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雙相辭呈

入夜,楊元慶梳洗完畢,穿一身寬鬆的禪衣,走進了內室,內室裡裴敏秋正坐在銅鏡前卸妝,細心地揭去額頭上花鈿。

楊元慶走上前,扶住妻子削瘦的肩膀,笑着替她拔下頭髮上的碧玉簪,放在鼻子前嗅了一下,裴敏秋回頭莞爾一笑,“夫君聞到什麼了嗎?”

“好像有桂花油的味道。”

裴敏秋故作驚訝問:“夫君怎麼聞香進步了,是否聞多了高麗桂花油的緣故?”

她眼睛露出一絲調笑的意味,似嗔非嗔地望着丈夫,眼波流轉,她實際上就在問丈夫,有沒有帶一個高麗姬妾回來?

裴敏秋在公開場合是楚王妃,心胸寬廣,儘量表現出母儀天下的氣度,但在夜裡夫妻獨處時,她也會有普通女人的想法,擔心丈夫是否在外面沾花惹草。

楊元慶聽出妻子語氣中的酸意,笑了笑,“有你這麼傾國傾城的王妃在家中,高麗的女人我怎麼看得上。”

“啐!”裴敏秋很少聽到丈夫誇自己美貌,她心中歡喜,卻故作嬌嗔道:“看來你是和那個油嘴滑舌的程咬金呆久了,也變得和他一樣,我可不喜歡。”

停一下,她又笑問道:“你別轉移話題,你先告訴我,究竟聞了幾個高麗桂花油頭?”

楊元慶在妻子身旁的繡墩坐下,打了一個哈欠,“我不是告訴你了嗎?家有嬌妻,高麗的女人怎麼看得上?”

“哎!”裴敏秋長長嘆息一聲。“算了,問了你也不會承認,反正只要你別帶回來,我就當什麼都不知道。”

裴敏秋將黑瀑般頭髮披散的肩上,嫣然一笑,起身拉着丈夫的手向裡屋走去,門簾放下。一名侍女悄悄進屋吹滅了外屋的燈,裡屋卻隱隱傳來一陣低笑聲,嚇得侍女快步退了下去。掩上了門。

夜漸漸深了,一輪皎潔的月亮掛在天空,將清輝撒向人間。

。。。。。。

次日清晨。楊元慶坐在銅鏡前,裴敏秋細心地給丈夫梳理着頭髮,一夜恩愛,裴敏秋的眼睛洋溢對丈夫的無盡憐愛溫柔。

“夫君離開太原一個多月,事情積下來不少吧!”

“嗯!”楊元慶漫不經心答應,“估計一堆頭疼的事情在等着我,說老實話,今天真的不想上朝,”

“那就在家中休息吧!你昨天才回來,休息兩三天也是正常。”裴敏秋低聲勸着丈夫。

楊元慶苦笑一聲。他倒是想休息,可朝中的一堆煩心事,怎麼可能讓他停得下來。

裴敏秋見丈夫不再說話,便沒有多勸,這時她倒想起一事。連忙道:“我記得夫君給我說過,秋試前提醒你一聲,好像有誰要來參加科舉。”

一句話提醒了楊元慶,自己答應過皇甫詡,給他兒子一個前途,應該就落在今秋的科舉之上。

“你不說。我倒忘了此事,多謝賢妻提醒。”

楊元慶笑着拍了拍妻子的手,以示感謝,又問道:“太原現在米價多少?”

裴敏秋本想問問是誰要來參加科舉,楊元慶這一打岔,她便放下了這件事,道:“我前天還問過管家,說前段時間還漲到鬥米九十錢,但這幾天又降到鬥米六十錢,還不算貴得離譜。”

楊元慶記得他離去時是鬥米四十錢,現在是鬥米六十錢,漲了五成,災年時的這個價格還算能接受,這說明賑災有了很明顯的效果,關鍵是糧食,只要手中有糧食,那麼他就能控制住大隋的局勢。

。。。。。。。

半個時辰後,楊元慶走進了紫微閣,一進大門,他便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他感到紫微閣內格外安靜,往日奔跑送文書的從事不見了,走廊兩邊冷冷清清,一度讓楊元慶產生了今天是休朝日的錯覺,但今天顯然不是休朝日,難道是他今天來早了嗎?

