍。將魏州、滄州、邢州等從范陽分割出去……,從而兵不血刃瓦解安祿山的勢力!”

陳希烈的想法不可謂不大膽,但同時又不失爲一種高明之策。

李亨眼前一亮,遲疑了一下猛然拍案叫絕道,“陳相所言甚是。如此說來,朕倒是要感謝奚人給了朝廷這麼一個機會朕看不如這樣,調河南、隴朔兩鎮部分兵力從左右兩翼開拔進范陽,若是運作得好,可一舉消除朕的心頭大患!子瞻,你以爲然否?”

李亨的聲音非常振奮,他似乎隱隱看到了拿下安祿山的希望。

張瑄聽着楊國忠和陳希烈的話,一直保持着沉默。見李亨問到他,便斷然擺手道,“陛下,萬萬不可!若是朝廷派遣軍馬進入范陽協助安祿山平叛,會正中安祿山的圈套!若是讓安祿山將朝廷東征大軍圍而殲之,然後順勢南下,如此一來,河南危矣,中原危矣,長安危矣!”

聽張瑄跟他們唱起了反調,李亨有些不太高興得皺了皺眉道,“子瞻,此話怎講?”

“陛下,奚人十州統共不過人口二十萬,何來的十萬大軍?以此斷定,范陽急報有假。此其一。”

張瑄緩緩起身,朗聲道,“奚人向來臣服朝廷,以區區二十萬蠻夷之力對抗大唐天朝,還膽敢公然攻陷平州,除非是奚王瘋了。

此其二。”

“更重要的是,奚人一向在安祿山的管轄之下,有安祿山的20萬范陽鐵騎在范陽,奚人不要說沒有反叛的膽子,就算是真的反叛了,以安祿山之力,剿滅奚人反叛也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何需向朝廷求援?此其三。”

李亨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子瞻,以你的意思,這是安祿山謊報軍情、奚人叛亂有假?不,應該不會,平州刺史張瑄在平州失陷之前曾向朝廷發來八百里加急軍報,而沿途州郡亦有奏報,應該不會有假!”

張瑄淡然一笑,拱手抱拳道,“陛下,平州失陷倒也不見得是假。但是,奚人是真反叛還是假反叛,就值得思量了。”

“陛下,奚人一向在安祿山的積威之下,敢於叛亂的可能性極低。臣分析,此事無非有兩個可能:其一,安祿山在奚人十州之地施行酷政苛捐,引起奚人反抗,但以安祿山之力,平叛不成問題,陛下不必擔心奚人會繼續南下。”

“其二,安祿山授意奚人謀反,目的在於設立一個圈套,打着平叛的旗號,向朝廷索要錢糧緇重,藉以充實自己。而若是朝廷派兵東征,正中了安祿山的引君入甕之計,他正好挾制朝廷兵馬正式叛亂起兵,進攻中原。”

李亨還沒有說話,楊國忠皺了皺眉道。“永寧王,也不見得吧?奚人數十年來在十州之地休養生息,擁有十萬軍馬也不足爲奇口縱然有所誇大,但數萬兵馬還是有的。安祿山固然有剿滅奚人叛亂的實力,但此賊老奸巨猾,若是其一心保全自己,不肯爲國出力,豈不是讓奚人自成一國,亂我東北邊防!”

“況且,陛下初登大寶,便有蠻夷叛亂,朝廷若是不派兵征討,顏面何在?”

陳希烈也附和道,“楊相所言極是。永寧王,老夫也以爲,朝廷和陛下天威不肯輕犯,奚人叛亂,朝廷必要舉大兵剿之!”

陳希烈難得與楊國忠意見一致,站在一起。不過,此番陳希烈確實覺得奚人叛亂,不管安祿山是不是有些陰謀在其中,朝廷都不能坐視不管。

他的這種心思也不能說是錯的。因爲李亨剛剛登基稱帝,此時有異族叛亂,大唐朝廷如果沒有一點表示,豈不是權威喪盡,讓天下異族看了笑話?

