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是功是過

經歷了近五天的長途跋涉,滿載着五萬大軍的隋軍船隊終於抵達了江陵郡,江風浩蕩,獵獵吹拂着大旗,強勁的東風將船帆吹鼓成半圓,楊元慶站在船頭,眺望着遠處數裡外的的唐軍水寨。

他看到了百餘艘隋軍運糧船,整齊地停靠在水寨東面,一共有三排,延綿七八里,但楊元慶的目光迅速被西面的情形吸引住了,只見西面是燒得焦黑的船隻殘骸,不少大船隻剩下骨架,令人慘不忍睹。

不僅是楊元慶看見,船上的親衛們都一片驚呼,謝映登慢慢走上前低聲道:“殿下,這應該是王將軍派人襲擊了唐軍水寨。”

楊元慶心中也是頗感驚異,從眼前的情形來看,應該是唐軍所有的大型戰船都被焚燬了,王君廓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據他所知,王君廓手中應該沒有太多戰船,他怎麼能辦到?

“這個具體不清楚,先靠岸問問情況再說。”

“殿下,要不要趁機衝進敵寨,毀掉其他的運糧船?”

楊元慶搖了搖頭,“不用這麼急躁,弟兄們一路過來辛苦,先下船休息,等把情況弄清楚再說,它們跑不掉!”

楊元慶隨即回頭令道:“傳我命令,大船靠岸!”

“收帆——靠岸!”

主舵張龍大聲喝喊,船帆墜落,大船開始掉頭,向南岸駛去,桅杆上,船員向後面船隻發出了靠岸的旗號,一艘艘大船開始減速了。

江陵郡南岸邊有一條長約十幾裡的深水地帶,可以讓楊元慶所乘坐的巨型海船靠邊,在岸邊,王君廓率領大羣將領已等候多時,等楊元慶的大船靠岸,所有人都迎了上去。

船隻搭上了長長的船板,一隊隊士兵從船板快步下來,楊元慶走下了船板。王君廓帶領數十將領快步上前,一齊單膝跪下,“參見殿下!”

楊元慶笑着對衆人道:“各位將軍奪取夷陵郡,立下了大功。每人都記大功,戰事結束後自有封賞。”

衆人大喜,齊聲道:“願爲殿下效力!”

“大家起來吧!”

衆人紛紛起身,王君廓上前道:“原以爲殿下明天才能到,沒想到這麼快就來了。”

楊元慶呵呵一笑,“一路上雖然不順水,卻很順風。風力強勁,船速很快,所以就提前一天到來,怎麼樣,有什麼重要情況?”

“回稟殿下,卑職已經奪下了公/安縣,西面的枝江縣也投降了。”

“嗯,不錯!”

楊元慶讚許地點點頭。又回頭一指對岸,“剛纔過來時,看見唐軍水寨裡一片殘骸。戰船幾乎全部被毀了,這也是你們立下的大功嗎?”

王君廓本不想說,但楊元慶既然特意問起,他不好不說,只得躬身道:“這是卑職一名手下偏將所爲,就是上次押送糧船的偏將袁嵩,我本派他去做使者,但他卻擅自做出決定,獨自一人躲在唐軍水寨中燒了唐軍戰船。”

楊元慶聽出王君廓的語氣很有些不滿,便看了一眼身後諸將。問道:“此人在哪裡?讓他上來見我。”

王君廓無奈,只得回頭對親兵道:“把他到來見楚王殿下。”

這讓楊元慶心中不由微微一怔,不多時,幾名士兵擡着一人上前,此人趴在擔架上,氣息奄奄。一看便知道是被重打後的模樣,他正是袁嵩,逃回大營後非但沒有攻打,反被王君廓一頓大罵,重打兩百軍棍,幾乎把他打死。

楊元慶身後的水軍大將來弘快步上前查看,袁嵩一直跟隨來護兒,可以說是來護兒的親兵心腹,自然也是來弘的人,來弘見他幾乎要被打死,心中不由大怒,回頭向王君廓怒目而視。

楊元慶的臉一沉,冷冷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王君廓一咬牙道:“回稟殿下,軍令如山,我只讓他出使唐營,他卻擅自行動,焚燬了唐軍戰船,這麼重大的行動卻未經我許可,所以卑職重責他,以儆示全軍。”

楊元慶半天沒有說話,應該說,王君廓的所爲也無懈可擊,未奉軍令擅自所爲,確實該重責,但立下大功卻不賞,這就是王君廓爲人冷酷無情的性格,楊元慶也知道王君廓在軍中人緣並不好,爲人太過於陰毒,沒有容人之量。

楊元慶點了點頭,“擅自違令而行,重責是應該,但立功也應獎賞,你獎賞他了嗎?”

