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

在木棉社的手工作坊中參觀了幾臺若瓜德後,胡楚元心中大致已經清楚。

他和木村浩司問道:“曰本現在有沒有能力將這種機器進行本地化的生產?”

木村浩司搖了搖頭,道:“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而是它的產銷量很低,願意做的企業沒有產鋼能力,有能力做的企業不願意浪費時間。就算是我們自己生產,似乎也不會比法國人的價格低多少。”

這意味着,曰本的鋼鐵工業也很困難,至少在技術層面上並沒有質的變化!

胡楚元默默點頭,和木村浩司又繼續詢問着各種規格若瓜德的價格,以及一個數量工所需要的培訓時間。

邊問邊走,胡楚元意外的又看到幾臺木質的若瓜德,相比法國原產的機械,這些木機械要縮小了一些,大概是因爲木機械的強度不夠。

他大略的數了一下,發現是200孔左右的規格,就和木村浩司問道:“這是你們自己仿製的嗎?”

木村浩司道:“是的,我們請了京都的木匠進行仿製,因爲我們沒有鐵,只能用木料來仿製。這個仿造機雖然簡陋,卻已經花了我們一年多的努力才製作出來。目前來說,200孔的木機規格算是最高了,還有很多機械上的故障和毛病。”

胡楚元和他問道:“這種200孔的木機有實際價值嗎?”

木村浩司道:“沒有多少意義,在織絲的工藝上,200孔的木機還不如空引機,只是效率比較高。我們目前主要用它來培訓新的織工。”

胡楚元繼續在心裡推敲了一番,道:“走,去看看你們的繅絲廠和染絲廠!”

西陣物產會社的繅絲廠和染絲廠就開設在附近,是由京都府借錢給會社購買的,可由於新的工藝遲遲無法掌握和推廣,這筆錢一直都不能歸還。

設備倒是很好,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多數量工,還有幾個從法國學習回來的技工。

曰本目前已經開設了好幾家繅絲廠,但主要都集中在東京,京都一帶則只有這一家,還欠着政斧的債務。

胡楚元順道和木村浩司算過,買下繅絲廠和染絲廠大約需要四萬曰元,其實並不算貴,畢竟它們的規模都不大,僱工加起來也不過五十個人。

對西陣物產會社來說,胡楚元所預計的二十萬曰元簡直是筆超級鉅款。

想一想,三菱商會在幾年前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三條舊船,現在卻已經是曰本最龐大的海運公司,擁有幾百條船。

胡楚元就覺得,眼下這個小廠完全可以做大。

他大概的估算了一下,以增加一百臺600孔、一百臺1200孔的若瓜德來計算,大體需要3萬美元,買下兩個小廠又要4萬曰元。

6萬洋圓。

不算很多。

胡楚元並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決定,而是和潘容一起先去中村浩司家裡。

大約是這些年真花了不少錢投資到西陣會社,中村浩司的家宅雖然更爲大氣,裡面的佈置和裝飾卻不如潘容家裡那麼精緻。

胡楚元剛一坐下來,中村浩司就將一件細長方形的黑色漆盒捧上來,送給胡楚元道:“上次見面太過草率,未能準備禮物,深感歉意,這是家祖在德川家族效力時所蒙賜的名刀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希望您能笑納!”

胡楚元打開漆盒一看,見是一柄東洋武士刀,裝飾樸實精細。

名刀在曰本是非常珍貴的,胡楚元又不需要,就想退回,潘容卻急忙提醒道:“金公子,武士送刀給您是非常特別的禮數……不宜拒絕。雖然是落寞的武士家族,可畢竟還是武士啊!”

胡楚元稍作思量,將刀抽出來觀摩,見劍柄銘文刻着“臨兵鬥者皆陣烈在前”九字,估計應該是一柄真正的名刀,就和中村浩司道:“那我就謝謝您的好意,來的時候很匆忙,並沒有料到會參觀貴社,所以也沒有準備一件合適的禮物。如果你有機會去中國,請一定要到我的府中做客,我會回送你一份薄禮略表謝意!”

中村浩司自作卑微的匍匐在前,道:“多謝您的盛情邀請,如果餘生尚在,我必當應您的邀請前往貴府。”

他這話很簡單,只要他不死,他就一定會去,約好的事情不會變。

胡楚元這才放心的將對方的族器收下來,讓中村浩司起來說話,又和中村浩司問道:“能不能和我大略解說一下這柄名刀的來歷?”

“好的!”中村浩司慢慢的敘述道:“這是我家曾祖獲賜的第三代和泉兼守定,屬於九字兼定之列,有村正之風,屬於最爲出色的打刀之一。前些年非常出名的新撰組武士土方歲三所使用的也是第三代和泉兼守定。據說,目前還流傳在世的第三代和泉兼守定並不多,近乎一半都收藏在澀澤家族。”

“澀澤?”胡楚元忽然想到了一個人,問道:“澀澤家族是什麼來歷?”

中村浩司道:“澀澤家族自豐臣時代開始出現,期間一直立足在關東,可也並不出名,直到澀澤榮一的出現,作爲目前最爲著名的經濟財閥之一,他不僅擁有豐厚的財富,還在政斧擔任經濟部的重要官員,爲曰本制定經濟制度!”

“哦?”胡楚元繼續問道:“澀澤平東這個人,你聽說過嗎?”

中村浩司道:“聽說過,據說是被澀澤榮一稱爲真正可以繼承澀澤家族的男人,也是澀澤榮一的第三子。”

“這樣啊,難怪……!”胡楚元心裡冷笑,這纔想起來,澀澤榮一恐怕就是那個被稱之爲曰本經濟之父的人,正是他奠定了“敬天愛人”的思想,並在曰本經濟界廣爲傳頌。

所謂的“敬天愛人”,就是要尊重社會和自然的法則,要愛護社會中的每一個人。

胡楚元又和中村浩司道:“看得出來,你確實是非常想辦好西陣會社,不管這件事本身是否有利可圖,但只要你有這樣的精神,我就相信你能做好。”

中村浩司高興不已,道:“請您務必放心,爲了木棉會社的同仁,爲了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待和信任,也不辜負您的信任,我必將竭盡全力的經營會社,永遠不會讓您失望的!”

胡楚元只是笑着,沒有立刻回答什麼。

他的財力到底是什麼樣子,中村浩司和潘容都不清楚,可他們也是商人,看得出一些苗跡——能用得起沈富榮、王懿榮那種人的人絕對不是一般人。

在心裡沉思了好一會兒,胡楚元才道:“中村先生,我願意先投資十萬曰元,並保留二十萬曰元到三十萬曰元的後期投資,但我有一個條件!”

中村浩司不爲振奮,道:“請您說吧!”

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
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凱這個下屬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