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

“原隴右節度使安思順,調任劍南大都督府大都督。”李亨沒有再賣關子,徑自直截了當地將對於安思順的任命說出了口。

安思順呆了一下。劍南大都督府地域遼闊,掌兵甚重,還關乎大唐西南門戶安危,可以說在八大都督府裡的重要性不比河西諸鎮差多少。

安思順沒想到,在安祿山這個心腹大患的“輻射下”,他這個本該被忌憚和受猜忌的人,竟然還被委以重任。

“安帥勞苦功高,一向精忠報國,朝野上下有口皆碑。本宮以爲,安帥定會安撫西南諸地,爲大唐守住這西南門戶。”李亨淡然笑着。

在安思順的任命上,李亨完全聽從了張瑄的意見。楊國忠有些不太同意,但張瑄強硬堅持,他也不好因此就跟張瑄鬧翻。

張瑄緩緩起身微微一笑,“安帥不必猜疑。監國殿下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安帥乃是忠臣,且安心赴任劍南,他日功成,名垂青史亦是可期。”

安思順嘴脣哆嗦了一下,突然痛哭流涕地拜倒在地,“臣安思順叩謝殿下隆恩,臣當肝腦塗地,以報殿下和朝廷恩寵。”

安思順確實是非常激動。這些年,他因爲安祿山沒少被朝廷猜疑。他一直心裡都明白,皇帝之所以遲遲沒有動他,無非是忌憚安祿山,唯恐引起安祿山的反彈而已。

可如今,卻獲得瞭如此信任,無與倫比的信任。

這怎能不讓安思順激動如斯、感激涕零?

“子瞻,替本宮扶起安帥。”安思順的感激涕零,李亨看了心裡很是舒服,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安思順與安祿山不同,他沒有野心,崇尚漢文化,通曉詩書禮儀,只要懷柔得當,就絕不可能起兵謀反。況且,他此去劍南,要想在劍南站住腳,沒有三五年是辦不到的,因爲劍南還有一個鮮于仲通——楊國忠的心腹。

而等安思順站穩了腳跟,在張瑄的謀劃中,安祿山之患也該平息了。沒有了安祿山,安思順想反也反不起來。

這是張瑄力主起用安思順的關鍵。

張瑄哈哈一笑,上前去一把扶起安思順道,“安帥不必如此,吾輩臣工,既得朝廷倚重和信任,就理應爲社稷江山、爲大唐子民盡職盡責,上報朝廷,下報黎民,成就萬世功業,豈不快哉?”

安思順抹了一眼眼淚,向張瑄投過感激的一瞥,低低道,“張大將軍盛情,安某銘記在心,他日必有所報!”

說完,安思順起身再向李亨長拜一禮,然後默然歸坐。

宣佈完六大都督府大都督的人選,李亨頓時就沒了下文。這讓坐在一個角落的封常清和顏真卿微微有些失望,但旋即又想起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就不再奢望。

宴會很快結束。而幾乎是與此同時,一紙正式的官方詔書從皇城裡傳出,昭告天下——

任命哥舒翰爲河西大都督府大都督、河西兵馬招討使;

任命安祿山爲范陽大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

任命程千里爲北庭都護府大都護、北庭大都督府大都督;

任命楊錡爲安西都護府大都護、安西大都督府大都督,兼西域諸道安撫使;

冊封楊國忠爲渤海郡王,遙領渤海大都督。冊封鴻臚少卿安慶宗爲渤海侯、渤海副大都督;

任命安思順爲劍南大都督府大都督。

天下八大都督府大都督任命了其中的六個,但剩下的兩個卻不見動靜,這讓很多朝臣覺得奇怪。

李亨與張瑄和楊國忠一起將哥舒翰幾人送出了東宮正門,此等禮遇已經是李亨這個監國太子目前所能做到的極限。

誰也明白這是李亨的籠絡之意,但作爲臣下,還是被這種禮賢下士所感動。

“諸位大帥,事關天下安危,希望諸位即刻啓程赴任,無法在長安過節了。”李亨拱手一笑,“本宮與楊相、張大將軍就在這裡爲諸位送行,待來年上元節,本宮定在宮中大擺筵席,爲諸位慶功!”

哥舒翰幾人肅然躬身一起拜下,朗聲道,“臣等遵命!”

哥舒翰等人沒有遲疑,匆忙離去,各自回府準備,第二日一早就要離開長安赴任。

望着哥舒翰幾個人遠去的背影,楊國忠呵呵一笑,“殿下,子瞻,國忠有些疲倦,就先失陪了。”

“楊相慢走。”張瑄笑着拱了拱手。

李亨則微微點頭,“楊相操勞國事,可是要保重身體。”

楊國忠心滿意足地離去。

李亨有些疲倦地轉過身來,一邊向宮門內行去,一邊向張瑄笑道,“子瞻,本宮其實還是有些不明白,既然封常清、顏真卿兩人頗有才幹,心性忠誠,何不一起冊封了,何必要再拖下去吶。”

“殿下,兩人的才幹人品毫無疑問,無可挑剔。但殿下須知,此二人位卑職輕,此番倘若一下子就破格擢升兩人於高位,難免不會讓其滋生驕狂之意。”

“先涼他們一涼,一來繼續考察其心性,二來等待形勢穩定。”張瑄笑着拱了拱手,“殿下此刻監國,將來還要御極天下,作爲君上,運用權力需要張弛有度、寬柔相濟……”

“哥舒翰等人分赴各地藩鎮赴任,假以時日,這大唐天下便安定了大半。目前我們最大的隱患,就是安祿山這個狼子野心的胡兒。”

“子瞻所言甚是。”李亨想了想,“本宮受教了。”

“臣不敢當。”

李亨長嘆一聲,猛然轉身深深凝視着張瑄,眼圈微紅,輕輕道,“子瞻,本宮能遇到你,也算是本宮前世修來的運氣。有你在本宮背後,本宮覺得心安了許多。”

“子瞻,本宮來日若是真有御極天下的一日……卿不負我,我必不負卿!”

