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

或許有吧!

胡楚元默默的在心裡尋思,他想到了第一個耶魯大學的華人法學博士容閎……湊活吧!

他也想過,自有史以來,中國最傑出的教育家只怕就是孔子,很多年後有個蔡元培,其餘人都一般,彷彿中國最不擅長涌現的就是教育家。

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這倒是出來一大堆,其實,只要多出幾個教育家還會出現那些問題嗎?

教育啊,這個民族到底怎麼了?

胡楚元越想越不舒服,不再多說什麼,和中村正直告辭,拿着那個一千曰圓買來的青花執壺離去。

回到會館,胡楚元二話不說,讓潘麗美再將森有禮的著作——《曰本教育問題》重新口譯一遍。

森有禮,明治六年成立明六社,被譽爲維新以來最具遠見的教育家,正是這個人制定了曰本新式教育的綱要和基礎,曾擔任曰本外交公使,因曰本入侵臺灣一事和李鴻章有過交手,迫使李鴻章在協議上簽字,賠償曰本50萬兩白銀。

正是這一次被稱爲“牡丹社事件”的事情中,森有禮意識到清政斧比他預想的更加無能墮落,開始逐漸偏向軍國主義,並和伊藤博文一起奠定了向遠東擴張的曰本國策。

他的名言是——再偉大的事業也需要一步步的去實施。

多好的一句話啊。

胡楚元心想,擊潰你們雖然不算是什麼偉大的事業,可也要一步步的實施。

在他看來,曰本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確實是有其原因的,可即便如此,它也仍然是脆弱的,有着很多的弱點可以襲擊。

不久,王懿榮也回來了,可他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是在旁默默的聽着。

等潘麗美口譯完,胡楚元在心中的思索也逐漸清晰,自己提筆開始寫一篇《論民族的教育》,在這片文章中,他將教民分爲三個層面,第一層次是培育民族的精神和志向,第二層次是培育民衆的意志和品質,第三層次纔是培育民衆的能力和知識。

他相信,世界上沒有絕對不可懷疑的真理。

所以,教育最大的敵人就是樹立不可懷疑的權威。

他認爲,只有教育才能改變一個民族,才能塑造一個強大民族,也只有一個強大的民族才能締造一個強大的國家。

將這篇論文寫完,胡楚元就和王懿榮討論,王懿榮卻道:“東家,我不敢說,亦不敢想,只能當是沒有聽到,可我卻也覺得東家所說所想恐怕是正確的。”

聽他這麼說,胡楚元就知道他終究是受儒家思想的限制,就不再多說,讓潘麗美將這封信抄錄一份,封好之後寄給容閎,並希望容閎能來杭州和他見一面。

容閎正在美國負責清朝留美幼童的事,通過清朝廷駐美大使陳蘭彬就能聯繫到。

以後知道了具體的地址,來往信件就要容易的多。

此事此刻,胡楚元心中已經是非常清楚,他知道,自己必須承擔起改變傳統教育的重任,不能改變教育,民族的強大就永遠只是一個夢。

這天晚上,潘容、中村浩司就在沈富榮的陪同下,一起來到了橫濱,潘容在這裡也建有自己的福州會館。爲了避開盛宣懷等人,胡楚元就去福州會館見他們。

此時,潘容和中村浩司已經知道“金公子”就是赫赫有名的胡光墉之子,幾人一見面,潘容就委屈的感嘆道:“胡少爺,您騙得我好苦啊。我就說嘛,除了您之外,誰還有這樣的大手筆呢?”

胡楚元不以爲然的輕聲一笑,和沈富榮問道:“合同上的事情都已經定好了嗎?”

沈富榮點着頭,道:“回稟東家,我們借給中村浩司先生四萬曰圓,買下西陣繅絲廠和染絲廠的所有權,另支借給潘容先生十萬曰圓,潘容先生以華籍僑民福山容田的身份入股木棉社,持有股份爲57%。如此一來,中村浩司和潘容先生在木棉社的持股總數達到了82%,再經木棉社持有西陣物產會社總股權的55%,並將會社改爲西陣絲織會社。根據借款協議,借款無需歸還,亦無利息,但在二十年期限內,東家隨時可以將借款轉換成木棉社33%的股份。”

胡楚元微微頷首,對這份協議很滿意。

沈富榮畢竟是胡家的四大掌櫃之一,算帳這個方面,他也是一把好手。

依照胡楚元的估算,這十四萬曰圓的投資,三年之後就能收回成本。

他和潘容、中村浩司問道:“兩位還有其他的疑議嗎?”

潘容笑而不語,顯然是賺到翻,賺到手軟腳軟。

中村浩司則很嚴肅的垂首道:“非常感謝您的投資和信任,我必將竭盡全力經營好西陣會社。”

“我知道你有這個能力!”胡楚元嗯了一聲,又和潘容說道:“我想在長崎籌建一所新民義塾,專門用來培養在曰的華人青年,既教國學,也教西學。我預計是先投入兩萬曰圓,你替我主持着這個事情,找幾個合適的人負責擔任教習。”

潘容道:“行,我一定辦好,胡少爺,您就放心吧!”

胡楚元倒不是很放心,因爲這件事關係重大,可除了潘容,他實在找不到第二個人選。

和他們兩個人又聊了一會兒,胡楚元就在福州會館擺一桌酒席請他們吃一頓,隨後,他就留在了福州會館,拍賣會的事情就交給沈富榮負責……其實也就是光看不買,摸一摸曰本市場上的行情。

胡楚元將王懿榮留了下來,和潘麗美一起收集曰本書籍和報紙,繼續摸索着曰本目前的局勢和政論,以及曰本的其他資料信息。

總體來說,曰本目前最關注的是三件事,第一是全民西化教育;第二是傳統絲業、茶業、農業和手工業的再發展;第三是西洋工業化進程,尤其是鍊鋼。

除此之外,曰本的武道也在大範圍的推陳出新,要求將劍道和武道融入到全民教育中。

這給胡楚元另一個啓發……回國之後,他也得注意一下國術人才的培養,並適當將國術教育融入到中國的全民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體質。

強國先強種。

這話沒有錯。

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
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銀戰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