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多朗之女卓瑪被中華皇帝冊封爲藏妃,消息傳出,多朗家族上下非常振奮,而其他的吐蕃貴族則表現不一,有人羨慕嫉妒恨,當然也有人暗中唾罵多朗,認爲多朗認賊作父,是吐蕃的叛徒和罪人。

但不論如何,多朗家族因爲得到了巨大的實惠和權力。

多朗因爲受皇帝重用,成爲皇帝以吐蕃人管理吐蕃思路的堅定不移的執行者,在這場大動亂和大變革中,成爲大贏家。

多朗的權勢地位得到鞏固和確定。

多朗家族在接到皇帝昭命的當日,大擺筵席,宴請賓客慶祝。

由此,有不少吐蕃貴族都瞄準了皇帝,紛紛登臨王宮求見,有些甚至直接帶着自己家裡美貌的女子和大量的金銀財帛,請求獻給皇帝。

張瑄耐着性子一一接見這些貴族,接受了他們的朝見和禮物,但女人,卻統統不納。

張瑄之所以冊封卓瑪爲妃,有一個政治上的考慮。爲了收攏吐蕃人的心,表明皇帝視吐蕃人爲子民的態度。否則,卓瑪至多被封爲嬪。

卓瑪自己也有些意外。不過,對於卓瑪來說,她其實並不願意留在皇帝身邊,更不願意隨皇帝到中原去生活。只是到了這個份上,若是她再不識擡舉,她的家族會受牽累。在父親多朗的再三叮囑甚至是哀求下,卓瑪也認了命。

一次偶然的邂逅,導致她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這是少女卓瑪所想不到的。然而跟了張瑄,對她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如果是其他的征服者,一個吐蕃女人,佔有了也就佔有了,名分也不會給,情分更不會給。但張瑄顯然不會這樣,既然卓瑪已經成了他的女人,他就會竭盡全力做好自己男人的本分。

十多年之後,當卓瑪的兒子在中京的皇宮裡滿地亂跑的時候,藏妃卓瑪才意識道,自己終歸是無數吐蕃少女中的幸運兒。

一轉眼就是永寧二年十月,正是吐蕃高原秋高氣爽的時節。南霽雲率軍四處討伐,吐蕃各地的殘兵餘孽漸漸被消滅,整個吐蕃高原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就在張瑄準備啓程班師回朝,由吐蕃回軍河西,討伐李珙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消息:說是大勃律王與小勃律王率使團趕來神武城,請求朝見中華皇帝陛下。

張瑄得到軍報,就暫時取消了行程,準備留在神武城三五日,等等這兩個異族的小國之王。

勃律原爲一國,被吐蕃人擊破,後分爲大小勃律。留居原地者大勃律,向西北遷移至吉爾吉特地方的稱爲小勃律。

武后通天二年至開元年間,大勃律三次遣使入唐。唐先後冊立其君主。開元初年,小勃律王沒謹忙因爲受到吐蕃壓迫,親自入長安表示臣服唐朝。

由於小勃律是吐蕃進攻唐之安西四鎮的要道,因此,唐皇帝認爲小勃律是西域西門,必救之地。北庭節度使張孝嵩遣疏勒副使張思禮率西域聯軍四千救之,沒謹忙出兵接應大破吐蕃。

此後,722年唐封沒謹忙爲小勃律王。沒謹忙之後,蘇失利之繼位小勃律王,被吐蕃軍擊敗,被迫臣服吐蕃,迎娶吐蕃公主爲妃,吐蕃勢力遂深入西域,二十餘國皆爲吐蕃臣屬。此後三任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夫蒙靈詧三次討伐均無功。747年,安西節度副使高仙芝受命以馬步萬人進討,分兵三路攻佔小勃律全境,俘虜小勃律王夫婦,唐改其國號爲歸仁,設歸仁軍鎮守。此役過後,西域各國重新歸附唐朝。