袁嵩低微着聲音道:“殿下,卑職有罪,不敢受賞。”

王君廓躬身道:“回稟殿下,他按軍規當斬,卑職正是考慮到了他有立功,所以才饒他一命,這已經是將功折罪了。”

“好吧!此事你做得沒錯,我不會怪你。”

“多謝殿下!”

王君廓心中暗暗鬆了口氣,他嚴厲處罰袁嵩,讓很多將領爲之不滿,令他十分被動,如果楊元慶再不支持他,他就很難統領軍隊了。

楊元慶確實無話可說,軍規沒有人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王君廓的處罰並沒有問題,雖然有點太冷酷無情,只能說是尺度太嚴厲,不能說他做錯什麼,更重要是,現在大戰前夕,他不能因爲一個偏將寒了大將的心。

楊元慶又迅速給來弘使了個眼色,來弘連忙命人將袁嵩擡上船去治傷,袁嵩心中感激,低聲道:“多謝少將軍。”

來弘拍了拍他的肩膀,低低嘆息一聲。

楊元慶又笑道:“去大營吧!我瞭解一下夷陵道的情況。”

王君廓慌忙一擺手,“殿下請!”

楊元慶在將領們的簇擁下,向中軍大帳而去。

。。。。。。

中軍大帳內,楊元慶的親兵們正在忙碌地拼接沙盤,片刻,八塊沙盤拼接成了一座三丈長寬的巨大沙盤平臺,這是包括整個荊襄的沙盤地圖。

楊元慶拾起藍色小旗,分別插在江陵、沔陽、安陸、襄陽等四郡上,這是目前有唐軍駐紮的地方。

楊元慶又將紅旗插在江夏、江陵、南陽和夷陵四郡,局勢便一目瞭然了,目前雙方有共同駐兵之地,正是江陵郡。

王君廓不由嘆道:“殿下,這個沙盤真是打仗的好東西啊!一目瞭然,用它來做部署,不會出大問題。”

這時謝映登和來弘也走上前,楊元慶這才拾起木杆對衆人道:“之所以要先打江陵郡,一是因爲它截斷了夷陵郡和江夏郡的聯繫,使我們兩塊戰略之地不能連爲一體,其次便是這裡有唐軍唯一的水軍戰船,這一戰,首先就是要以水戰爲主,摧毀唐軍所有的戰船,不准他們擁有水軍運兵的能力,這樣一來,長江以南基本就是我們的領地了,然後拿下江陵郡和沔陽郡,我們便可以形成南北夾擊襄陽的戰局。”

王君廓沉吟一下問道:“我想請問殿下,如果唐軍感覺不敵,撤回回漢中,他們必然會從漢中南下巴蜀,這個時候,我們的夷陵軍隊是不是要立刻火速殺進巴蜀。”

楊元慶點點頭,“從計劃上是這樣,但夷陵兵力太少,殺進巴蜀難以佔領郡縣,一旦襄陽郡的戰役打到尾聲,我會再增加夷陵郡軍隊,使達到五萬人,所以這個時候夷陵暫時按兵不動。”

“可是殿下,卑職聽說巴蜀空虛,他們正在緊急募兵,這是一個機會啊!”王君廓又急忙道。

楊元慶還是搖了搖頭,“我們現在的力量還做不到兩線開戰,事實上,我們實力並不比唐軍強,稍有大意自滿,就會兵敗荊襄,造成全局被動,希望大家能明白這一點。”

