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

咳咳!

楊錡得了虢國夫人的眼色,便輕輕乾咳了兩聲,苦笑着望着面色微微有些漲紅的張瑄,嘆息道,“張家小哥兒當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吶。不過,今日是詩酒宴會,不談國事,呵呵,小哥兒還是先入席來飲酒作樂吧——來來來,舞樂起!”

王維和丘爲也趕緊附和着打岔,擺擺手示意讓張瑄趕緊下來。

在兩人心裡,張瑄終歸還是年輕氣盛,一時昏了頭、義憤過度說了一些過頭的話,如果就此罷了,沒有小人惡意誇大傳播,也不至於引起太大的風波——想必李林甫應該不會因此就向一個沒有功名出身的張家後輩下手吧?

虢國夫人府上的樂師奏起華麗的音樂,十餘個姿容豔麗身材婀娜的舞女紛紛上場,華麗的霓裳長袖揮舞,舞姿曼妙動人,舞樂間場上的尷尬沉悶氣氛很快便一掃而空。

張瑄的目的已經達到,自然是見好就收,順勢下臺。

他入席歸坐,神色平靜如常。

“好了,奴家記在心上了,奴家抽空進宮一趟,向聖上說個情就是了。清者自清,你且寬心。”虢國夫人瞥了張瑄一眼,突然側身過來輕輕道。

“謝夫人。”張瑄心頭暗喜。

熟知歷史的他深知眼前這位美婦人在當今皇帝心中的位置。因爲李隆基對楊貴妃寵愛過甚,所以愛屋及烏就關照上了楊家的三姐妹。而在楊家三姐妹當中,虢國夫人又是最受寵的一個。

如果虢國夫人真的肯進宮爲張煥說個人情,李隆基八成會給她這個面子。說不準真會赦免了張煥,雖然張煥不可能再繼續爲官,但起碼性命是保住了。後來的事實證明,張瑄這一寶是押對了。

當然,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於,李隆基肯定知道張煥案是李林甫一手操控出來構陷東宮太子李亨的冤案,張煥不過是一個替罪羔羊而已。

李隆基可能動用雷霆手段錯殺張煥,不給李林甫一黨留出興風作浪的時間;但同時也有可能放過張煥,而動用威權壓下這樁莫須有的案件,讓之煙消雲散。

現在是一個敏感的時刻。李林甫病重,別人不知,但李隆基心裡定然有數。所以李林甫在皇帝心目中的影響力就差了很多,這個時候,只要虢國夫人進宮說情,李隆基擡擡手張煥也就得了生機。

虢國夫人幽幽一嘆,嫵媚臉上的媚笑突然一斂,正色輕柔道,“你這小哥兒,也着實膽大包天,竟敢掠李林甫的鋒芒……李相勢大,連奴家都要忍讓幾分,何況是你?”

“也罷,奴家跟你這小哥兒一見投緣,就替你擔待一二。今日宴會之後,你且歸家,如若……奴家自會出面……”

虢國夫人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眸裡的關切光芒非常真誠。作爲一個心智成熟閱歷豐富的穿越靈魂,張瑄自然能感覺到她不摻帶任何功利企圖的關切,這讓張瑄多少有些意外。

一面之緣便如此,想必便是所謂的緣分使然了。當然,他之所以能引起虢國夫人的關注,他的詩才和風儀起了至關重要的因素。

張瑄真心誠意地起身躬身施禮,“謝夫人,張瑄感激不盡。”

“免禮。也不知怎麼地,奴家看你這瑄哥兒格外歡喜。哎……奴家的兒子裴徽如若也如你一般,有才、亦有幾分膽色,奴家也就心滿意足了。”虢國夫人揮揮手,示意張瑄不必多禮,嘴裡卻提起了自己的兒子裴徽,眼眸中閃過一絲不經意的哀傷。

在楊家還未發跡之前,她居住在蜀中,嫁了一個姓裴的丈夫。

後來裴氏早亡,正好楊玉環進宮受寵,她便與其他兩個姐姐一起來到長安,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令人遺憾的是,生平唯有的這一個兒子裴徽,性子膽怯懦弱,不願意與人交往,十四五歲的人了,整日裡只知悶在府上看書,讓她鬱悶之極。

