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

馬盧肩頭輕顫了一下。

李亨突然暴喝一聲,猛然拍案而起,“張繼勇,你放肆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何來誣陷栽贓之說?本宮問案,輪不到你說三道四”

李亨終於還是忍不住暴走了。

他的心情本來非常好,因爲張繼勇鬧出的這種事情變得極其糟糕,心裡早就按捺不住火氣,見張繼勇仍然不識時務,還要試圖誘發張瑄的怒火反彈,便直接控制不住了。

張繼勇陡然一震,慢慢垂下頭去。

“馬盧,你且退下。”李亨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馬盧心驚膽戰地退出去,臨走的瞬間,掃了一眼張瑄的臉色,見張瑄端坐在那裡神色平靜,心裡這才安穩了許多。

馬盧退下,李亨的神色稍稍緩和了一下,但眉頭卻是緊皺起來。

怎麼處置張清,處理不處理張繼勇,李亨一時間有些爲難。張清雖然是紈絝子,但畢竟也是他太子張良娣的親弟弟,李亨沒有太子妃,張良娣就形同他的正妻,如果嚴懲張清,不要說張良娣會鬧,他這個監國太子和未來皇帝的面子也會下不來。

至於張繼勇——懲處張繼勇,相當於打壓他煞費苦心才培植起來的“太子黨”,從本心裡來說,李亨是不願意這麼做的。

然而,張清如此冒犯張瑄,若是不給張瑄一個交代、不能讓張瑄平息怒火,張瑄又怎能善罷甘休?

衆臣都保持着沉默,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李亨的處置。

張瑄默然趺坐在那裡,神色沒有泛起波瀾。

他相信,李亨會給他一個交代,一個讓他滿意的交代。

其實李亨並不知,在張瑄的心裡,張清不過是一個小人物,懲罰與不懲罰關係不大,真正對他構成隱患式威脅的是張繼勇,此人必須要藉機拿下

死罪當然也不至於,但降職乃至免職罷官驅趕出大唐核心權力圈,是必須的。

李亨沉吟良久,頗感爲難。

他不僅要考慮自己的面子,考慮太子黨的前途,還要兼顧張瑄這個功臣的尊嚴。更重要的是,張瑄對他登基爲帝擁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而下一步,他還要依靠張瑄外御吐蕃,內平安患。而此事一個處置不當,便會戕害他跟張瑄的密切關係。

李亨掃了楊國忠一眼,楊國忠悄然垂下頭,避過了李亨的眼神。

李亨無奈,又望向了陳希烈。

陳希烈苦笑了起來,知道李亨又要讓自己出面當和事老和稀泥了。但他也躲不過去,只能硬着頭皮起身來施禮道,“殿下,老臣有句話說。”

“陳相請講。”李亨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微微一笑道。

陳希烈心下暗歎,嘴上卻平靜道,“殿下,張清雖爲皇親國戚,張良娣之弟,但貪戀美色設計強搶民女,又對永寧王小夫人李騰空不敬,觸犯大唐律法,其罪難逃。”

李亨聞言雖然面不改色,但心裡卻罵道:“老狐狸,這不是廢話嘛——”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老臣以爲,當奪去張清爵祿,貶爲庶民,杖責二十,流放江浙,以儆效尤。其餘惡奴從者,當按律杖斃。”

陳希烈猶豫了片刻,才朗聲道。

按說,他所言的“奪去爵祿杖責二十流放江浙”,

算是不清的懲罰了。

這種罪名可大可小,被誅殺杖斃也不讓人奇怪。而且,一些有心人卻也聽出了其中的某種“玄機”。

張家祖籍江浙,將張清貶爲庶民流放江浙看上去很嚴厲,其實等於是變相驅逐出京,讓張清去老家,雖然失去了爵祿和前程,但性命和富貴卻保住了。

只要京城的張家不倒,張清還是會當他的公子哥兒,只是換了個地方當紈絝惡少罷了。

李亨心中一動,笑着扭頭望着張瑄道,“子瞻,陳相所言,本宮覺得可行,你意下如何?”

張瑄淡然一笑,起身躬身道,“臣沒意見。殿下秉公處置,臣非常感激。”

在張瑄看來,張清不過是一介小卒,無足輕重,殺與不殺不是關鍵。

他真正的目的是對付張繼勇,不是非要置張清於死地。

見張瑄同意,李亨心下安定,這才點了點頭沉聲道,“就按陳相所言,速傳詔命,奪去張清爵祿,杖責二十,驅逐出京、流放江浙,若再敢觸犯國法刑律,定斬不饒同時,着張府衆人緊守門戶,閉門思過……”

“至於……”李亨斟酌着詞句,正準備對張繼勇予以罰俸之類的薄懲,便可終結這場糾紛的時候,卻聽楊國忠慨然而起,大聲道,“殿下,張繼勇玩忽職守罔顧法紀,構陷功臣包庇親屬,辱及永寧王,若是不加問罪,何以服衆?”

