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

次曰,胡楚元非常高調的返回杭州府,不急着回家,他讓人直接擡着轎子前往浙江巡撫衙門。

聽說是他回來了,梅啓照立刻親自出門迎接,還將梅謙和一位身穿四品官服的青年官員帶了出來。

幾個人就在衙門大門口遇上了。

梅啓照上前幾步,哈哈笑着,拱手道:“胡騎尉啊,盼星星,盼月亮,這總算是把你給盼回來。”

梅謙也笑道:“胡騎尉,久別重逢啊,你今天就別回去了,在衙門裡喝個一醉方休,我爹可是等你等的鬍子都白了!”

好吧,上海灘是不歡迎胡楚元,可杭州就是他的地盤,如果唐延樞和盛宣懷敢來杭州,胡楚元也有辦法讓他們灰頭土臉的滾回去。

胡楚元呵呵笑道:“唉,還是家中故人多,那今天就不回去了!”

梅啓照和梅謙的熱情讓他在上海遭遇的那些不愉快一掃而空,陰霾的內心也宛如放晴。

那位年紀不過二十七八歲的四品官也道:“胡騎尉不用介意上海的那些小商人和流言蜚語,我等都知道騎尉雖然年輕,才能卻是當世無兩,遲早必成大事。”

胡楚元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誰。

梅啓照急忙替他引介道:“哦,這位就是新上任的杭州知府霍鴻機霍大人,胡賢侄,這可是你親自向我和總督何大人推薦的良才哦!”

“哦!”

胡楚元這纔想起來。

霍鴻機也拱手道:“多謝騎尉舉薦之恩,子玖感激不盡。”

胡楚元仔細看了他一眼,這個人清清瘦瘦,個子挺高,能夠中進士,也能算是英俊多才的人。

他道:“霍大人不用在意,此事還是多萬老尚書,沒有他的力薦和調度,大人眼下還是得在京城空耗光陰。”

霍鴻機默默感嘆,道:“是啊,京城是非多,我倒是一直想外派爲官,可惜是缺少人多。”

梅謙笑道:“幾位大人,何必在衙門門口寒暄呢,天冷風寒,大家還是一起進去談吧。我這就去通知廚房,替各位準備一桌豐盛的酒席!”

“對……!”梅啓照連聲稱是,邀請胡楚元先進衙門裡再說。

巡撫衙門和縣衙的道理是一樣的,前面是辦公地點,後面是巡撫大人和家眷的居住地,也建有花園,只是不像胡家那麼氣派罷了。

大家一併進了花廳裡,裡面正燃着火盆,烤得一屋子都暖和和的。

胡楚元脫去外面的長袍,坐下來正要說話,梅啓照就收起神色和他道:“鹽務的事情,江蘇巡撫譚大人已經和我私下洽談過,盡力來一直暗中讓人調度,只是不知道能否夠用。”

胡楚元道:“事情到底會發展到什麼地步還很難說,我們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隨即,他問霍鴻機道:“不知道霍知府是否知道這樣事?”

霍鴻機道:“巡撫大人正在和我商議,已經派人暗中盯着有可能出手的幾位商人。”

胡楚元道:“那好,既然我們心中都已經有數,暫時就不談這個事情。”

霍鴻機有些詫異,問道:“那不知道胡騎尉想談什麼事情?”

胡楚元道:“我們談一談浙江的生絲業!”

“這……?”梅啓照和霍鴻機都是不解。

胡楚元笑道:“我就是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談生絲業,過幾天,我就準備籌辦一家江南絲業合作社,還請兩位大人前來剪綵。至於鹽務的事情,咱們私底下暗中準備。”

霍鴻機當即明白了,笑道:“胡騎尉好膽色,這是要引蛇出洞啊!”

“對!”胡楚元道:“我就是要引他們出來咬我,瘋狗不衝出來,我們怎麼知道他是瘋狗,躲在背後咬人更加難以提防,不如就將他們引出來。至於江南絲業合作社的事情,我其實也是動真格的。我這一次去曰本參觀了一個月,他們對生絲業的重視令人心驚,我只怕,若是我們依舊停步不前,還繼續對生絲收取重稅,那中國的生絲業遲早會敗給曰本!”

梅啓照暗暗擔憂,卻道:“不至於吧,曰本那個地方聽說是很冷的呀!”

霍鴻機也道:“是啊,他們怎麼也產生絲?”

胡楚元道:“以前呢,我也不是很理解,去了之後才明白過來。曰本那個地方四季分明,秋冬很冷,春夏和我們一樣熱,只不過,他們的春絲比我們晚出一個月,六月出春絲,九月纔出夏絲。他們只能出兩季絲,但對生絲的質量和種養技術抓的很嚴。此外,生絲看桑葉,他們的雨水量異常充足,桑葉的產量非常高。”

聽他這麼一說,梅啓照才明白過來,道:“如此說來,這倒確實是一個麻煩事。”

胡楚元道:“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先將浙江的生絲提升上去,推廣桑藝,使浙江百姓人人都精通桑藝。養絲關鍵是看桑樹和看蠶種,我們就要在這上面下文章,我的意思是由巡撫梅大人和譚大人引頭籌建兩省的桑學館,江南商行籌建江南絲業合作社,在地方各村廣設分社,爭取做到每鎮建一家桑苗圃和一家育蠶坊,以後甚至是每村都有。”

梅啓照嘖嘖嘆道:“這倒是要投資不少錢,不知道你從哪裡盈利啊?”

胡楚元苦笑道:“不盈利,我就不能做嗎,難道要眼睜睜看着我們的生絲出口受阻,別人的生絲越賣越多。”

霍鴻機不語,默默思量,不知道胡楚元是真的一心爲公,還是另藏玄機。

商人……他想不透?

梅啓照則非常瞭解胡楚元的心意,默默點頭道:“楚元,此事關係江浙百姓的存亡,關係國家興衰,我必當鼎力支持你。好,我去給你……剪綵,什麼意思?”

胡楚元哈的笑出聲,道:“您到時候就會明白,總之,兩位大人屆時都要過去,若是布政使大人也空,那也請過去,咱們把聲勢搞大一點,浙江各府都開設分社。”

梅啓照道:“那簡單,我發折文給各地知府,讓他們替你多多捧場。”

胡楚元笑道:“那就多謝了,巡撫大人!”

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
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六十一章 操別人的家,發自己的財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三十八章 註定失敗的那些人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