怛邏斯之戰中唐軍大敗於大食,小勃律及周圍地區再次臣服吐蕃。

小勃律爲吐蕃屬國,吐蕃被中華大軍滅亡,小勃律王當然坐不住,像這種高原小國,國力貧弱,必須要依附於大國才能生存,因此小勃律王來朝見請求臣屬,在張瑄的意料中。

但大勃律最近幾十年與大食人一個鼻孔出氣,大勃律王能來朝拜,似乎有些詭異。

……

……

午後時分,張瑄一身皇帝的正裝,端坐在王宮之中。

郭子儀、楊漣、南霽雲等諸將,還有多朗等歸降的吐蕃官員分列兩側,大小勃律王的使團隊伍已經到了神武城之外。

郭子儀猶豫了一下,出班抱拳道,“陛下,大小勃律雖是小國,但畢竟來者爲一國之主,臣願意替陛下出城迎接,以示天朝威儀。”

張瑄淡然一笑,“區區彈丸之地,城郭之國,不及我一州之地。郭相乃是我數十萬大軍統帥、大國百官之首,降尊紆貴太過不值。”

張瑄的話讓郭子儀微微有些吃驚。皇帝往日並非這般傲慢,如此一反常態,似乎別有用意。郭子儀想了想,不敢再說什麼,回班站好,不再多言。

良久。

張瑄才笑了笑又道,“雖是小國,但遠來是客——多朗,你出城迎一下吧。”

“是,陛下,臣遵旨。”多朗趕緊施禮領命。

張瑄又道,“南八,你率軍5000,與多朗一起出迎。”

南霽雲旋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領命大步而去。

南霽雲率5000神策軍騎兵肅立在神武城門兩側,多朗帶着幾個從人冷冷清清地站在城門口,望着不遠煙塵漫卷處兩路隊伍的到來,嘴角浮起一抹輕蔑的笑容。

大勃律王扎德和小勃律王蘇佔幾乎是並轡而行,兩人身後是綿延裡許的車馬隊伍,車馬隊伍中有財物、牛羊馬匹和歌姬胡女。

兩人在馬上見城門處除了有兩列肅立的軍卒隊伍,並沒有皇帝的儀仗鑾駕,不由有些失望。而到了近前,發現中華皇帝不僅沒有親自出迎,連身邊的大臣都沒有出現,只有前吐蕃國相多朗一人迎接。

如此,扎德和蘇佔就不是失望的問題了,而是有些羞惱。

他們雖是小國之王,但縱然是吐蕃,他們每一次來朝見,吐蕃王都會親自出迎。但這一次,這個傳說中的中華皇帝竟然如此傲慢,如此輕視他們。

兩人臉色陰沉地翻身下馬,多朗微微一笑上前抱了抱拳道,“兩位國王,多朗奉陛下詔令在此迎接多時了。”

多朗爲吐蕃國相,與大小勃律王自然是熟人老相識了。

蘇佔勉強一笑道,“多朗大人,不知中華皇帝陛下,此刻可否在城中?”

多朗點了點頭,“陛下正在王宮等候。”

扎德眉梢一揚,冷冷一笑道,“我等遠道而來朝見中華皇帝陛下,卻不料皇帝如此傲慢,只派多朗大人一人出迎,真可謂是目中無人了……”

多朗心裡冷笑,心道你兩個小國之王,算個屁啊。我吐蕃國力之強大,尚且被皇帝率軍而滅之,大小勃律區區彈丸之地,皇帝大軍所向,必成一片廢墟。

多朗淡然笑道,“多朗現爲永康侯、平康宣撫使,奉召出迎,兩位國王還請速速隨本侯入城朝拜陛下。”

小勃律王蘇佔心裡輕嘆,就要準備隨多朗入城。他是吐蕃屬國,吐蕃即滅,中華王朝就是新的宗主國,如果不歸附不朝拜,來日就有滅國慘禍。

但大勃律王扎德卻與小勃律王不同,他此來本是爲了試探中華王朝的虛實,他自覺身後有蔥嶺諸國爲聯盟、有大食人爲後盾,見皇帝如此冷落,他便有了退意。

扎德冷冷一笑,“多朗大人,本王來此本爲與吐蕃做一筆買賣,既然吐蕃已滅國不復存在,本王就此告別回國了。”

多朗臉色一變,正要說什麼,南霽雲一身甲冑慨然上前望着扎德冷冷一笑,“陛下正在王宮等候,大勃律王若是過門而不入,是爲大不敬。”

扎德眉梢一挑,傲然掃了南霽雲一眼,“你是何人?”

南霽雲淡然一笑,抱拳道,“某家乃陛下駕下清遠侯、河南兵馬大都督、平蕃大軍左衛大將軍,南霽雲是也!”