楊元慶走上二樓,正好在樓梯口遇到一名抱着一疊文書的從事,從事嚇了一跳,連忙躬身施禮,“殿下!”

“嗯!”楊元慶答應一聲,又問道:“相國們都到了嗎?”

“只有蘇閣老在,其餘相國去視察修建農田水利,盧相國和崔詹事今天請了病假。”

崔詹事就是太子詹事崔弘元,太子詹事沒什麼事情,只是一個閒職,而盧豫是刑部尚書,楊元慶聽說他們二人竟同時請了病假,不由冷笑一聲,這倒是真的巧了,自己初上朝,他們便生病,這是給誰上眼藥呢!

楊元慶陰沉着臉上了三樓,直接走進了自己的官房,記室參軍裴青松連忙上前施禮,“參見殿下!”

目前他的記事參軍是裴青松和張亮,而以前的記室參軍蕭璡出任樑郡太守,掌管中原最重要的一個郡,楊元慶點了點頭,見張亮的位子空着,便問道:“張參軍呢?”

“張參軍去兵部取文書了,馬上就回來。”

楊元慶點點頭,走進了房間,裴青松跟了進來,他神情有點緊張,欲言又止,楊元慶瞥了他一眼,“有什麼事嗎?”

裴青慶指了指屋內案頭,“殿下,案上有兩本文書,比較重要,殿下先看一看吧!”

他行一禮,退下去了,楊元慶走到桌前坐下,見桌前並排放着兩本奏疏,他隨手拾起一本,一下子怔住了,這竟然是楊師道的辭職信,他又打開另一本,臉色頓時變了,這竟然是崔君素的辭職信。

楊元慶昨天聽杜如晦說了楊師道有辭職之意,他本想今天和他談一談,卻沒有想到崔君素也要辭職,崔君素跟隨他多年,是楊元慶僅次於杜如晦的心腹,他也要辭職,頓時讓楊元慶有些着急了。

他打開崔君素的辭職奏疏,開篇便寫道:“縣令貪贓,罪大惡極,當以國法治之,若法不足以懲其惡,則可嚴峻刑法,而不可法外懲之;一縣小惡,以殿下一國之尊,殺之並無不妥,然若不殺,卻可留芳於青史,令後世子孫自警;殿下乃開國之主,當思萬世基業,一言一行,皆爲世子孫效仿,殿下遵法度,則子孫不敢違,殿下率性不羈,則子孫十倍以效之,事無大小,望殿下深思。”

楊元慶嘆了口氣,又翻開楊師道的奏疏,‘君有君權,相有相權,君王度大事,相國處細微,君王掌天下,相國問百官,一縣爲惡,當有太守問之,有御史查之,有刑部抓之,有大理審之,有相國判之罪,後上呈君王,可殺可貶,君王自處,此乃朝廷運轉之常理。。。。。”

楊元慶合上奏疏,揹着手慢慢走到窗前,凝視着遠空一朵朵漂浮的白雲,崔君素和楊師道的勸說如兩記警鐘,重重在楊元慶心中敲響。

針對同一件小事,崔君素講法度,楊師道說分權,事情雖小,卻影響重大。

他楊元慶今天擅殺縣令,那百年後,他的子孫就會效仿他殺太守,甚至殺相國,國家法度虛空,則權貴無以束縛,這是國家敗亡之根。

楊元慶當然也很清楚隋朝敗亡之根,說到底是楊廣獨裁所致,權力沒有了束縛,就會變得瘋狂,這一點他深爲了解。

所以他纔會致力於君相分權,以相權制衡君權,這不僅是爲了他自己,也是爲了他所創建王朝的長治久安。

崔君素和楊師道這兩個忠直之臣,他決不能失去。

這時,裴青松在門外稟報,“殿下,蘇相國求見。”

來得正好,楊元慶也正打算找他,便點點頭,“命他進來。”

門開了,蘇威走了進來,躬身長施一禮,“老臣參見楚王殿下。”

“蘇閣老免禮,請坐!”

“謝楚王殿下。”

蘇威坐了下來,楊元慶又命茶童上茶,蘇威端起茶杯,這才笑道:“聽說殿下在高麗幹了一票好買賣,令人興奮啊!”

