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兵臨宮下

長安城內已經亂成一團,原本天亮開啓的城門和坊門皆已關閉,嚴重影響了民衆的正常出行,再加上軍方挨家挨戶徵集青壯民夫守城,使長安城陷入了恐慌之中。..

各種傳言在長安各坊流傳,有人說突厥大軍南下殺入關中,也有人說隋軍入關,驪山的烽火使隋軍入關的傳言成爲了主流,楊元慶率領十萬大軍即將攻打長安的消息越傳越廣,鬧得滿城風雨。

在長安明德門一帶尤其混亂,一夜的烽火使住在城外的數萬恐慌民聚集在各大城門外,大聲叫喊開城,場面極爲混亂,竇軌無奈,只得下令開啓明德門一個時辰,放民衆進城。

此時,明德門內的朱雀大街上擠滿了進城的民衆,揹着籮筐,挑着家當,哭爹叫娘、吵嚷叫罵,場面極度混亂,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凶神惡煞地驅趕着民衆。

緊靠明德門的四個坊,延祚、安義、光顯、保寧,坊門已經開啓,士兵們要把逃進城的數萬民衆驅趕進四個坊中。

而坊中很多住戶卻抵制難民進坊,搬來各種障礙物堵住坊門,使坊門口哭喊連天,擁擠混亂,更有無賴地痞騎在坊牆上用彈弓彈射年輕少婦取樂。

長城周長約有六十餘里,但守軍只有兩萬餘人,只能部署在東城和南城,儘管如此,三十餘里長的城牆上還是顯得兵力稀稀疏疏,同時招募的數萬年輕青壯也發放了弓箭長矛,命他們協助士兵守城。

竇軌站在東城城頭,目光復雜地注視着遠方,他大概已經得到一點消息,確實是隋軍入侵,人數約在一萬至兩萬之間,但最讓他感到吃驚的是。有人認出爲首的隋軍將領竟然是楊元慶。

這個消息着實令他感到緊張,目光裡充滿了焦慮,旁邊掌管羽林軍的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笑道:“竇相國爲何如此緊張,楊元慶親自領兵來關中不是很好嗎?等太子和秦王的軍隊返回,直接將他甕中捉鱉,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竇軌嘆了口氣,“雖說君子不立於危牆,楊元慶親自帶兵入關。好像看似不妥。但他其實是以身爲餌,吸引唐軍主力的返回,一旦唐軍主力返回關中,我擔心前功盡棄,而且他絕不會讓我們抓住,只會提高他的威望。”

他話音剛落。忽然有士兵驚恐地大喊:“隋軍殺來了!”

竇軌和長孫順德同時一驚,他們向遠處望去,只見遠方白雪皚皚的原野裡。一隊黑點正向這邊疾速奔來,延綿足有七八里,看起來約有**千人。

城牆上頓時緊張起來。士兵們大呼小叫,甚至有些士兵緊張得渾身發抖,防禦東城一帶主要是羽林軍士兵,羽林軍其實就是一種儀仗兵,大多是高門子弟。家境殷實,平時盔甲光鮮,威風凜凜,待遇也十分優厚,更不用上陣打仗,只要儀容整齊,威武莊嚴便可。

所以他們遇到真的戰爭時,那種對死亡的恐懼便使他們控制不住情緒,用大聲叫喊來發泄內心的恐慌。

長孫順德大怒,翻身上馬向士兵們衝去,用鞭子猛抽這些嚇得渾身發抖的士兵,罵道:“不準大驚小怪,再有失驚打怪者斬!”

隨着隋軍騎兵越來越近,城頭上漸漸變得安靜下來,竇軌看清楚了,爲首大將身材魁梧,銀盔鐵甲,年輕驍勇,手執一根粗長的大鐵槍,他旁邊之人臉黑如鍋底,相貌兇狠醜陋,手執一把宣花大板斧。

“是羅士信和程咬金!”長孫順德脫口而出,他認識這兩人。

竇軌一怔,那楊元慶在哪裡?難道在隊伍後面嗎?

這時,隋軍士兵飛馳而至,竟同時向城頭放箭,箭如疾雨,呼嘯而至,城頭一片慘叫聲,守城士兵措不及防,被射倒了一大片,竇軌被一名士兵及時撲倒,但他的帽子卻被射飛了。

竇軌狠得抽自己一記嘴巴子,隋軍已經殺到眼前,他竟然忘記下令放箭了,長孫順德也發應過來,他大聲叫喊:“放箭!快放箭!”

