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

目送楊昌浚乘坐轎子離開,胡楚元內心裡就閃耀着幾幅畫面。

楊昌浚給他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此案將在月底正是結案;二、屆時對鹽商的罰款將異常沉重。

這也就意味着……月底之後,將有大量的商人破產,尤其是那些既炒生絲,又炒鹽的南潯商人,與之同步的則是絲價的暴跌。

想清楚這些,胡楚元就讓胡榮火速打點行程返回上海灘。

臨行之前,他將蘇州公濟典當行的掌櫃朱福年喊了過來,讓朱福年帶着200萬兩的錢莊存票前往南潯坐鎮,但凡是抵押宅邸、店面一概不收,抵押上等桑田優先處理,抵押古董文物字畫一律見面砍七成。

臨時沒有現成的江輪,胡榮只能高價包租了一艘船。

胡楚元是下午動身,抵達上海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回到上海,他來不及先回自己的胡公館,就直接前往徐潤的愚園。

這一次閃電返回上海,他的身份地位和以前已經是截然不同,現在還有誰敢讓他滾出上海灘?

在愚園門外等了十幾秒的時間,園子裡就傳來一陣陣喝喊聲。

很快,徐潤大步流星的帶着幾個家丁一起出來,滿臉喜色,隔着十幾步,他就和胡楚元抱拳笑道:“胡少,別來無恙啊!”

胡楚元也抱拳道:“徐老闆,別來無恙!”

徐潤匆匆請道:“胡少,我們進去說吧。”

“好!”

胡楚元也不客氣,擡腳就快步走進園子,他心裡也有急事要辦,否則不會來得這麼匆忙。

進了徐潤家的大廳,兩名家眷也出來了,一位是風韻猶存的中年貴婦,另一位卻是個年約二十的婀娜女子。

徐潤就替胡楚元一番,一位是他的結髮妻子,另一位是他的女兒。他是一個信基督的人,只有一位結髮妻子,膝下也僅有這麼一個女兒,

胡楚元和她們問了聲好,隨即就和徐潤一起進入書房。

剛坐下來,胡楚元就和徐潤道:“徐老闆,我這一次來找你是希望你幫我一個忙。”

徐潤道:“那請說!”

胡楚元道:“實不相瞞,我眼下已經拿到了唐老闆、張老闆和顧老闆囤積的那些生絲,蘇州絲52萬斤,一等輯裡絲70萬斤,加上我自己的21萬斤杭州絲,總計143萬斤,想請徐老闆以你的名義替我立刻賣掉。”

不管是和中國人做生意,還是和洋人做生意,只要是做生意都講究一個熟門熟路。

胡家以前都是由胡雪巖和那些洋人親自談判,現在,胡楚元和那些洋人既不認識,也沒有交情,緊急之間要將這麼多的生絲賣掉,那不知道有多麻煩。

徐潤也是微微一驚,道:“這麼急?”

胡楚元默默點頭。

徐潤不免有些疑慮,問道:“你是不是得到了什麼消息?”

胡楚元道:“這一點,徐老闆不用問太多。我另有事情要辦,必須儘快將這些生絲變成銀子。”

徐潤嘆了聲,仔細的琢磨一番才和胡楚元道:“眼下呢,上海灘各家洋行還是沒有買到去年的夏絲。按經驗算,歐美各國的紡織工廠目前也該斷貨了。前些天,旗昌洋行的大班金亨能還來找我,說是要買50萬斤的一等夏絲,願意開出每斤7.3兩的價格……可惜,我手裡也沒有貨,這筆買賣就沒有做成。”

胡楚元道:“那就麻煩你再去和他談一談,只說自己有貨了。”

徐潤點點頭,道:“局勢在變啊,最近鹽案查的緊,有不少涉及到鹽案中的絲商都開始鬆動了,想要和洋行談價格。我估計每斤7.3兩的價格怕是不行了。”

胡楚元也有這種預感,可他感覺旗昌洋行給徐潤開的價格應該不止每斤7.3兩銀子,徐潤是想從中倒賣,順手攔掉每斤1兩銀子。

他索姓和徐潤說道:“這樣吧,徐老闆,不管你能賣出多少價錢,我只按湖絲每斤7兩銀子,杭絲每斤6.5兩的價錢交易,中間的就算是您的辛苦費。”

徐潤急道:“胡少,我是那樣的人嗎?我們以後可以是要一起合夥做大生意的,你有事請我幫忙,我能不盡力嗎?你放心,我盡力幫你爭取更高的價位,哪怕是一釐回扣也不拿。”

“哦?”

胡楚元不免有些奇怪,不明白徐潤在玩什麼花樣。

徐潤卻又笑道:“不過……胡少,我也有一點事想請你幫幫忙。對你來說,這也是小事。我是有話直說,不和你有半點隱瞞,唐老闆和顧老闆臨走的時候將上海的資產都轉移到我的名下,市值約有850萬洋圓,約好賣價是320萬洋圓,條件是我得在一個月內先給他們匯去70萬洋圓。”

上海目前已經主要通行洋圓,大家做生意的時候也都是以洋圓爲主。

胡楚元聽着這番話,大略已經猜到徐潤想請他幫什麼忙,就繼續說道:“那不是挺好的一樁買賣嗎?”

徐潤不由的嘆息一聲,道:“話是這麼說……我猜朝廷不會爲了這點事情繼續和洋人糾纏下去,這筆資產最終還是很安全的,只是眼下沒有人敢要。可惜,我的錢都壓在上海的地產,一時半會抽不出來,受鹽案的影響,上海的洋行和錢莊早都停止借貸,我也無法和別人借錢週轉給他們,只好請胡少幫個忙,能不能先借我70萬洋圓。當然,我也不是個吃獨食的人,他們的資產中若有什麼對上了公子的喜好,我就按他們轉讓給我的價格再轉讓給公子!”

人精啊,人精!

胡楚元總算是完全明白了徐潤的盤算。

徐潤故意將代售生絲說的那麼辛苦,不過就是想借點錢,還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一點秘密都不留,讓胡楚元難以拒絕。

徐潤能從一個洋行的學徒起步,四十歲的時候就有近千萬兩白銀的家業,這個人當然精明,他的能力也絕不可以懷疑。

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
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洋啊,北洋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