楊元慶呵呵一笑,“相國說話着實有趣,什麼叫幹一票好買賣,莫非我們做的是無本買賣?”

兩人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這時蘇威看見了桌上的兩本奏疏,臉上笑容消失了,沉吟片刻,他嘆息一聲道:“一樁小事卻引來紫微閣驚濤駭浪,竟然有四位相國要辭職,讓人措手不及,更令人深爲嘆息。”

“這其實是兩件事,我沒說錯吧!”楊元慶顯得很平靜,淡淡說道。

“確實是兩件事,一件是楊師道和崔君素爲殿下擅殺縣令而憤怒,另一件事是盧豫和崔弘元對殿下要追查義倉糧而不滿,一事爲公,讓人敬佩,而另一事卻爲私,令人不齒。”

蘇威老奸巨猾,他抓住了這次四相辭職的機會,狠狠踩盧、崔兩人,他恨不得直接把這兩人罷相。

楊元慶之所以想找蘇威,就是想讓蘇威幫他想一個對付盧崔兩人的辦法,盧、崔二人敢用辭職來威脅自己,楊元慶極爲不滿,但楊元慶也知道,他此時還須借名門世家來維持河北的穩定。

他沉思片刻,便道:“此時河北剛定,對河北官場還不能進行大規模清洗,但若聽之任之,又會讓河北官場的利益糾葛更加根深蒂固,不知蘇閣老有沒有好的建議,既不用傷筋動骨,又可以梳理河北官場?”

。。。。。。。

第1章 初使西域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6章 重大隱憂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3章 智取霍邑第38章 觸犯利益第6章 西秦霸王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50章 波詭雲譎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3章 城中暗流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2章 鄭家春水第52章 請君入甕第2章 敵蹤初現第48章 欲迎還拒第5章 路遇貴人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43章 河口反擊第8章 合縱抗隋第39章 妥協援兵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章 返回太原第50章 白衣渡江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5章 海底之針第35章 爭奪人口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4章 斷然拒絕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6章 養虎生患第39章 齊府隱憂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35章 計劃有變第7章 羅藝告密第14章 得罪小人第50章 鴻門酒宴第7章 生死之約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6章 重大隱憂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章 假手於賀第5章 敦煌布棋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9章 敦煌風動第30章 丹陽來客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章 敏秋心事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1章 仇恨深化第24章 以信立身第24章 以信立身第33章 收買人心第56章 漁翁李密第5章 元慶回京第9章 利益之爭第5章 公主請客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8章 趁亂突圍第4章 等待消息第2章 老奸巨猾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5章 海底之針第38章 觸犯利益第54章 彭城兵變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2章 收官之棋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1章 八百壯士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8章 反間之計第4章 威逼利誘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7章 逼出水面第79章 南郡兩事第3章 兵臨城下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2章 裴閥老謀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7章 收網抓魚第83章 事態嚴重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6章 紅影驚現
第1章 初使西域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6章 重大隱憂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3章 智取霍邑第38章 觸犯利益第6章 西秦霸王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50章 波詭雲譎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3章 城中暗流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2章 鄭家春水第52章 請君入甕第2章 敵蹤初現第48章 欲迎還拒第5章 路遇貴人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43章 河口反擊第8章 合縱抗隋第39章 妥協援兵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章 返回太原第50章 白衣渡江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5章 海底之針第35章 爭奪人口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4章 斷然拒絕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6章 養虎生患第39章 齊府隱憂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35章 計劃有變第7章 羅藝告密第14章 得罪小人第50章 鴻門酒宴第7章 生死之約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6章 重大隱憂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章 假手於賀第5章 敦煌布棋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9章 敦煌風動第30章 丹陽來客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章 敏秋心事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1章 仇恨深化第24章 以信立身第24章 以信立身第33章 收買人心第56章 漁翁李密第5章 元慶回京第9章 利益之爭第5章 公主請客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8章 趁亂突圍第4章 等待消息第2章 老奸巨猾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5章 海底之針第38章 觸犯利益第54章 彭城兵變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2章 收官之棋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1章 八百壯士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8章 反間之計第4章 威逼利誘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7章 逼出水面第79章 南郡兩事第3章 兵臨城下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2章 裴閥老謀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7章 收網抓魚第83章 事態嚴重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6章 紅影驚現