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

張瑄在興慶宮之外遇到了同樣奉召進宮的楊國忠和陳希烈。

楊國忠拱手抱拳嘿嘿一笑,“永寧王,久違了!聽聞永寧王最近在府中閉門不出,相伴美人樂不思蜀永寧王何時返回靈州,本相當爲王爺踐行!”

陳希烈也笑了笑道,“永寧王,老夫有禮了。楊相,永寧王年少夫妻,難分難捨也是常理。”

張瑄淡然一笑,拱手還禮道,“楊相,陳相,本王延遲行期,也是因爲萬春公主身體不適。待過幾日,公主身體好些,本王這就晝夜兼程,返回隴朔。倒是有勞楊相掛念了。”

楊國忠微微一笑,沒再說什麼。

陳希烈卻又道,“永寧王,老夫聽聞奚人反叛,攻陷我大唐平州,范陽急報朝廷,要求朝廷調兵遣將增援范陽……看來,陛下此番召我等進宮,就是爲了此事。”

張瑄點了點頭,臉色微微有些凝重。

三人進了宮,朝見李亨完畢。

李亨這才急不可耐地急急道,“子瞻,楊相,陳相,朕收到范陽急報,說是十州奚人糾集十萬兵馬反叛朝廷,目前已經攻陷平州口安祿山奏請朝廷速速調集青撲、齊州、魏州諸衛兵馬,火速開往范陽,協助安祿山平叛,不知爾等有何看法?”

楊國忠沉吟了一下,朗聲道,“陛下,臣以爲,朝廷應准奏。立即調集中原兵馬開赴范陽,平息奚人反叛。若是奚人反叛不平,臣擔心渤海諸胡也會蠢蠢欲動,一旦東北蠻夷羣起而效仿,恐怕安祿山也抵擋不住。”

“若是安祿山狼子野心,故意放開門禁,讓奚人和諸胡叛軍長驅直入,中原危矣。”楊國忠又沉聲強調了一句。

李亨臉色一變,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他初登大寶,既有奚人反叛,對於他的皇權威信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李亨轉頭望向了陳希烈,陳希烈猶豫了一下才輕輕道,“陛下,其實,奚人勢力羸弱,不會成爲什麼氣候。不過,老臣以爲,此次對於朝廷來說,倒也是一個機會。”

李亨眉梢一挑,沉聲道,“哦?怎麼說?陳相請講,朕洗耳恭聽。”

陳希烈肅然道,“陛下,老臣一向以爲,朝廷大患只范陽安祿山一人。此次奚人反叛,朝廷不妨舉大兵開進范陽,打着剿滅奚人叛亂的旗號,在范陽駐軍。將魏州、滄州、邢州等從范陽分割出去……,從而兵不血刃瓦解安祿山的勢力!”

陳希烈的想法不可謂不大膽,但同時又不失爲一種高明之策。

李亨眼前一亮,遲疑了一下猛然拍案叫絕道,“陳相所言甚是。如此說來,朕倒是要感謝奚人給了朝廷這麼一個機會朕看不如這樣,調河南、隴朔兩鎮部分兵力從左右兩翼開拔進范陽,若是運作得好,可一舉消除朕的心頭大患!子瞻,你以爲然否?”

李亨的聲音非常振奮,他似乎隱隱看到了拿下安祿山的希望。

張瑄聽着楊國忠和陳希烈的話,一直保持着沉默。見李亨問到他,便斷然擺手道,“陛下,萬萬不可!若是朝廷派遣軍馬進入范陽協助安祿山平叛,會正中安祿山的圈套!若是讓安祿山將朝廷東征大軍圍而殲之,然後順勢南下,如此一來,河南危矣,中原危矣,長安危矣!”

聽張瑄跟他們唱起了反調,李亨有些不太高興得皺了皺眉道,“子瞻,此話怎講?”

“陛下,奚人十州統共不過人口二十萬,何來的十萬大軍?以此斷定,范陽急報有假。此其一。”

張瑄緩緩起身,朗聲道,“奚人向來臣服朝廷,以區區二十萬蠻夷之力對抗大唐天朝,還膽敢公然攻陷平州,除非是奚王瘋了。

此其二。”

“更重要的是,奚人一向在安祿山的管轄之下,有安祿山的20萬范陽鐵騎在范陽,奚人不要說沒有反叛的膽子,就算是真的反叛了,以安祿山之力,剿滅奚人反叛也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何需向朝廷求援?此其三。”

李亨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子瞻,以你的意思,這是安祿山謊報軍情、奚人叛亂有假?不,應該不會,平州刺史張瑄在平州失陷之前曾向朝廷發來八百里加急軍報,而沿途州郡亦有奏報,應該不會有假!”

