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

張瑄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阿斯那竟然是阿布思之子。

阿布思原爲九姓鐵勒同羅部落首領,人口衆多,力量強大,**烏蘇米施可汗統治時,任命他爲西部葉護,地位僅次於可汗。**汗國滅亡,烏蘇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回紇和葛邏祿的聯兵攻殺後,他率部投奔唐朝,李隆基冊封他爲奉信王,賜姓名爲李獻忠,將其部落安置在朔方節度使所屬河南之地。

天寶八年,阿布思跟隨哥舒翰西征吐蕃,攻取石堡城,因功升官爲朔方軍節度副使。

但好日子不長,因爲得罪了安祿山,安祿山便上奏朝廷,要求阿布思率部遷移到幽州去,試圖吞併阿布思所部。阿布思自然不從。

年初,安祿山調動蕃、漢步騎二十萬擊契丹。他奏請朝廷命朔方節度副使阿布思助戰。阿布思部下有同羅精兵數萬,人人能征慣戰。安祿山欲借其助戰之機兼併其精銳部隊。阿布思識破了他包藏的禍心,拒不助戰,在別無出路的情況下,率數萬騎兵叛逃漠北。

但不成想在這個時節,阿布思的兒子卻突然出現在長安,出現在玉真公主這裡,還找上了自己——對於張瑄來說,這着實有些詭異。

阿布思父子有冤,阿斯那想要向皇帝密奏真情獲得李隆基的原諒,然後重新歸唐,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是,既然他有門路找上了玉真公主,看這架勢關係還匪淺,通過玉真公主自然就可以達到目的,又何必央求自己這個沒有功名在身的普通士子?

“張瑄,此刻沒有外人,本宮就說幾句公道話。”

玉真凝視着一臉狐疑之色的張瑄,沉聲道,“本宮當年與阿布思的夫人交情甚好,可以說情同姐妹。阿斯那秘密進長安,就找上了本宮……按說本宮義不容辭,但,本宮又深知皇兄的脾氣,滿朝上下皆知本宮與阿布思夫人有舊交,如若是本宮代爲轉奏,皇兄必然心疑……效果適得其反,反而會害了阿布思一家。”

聽了玉真公主這話,張瑄忍不住苦笑起來,起身向玉真長揖,“殿下都辦不了的事情,張瑄一介布衣士子,如何又能做到?殿下莫不是要難爲張瑄否?”

“你雖是一介白身士子,但持有皇兄的御賜金牌,深得皇兄和貴妃看重。本宮可以趁進宮飲宴的時機攜你一起進宮……當然,見了皇兄,可見機行事,如事可爲便向皇兄轉呈,事不可爲便作罷。”

“再者,汝與楊三姐過從甚密,可以通過楊三姐向楊國忠說一說情……楊國忠與安祿山一向不合,他初登相位,如肯爲阿布思說幾句話,皇兄定然會給他幾分面子……”

玉真公主說得倒是“頭頭是道”,張瑄確實是具備幫助阿布思父子向皇帝密奏“喊冤”的機會,可問題的關鍵是:這不是風花雪月的小事,事幹重大,他一個還未登科的士子,過早地介入國事政事,肯定要引起皇帝的反感,說不定還會毀了他一輩子的前途。

當面替阿斯那向皇帝轉呈表文,這種事自己堅決不能幹。這是張瑄的第一反應。

而至於求告到楊國忠那裡,就更加行不通了。

別人不知,可張瑄作爲穿越者卻是心知肚明:楊國忠固然與安祿山並不和睦,甚至可以說在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幾年裡,幾乎勢成水火。

但按照歷史的應有進程,楊國忠之後會攛掇安祿山誣告李林甫勾結阿布思謀反,李隆基一怒之下,才追削林甫官爵,籍沒其家產,子婿流配,讓李林甫不得好死。

而事實上,歷史上的阿布思第二年就被俘押回長安處死,妻子淪爲歌奴。

阿布思目前已成楊國忠構陷李林甫的一個棋子道具,找上楊國忠豈不是自投羅網?

“這等軍國大事——張瑄一介文士,人微言輕,實在是難以完成殿下所託。”事關自己前途命運和全家安危,張瑄自然不會輕易應承下來,哪怕是爲此得罪了玉真公主,也在所不惜。

阿斯那見張瑄態度堅決,心下不由有些失望。

他此番秘密進京,本來是攜帶重禮尋求李林甫的幫助,結果剛到京就聽說了李林甫的死訊。於是就暗中找上了玉真公主,玉真倒是看重舊情沒有推辭,只是卻提出由張瑄代爲轉呈的主意。

見張瑄生生拒絕不給玉真公主面子,崔穎不由有些擔心地望着玉真公主,生怕玉真公主會發怒。

玉真倒也沒有生氣,而是輕聲一嘆,望着張瑄淡淡道,“本宮就知道,你這小哥兒一定不會答應。按說,你與阿布思非親非故,攙和進來亦有一定的風險。但這事兒,算是你幫本宮辦事,無論事成與否,本宮都記着你的情分。”

“如皇上怪罪下來,本宮一力承擔。汝是穎兒的未婚夫婿,本宮豈能害你?……且,本宮可以幫你兄長張煥官復原職。如何?”

聽玉真公主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張瑄不由苦笑道,“殿下,非張瑄執意不從,而是事情難爲,幾乎沒有成事的希望。”

“其一,皇上信任、恩寵安祿山,朝野皆知。爲阿布思平反,就意味着要治罪安祿山,如今安祿山聖眷正隆——殿下可以想想看,皇上是信任安祿山還是信任阿布思呢?”

“其二,楊國忠固然與安祿山不睦,但在面子上,卻是一團和氣。以楊國忠的性情爲人,他焉肯爲了阿布思去跟安祿山撕破臉皮?”

“如此種種,張瑄答應替阿斯那先生轉呈奏表容易,但要皇上赦免阿布思難如登天……明知不可爲還要爲之,豈不是自討沒趣?”

玉真公主瞥了張瑄一眼,細長的柳眉兒深皺起來。

張瑄所言,她不是不知,然而她是一個很念舊情的人,阿布思的兒子找上了她,還帶來了阿布思夫人的親筆哀求信,她狠不下心腸來拒絕。

有心幫忙卻知道自己出面不合適,就想起了張瑄。

可張瑄年紀雖小,胸中卻自有乾坤……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

崔穎在一旁見玉真神色變幻,唯恐張瑄觸怒了她,便猶豫着開口插話道,“孃親,張瑄說得有道理吶……以穎兒之見,此事還需從長計較纔是。”

玉真擡頭瞥了崔穎一眼,嘴角似笑非笑地道,“穎兒,汝且放心,孃親不會難爲你這小郎君的。”

當着胡人阿斯那的面,崔穎頓時霞飛雙頰,立即垂下頭去。

————————第二更送到,求推薦票!

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74章 威脅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16章 交心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05章 兵車行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63章 指點迷津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79章 文武兼職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10章 母老虎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380章 下野?第74章 威脅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427章 告御狀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64章 勸降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5章 楊貴妃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109章 鴻門宴(2)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205章 兵車行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58章 暗流涌動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249章 撼天雷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04章 火上澆油
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74章 威脅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16章 交心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05章 兵車行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63章 指點迷津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79章 文武兼職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10章 母老虎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380章 下野?第74章 威脅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427章 告御狀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64章 勸降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5章 楊貴妃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109章 鴻門宴(2)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205章 兵車行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58章 暗流涌動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249章 撼天雷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04章 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