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

楊玉環乘輦帶着幾個宮女太監,匆匆穿過宮徑,向御書房行去。

按照原定的計劃”她不得不親自出面向皇帝央求公開李亨拜她爲母的事情。如果不是這個當口,楊玉環自己隨意就宣佈了,也不需要經過皇帝的批准。以李隆基對她的寵溺,斷然不會追究:但現在,因爲關乎立儲大事,楊玉環也不敢怠慢。

到了御書房門口,楊玉環屏退隨身太監和宮女,也沒有讓宮女進內稟報,徑自自己就進了御書房。

高力士出宮去替李隆基找楊國忠辦事兒,此刻侍候在御書房的太監頭目便是李靜忠。

皇帝在內看書,李靜忠靠在外廳的牆壁上閉目養神,但眼睛雖然閉着,其實耳朵都豎起來,皇帝一有召續便要隨時聽命。

聽到有人進內的動靜,李靜忠立即睜眼望去,見楊玉環霓裳羽袖飄飄,高貴從容地盈盈走來,吃了一驚,趕緊躬身見禮,拜了下去,“小的李靜忠拜見娘娘!娘娘萬安!”

楊玉環大略也識得高力士手下的這個管事太監,她性情平和,對宮裡的太監宮女一干人等態度和藹,很少擺架子,所以劇也微笑着點了點頭,“陛下在否?”

李靜忠還擊說話,就聽裡面傳來李隆基嘶啞而疲倦的聲音:‘娘子’進來吧,聯在。”

楊玉環輕盈走進。

見李隆基正靠在錦墩上翻閱一些奏摺,不由柔聲笑道,“三郎,不要太過操勞了……要保重龍體啊!”

李隆基有些惱火地瞥了堆在桌案上的一大堆事情,煩躁地擺了擺手,“看看這些破事……事無鉅細,都要捅到聯這裡來!聯是皇帝,是天子,不是宰相一、這個楊國忠,當真是不讓聯省心!”

楊玉環微微一笑,心裡卻一陣腹誹。

心道:明明是你想要削弱楊國忠的權力,這一陣又擺出架勢來要親臨政和……好吧,勤政親政吧,那就不要嫌辛苦嘛!又不想管事,又不想放權,這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

“三郎,奴明日還想出宮去玉真觀住一段時日,一則爲三郎祈福,祈求三郎身體康健、大唐天下風調雨順江山永固:二則也靜養身子……”楊玉環柔聲說着,主動岔開了話題去。

李隆基稍稍沉吟了一下,便笑着點點頭,“好,聯準了。玉真那裡環境清雅,倒是一個頤養身體的好去處。娘子先去,待聯忙完這些雜事,也出宮去與娘子相會!”

李隆基回頭來望着桌案上的奏表,眉頭又緊皺起來。

一想起目前大唐朝廷這些破事,李隆基就煩躁起來。安祿山的隱患還沒有來得及消解,見楊國忠氣焰太盛,他這個當皇帝的剛想要出手打壓一下,沒想到就又冒出來榮王與太子奪嫡的事兒。

一環扣一環,像是一座大山一般積壓在他的心上,讓他寢食難安。

楊玉環見李隆基眉頭緊蹙,眼珠子微微一轉。她雖不喜蠅營狗苟之事,但也不是沒有心計。她知道,如果自己直截了當地說出李亨拜自己爲母的事情,八成是要引起李隆基的排斥和反彈。

還是要使些心計的。

楊玉環心思百轉,突然張嘴輕笑道,“三郎,奴家這些日子靜養身體,想起一些陳年舊事,覺得不勝唏噓。”

李隆基一怔,轉頭笑道,“哦?娘子倒是開始懷舊了?聯這些日子忙於國事,陪娘子時間少了,娘子不要怪聯纔好。”

楊玉環柔聲搖搖頭,“三郎操勞國事,心繫家國天下,奴不敢扯三郎的後腿,只是求三郎保重龍體……奴家這些日子,日日思量,覺得紅塵若夢,人生際遇實是莫測變幻,不可捉摸。”

“三郎今日對奴的寵愛,恩情如海深一般;但若三郎寵愛失去,奴又該如何?”

楊玉環說着,聲音便變得有些哀傷起來。

李隆基望着俏臉上浮蕩着一抹黯然的楊玉環,知道最近楊玉環一直在爲自己的後半生而焦慮不安,不由就笑着寬慰道,“娘子何必如此傷感?有聯在,這大唐天下,何人敢對娘子不敬?”

楊玉環幽幽道,“奴家不中用的緊,至今也沒有爲陛下誕下一子半女,這後半生終是沒有依靠……”

“奴家剛纔去了一趟劉妃宮裡……聽說最近朝廷欲改立榮王爲儲君,他日若是榮王成爲大唐儲君,三郎百年之後,劉妃必貴爲皇太后,奴家在這後宮,還要指望劉妃看顧一二吶。”

也就是楊玉環敢在李隆基面前提這個“百年之後的問題”,別人絕不敢。雖然李隆基明知是人不是神仙,終有一死,但還是非常忌諱這個“死”字。

李隆基面色一變。楊玉環這句看似無心的話,直接就捅到了他的心底,揭開了一層薄薄的窗戶紙。所謂母以子貴,列華妃儘管目前不受寵,但來日等榮王上位,她必貴極後宮。

楊玉環暗暗一瞥,見李隆基有些意動,便趕緊趁熱打鐵地又追上了一句,“三郎,奴有個心願,求三郎恩准。”

李隆基嘆息了一聲,“娘子,在聯面前不要這般生疏,有話便說,莫說這個求字。聯與娘子,恩愛一體,不分彼此。”

楊玉環眸光閃爍了一下,輕輕道,“奴家無子嗣,想從三郎的兒子裡過繼一個來,將來人老珠黃了也好有個依靠,還求三郎準了。”

李隆基猛然擡頭來凝望着楊玉環,眉頭一簇,沉聲道,“大子李亨?”

