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

陸三元離開後,胡楚元讓柳成祥、顏士璋和王懿榮三個人進來,談了談陸三元意外發現的紕漏。

四個人此時都是知情者,大家仔細商量一番。

談了片刻,顏士璋就和胡楚元道:“東家,我看啊,我還是得和王懿榮一起去趟京城,這個年就不能在家過了。您想啊,別人此次的目標終究是要讓統銷法破產,那他們在京城必定埋藏了暗招,只等江南鹽價一漲,肯定會有大量的御史、言官上奏摺議事,到時候,我們的麻煩可不小!”

胡楚元默默點頭,道:“我讓柳掌櫃先給你開一張六十萬兩的錢票,你和王懿榮一起去京師打點。我再給你一封信,關鍵時刻,你可以再從阜康錢莊的京城分鋪抽調一百萬兩銀子。只要能保住統銷法,將江南五省的鹽業控制在我手裡,別說是一百萬兩銀子,就算是三百萬兩銀子,我也捨得花!”

王懿榮道:“騎尉,咱們從曰本買回來的古玩有一百多件,善本古籍則有一千餘本,我和沈掌櫃折算過,僅是這些就能價值三十萬兩銀子。咱們就當是沒有發這筆橫財,我將值錢的一些東西都帶往京城,利用我以前在京城的一些關係,想辦法先將御史臺的那羣烏鴉打理一遍。”

胡楚元道:“行,你們立刻啓程,遇到熟人,只說是回來過年。”

顏士璋道:“東家,前天倒是忘了一件事,此事關係生死,中堂肯定也在派人處理,我們路過江寧的時候,順便請中堂也派一位幕僚一同前往,有些人,咱們是見不到的,可中堂大人的幕僚就能見到,也有商量的餘地。”

胡楚元道:“這些事都由你全權做主,只要你確定是有用的,你就儘管去做!”

顏士璋肅然的拱手道:“那我謝過東家的信任,今天下午,我就和王懿榮先去江寧府。”

胡楚元心裡清楚,盛宣懷恐怕已經到了京城,那幅宋徽宗的丹青帝寶是一件大殺器,搞不好能要他的命!

所以,他纔給顏士璋另行調度一百萬兩銀子的權利。

當然不能瞎送,可到了生死決於一線的時候,那就不能捨不得了。

一場血戰就在眼前,他已經聞到了血腥味。

他知道,這一戰肯定是要出人命的。

說到底還是左宗棠和李鴻章之間的爭鬥,陸防和海防之爭,疆省和北洋之爭,他們兩個人的出發點或許都是好的,競爭手段卻是異常殘酷和狠辣。

想到這裡,胡楚元就不得不在心中感嘆,胡雪巖死的不怨。

左李之爭就是個無底洞,不知道還要死掉多少人。

最可怕的是壞人活千年,李鴻章的命長的很,他輸的起,他可以等到左宗棠死了再慢慢算帳,到時候,譚鍾麟、梅啓照、他,恐怕都難逃一劫。

這畢竟是以後的事,他本來就知道,加盟湘系,尤其是投靠左系就必然面臨這個風險。

送顏士璋、王懿榮兩人離開後,胡楚元就和柳成祥也再商議一番,敲定了更多的細節,而他則又更加高調的運作江南絲業合作社。

事實上,胡楚元心中很清楚江南絲業合作社對他的重要姓遠超過江淮鹽政,他想要壟斷江浙絲業也就要從絲業合作社着手,走一條和傳統生絲收購完全不同的道路,這一點,他心中已經醞釀了很久。

江南絲業合作社開幕的當天,梅啓照、霍鴻機都來剪綵捧場,還邀請杭州的生絲商和大戶商量籌建浙江桑學館的事情。

表面上談的很熱鬧,當天晚上,胡楚元就悄然乘船返回蘇州,繼續住在拙政東園等待最新的消息。

事態發展的很快,就在胡楚元密返蘇州的第三天,江南商行在上海的鹽業銷售額開始激增,隨即,杭州、蘇州、湖州、嘉興、常州的海鹽銷售額也開始增加。

如果不是早有準備,胡楚元肯定不會覺得奇怪。

只等各地銷量開始激增,他立刻讓各地商行全部實行限售,停止批發業務,每家分鋪每天只能零售2000斤鹽,且每個人限購二兩食鹽。

他的辦法很簡單,所有分鋪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賣鹽,可每個人只能購買2兩,夥計們賣鹽的時候必須用小秤細細秤。

這當然不是爲了防止多賣和少賣,而是要讓2000斤鹽能夠慢慢銷售一天。

如此一來,他的鹽從來沒有賣空過,也沒有漲價。

可在另一方面,他故意讓掌櫃們聯繫一些固定的中間商,由這些中間商負責大批量的按照市場價買鹽,再轉賣給那些想要炒鹽的商人。

……

外灘14號,江南商行在上海的總店,寬敞的門面外擁擠了數千名搶購食鹽的百姓。

喧鬧的聲音宛若海浪一般撲面而來,震耳欲聾,哪怕是相隔幾步也要用最大的嗓門說話才能讓對方聽到。

“食鹽漲價啦,江南商行的食鹽已經賣空了,明天就只能去其他地方買鹽啦,大家快買啊!”

“天殺的呀,什麼嗎?”

“還讓我們活嗎?”

“不準限售,不準限售……你們商行要是沒有鹽賣,就他媽的麻溜的滾出上海,別他媽站着茅坑不拉屎!”

人們擁擠的像海潮一般,洶涌的擠向店中,紛紛想要搶到那限購的食鹽。

站在店鋪裡,柳成祥滿頭是汗,他活了大半輩子,還第一次見到人們搶鹽搶到這種程度。

可不管人們怎麼擁擠,商行門口全部只開一道小門,臨時僱傭的雜工負責守住門,防止別人衝進來搶鹽。真正負責賣鹽的還是三個夥計,細細稱,慢慢賣,掐準一天賣2000斤鹽。

炒賣食鹽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是胡楚元以前沒有仔細的想一想。

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
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六十四章 顧家的二爺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