李亨也深以爲然。

張瑄突然嘆了口氣,“陛下,兩位相國,安祿山經營范陽平盧十數年,勢力早已盤根錯節根深蒂固。可以說,范陽以東,早就自成一國,不尊朝廷只尊安祿山的范陽大都督府了。”

“平州乃是范陽治下之地,奚人佔領就讓他們佔領去吧,反正是安祿山的地盤,朝廷何必鹹吃蘿蔔淡操心,替安祿山擔憂?”

“至於朝廷的顏面一陛下,朝廷可下詔嚴命安祿山舉范陽之力剿滅奚人叛亂,若是安祿山不能完成使命,自當下詔問罪!當然,朝廷也可虛張聲勢,調集諸衛兵馬做出策應范陽之勢。”

“陛下不必擔心,安祿山絕不會讓奚人在他的地盤上興風作浪。退一步來講,若是奚人能削弱安祿山的勢力,亦是朝廷之喜。”

“因此,以臣觀之,此番范陽急報,所謂奚人叛亂,定是安祿山的奸計和圈套,朝廷不能上他的當。不過,由此可見,恐怕安祿山起兵謀反的時間近了,當務之急,朝廷需嚴命河南的顏真卿,礪兵牧馬枕戈待旦,隨時應對有可能出現的安賊叛軍!”

“臣也當即刻晝夜兼程返回隴朔,若是安賊起兵,臣當再隴朔起兵勤王!只要顏真卿的河南兵馬能阻擋安賊叛軍月餘時間,臣當率隴朔、河西兩鎮兵馬直搗范陽腹地,從安賊的後背上狠插上一刀!”

張瑄抱拳躬身慨然道。

李亨長出了一口氣,向楊國忠和陳希烈掃了一眼,見兩人沒有再繼續反對,便點點頭大聲道,“既然如此,就依子瞻的意思。楊相,速速下詔命安祿山舉范陽大軍即刻剿滅奚人叛亂,不得怠慢!”

“陳相,傳詔河南,命顏真卿整軍備戰,同時號令天下,調集錢糧鴉重入隴朔……,子瞻啊,朕和朝廷的希望就全部放在你的身上了,一旦安祿山叛亂,朕希望你能親率隴朔河西驍勇之士,護衛勤王,拱衛朕和長安的安全!”

李亨的話其實沒有說透。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也做足了最壞的打算,若是安祿山叛軍勢不可擋,他便只有兩條退路:一條是退往蜀中,靠劍南之力和蜀道天險來抗拒安祿山:另一條是放棄長安奔赴隴朔投奔張瑄,在張瑄的護衛下與安祿山長期爲戰。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劍南的安思順他並不能完全信任,投奔張瑄的可能性空前增大。

由此可見,李亨其實對朝廷兵馬抵抗安祿山並不抱什麼太大的信心。安祿山的范陽鐵騎號稱天下無敵,指望河南的顏真卿阻擋安祿山叛軍的進攻,太難太難了。

事實上,歷史上的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只用了區區巫天就拿下了長安城,毀滅了長安的根基,從而爲大唐王朝由盛轉衰邁向崩潰埋下了伏筆。而唐玄宗李隆基放棄長安,逃往蜀中,而太子李亨則逃往靈州投奔了郭子儀。

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39章 才子佳人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63章 指點迷津第31章 聖旨到!第314章 文字獄第408章 定都?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305章 家宴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04章 解纓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426章 宮宴風波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38章 撩撥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44章 宮變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08章 定都?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332章 猜疑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5章 楊貴妃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94章 斬,立決!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32章 猜疑第355章 建八軍!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58章 勸反第187章 詐唬安慶緒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08章 開恩科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114章 奪兵權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82章 立威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35章 楊貴妃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
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39章 才子佳人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63章 指點迷津第31章 聖旨到!第314章 文字獄第408章 定都?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305章 家宴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04章 解纓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426章 宮宴風波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38章 撩撥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44章 宮變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08章 定都?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332章 猜疑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5章 楊貴妃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94章 斬,立決!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32章 猜疑第355章 建八軍!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58章 勸反第187章 詐唬安慶緒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08章 開恩科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114章 奪兵權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82章 立威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35章 楊貴妃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