城上唐軍開始反擊了,但他們被隋軍箭矢壓得擡不起頭,只得躲在城牆後,用拋射的方式向下放箭,城上城下箭矢如雨,喊殺聲震天,氣勢壯觀,但雙方的傷亡卻不大,唐軍躲在城垛後不敢擡頭,而拋射的方式,射程卻不夠,無法傷及隋軍。

片刻,隋軍的箭矢忽然變成了火箭,一支支利箭帶着火團撲向城頭,大量的火箭射中城樓,城樓開始燃燒起來,火勢越燒越大,熊熊大火直衝天際,濃煙滾滾,城頭上一片混亂。

。。。。。。。

就在隋軍用一種騷擾方式襲擊長安城的同時,楊元慶卻帶着兩千隋軍騎兵繞道北城外的龍首原,龍首原也就是後來大明宮的修建處,但此時是一片森林密佈,已被唐朝闢爲禁苑,爲皇室山林,不準任何人入內,當年楊元慶潛伏在這一帶打獵,他對這裡地形環境瞭如指掌。

這裡是長安地勢最高處,臨高下望,可以清晰地看見長安城,但離他們最近的,卻是長安的皇城和宮城,他們在太極宮後面,太極宮巍峨壯觀,瑤楹金栱、銀頂玉砌,在陽光下晶瑩炫耀,令人歎爲觀止。

不過,他們並沒有直接靠着宮牆,在皇宮和後面的山林之間,還隔着一片森林和草場,那便是皇宮的西內苑,是當年隋文帝楊堅養珍禽異獸之處,同時也是羽林軍的駐地。

在龍首原上還有一座巨大的軍營,是金吾衛的駐地,但楊元慶並沒有去軍營,那不是他的目標,他的目標是唐朝皇宮。

唐朝皇宮平時由一萬羽林軍守衛,戒備森嚴,但就是這樣,羽林軍的作用也只是用來對付盜賊和刺客,並不是用來打仗,關中四面皆是關隘,關內駐防重兵。防禦嚴密,幾乎很少有軍隊能打到長安來。

但這一次卻非同尋常,隋軍趁關中空虛,直接殺到長安城下,偏偏羽林軍又被調去守城,整個宮城內只有兩千餘名侍衛,長安的防禦出現了一個漏洞,而楊元慶又恰恰非常清楚這個漏洞在哪裡?

楊元慶率領騎兵穿過龍首原。來到了當年他救楊堅的那條山谷。這條山谷直通西內苑大門,此時山谷已被厚厚的白雪覆蓋,楊元慶望着這條熟悉的山谷,心中涌起了一種對少年時代的無限懷念。

這時,一隻山雉從他頭頂飛過,楊元慶迅速抽弓搭箭。弓已張開,但他沒有射出這一箭,弓弦又慢慢鬆了。他自嘲地搖搖頭,大戰在即,士卒們尚知剋制。他一軍主帥,卻還追憶往昔射殺山雉,讓士兵們看見了,會怎麼想?

楊元慶催馬率領兩千騎兵向西內苑奔去,片刻便來到了外牆邊。西內苑的外圍是一段長長的圍牆,牆高兩丈,修建得十分堅固結實,在正北的位置上矗立着一座氣勢壯觀的宮門,叫做西苑門,平時這裡有三百士兵鎮守,但此時這裡只有五十餘名守軍。

士兵們正在門樓上來回巡邏,忽然間,他們發現了遠處山谷裡疾奔而至的隋軍,頓時嚇得驚慌失措,大聲叫喊:“隋軍殺來了!隋軍殺來了!”

‘當!當!當!’急促的警鐘聲在城頭上敲響,楊元慶一聲令下,“動手!”