張瑄淡然一笑,拱手抱拳道,“陛下,平州失陷倒也不見得是假。但是,奚人是真反叛還是假反叛,就值得思量了。”

“陛下,奚人一向在安祿山的積威之下,敢於叛亂的可能性極低。臣分析,此事無非有兩個可能:其一,安祿山在奚人十州之地施行酷政苛捐,引起奚人反抗,但以安祿山之力,平叛不成問題,陛下不必擔心奚人會繼續南下。”

“其二,安祿山授意奚人謀反,目的在於設立一個圈套,打着平叛的旗號,向朝廷索要錢糧緇重,藉以充實自己。而若是朝廷派兵東征,正中了安祿山的引君入甕之計,他正好挾制朝廷兵馬正式叛亂起兵,進攻中原。”

李亨還沒有說話,楊國忠皺了皺眉道。“永寧王,也不見得吧?奚人數十年來在十州之地休養生息,擁有十萬軍馬也不足爲奇口縱然有所誇大,但數萬兵馬還是有的。安祿山固然有剿滅奚人叛亂的實力,但此賊老奸巨猾,若是其一心保全自己,不肯爲國出力,豈不是讓奚人自成一國,亂我東北邊防!”

“況且,陛下初登大寶,便有蠻夷叛亂,朝廷若是不派兵征討,顏面何在?”

陳希烈也附和道,“楊相所言極是。永寧王,老夫也以爲,朝廷和陛下天威不肯輕犯,奚人叛亂,朝廷必要舉大兵剿之!”

陳希烈難得與楊國忠意見一致,站在一起。不過,此番陳希烈確實覺得奚人叛亂,不管安祿山是不是有些陰謀在其中,朝廷都不能坐視不管。

他的這種心思也不能說是錯的。因爲李亨剛剛登基稱帝,此時有異族叛亂,大唐朝廷如果沒有一點表示,豈不是權威喪盡,讓天下異族看了笑話?

李亨也深以爲然。

張瑄突然嘆了口氣,“陛下,兩位相國,安祿山經營范陽平盧十數年,勢力早已盤根錯節根深蒂固。可以說,范陽以東,早就自成一國,不尊朝廷只尊安祿山的范陽大都督府了。”

“平州乃是范陽治下之地,奚人佔領就讓他們佔領去吧,反正是安祿山的地盤,朝廷何必鹹吃蘿蔔淡操心,替安祿山擔憂?”

“至於朝廷的顏面一陛下,朝廷可下詔嚴命安祿山舉范陽之力剿滅奚人叛亂,若是安祿山不能完成使命,自當下詔問罪!當然,朝廷也可虛張聲勢,調集諸衛兵馬做出策應范陽之勢。”

“陛下不必擔心,安祿山絕不會讓奚人在他的地盤上興風作浪。退一步來講,若是奚人能削弱安祿山的勢力,亦是朝廷之喜。”

“因此,以臣觀之,此番范陽急報,所謂奚人叛亂,定是安祿山的奸計和圈套,朝廷不能上他的當。不過,由此可見,恐怕安祿山起兵謀反的時間近了,當務之急,朝廷需嚴命河南的顏真卿,礪兵牧馬枕戈待旦,隨時應對有可能出現的安賊叛軍!”

“臣也當即刻晝夜兼程返回隴朔,若是安賊起兵,臣當再隴朔起兵勤王!只要顏真卿的河南兵馬能阻擋安賊叛軍月餘時間,臣當率隴朔、河西兩鎮兵馬直搗范陽腹地,從安賊的後背上狠插上一刀!”

張瑄抱拳躬身慨然道。

李亨長出了一口氣,向楊國忠和陳希烈掃了一眼,見兩人沒有再繼續反對,便點點頭大聲道,“既然如此,就依子瞻的意思。楊相,速速下詔命安祿山舉范陽大軍即刻剿滅奚人叛亂,不得怠慢!”

“陳相,傳詔河南,命顏真卿整軍備戰,同時號令天下,調集錢糧鴉重入隴朔……,子瞻啊,朕和朝廷的希望就全部放在你的身上了,一旦安祿山叛亂,朕希望你能親率隴朔河西驍勇之士,護衛勤王,拱衛朕和長安的安全!”

李亨的話其實沒有說透。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也做足了最壞的打算,若是安祿山叛軍勢不可擋,他便只有兩條退路:一條是退往蜀中,靠劍南之力和蜀道天險來抗拒安祿山:另一條是放棄長安奔赴隴朔投奔張瑄,在張瑄的護衛下與安祿山長期爲戰。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劍南的安思順他並不能完全信任,投奔張瑄的可能性空前增大。

由此可見,李亨其實對朝廷兵馬抵抗安祿山並不抱什麼太大的信心。安祿山的范陽鐵騎號稱天下無敵,指望河南的顏真卿阻擋安祿山叛軍的進攻,太難太難了。

事實上,歷史上的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只用了區區巫天就拿下了長安城,毀滅了長安的根基,從而爲大唐王朝由盛轉衰邁向崩潰埋下了伏筆。而唐玄宗李隆基放棄長安,逃往蜀中,而太子李亨則逃往靈州投奔了郭子儀。

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184章 劫持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31章 聖旨到!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57章 蕭十三郎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461章 反抗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42章 卓瑪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63章 指點迷津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57章 蕭十三郎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63章 指點迷津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81章 大婚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0章 針鋒相對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9章 才子佳人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77章 楊勳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80章 楊國忠送禮
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184章 劫持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31章 聖旨到!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57章 蕭十三郎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461章 反抗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42章 卓瑪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63章 指點迷津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57章 蕭十三郎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63章 指點迷津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81章 大婚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0章 針鋒相對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9章 才子佳人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77章 楊勳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80章 楊國忠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