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

再說了,能讓左宗棠着急的事情也肯定很重要。

胡楚元道:“中堂大人請說,屬下必定儘快辦妥!”

左宗棠頷首道:“第一件事是疆省軍餉,前段時間,南潯商人捐了一百萬兩軍餉,我也另奏朝廷,此次罰款留一半在兩江衙門,用於支付軍餉。朝廷大體是同意的,只是還需商榷具體的數額,你先墊付二百萬兩,總計三百萬兩銀子,你通過錢莊運到陝西,交給劉坤一。”

胡楚元點着頭,道:“行。”

左宗棠道:“第二件事是李合肥在上海留下的上海輪船招商局,你得想想辦法,看看能否爭回來。實在不行,你就另起爐竈籌建江南輪船局,就算是虧損再多也要把他擠出局,賬面還得做成盈利。”

胡楚元道:“應該可以。”

這已經挺勉強了。

左宗棠又道:“第三件事嘛,你三弟家的岳父早已託我轉交你一封信,前些曰子鬧鹽案,我怕你分心,也就沒有給你。你將這封信看完就知道了!”

說完,他就從雲榻邊的抽屜裡取出一封用朱漆密封好的信函,交給了胡楚元。

最重要、最麻煩的事情通常都是擱在最後說。

胡楚元心裡打着鼓,快速將信抽出來瀏覽一番,看到一半,眉頭就緊緊的鎖了起來。

原來,何璟將胡雪巖死後那些事的來龍去脈全部說了一遍,涉及到了太多秘密。

有些事情,胡楚元已經知道,他不知道的是左宗棠到上海之後就派人秘密前往福州找何璟,想用他的湘軍、何璟的福建水師和李鴻章的淮軍、北洋艦隊抗衡,南北相峙。

做爲聯手的好處,左宗棠將暫停長江艦隊的建設,將軍費支援給何璟籌建福建水師,只將福建水師的老舊船隻撥給長江艦隊即可。

這些軍費從哪裡來呢,自然就是鹽政。

何璟當然心動,一拍即合。

清朝官員,尤其是做到何璟這種地步,所追求的不就是登上中堂的寶座嗎?他想要籌建一隻強大的福建水師,只有這樣,他才能登上大學士的寶座,成爲人臣之極。

如果是另一個歷史,左宗棠從疆省回來的時候已經是1881年底,李鴻章的北洋艦隊早已成型,疆省之事則已結束,不再需要更多軍餉,左宗棠和何璟聯手也拿不到鹽政,自然無法和李鴻章南北相抗。

現在不同了,左宗棠騰出手來回江南抽調軍餉,給李鴻章來一個釜底抽薪,再和何璟實現東南相連,這再和李鴻章鬥起來,朝廷就不得不多考慮一下該支持誰,還是盡力保持站在中間?

此後的事情就一切都在左宗棠的謀劃中,步步爲營,逼迫朝廷就範,將兩江和閩浙的鹽政交給地方的兩位總督親理。

因爲目前朝廷完全傾斜向北洋艦隊,福建水師和南洋艦隊的開支只能有閩浙、兩江自行承擔。

左宗棠和何璟商議,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福州船政官股商辦,造商船牟利,另抽其利增造軍船。

然而,要想讓這件事在朝廷那裡通過,他們兩個總督卻不是關鍵,而是得由胡楚元出錢賄賂幾位親王,開銷恐怕會是很巨大的,而且無利可圖,但又必須去做。

等胡楚元將信看完,左宗棠就和胡楚元道:“這封信寫的是什麼,我大體也明白,這裡面的很多事情還必須得由何璟親自說。我和何璟算計過,你要想正正經經的出仕,最好是從江南製造局總辦和福州船政總辦做起,前者可以升任上海道臺,後者是福建船政大臣。江南製造局當年在曾國藩的時代就留下太多積弊,我都無法調理清楚,你不能趟這個渾水,所以,眼下最合適的機會就是福州船政。”

(福州船政局是民國時期的名稱,晚清一直稱之爲福州船政衙門,其級別高於天津製造局和江南製造局,屬於國家直屬機構,由皇帝直接控制。船政衙門由船政大臣管理,級別同巡撫衙門,船政提調則相當於江南製造局的督辦,實權在握,僅次於船政大臣。第一任船政提調爲福州布政使周開錫,實際處理提調事務的人是胡雪巖)

頓了頓,左宗棠又道:“何況此事關係整個南北大局,你不做也得做,讓你有機會賺這麼多錢,就是要讓來貼補這個無底洞,憑藉你一個人的力量支撐起足以和北洋水師抗衡的福建水師。”

呵。

好高擡我啊!

胡楚元心裡笑着,卻又覺得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他不做不行,萬一何璟臨陣脫逃,影響只會更快,與其那樣,不如現在就砸錢,和法國人決一死戰。

他想了想,和左宗棠道:“行,這個事情就交給我吧,但我暫時不會有大的動作,諸多事情該怎麼辦,得等我去一趟美國之後再做考量!”

左宗棠好奇的問道:“爲什麼?”

胡楚元道:“機器設備想要引進更新,必然要和洋人談判,可在上海的洋人現在整體對我都很提防,所以,我得繞開他們去美國一趟。其二,我想和美國人談一談,看看能否給予我們在生絲、茶葉進口上的最惠國待遇,這一點,恐怕得要中堂大人親自出面;其三,在美國的那些留美幼童曰後必將成爲大器之才,我也想去看一看。”

左宗棠道:“這倒是可以去一趟,這樣,我就以兩江總督的名義和朝廷保奏你爲一等駐美領事參贊,代替我去美國看看那些孩子,順道和美國人接觸一下。不知道美國人的軍火好不好用,要是便宜好用,咱們也可以買他們的。”

胡楚元道:“便宜好用是真的,可比起德國人,那還是有差距的,我先去看一看!”

左宗棠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過去?”

胡楚元想了想,道:“四月底就要開始收生絲,提前一個月就要佈局,我得搶在此前回來,所以,要去就得是最近。”

左宗棠道:“急了點,但也來得及!”

胡楚元點了點頭,道:“那屬下現在就先回杭州辦理江南絲業合作社的事情,另外將江南商行的股權調整一下。”

左宗棠倒是想留他住一宿,但眼下的事情確實是特別多,他也就不留宿了,親自起身將胡楚元送出衙門。

幸好,胡楚元是包了一艘江輪來的,天色雖然晚,他也有船可坐。

就這樣急忙忙的,胡楚元又踏上返回杭州的旅程。

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
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