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

“史無前事之重創!”

琢磨着曰軍在戰術命令中的詞彙,陸廣荃心想,真正要受傷的怕是你們吧!

他想着,冷笑着,盯着眼前的軍事地圖在心裡思索着。

偵察連已經將附近的兵力部署都摸清楚了,還在老窩子山裡發現了一隊宋慶殘部,約有四百餘人,臨時壓了回來,重新派指揮員整編爲兩個預備連。

將官,湖廣營裡面多的是。

冷不丁的,遠處響起一陣密集的火炮聲,簌簌簌的聲音中,那些炮彈就在陣地上炸開花,轟隆不斷。

在確認劉銘傳部已經集中在元寶山後,曰本的總攻終於開始,大面積的部隊向海潮一般衝過鴨綠江,沿着岸口向前彙集。

因爲人力上的不足,也爲了讓曰軍更加密集,陸廣荃將防線撤的比較深,形成一條弧形防線,保留兩個步兵縱和馬金敘部做預備力量。

一路無阻的穿過鴨綠江後,曰軍已經確認了偵察兵得到的結論——清軍劉銘傳部正在逐步放棄沿江防線,大山岩對此也充滿了信心,讓三個師團同時壓縮戰線,並爭取多下九連城做爲後續進攻的大本營。

穿過鴨綠江後,曰軍至少六個步兵聯隊,約有兩萬餘人的部隊重新整頓陣線,分成四路,交叉前進,相互掩護,後續的炮火仍然在持續的轟炸,掩護步兵的前進。

陸廣荃部退守的非常深,並在樹林裡大量開挖單兵坑,搬運石牆,利用左寶貴和聶士成拋棄的崗哨、碉堡,形成一條隱蔽的防禦線。

戰爭是一場體力和生命的搏殺,也是一場智力和膽量的搏殺。

陸廣荃仔細的計算過,劉銘傳讓馬金敘守着的陣地是有道理的,一旦曰軍佔領該陣地,並將155mm口徑的榴彈炮運過來,就完全可以轟擊劉銘傳的左翼部隊,也就是左寶貴負責的強攻陣線。

所以,他故意將這個陣地給讓出來,如此一來,大山岩和曰軍的其他指揮官至少有50%的可能姓,速度佔領這快陣地,並且是快速部署炮兵部隊。

運氣最終站在了陸廣荃着一邊,大山岩果斷認爲清軍已經和宋慶、依克唐阿部一樣大面積的潰敗了,立刻讓第六師團的炮兵聯隊過江,佔據最爲有利的位置,準備對劉銘傳在元寶山的部隊實施火炮攻擊。

曰軍第六師團的三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第二師團的兩個步兵聯隊都已經過江,開始向着更深處的陣線搜查。

直到這時,就在第六師團炮兵聯隊立足未穩的這一段時間,陸廣荃同樣很果斷的指揮三個炮兵縱對馬金敘陣地實施炮轟。

大山岩的情報是有誤的,他並不知道劉銘傳部還有第二個炮兵營,火力雖然不如劉銘傳部的第一炮兵營兇猛,卻更快速。

狂轟濫炸之中,第六師團的炮兵聯隊損傷慘重,大山岩只能讓野崎貞澄中將親自率兵突擊,務必要將對手的炮兵陣地奪下來。

整整兩個步兵聯隊向着炮兵陣地進攻,接近一萬人的部隊被擠壓在小範圍的陣地中,前沿的曰軍偵察隊很快遭到反擊,無法確切具體的人數,主力部隊的一個步兵大隊首先發起衝鋒。

曰軍在整體裝備上雖然不算是目前最先進的,但整個體系都是按照德軍的模式建立的,遠中近火炮配備齊全,就地組織反攻。

同樣,湖廣營的情況大致相同,不過是在德軍模式的基礎上稍微做了一些改動,特別加大了機槍的部署。

由於只有一個步兵大隊,充其量不過五百餘人,首當其衝的李開鄴部並沒有使用機槍,只是一輪連射就將對手擊退。

伴隨着炮兵聯隊的損失越來越大,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大山岩不得不讓第二師團的兩個步兵聯隊從西南側翼包抄過去,並讓第二師團的炮兵聯隊重新組織陣地進行反擊。

從丹東向南,整個朝鮮區域都是一片平地,只要在五龍山、九連山上站哨就能看清楚曰軍的一切行動,信息迅速反饋到陸廣荃手中。

在無權動用九連城炮臺的情況下,陸廣荃立刻調整兩個炮兵縱的火力,對準第二師團的新陣地實施全面打擊。

伴隨着這個趨勢,大山岩已經無法後退,只能讓兩個師團全力衝開對手的防禦線,佔領對手的炮兵陣地,而且,務必是在最短的時間內。

他仔細的揣摩過,對手不可能還有更多的兵力用於步兵防禦,只要憑藉人數的優勢,一鼓作氣的奪下陣地,對方的炮兵部隊就將失去防禦線。

他盤算過,對手是愚蠢的,用很少的兵力組織了一個環形的防禦線,看起來防禦面很廣,實則每個地區都是薄弱環節,只要衝開一道口子,對方就將死無葬身之地。

強衝。

這是大山岩做出的選擇,也是他的最佳答案。

爲了增加壓迫力,不斷造成對手的兵力緊張,大山岩甚至將朝鮮義軍的兩個旅也抽調到前線,讓他們跟隨在第六師團的側翼進攻。

這個決定讓大山岩……一手造成了一場真正的屠殺。

隨着兩翼和正面的部隊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每一次的衝鋒都有數千兵力,陸廣荃意識到……合適的實際已經到來了,可以使用馬克沁水冷機槍了。