傳聞虢國夫人私生活極其**,其實多是傳言。紙醉金迷喜好奢侈是有的,按照盛唐的民風,要說她爲裴氏長期守活寡那也不可能;但要說面首無數人盡可夫,就純屬扯淡了。

在楊家三姐妹當中,她算是一個相對潔身自好的人,很少亂來,這緣於她對男人的不信任。她更願意守着這一世的富貴和兒子裴徽,否則,她早就改嫁他人了。

只是這個兒子如此怯懦,如何能作爲後半生的倚靠?這到手的富貴傳給了裴徽,他也未必能守得住。這是虢國夫人心裡揮之不去無法對外人言的隱痛。

聽虢國夫人提起了與自己年紀略小的裴徽,且神情幽怨,張瑄不好說什麼,只能保持沉默。

“好了,不說了,且觀歌舞。來,瑄哥兒,飲酒!”虢國夫人很快便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臉上馬上又恢復了盪漾的媚態,揮揮手又向衆人朗聲道,“奴家今日與諸位暢飲,不醉不歸!”

“夫人請!”

……

……

一石激起三層浪。

張瑄在曲江池上詩酒宴上的表現,很快在長安城裡傳播開去,幾乎震動了整個天子腳下。

昔日出名的紈絝竟然搖身一變成爲讓長安三傑相形見絀的絕世才子,三詩和三傑、兩詩羞蕭復的名頭,令人瞠目結舌。

詩酒宴上旁觀士子和權貴衆多,這麼多人堪爲作證,自然做不得假。況且,張瑄在宴會上力壓羣士的五首詩已經廣爲傳頌,成爲士林間津津樂道的佳作絕唱。

紈絝的魚躍龍門倒也罷了,雖然難以接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張瑄竟然當衆“辱罵”李林甫,什麼奸相、什麼“口蜜腹劍”、什麼“弄璋宰相”,諸如此類極盡嘲諷之能事,膽子之大,怕是他的父親張九齡當年也有所不及。

可膽子大不是什麼好事,在張煥入獄獲罪的背景下,張瑄又公開謾罵李林甫,張家焉能還有什麼好果子吃?李林甫是何許人?眥睚必報,面對一個後生晚輩的公開挑釁,他又焉能沒有一點動作?

如此一來,看熱鬧的固然幸災樂禍地等着看熱鬧,而一些跟張家交好的士子官僚,則不住地暗暗嘆息:可嘆張九齡數十年積累下的偌大家業,一代大唐名門,張家由此就毀在一個孺子手上。

才子剛露頭就要被摧殘。這便很多人對張瑄的評價。

……

……

張九鳴和張九皋的李家一行並不順利。沒有見到李林甫,李岫雖然代表李林甫收下了財物並表示會給予張家一定的關照,但終歸是沒有得到李林甫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承諾,心裡還是沒有底。

在從李家回來的路上,張九鳴兩人就意外得到了這個驚天的消息——

先是爲張瑄的才子嬗變而驚喜,而旋即又爲後面張瑄的放浪形骸和當場痛斥李林甫而感到毛骨悚然冷汗直流。

不要說在這個節骨眼上,就是平時,敢冒犯李林甫的權威,那也是下場堪憂。而且,很容易牽連全家全族。李林甫心狠手辣,對付政敵向來是雷霆手段從不手軟,一旦李林甫……張九鳴和張九皋簡直都不敢再往下想了。

急匆匆回到張府,柳氏帶着張煥的妻室宋氏以及張寧的妻室焦氏,一起迎候在門內一側,而張寧則帶着兩個家僕站在府門外迎接。

迎進了張九鳴和張九皋,見兩人面沉似水,柳氏還當是李林甫不肯援手,心裡涼了半截。這時卻聽張九鳴憤怒地擺了擺手道,“張瑄那個小畜生回來沒有?”

柳氏一怔,勉強一笑道,“還沒有,我已經派人去找他了。”

張九皋掃了柳氏一眼,心情煩躁之下,也顧不上許多,徑自怒聲道,“嫂嫂,都是你溺愛縱容這個孽障……今兒個終於惹下了大禍事!”

————————

打劫啊,點擊、收藏、推薦一個都不能少喲。

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30章 勸進第295章 抵京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71章 比試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54章 回靈州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358章 勸反第108章 鴻門宴(1)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00章 監軍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427章 告御狀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16章 交心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63章 指點迷津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86章 美人如玉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71章 比試第90章 圖窮匕見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243章 女奴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55章 建八軍!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00章 感動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79章 文武兼職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105章 連升四級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
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30章 勸進第295章 抵京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71章 比試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54章 回靈州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358章 勸反第108章 鴻門宴(1)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00章 監軍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427章 告御狀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16章 交心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63章 指點迷津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86章 美人如玉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71章 比試第90章 圖窮匕見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243章 女奴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55章 建八軍!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00章 感動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79章 文武兼職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105章 連升四級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