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

1883年逐漸過去了。

歷史留給這一年的最大標記就是“胡楚元遇難”,另一個重大標記是中法戰爭拉開了帷幕。

在長樂縣住了半個月後,胡楚元重新調整了身邊的人事,通過福清社秘密的重新抽調了十多名精銳護衛,由陳善元負責管理。

另外,這一年的總帳也提前交到了胡楚元的手中。

在1883年中,即便不計算在美國股市上的套利收益,胡楚元通過旗下的江南商行、中信銀行、中信融資公司、江南合作社、裕豐社、中信系票號、万旗洋行、北美富國投資銀行……等等獲利逾四千七百萬兩白銀,相當於清政斧全年財政收入的1/2。

經過這幾年的逐步發力,江南農業合作社的聯營制已經完全擴展開,控制着福建省64%的茶葉產量,主要集中在泉州府、福州府、福寧府,以及福建最北部和浙江最南端的產茶重地——政和、慶元、壽寧、泰順、福鼎五縣。

這些茶市的特點是交通成本要低,也是福建外銷茶葉的主產地。

在浙江西南部、安徽中部、江西等主要茶產地,江南合作社的聯營地也佔據了半壁江山。

隨着在英國繼續通過大幅度的投入廣告和宣傳,穩固着傳統的綠茶市場,推廣新的花茶、白茶、黑茶產品,在福建東部、徽州、九江等地推廣新的紅茶工藝,逐步擴大紅茶銷售,通過產銷運售的一條龍經營,降低成本等等方式……1883年,中國的茶葉市場明顯開始回暖,對英出口總額明顯比去年增加了23%,也是近十年來在英國市場上僅有的一次大增幅。

在美國、俄國、法國、西班牙等市場,中國茶葉的銷售額同樣有着明顯的增幅,尤其是在美國市場,總銷量較兩年前增加了37%。

在南美各國、澳大利亞、南洋,胡楚元同樣增加了新的銷售網絡和渠道,推廣茶葉出口。

由於胡大宗已經在明處拿到了山東商行,利用商行的渠道,裕豐社在山東的擴張幅度猛然增加,自有土地達到652萬畝,聯營土地則幾乎佔據了山東耕地總面積1/4。

根據胡楚元的安排,胡大宗將青島附近到土地都拿了下來,並在青島集中興辦新的港口和工廠,在青島投資棉紡織業和榨油業。

中潤公司控制着北洋商行接近7成的股份,胡大宗的裕豐公司也控制着山東商行的7成股份,加上江南商行,以及胡楚元在南洋商行、兩廣商行的控股,光是這些官股商行每年的盈利,胡楚元就能拿到二千萬兩白銀。

1883年的數字還不驚人,畢竟,山東商行才上路,北洋商行也剛遭受重創,正在整頓,明年,後年,這個數字纔會真的很驚人。

中國鹽業官營所產生的鉅額利潤幾乎有一半是落到了胡楚元的手中,他同時還控制着生絲、茶葉、棉花、麻、甘蔗、花生、大豆等大宗農產品市場。

通過中信銀行的發鈔權、中信系十多家遍佈全國的大票號,通過各家農業合作社的小額農業貸款體系,通過保利公司旗下四百多家紮根城市的小額抵押當貨貸款(當鋪生意),他基本控制着中國的金融體系。

通過江南商行、北洋商行、山東商行、兩廣商行、南洋商行,他也建立了一個堪比沃爾瑪的大型商業渠道,控制着中國的內部貿易。

他其實追求的是薄利多銷,利國利民,如果他要追求真正的暴利,每年在國內的收入就能超過清政斧的全年財政收入。

即便如此,算上他在地產業上的暴利投資,算上鉅額的貸款利息,他每年的收入遠超過清政斧的財政收入。

可是……很尷尬。

這真是很尷尬,鉅額財富給他帶來的不是奢華和榮耀,反而是無法預料的災難。

井上馨的背後是三井、住友、三菱那些財團,大家每年出十幾萬兩銀子,就足以對胡楚元的個人安危造成致命的威脅。

此時的胡楚元有點無奈,只能利用自己的死亡消息暫時緩和一下,至少是讓自己的家人能平安度過一段時光,而他則要暗中經營另外一件事。

現在,他已經不滿足了,他要真正的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不僅僅是因爲局勢的變化和逼迫,而是他的計劃確實到了這一步。

時機已經成熟了,如今就是他在湘系建立嫡系的好時候,左宗棠是絕對不會虧待他,也一定會繼續關照他的人,可是,左宗棠畢竟是左宗棠,左宗棠永遠在上,而他永遠在下。

除非左宗棠死了,否則這個局面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在湘系勢力中建立自己的嫡系……這還需要一點點的時間和耐心,至少得等左宗棠的離世,而在梅啓照那裡,他們一起聯手建立的贛軍則毫無疑問的就是胡楚元的嫡系力量。

這股力量是梅啓照登上總督寶座的倚仗,也是胡梅聯盟浮出水面讓滿清不得不繼續忍耐的壓迫力。

現在的滿清看似可怕,其實只是一個紙老虎,紙老虎有什麼可怕的?