王君廓不再吭聲了,儘管他覺得此時進攻巴蜀是一次千載難逢之機,但既然楊元慶不同意,他只好服從。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感覺到他心中並不服氣,便語重心長道:“我們的我們現在十五萬大軍,有十萬軍隊是原來的杜伏威軍和蕭銑軍,和唐軍比起來,戰鬥力並不強,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戰船和兩萬騎兵,但這次唐軍來勢洶洶,李孝恭再沒有朝廷制肘,他也是善戰之將,帶兵嚴厲,尤其他有兩萬弩軍,訓練非常精良,我們兩軍戰力可以說是在伯仲之間,如果我在這個緊要關頭分兵去巴蜀,就會影響到荊州之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王將軍,我們不能有半點輕敵大意。”

щшш⊕tt kan⊕C 〇

王君廓滿臉羞慚,深深行一禮,“卑職知錯了。”

楊元慶呵呵一笑,“明白就好,現在由你給我們仔細講一講夷陵之戰的前後經過。”

。。。。。。。

大船內,偏將袁嵩趴在船艙裡,疼得滿頭大汗,一名軍醫正小心地用高度酒替他清洗傷口,重新上藥包紮,旁邊有兩名女護兵在幫忙照顧。

這時外面響起一陣腳步聲,楊元慶和來弘走了進來,軍醫連忙行一禮,站到一旁。

“他情況怎麼樣?”楊元慶關切地問道。

“回稟殿下,都是皮肉傷,問題不大,看得出是軍士杖打時手下留情了。”

楊元慶走上前,用毛毯替他蓋上身體,嚇得袁嵩連忙要起身,楊元慶笑着按住他肩膀,“有傷在身,就不用起來了。”

袁嵩沒想到楚王殿下竟然會親自來探望他,心中感激涕零,眼睛有點紅了,哽咽道:“多謝。。。殿下。”

楊元慶點點頭,“你孤身入唐營,燒燬了唐朝戰船,立下大功,雖然被責打,但功是功,過是過,過已經處罰,但功卻未賞,我要重重封賞你。”()

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4章 新的兵器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19章 誘敵之計第6章 秘密武器第8章 黑夜黑人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9章 贖買條件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0章 米酒事件第5章 兩個使者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2章 不臣之心第7章 國事家事第13章 戰爭來臨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1章 雙猛大戰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14章 龍鳳美玉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6章 走出迷惘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1章 夜襲倉城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2章 娶得佳妻第56章 下婿催妝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章 唐魏結盟第51章 八百壯士第24章 真假使者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6章 討要說法第77章 截殺突使第49章 干戈玉帛第43章 無妄之災第9章 應對危機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3章 河口反擊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3章 投鼠忌器第23章 男扮女裝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33章 第一回合第2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0章 師傅是誰?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6章 解囊救窘第6章 戰前會議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1章 夜襲倉城第3章 唐魏結盟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3章 戰爭來臨第66章 尋找時機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6章 宇文告密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1章 瀚海奇兵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6章 解囊救窘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3章 齊王軍師第6章 養虎生患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3章 殺機暗伏第4章 秦母教子第28章 捉姦在牀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7章 秋風至楊第9章 一名小兵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4章 北市暴亂第3章 小妹何名第3章 蘇威密謀第48章 兩路奇兵
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4章 新的兵器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19章 誘敵之計第6章 秘密武器第8章 黑夜黑人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9章 贖買條件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0章 米酒事件第5章 兩個使者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2章 不臣之心第7章 國事家事第13章 戰爭來臨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1章 雙猛大戰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14章 龍鳳美玉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6章 走出迷惘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1章 夜襲倉城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2章 娶得佳妻第56章 下婿催妝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章 唐魏結盟第51章 八百壯士第24章 真假使者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6章 討要說法第77章 截殺突使第49章 干戈玉帛第43章 無妄之災第9章 應對危機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3章 河口反擊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3章 投鼠忌器第23章 男扮女裝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33章 第一回合第2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0章 師傅是誰?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6章 解囊救窘第6章 戰前會議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1章 夜襲倉城第3章 唐魏結盟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3章 戰爭來臨第66章 尋找時機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6章 宇文告密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1章 瀚海奇兵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6章 解囊救窘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3章 齊王軍師第6章 養虎生患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3章 殺機暗伏第4章 秦母教子第28章 捉姦在牀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7章 秋風至楊第9章 一名小兵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4章 北市暴亂第3章 小妹何名第3章 蘇威密謀第48章 兩路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