這個話也就是楊國忠敢說,別的朝臣不敢。

楊國忠在一個極其微妙的時刻站出身來,替張瑄說話、向張瑄示好是一個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趁機打擊以張繼勇爲首的“太子黨”。

楊國忠這麼一挑頭,楊系人馬紛紛參奏附和。楊漣甚至義正詞嚴情緒激動地指責張繼勇剛愎專權,打擊異己,云云。

李亨的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

楊國忠等人這麼一鬧騰,他就不能不嚴懲張繼勇了。事情都被擺在了桌面上,他要再裝糊塗,張瑄心裡肯定會有想法。

李亨無奈地暗暗嘆了口氣,咬了咬牙,斷然沉聲道,“張繼勇徇私枉法,本當革職查辦。但念在其操勞國事頗有功績的份上,着免去京兆府尹、戶部尚書職,奪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貶爲侍御史,暫留朝中以觀後效。”

“殿下,臣冤枉啊”見李亨居然

免了自己的官職,從準閣相降爲無職無權的侍御史,張繼勇惶然失色,出列跪倒在地聲嘶力竭地呼喊着。

砰李亨猛然一拍桌案,沉聲道,“你還敢在本宮面前喊冤叫屈,退下”

……

……

如此,張繼勇等於是罷相了,權勢一落千丈。只是李亨似乎留下了伏筆,只要張繼勇還留在朝中,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張瑄一念及此,眼眸中閃過一抹殺機。

既然李亨還想給張繼勇機會復出,那麼,張瑄就滅了張繼勇的後路。只要張繼勇不再進入大唐朝廷核心權力層面,假以時日,張瑄有的是除掉他的辦法。

張瑄沉默了下去,他心裡明白,這

是李亨所能做到的極限了。想要讓李亨斬張清、流放張繼勇,暫時來說,不太可能。

李亨見張瑄默然了下去,神色並無一絲歡喜,稍稍猶豫了一下,又道,“傳昭,冊封李騰空爲燕寧郡夫人,賜金銀珠寶一宗壓驚。”

衆人吃了一驚。

隋唐禮制,一品文武官及國公之母或妻封國夫人,比如李隆基冊封的虢國夫人楊三姐。而三品文武官之妻或母則可封郡夫人。張瑄是永寧王,官階一品,可李騰空不過是他的小妾,地位有限,李亨封增她爲郡夫人,這

算是拔高了李騰空的身份。

冊封權貴小妾爲“郡夫人”,這在本朝還是頭一遭。楊國忠等人有些目瞪口呆地望着張瑄,心道他的這個小妾倒是因禍得福了。有了朝廷冊封的“郡夫人”身份,她就不是一般的小妾了,在府中的地位陡然上升。

張瑄心裡明白,李亨是以此來平息自己的怒火,同時以示榮寵,暗示他不要再揪住張繼勇的事情不放了。

從李亨的角度出發,他

算是仁至義盡了。

張瑄默然片刻,起身拜了下去,朗聲道,“臣謝過殿下隆恩”

李亨朗聲一笑,“好了,此事就此作罷,子瞻,你且歸坐,本宮今日當與諸位開懷暢飲,不醉不歸”

“殿下英明,臣等叩謝殿下隆恩”衆臣朗聲拜道。

宮中飲宴的時節,北風呼嘯,在驪山通往長安的官道上,楊玉環的貴妃儀仗車馬飛速前行,向着長安的方向。

聽說張瑄回京述職,楊玉環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思念之情,毅然離開驪山別宮,準備趕回長安與張瑄團聚。

而在長安城裡,張府張清被奪去爵祿杖責二十流放江浙和張繼勇被罷官免職貶爲侍御史的消息,

悄然從宮中傳出,向全城上下傳播了開去。

馬盧遵照朝廷的詔命,當堂宣佈結案,釋放李騰空,並親自帶人護送李騰空返回永寧王府。

李騰空從馬車上下來,見崔穎笑吟吟地親自帶着如煙如玉在府門前迎接,趕緊上前斂衽一禮輕輕道,“勞駕王妃等候出迎,空兒……”

李騰空的話還沒有說完,崔穎就上前來抱了抱她,柔聲道,“空兒妹妹,你我親如姐妹,何必這麼見外。你受了委屈,郎君回京爲你討還公道,我出來接你,也是應當的。”

“姐姐”李騰空一直壓抑住的內心悲苦終於再也控制不住,她心情複雜悲從中來,忍不住伏在崔穎的懷中放聲痛哭。

正在這時,一個太監和一輛宮裡的規制馬車在十餘宮禁宿衛的護衛下飛馳而至,翻身下馬,大聲道,“監國殿下有詔,冊封李騰空爲燕寧郡夫人,賜金銀珠寶一宗壓驚”

李騰空吃了一驚,猛然從崔穎懷裡眼淚婆娑地擡起頭來。

第310章 母老虎第332章 猜疑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358章 勸反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11章 鴆殺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28章 保太子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72章 贏了第108章 鴻門宴(1)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75章 陰謀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1章 聖旨到!第442章 卓瑪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354章 回靈州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5章 楊貴妃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
第310章 母老虎第332章 猜疑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358章 勸反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11章 鴆殺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28章 保太子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72章 贏了第108章 鴻門宴(1)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75章 陰謀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1章 聖旨到!第442章 卓瑪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354章 回靈州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5章 楊貴妃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