都到了這個份上了,楊玉環自然是不能再遮遮掩掩,就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她從袖口處扯出李亨寫給她的血書盟誓來,遞給了李隆基,然後柔聲道,“亨兒一向仁孝恭謹,在三郎的兒子中是最尊重奴家,與奴最投緣的一個。”

“奴家知道三郎最近正在爲立儲的事兒煩心……奴家也不是爲亨兒爭取什麼,只求三郎準了奴這個心願。再者,他日三郎改立儲君,看在奴的面上,保住亨兒的性命,給他一世平安富貴,做個閒散王爺罷了,也好讓奴家娘倆今後相依爲命。”

楊玉環說到這裡,突然跪伏在地,聲音變得哀婉哽咽起來。

“娘子,且起身來,切莫如此。

見楊玉環伏地哀傷不起,李隆基猶豫了片刻,徑自起身去親自攙扶。

“娘子莫要如此,莫要如此……聯答應你了便是。”李隆基猶豫半響,還是不忍心拒絕楊玉環。所謂的江山社稷大局爲重,在這片刻間還是抵不過兒女情長。

楊玉環心內大喜,臉上卻仍舊是“涕淚交加”,感動涕零道,“臣妾叩謝陛下隆恩,臣妾叩謝陛下隆恩!”

李隆基心中一嘆,心道:李亨啊李亨,聯就再往後拖一拖。娘子如此悲惋,聯不忍心。同時也再考驗考驗榮王的品性。

就在御書房裡,楊玉環笑吟吟地陪着李隆基用了一些茶點,又說了一會閒話。

“三郎,過幾日,奴家想去上陽東宮看看梅妃,還請三郎準了。”

“梅妃?”聽楊玉環突然提起被他打入冷宮多年的梅妃,李隆基臉色一變,目光便有些複雜閃爍。當年的梅妃其實還是頗得他寵愛的,只是因爲梅妃與楊玉環水火不相容,他盛怒之下,纔將她打入冷宮。

一別經年不見,當年的梅美人的清秀婀娜身影,早在他心裡淡成了一條線。

“當年奴家年幼,少不更事,與梅妃多有衝突,引得三郎不快。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奴家覺得梅妃苦守冷宮,頗爲不易,就想去看看。”

“三郎,奴家先去看看,如若梅說……奴家願意迎梅妃出上陽東宮,一起服侍三郎。”楊玉環聲音輕柔,眸光流轉。

李隆基心裡一暖,覺得還是楊玉環心胸開闊大度,識大體。

他眼前瞬間浮現起當年那張明眸皓齒的絕美容顏,心下也有些悽然,下意識地就點頭應允,“嗯,娘子有心了。這多年來,聯倒是忘記了梅妃。娘子去看看也好,跟她說說,若是她知錯了,不再是當年那種尖刻、得理不饒人的性子,聯赦免了她也可。”

“嗯,臣妾謹遵陛下口諭。”楊玉環笑着緩緩垂下頭去,借續飲茶,幽深似水的眸子裡卻閃動着一絲複雜的光芒。

楊玉環的性情溫和,當年的梅妃卻很強勢,可以說是恃寵而驕。楊玉環進宮之後,見李隆基心思漸漸歸屬在楊玉環的身上,梅妃卻用了一些手段,差點沒把楊玉環排擠出宮。所幸後來李隆基最終還是寵溺楊玉環,把梅妃打入了冷宮再不相見。

……

高力士回宮,在皇帝面前回報了楊國忠的明確態度。由於拿了楊家的好處,高力士很隱晦也很“藝術”在李隆基面前極盡美言,說了太子李亨很多的好話。

李亨確實是李隆基這麼多皇子中最恭順的一個,在李隆基眼裡,能力不強、性格懦弱、也沒有野心,但適合當李隆基這個強勢皇帝的太子,卻未必適合當一個維持強盛犬唐基業長盛不衰的皇帝。

身體狀況越是不堪,李隆基就越加重視大唐江山社稷的傳承。相對來說,李琬的能力要比李亨強,這纔是李隆基有心改立太子的關鍵。縱然是沒有現在的奪嫡風波,遲早李隆基還是要將這個提上案頭。

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54章 回靈州第114章 奪兵權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09章 鴻門宴(2)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358章 勸反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16章 交心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43章 女奴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184章 劫持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447章 野性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42章 卓瑪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27章 告御狀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
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54章 回靈州第114章 奪兵權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09章 鴻門宴(2)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358章 勸反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16章 交心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43章 女奴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184章 劫持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447章 野性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42章 卓瑪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27章 告御狀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