扎德臉色驟變,而小勃律王蘇佔更是大驚失色,趕緊向南霽雲施禮拜見。

南霽雲率軍掃平吐蕃餘部,這數月來在吐蕃高原縱橫馳騁,戰無不勝攻無不取,聲名遠播,直至大小勃律之地。南霽雲這個漢軍大將的名頭,遠遠比郭子儀這種隨駕的重臣更大。

“原來是南大將軍!”蘇佔長身施禮,“小王有禮了!”

扎德也勉強一笑,抱拳施禮,不敢再說什麼。

這些異族之人崇尚武力,南霽雲這種帶甲大將,在某種意義上說,比皇帝更有威懾力。

“陛下命本侯與永康侯一起出迎,兩位國王且速速入城,進宮朝拜陛下!”南霽雲不爲己甚,率先行去。

……

……

張瑄氣勢凜然站在王座之後,俯視着跪伏在臺下的大小勃律之王。

“好了,二位請坐。”張瑄揮了揮手。

蘇佔和扎德一左一右坐下,然後郭子儀等人在下方陪坐。

“陛下,小王此來朝拜陛下,進上臣服之表,小勃律願意世世代代爲中華上邦屬國,永不反叛!”蘇佔恭謹地笑道,“小王帶來小勃律產明珠美玉十箱,美女20名,駿馬數百匹,還請陛下笑納!”

扎德也笑着報上了自己的禮物,卻沒有說臣服之意。

張瑄面帶微笑望着兩人,淡淡道,“二位的禮物,朕就不收了。大小勃律彈丸之地,出產貧瘠,如此厚禮,多有傷民。”

“不過,以朕之意,大小勃律國土不過千里,當去國名,併入我中華上邦疆域爲一道之屬。朕將冊封二位爲王,享王權富貴,但要受朝廷轄制。”張瑄揮了揮手,沉聲道。

蘇佔和扎德陡然一震,臉色漲紅起來。

張瑄輕飄飄的一句話,這是要滅大小勃律國啊!去國號,納入版圖爲中華王朝的一個道,這不是滅國是什麼?

蘇佔嘴角哆嗦着,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但扎德卻勃然大怒,起身怒道,“陛下何出此言!本王來此,朝見上邦天子,以爲通好之意。但我大勃律立國百年,陛下要去我國號,與滅我一國有何異?”

“我大勃律國雖小,但也帶甲數萬,身後更有聯盟之國。若是陛下一意孤行,請恕本王不能從之!”

“本王告辭!”

扎德憤然要拂袖而去。

張瑄冷笑着,突然一拍桌案,“朕滅吐蕃翻掌之間,要滅你大小勃律,不過是舉手之勞。你可以走,朕不殺你,也不攔你,但是,你要想清楚,錯過了朕給你的機會,等朕大軍所至,大勃律亡國滅族指日可待!”

扎德冷冷一笑,抱拳道,“本王就等着陛下!”

扎德揚長而去。

他自恃國力雄厚,身後又有大食人撐腰,感覺中華王朝也沒有力量再將勢力延伸到西域和蔥嶺之上,自然是有些有恃無恐。況且,張瑄的“建議”已經觸及到了他的底線,滅國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南霽雲霍然起身,正要攔住紮德,張瑄朗聲一笑,“南八,放他去。扎德,你且記住,短則一年,長則兩年,朕之大軍將兵臨大勃律王城之下!屆時,朕將斬汝頭顱示衆!”

張瑄聲音旋即冰冷下來。扎德心裡一顫,但腳步卻沒有停,急急地奔出吐蕃王宮,然後上馬出城,率他的護衛隊伍撇開一切輜重財物,逃離吐蕃而去。

扎德離去,殿中的氣氛頓時沉寂壓抑起來,只能聽見小勃律王蘇佔急促顫抖的呼吸聲。

張瑄緩緩扭頭來望着蘇佔,“蘇佔,你意下如何?”