張瑄微微一笑,“臣相信,殿下御極天下之日爲期不遠了。”

張瑄毫不懷疑李亨此刻的真誠,但日後究竟如何,卻很難說。

張瑄不至於被李亨這一時有感而發的兩句真誠迷惑過去,在這權力場中,真誠與陰謀其實根本無法真正分得清楚。

此刻,李亨覺得張瑄是忠臣、是可以倚重和必須要信任的肱骨,但等他登上皇位真正掌握了皇權之後,還會不會這樣想,誰也不清楚。

張瑄相信,卸磨殺驢的事兒以李亨的心性爲人,可能很難做出;但猜忌之心,是遲早要滋生的。

這便是人性。

這便是圍繞着權力的某種必然的宿命,因爲權力具有排他性和獨裁意識。

張瑄離開宮中,回到大將軍府。

剛進了門,就聞報說,封常清和顏真卿求見,已經在客廳等候多時。

張瑄心裡暗笑,知道這兩人從宮裡出來就直接進了大將軍府。至於來意是什麼,也不難理解,無非是想要從張瑄這裡探探口風。

張瑄等的就是兩人。

這兩人在張瑄的未來謀劃和整體佈局中至關重要。不過,這兩人雖有才幹亦是名臣,但如果不能成爲“自己人”,張瑄寧可棄用。

張瑄緩緩走進會客廳,腳步輕盈,幾乎是悄無聲息。

顏真卿和封常清正並肩站在一起,仰望着張瑄親手所書的“兼濟天下”牌匾。

顏真卿是當世書法名家,張瑄這手字雖還過得去但卻不能讓顏真卿動容,真正引起顏真卿關注的,是這四個大字縱橫開闔剛柔相濟的雄渾氣勢。

“在下這拙劣筆跡,豈能入顏公法眼?”張瑄輕聲一笑,朗聲道,“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見而畏之、敬之,素來爲在下敬仰。”

顏真卿和封常清趕緊會身來躬身見禮,“下官拜見大將軍!”

張瑄笑着擺了擺手,“兩位大人不必多禮,請坐。張力,看茶!”

張瑄與顏真卿和封常清在廳中關門暢談了很久,而到了晚間,張瑄又留兩人吃了晚飯,才親自將兩人送出府去。

顏真卿和封常清兩人出了大將軍府,在暮色中並肩行進了一段,直到街角,才準備分手各自返回住處。

“封支度,在下在平原,也曾聞得張大將軍的才名。今日當面一見,果然是才華橫溢,少年英傑,名不虛傳。”顏真卿笑了笑,“難怪能博得陛下青睞,一飛沖天。”

封常清比顏真卿年長,此時已是中年有餘,他聞言輕輕一嘆,“顏公,張大將軍能有今日,豈是區區才名所致。某觀他年紀雖輕,但謀略深遠,剛柔相濟,將來絕非池中之物。”

“某二人奉召進京,想必定然是張大將軍的主意。今日這一番長談下來,某心裡也漸漸明白,我等要想有所寸進,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封支度此言何意?”顏真卿拱手笑道。

“投於大將軍門下。”封常清壓低聲音道。

顏真卿沉默了下來,眸光一陣閃爍。

“不知顏公……可曾有意?”封常清輕輕道。

“封支度又將如何?”顏真卿沒有回答,卻反問道。

封常清緩緩仰首望着繁星點點的夜空,輕輕道,“封某當年毛遂自薦於高仙芝門下,不爲高仙芝所喜。後隨軍建有微功,才蒙陛下薦拔。”

“封某此生,空有報國之志,但卻報效無門。若此人能讓封某一展胸中抱負,投入其門下又能如何?”

顏真卿默然無語。

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181章 大婚第61章 阿斯那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35章 楊貴妃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05章 家宴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5章 楊貴妃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29章 選秀第114章 奪兵權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181章 大婚第77章 楊勳第221章 長安又要變天了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16章 交心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60章 早朝風波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86章 美人如玉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08章 定都?第61章 阿斯那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05章 家宴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275章 陰謀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427章 告御狀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08章 鴻門宴(1)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447章 野性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32章 猜疑第178章 加官進爵
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181章 大婚第61章 阿斯那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35章 楊貴妃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05章 家宴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5章 楊貴妃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29章 選秀第114章 奪兵權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181章 大婚第77章 楊勳第221章 長安又要變天了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16章 交心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60章 早朝風波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86章 美人如玉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08章 定都?第61章 阿斯那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05章 家宴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275章 陰謀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427章 告御狀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08章 鴻門宴(1)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447章 野性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32章 猜疑第178章 加官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