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軍事力量,只能依靠漢人手中的軍權相互平衡肘制,當剛毅叫囂着“漢人一強,滿人必亡”的時候,滿清其實就已經註定要滅亡了。

不是因爲滿清的經濟潰敗,民不聊生,滿清纔會滅亡,而是因爲軍權都落在漢人手中,它才必須要滅亡。

當然,胡楚元也絕不希望滿清滅亡的太早,如果是那樣的話,只會給中國留下一個軍閥混戰的局面,至少在他控制大部分軍事力量之前,滿清不能亡,滿清仍然有着保持國內統一和政令通行的傀儡作用。

看完1883年的總帳,胡楚元默默的坐在房間裡反思着。

他想好了,等中法戰爭結束,在清政斧決定下手吞噬他的家業之前……他就要現身了,這個時候,他的孩子也出生了,實在不行,他就將家人、伍淑珍和孩子都秘密送往美國。

那個時候,他就無所謂了。

1884年1月15曰。

胡楚元離開樂華縣,前往香港。

他並沒有在香港逗留多久,很快就通過法國的一家洋行拿到通行證,冒險深入紅河,於1884年的2月3曰,抵達越南宣光府,進而繼續北上。

此時正值越南乾季的涼季,氣候宜爽,很適合人們的出行。

胡楚元一路乘着牛車,晃晃悠悠的向着前行,冒充行商,車上還負載着一些貨物。

幾天後,山路越來越寬闊,前方豁然開朗,出現了一個寬闊的大盆地,四處開墾出平整的稻田。

胡楚元從福清社抽調的人中有幾個來自赤旗軍,他們以前常在這裡出沒,很快就告訴胡楚元,這裡是河鄴,再向後就是客密泉,那裡便是劉永福黑旗軍的老巢。

這一帶已經就算是安全了,住在這裡的都是廣西一帶的移民,在這裡開墾水田,劉永福的黑旗軍也就興起於這裡。

胡楚元經營的電報早已鋪蓋了廣西和越南北部,而且是通過兩條線路,海陸各有一條。

他早已和劉永福秘密的聯繫上,告知劉永福自己即將抵達。

因爲,劉永福就帶了幾千人的部隊在河鄴這個地方等着。

剛到了河鄴寨外,胡楚元就看見了那迎空飄舞的黑色七星旗,軍寨的規模很大,至少可以駐紮兩三萬人,全部用石頭堆砌而成,頂上駕着一圈的黑炮,四周的小山嶺上也都有一圈炮臺。

福清社的人立刻先進軍寨稟告,不過片刻,城寨上的黑旗連續揮舞,大門開啓,一路人騎着軍馬就衝了出來,領頭的是一位年過半百,身形消瘦的武官,穿着雜色的大褂,頭上卻戴着清朝一品提督的頂戴花翎。

不一會兒,半百武官就到了胡楚元的牛車前,他也不顧自己的年紀,一個急步就衝了下來,顯得身手格外了得。

胡楚元能猜到這個人是誰,身邊的福清社成員又暗中替來人報了名字,確定是劉永福本人,他便下了髒兮兮的牛車,上前相迎。

這就是劉永福啊。

胡楚元是有些奇怪的,這個人瘦得有些離奇,模樣也奇特,顯得有點不同尋常。

劉永福已經迎了上來,朗聲大笑,和胡楚元抱拳道:“胡大人啊,劉某是仰慕已久,今個總算是見到您的真面目了。”

胡楚元呵呵的笑着,也抱拳道:“我也是久仰將軍的大名呢。”

劉永福笑道:“大人這一路辛苦了吧,來,請快快到我的軍營中休息吧,咱們進了營帳再說!”

胡楚元微微點頭,讓陳善元和程廷華跟着他一起進入河鄴寨裡。

寨中住着的都是廣西人,說着廣西話,大約有數千人,多是平民,黑旗軍的人則多數住在城外,平時務農,戰時抽調,也有些精銳的軍丁,常年駐紮在寨中,人數也不多幾千。

黑旗軍營在河鄴寨的正中央,佔地遼闊,大大小小分佈着十幾個小寨子,也多是些木牆草廬,不加修飾。

雖然有胡楚元的資金支持,劉永福也不敢和朝廷的軍隊相比,即便在自己的大本營中,曰常居住也都很節儉,盡力將每分錢都用在實處。

胡楚元一路看過去,心中還是很滿意的。

進了主寨後,胡楚元一坐下來就和劉永福道:“劉將軍,我這一次前來是要避難的,還望您多加保密,不要讓外人知道。”

劉永福默默的嗯着聲,道:“您放心,我這裡都是自家人,不會泄露半點風聲。何況,我早有安排,一切都置辦的很隱秘。您就繼續以商家的名義住下來,在這裡開一家油鹽鋪子做爲遮掩。”

胡楚元微微點頭,問道:“我聽說清朝廷已經封您一個記名的提督,越南皇帝則封您爲三宣提督?”

劉永福嘿嘿冷笑,道:“都是些虛名,說是三宣提督,經費還是得靠我自己募集,不過,三宣這一帶的糧餉是允許我自己徵調的,總算是生計上有個着落。至於清朝廷那個記名提督,更是虛名中的虛名,不提也罷。若是沒有胡大人這麼些年的支持,劉某早就葬身荒野了。現在您再看看,劉某兵馬之強,越軍之中唯有我能和法人一較高低,論起裝備,其實我比法國人還要厲害一些。清軍嘛,不談也罷,根本就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

(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
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