蘇佔默然,垂下頭去,肩頭輕顫。

他雖欲反抗,卻沒有大勃律王扎德的勇氣,更沒有扎德的後援和靠山。而且,他膽子更小,生怕會觸怒張瑄,把小命先丟在這裡。

“怎麼,朕的話蘇佔你沒有聽清楚嗎?”張瑄淡淡追問道。

蘇佔心念電閃,暗暗咬了咬牙道,“蘇佔願意歸順陛下,將小勃律獻於陛下。”

蘇佔抱着好漢不吃眼前虧的打算,不過是一句話而已,等他回了國,看情況再說。若是中華王朝鐵了心要滅大小勃律,那麼,小勃律也就只能與大勃律合兵一處,共同抗華了。

張瑄哈哈放聲長笑,“好,朕記住蘇佔的話了。來,傳朕的旨意,改小勃律爲歸寧,冊封蘇佔爲歸寧王……朝廷不日將派員去小勃律設立道衙,蘇佔你可不要讓朕失望。”

“臣不敢。”蘇佔躬身道,態度越來越謙卑。

“好,設宴,爲蘇佔接風洗塵!”

……

……

小勃律王蘇佔宴會完畢則告辭而去,卻是出了宮就連夜出城,逃離了吐蕃。

張瑄得到消息,忍不住大笑。

郭子儀和楊漣面面相覷,上前一起問道,“陛下,這……”

兩人實在是摸不準皇帝的葫蘆裡究竟賣得是什麼藥。若是要滅大小勃律,趁大軍在蕃,由此北上就是了,相信如此兩個小國,要滅也不是什麼難事。但皇帝卻沒有派兵的意思……難道,皇帝以爲僅憑自己幾句話,大小勃律就能棄國歸順?

這怎麼可能?

“郭相,楊漣,你們是不是以爲,朕對大小勃律之事,太過兒戲了?”張瑄微微一笑。

郭子儀和楊漣趕緊躬身恭謹道,“臣不敢。只是陛下,小勃律王之言靠不住,他雖然口頭上投靠我朝,答應率土納降,但是此人連夜逃離吐蕃……恐怕……”

“朕從來就沒有想到,這大小勃律會投降我朝。但這大小勃律兩國,朕遲早必滅!”

張瑄冷然道。

大小勃律夾在西域與吐蕃之間,張瑄已經滅了吐蕃,而下一步,他將對整個西域百餘個城郭之國下手,如此一來,大小勃律怎麼可能在他規劃的未來的版圖中“存活”?只有滅亡納入版圖一條道。

“如果可馨沒有猜錯,陛下此舉,一爲一石二鳥,二爲引蛇出洞。”

田可馨從殿口緩緩走進來,笑了笑道,“陛下如此警告大小勃律乃至蔥嶺、昭武九姓諸國,不納土歸降,將是死路一條。同時,陛下也是想讓這大勃律王向大食人求救……以可馨判斷,陛下未來,將與大食人一戰,洗雪怛邏斯戰敗的恥辱!”

張瑄目光一凝,凝視着田可馨片刻,哈哈大笑起來,“知朕者,可馨也。”

“沒錯,朕此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區區大小勃律彈丸之地,還不放在朕的眼裡。對於朕來說,我朝的最大敵人乃是阿拉伯人,即大食人。”

“我朝要平定西域之地,必須要掃除大食人這個巨大的外患。大食人不退,西域諸胡必野心不退,不利於西域的長治久安。而對於吐蕃兩道,大食人在蔥嶺之上虎視眈眈,也必成隱患。”

“高仙芝敗於大食人之手,在朕心裡,這就是我中華上邦的巨大恥辱。”

“朕希望重整大軍,越蔥嶺,與那大食人一戰!揚我中華國威軍威,將西域完完整整地納入我朝版圖……此一戰,或在明年,或在後年,或在更遠!但此一戰,必不可缺!”

“諸位可有信心、有勇氣,隨朕一戰?!”張瑄目光肅然,慨然道。

“爲中華一戰,臣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吾皇萬歲萬萬歲!”

郭子儀等人拜倒在地。

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360章 用兵如神168章 衝冠一怒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43章 榮歸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275章 陰謀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28章 保太子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29章 李岫登門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5章 妒火熊熊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354章 回靈州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92章 四方雲動第243章 女奴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57章 難題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38章 撩撥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04章 收名將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295章 抵京第442章 卓瑪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94章 斬,立決!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26章 驚天之密
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360章 用兵如神168章 衝冠一怒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43章 榮歸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275章 陰謀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28章 保太子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29章 李岫登門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5章 妒火熊熊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354章 回靈州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92章 四方雲動第243章 女奴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57章 難題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38章 撩撥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04章 收名將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295章 抵京第442章 卓瑪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94章 斬,立決!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26章 驚天之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