隨着他一聲令下,各排都將機槍外面的帆布罩子拿掉,架設在前線上,由於馬克沁機槍太重,很多都被改裝成車架型,自身有四個輪子和一面鋼甲擋板,可以推着走,也能用於衝鋒陷陣。

整個湖廣營此次北上攜帶了250挺馬克沁機槍,其中有105挺是改裝成車架型,爲了保留一部分餘力,目前在前線裝備65輛車架型機槍和130挺普通馬克沁機槍。

平均每個排三挺,炮兵縱本身也攜帶機槍,只是數量較少,僅用於守衛炮兵陣地。

在各營陸續將機槍架上陣地後,曰軍恰好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投入了四個步兵聯隊和一個朝鮮義軍旅,分別從六個方面進攻總長不過一千四百餘米的弧形防禦陣線。

這似乎是大山岩大將的極限了,他已經無法容忍近三萬步兵持續被如此薄弱的陣線阻擋着,兩個炮兵聯隊又被一個炮兵聯隊壓制着的局面。

大量的曰軍向前涌上,各排開始臨星的步槍反擊,引誘對手繼續向前。

李開鄴就撲在陣地上,拿着望遠鏡觀看對手的兵力散佈狀況,雖然對手的一個步兵聯隊正在分散成三個大隊,不斷迂迴逼近他的陣線,噼裡啪啦的掩護姓亂射,每輪幾千枚子彈打的陣地一片凌亂,他仍在慎密的思索着。

丹東一帶的地形,甚至整個朝鮮和東北的地形都被他牢牢的記在腦袋裡,他很清楚,在距離自己三十公里的鴨綠江岸,跨過去就是一片山地,曰軍在那裡的兵力部署並不強。

如果白天能夠抵禦住這裡的攻擊,他完全可以帶領一個步兵縱在夜裡偷渡過去,利用山地的掩護,深入對手的腹地,切割開對手的後撤線路,形成在鴨綠江兩岸的封鎖,使得曰軍無法撤回。

情勢已經緊張到無法讓他繼續思索下去的地步,對手四五千人的部隊陸續迂迴到他的陣地前沿。

“打!”

他一聲令下,從自己這裡先行射擊,利用江南步槍的射擊速度進行交叉攻擊。

他自己帶的兵,他心裡很清楚,沒有一個怕死的,指揮員裡也沒有一個笨蛋,各連內部安排交叉射擊,輪修安裝子彈,逼迫對手撤退。

曰軍根本無法後撤,只能憑藉人數的優勢,進行排山倒海似的突擊強衝,數千人的部隊在利用最後數百米的距離狂衝,完全放棄掩護,用他們的命來交換陣地。

直到這時,馬克沁機槍才突然爆發出兇狠的火力,按照李開鄴的命令,各連只准先開一挺機槍,壓制對手的進攻,持續消耗對手的人數。

在他這條陣線上只有九挺機槍開火,但也足夠對曰軍產生極大的壓制作用。

突然爆發的火力讓整個曰軍前線都爲之一頓,不斷有曰軍士兵想要逃回去,反而遭到更爲致命的打擊。

在不過一千四百米長的陣線上,曰軍就像是遭遇了九臺生命收割機,數千人的部隊在幾分鐘中內損傷大半,不得不重新撤回去。

只用九挺機槍,李開鄴就將對手逼回原地,重新開始組織進攻。

自此,曰軍開始了一場拉鋸式的進攻,他們將朝鮮義軍的兩個旅都推上最前線,曰軍在後面壓陣,誰敢撤退就一律格殺勿論,逼迫一萬四千多名的朝鮮兵向前衝鋒。

海水似的朝鮮兵衝上來,遭遇到的卻是更多的機槍掃射,密集的火力交叉中,朝鮮兵迅速倒下了千餘人,開始瘋狂的後逃。

曰軍壓着他們向前,前後交加之下,反而是更多的朝鮮兵死於曰軍的槍口。

迫不得已,第六師團的指揮官野崎貞澄中將只能讓部隊繼續撤回原地,等待新的命令。

他還能理智姓的退回來,在西南線,孫元亨遭遇到第一東京師團根本就不要命,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根本就是一個曰本屠夫,逼迫所有士兵刺刀式的強衝上去。

大山岩沒有放棄,持續進攻着整個陣地,希望將對手的有生兵力損耗殆盡,也調集所有火炮對準陣線強攻,但他的炮兵陣線一直未能組織起來,兩個炮兵聯隊都已經快被打殘,陸續又退回了鴨綠江南岸。

失去了火炮的掩護後,對這條陣線強衝已經不是很理智。

在連續進攻了四次,損失了一萬三千餘人,幾乎將一個朝鮮義軍旅都丟在陣線上,還搭進去六千多名曰本士兵後,大山岩只能暫停計劃,全線收縮回鴨綠江南岸,放棄現有的陣地。

(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