兩千騎兵迅烈而至,箭如暴風驟雨,射向門樓,十幾名守兵被射翻,慘叫着從門樓上摔下,數百名隋軍士兵拖來砍下的大樹,將樹木靠上門樓,沿着樹木迅速向上攀爬,其餘守軍見勢不妙,四散奔逃。

片刻,隋軍士兵扳動鐵鏈絞索,西內苑大門轟隆隆的打開了,兩千隋軍騎兵揮舞戰刀衝進了西內苑,殺氣騰騰地向太極宮正北門玄武門殺去。

玄武門是進入後宮最關鍵的一道門,城門是生鐵鑄造,需要三十人在門樓上推動鉸鏈才能打開,而門樓高達四丈,極其雄偉壯觀。

此時西苑門的鐘聲已經驚動了玄武門的守軍,這裡駐紮有五百羽林軍,他們已經看見兩千隋軍騎兵從草場上殺來,守兵們都驚駭之極,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隋軍竟然會從後面殺來。

不等隋軍騎兵靠近,門樓守軍便一起放箭,漫天的箭矢阻礙着隋軍靠近,但隋軍分佈兩路,一路攻打玄武門,另一路卻向斜刺裡衝去。

隋軍騎兵沿着宮牆疾奔,數千支火箭射進宮去,幾座緊靠宮城的殿閣被點燃了,火舌吞噬窗紗宮幔,火勢燃燒迅猛,其中屬於皇后寢宮一角的觀林閣已被大火吞沒,火光和濃煙直衝天際。

李淵正躲在內宮靜室裡,揹着手不安地來回踱步,他只渴望隋軍攻城不下,繞城而走,放過長安城,不管關中被鬧得天翻地覆,他都不在意,他只在意保住長安。

這時,他忽然聽見外面一陣騷動,似乎有宮女的哭喊奔跑,他心中一驚,快步走到窗前,只見很多宮女、宦官正驚慌失措地四散奔逃,他一擡頭,猛地發現不遠處濃煙滾滾,火光沖天。

這。。。這是發生了什麼事?宮內失火了嗎?李淵心中驚疑不已,就在這時,一名侍衛狂奔而至,“陛下!”

侍衛奔至門口大聲稟報:“陛下,楊元慶親率兩千隋軍騎兵已殺入西內苑,正在玄武門和守軍激戰,陛下趕快撤離皇宮。”

這個消息嚇得李淵魂飛魄散,他呆如木雞地站在房間裡,頭腦內一片空白,心中恐懼得如同墜下了萬丈深淵。

。。。。。。

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5章 初有收穫第43章 西秦內訌第7章 古怪心思第10章 反間之計第37章 凌晨偷襲第21章 北原謀生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24章 以信立身第5章 動之以情第16章 軍心不穩第5章 咬金練箭第41章 盧氏橋樑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9章 玄感之憂第17章 爭奪鐵礦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7章 一招險計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2章 秀才造反第79章 南郡兩事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2章 烽火狼煙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9章 出爾反爾第9章 兵臨洛陽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8章 二次談判第5章 可汗金箭第33章 智取宜昌第82章 收到假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6章 駕臨江夏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章 落魄高才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0章 捉兇逼宮第2章 老奸巨猾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8章 黑夜黑人第11章 新官上任第23章 殺機暗伏第20章 月夜之戰第7章 生死之約第3章 雙瞳之將第35章 亡國之恨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9章 干戈玉帛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章 重返京城第40章 先禮後兵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0章 捉兇逼宮第8章 贖回屍體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9章 嚴厲警告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0章 世充密使第12章 平亂奪權第26章 討要說法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3章 催風助火第5章 元慶回京第11章 宇文新計第65章 北市買珠第66章 碎葉求救第65章 北市買珠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35章 計劃有變第39章 意外來客第8章 贖回屍體
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5章 初有收穫第43章 西秦內訌第7章 古怪心思第10章 反間之計第37章 凌晨偷襲第21章 北原謀生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24章 以信立身第5章 動之以情第16章 軍心不穩第5章 咬金練箭第41章 盧氏橋樑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9章 玄感之憂第17章 爭奪鐵礦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7章 一招險計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2章 秀才造反第79章 南郡兩事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2章 烽火狼煙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9章 出爾反爾第9章 兵臨洛陽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8章 二次談判第5章 可汗金箭第33章 智取宜昌第82章 收到假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6章 駕臨江夏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章 落魄高才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0章 捉兇逼宮第2章 老奸巨猾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8章 黑夜黑人第11章 新官上任第23章 殺機暗伏第20章 月夜之戰第7章 生死之約第3章 雙瞳之將第35章 亡國之恨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9章 干戈玉帛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章 重返京城第40章 先禮後兵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0章 捉兇逼宮第8章 贖回屍體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9章 嚴厲警告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0章 世充密使第12章 平亂奪權第26章 討要說法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3章 催風助火第5章 元慶回京第11章 宇文新計第65章 北市買珠第66章 碎葉求救第65章 北市買珠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35章 計劃有變第39章 意外來客第8章 贖回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